..续本文上一页常常叫的「善男子,善女人」,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展开经本你有分,你有条件来学习,这是世间善。
出世间呢?第二条才是出世间,第二条实在讲世间跟出世间都有,通世间、通出世间,第二条只有三句十二个字「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所以我们对出家人来讲,小乘戒就是《沙弥律仪》。在家同修有在家的戒律,古大德非常慈悲,佛在经教里面哪些教导在家同修的,他都把它会集在一起,变成《在家律》。第三条这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我们净宗修学指导的纲领。我们选择经典就好象选择课程,都是依据这个指导原则,所以我们选择《弟子规》,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选择《十善业道》,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都有依据的。你不遵守这些原理原则,你怎么会成就?所以这是我劝勉同学们,还没有出家的要依教奉行,已经出家的要发心认真来补习,把这些课程要补足。这是善达真假法财而惠施众生,我们自己修行就是化他,为什么?自己修行就是个好榜样。如果说是我们有四个、五个,几个同修志同道合认真努力来依教奉行,组成一个小僧团,这就是给全世界僧团做一个好榜样,我们真做到,这叫财首。
「世界名莲华色者,明此信中,以法圣财,饶益众生,令其自他性无染着」。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自己不染着,也帮助别人不染着,所以这个世界叫莲华色,表法的。菩萨名号也是表法的,让你听到财首菩萨,他们住的是莲花色世界,清净不染。在这世间决不染世间的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彻底放下了。我们在前面十首偈里头读过,特别是最后一首偈总结讲得太好!你要是真正了解诸法实相,你还能不放下吗?能缘所缘,能现所现,能变所变,种种诸法,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你能贪恋吗?你能控制吗?你能得到吗?一场空。
学了这些经文,佛祖常常告诉我们要怎样才能得受用?依文入观。我们真的清楚、真的明白了,在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你有没有想到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的教诲?时时刻刻想到所有一切法,就是能生所生、能变所变、能缘所缘剎那不停,不停留,剎那不住。那个生灭的速度之快,我们没有法子想象,我们想一想,我们说一句,不知道是多少亿万次的生灭,这是事实真相,这是佛知佛见。万缘放得下,心地清净,没有染着。所以真看破了,他才能放下,没看破他怎么能放得下!
六祖在八句法相颂里面讲的「若于转处不留情」,那个不留情就是彻底放下。我们想想看,我们为什么还要留情?对于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佛虽然是苦口婆心教导我们,习气太深,为什么?境界现前,把佛讲的话忘得一乾二净,老毛病、老习气又现行了,还是烦恼习气做主,还是它起作用。这样学佛怎么会得利益?实在讲,我们的心里面是非常想学佛,非常想能提起观照功夫,我们真有这个心。有这个心的人还真不少,那不是假的是真的,但是就是做不到。这是什么原因?我们要把原因找到,原因找不到永远不能解决问题。这原因是我们的烦恼习气太深、太多、太杂了,无量劫一直到今天成了习惯,一下要改,哪有那么容易。世间人常讲「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从小养成就像天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本性就是习性。你看看多困难!困难我们也不能放弃,那要怎么办?佛教给我们的方法还是熏修。习气烦恼无量劫来的熏修,那我们今天用什么方法?密集熏修会产生不思议的效果。
密集熏修,日夜不断,三业勤恳,身语意。所以净宗法门真的有它特别殊胜之处,那就是什么?一日到七日成功。密集熏修产生不思议的效果,日夜不间断,有!不是没有。古人最明显的例子,宋朝的莹珂法师,他念佛,就是一句佛号三天三夜,不吃饭、不睡觉、不喝水,三天三夜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真的,他念到没有杂念了,一个杂念都进不去,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他也求往生。为什么?他的毛病习气太重,戒律清规他做不到,破戒犯规!但是他有一个好处,这好处救了他。什么好处?相信因果,自己常常想到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决定堕地狱,想到地狱苦,太可怕!决定不能去。
要想不堕地狱,怎么办?除非往生极乐世界,他没有中间路子好走,不是到极乐世界去往生,决定堕阿鼻地狱。他从这地方才产生了大愿力,三天三夜一句佛号,恳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了,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这十年当中你好好的修,到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他真的有自知之明,那还再十年我又不知道做多少坏事,习气太重了,禁不起外面诱惑。他跟阿弥陀佛说:我十年阳寿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阿弥陀佛也同意,好,三天之后我来接你。佛讲话算话,绝对没有妄语。莹珂法师就开心、高兴了,把自己的寮房门打开,告诉大家三天之后往生。这个寺庙里面没人相信,你这个样子门关了三天,晓得你在干什么?三天之后往生?好在三天时间不长,我们看,看你三天以后往生不往生!
