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五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五九卷)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偈颂第七首看起:

  

  【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坏。如前后亦尔。】

  

  这四句偈前面两句空观,后面两句无常观。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后一偈」,就是第七首偈。「略显二观,上半明空观,报从业生,如梦从思起,不实故空。下半明无常观,由上不实故,念念无常,前即过去」。前是前面的,前面一剎那就过去了。「已灭事显,例后现未」,现是现在,未是未来。「当灭不殊」,跟过去的道理、事完全相同。这个意思不难懂,可是这首偈对我们凡夫来说关系太大了。这是要讲到因缘果报。

  

  「众报」前面我们讨论过,六道众生的果报有两大类,就是这个业,『众报随业生』。六道里面,你要到哪一道去受报,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饿鬼,有地狱,你到哪一道去受报,这是引业。引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善业生三善道,恶业生三恶道;这个业是过去世所造作的,这一世所造作的,那是来世引导你到哪一道。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受的就是!受的是果报,果必有因。「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要想我们来世的果报如何?那你就得想想你这一生所造的,这一生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与善相应还是与恶相应?与善相应有多少?与恶相应有多少?这就知道了,用不着去问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真理,这才是事实。这是我们要想希求好的果报。

  

  三界六道总是无常的,这佛在经上讲「无常苦空」,这讲六道,实实在在的。天寿命长一点,长一点不能永恒保持。我们在讲席里面跟诸位说过,我们人寿百岁就算很长了。诸位有没有看过水面上有一种小虫,在水面上行走,叫