到第三天上殿念佛,他恳求大家,恳求大家慈悲念佛送他往生。他的言词很恳切,不像是说假话,也不像是开玩笑。大家也很认真念到一刻钟(古时候一刻钟是我们现在大概半个小时)。莹珂法师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我跟他走了。没有生病,真的走了。这个事情就记在历史上。所以这是净宗法门的快速,哪一个法门能比得上!「若一日到若七日」,不是假的是真的,就是你有没有真心,你肯不肯真干。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来看「世界名莲华色」,我们要懂得这表法的意思。菩萨「以法施人」,这就是我们现在一般讲弘法利生、讲经说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以佛法教化众生。佛法教化目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像法相宗里面所说的,帮助众生转识成智,就是转迷成悟。所以这一位菩萨就是二信位菩萨他的本尊佛,叫「灭暗智佛」。我们知道华藏世界的教主毗卢遮那如来,华藏世界好比是个学校、大学校,毗卢遮那佛是校长。灭暗智佛是什么地位?是这个班的老师,这个班级是十信里面的第二信。华藏这个学校一共是有五十一个班级,分为五个阶段,十信是第一个阶段,好象是小学。十住是第二个阶段,十行是第三个阶段,十回向是第四个阶段,十地是第五个阶段,分为五个阶段;好比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我们知道这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不算是很高的,二年级,二年级带班的老师就是灭暗智佛。
我这样讲大家概念就比较清楚,毗卢遮那是校长,每个班级带班的老师都称之为佛,为什么?学生是菩萨。财首是菩萨,哪一位菩萨?在这个班级上课都叫财首菩萨,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所以二信位的菩萨都叫财首,初信位的菩萨都叫觉首,这是我们必须要懂得的。你知道这个名号,就晓得他是在哪个班级。这个班级的老师灭暗智佛,这个班级叫做莲花色世界。那就好象他这班级之所在,所在处称为莲花色世界。为什么?他们所学的法门清净无染,不染污,这大经里头表法的意思你要懂。所以如果你在第二信,那你就是财首菩萨,指导你的老师就是灭暗智佛,为什么?帮助你破迷开悟。
我们再看里面的注解,「明当位信中」,当位就是这个位次,十信里面第二信,「自具法门理行智之因果,故财首是当位之行,已下例然」,就是以下这四十多个位次,每个位次都是这样的。所以在这个位子上修的是什么?现在我们回头想想,我们现在在目前这个位子修什么?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深深的反省,现在感觉到这个要不落实的话,不行,没有路可走,我才特别提倡从头来起。我们今天讲什么位次都是空中楼阁,都是佛在经上说的,对我们来讲无济于事,我们还是博地凡夫,还是轮回心造轮回业,有什么法子!真的想干,真的想救自己,没有第二条路走,我们也得扎根从头来起,从《弟子规》学起,从《十善业道》学起。
所以我想我们《华严经》不是不讲,在《华严经》期间当中,我们要穿插净土五经。净土五经的进度,我是准备每部经不讲得很长,着重在修行,着重在现在就能得受用。我的预定是每部经六十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月,一天讲两个小时三十次,便利于大家成就。这要紧!我们有《弟子规》、有《十善业道》,有这个基础,这两样东西落实了,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决定没有问题。我们也不要好高骛远,那个错了,蕅益大师给我们讲的话,我们深深的记住,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意!蕅益大师讲的。可是凡圣同居土下辈往生,《无量寿经》上讲的三辈,下辈往生,确实要具足十善业道跟弟子规有把握。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诸位晓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虽然不是算上善,但是中善总是有。中善之人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佛光一照,那个加持的力量很大,就把你中善提升到上善。佛光加持不可思议!你的功夫,你的德行,你的智慧,佛光一照统统都提升!
罗什大师翻译《阿弥陀经》,经文当中我们常常念「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何等功夫,所以有些初学的同学读了这部经文信心就没有了,什么原因?做不到,一心不乱我做不到。一心不乱这个翻译是鸠摩罗什大师他老人家翻的。《阿弥陀经》的原本,梵文原本,你看玄奘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是直译的,罗什大师是意译的。直译是忠于原本,原本里头没有一心不乱,原本是什么?一心系念。如果你要看到一心系念,那就想想我们可以做得到,我只一心一意念佛就行了。
那一心不乱是不是翻错了?一心不乱境界高,是不是翻错了?没有。一心系念,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一定是首先佛光注照,佛光一注照,就把你一心系念的功夫提升到一心不乱。罗什大师没翻错,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确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六六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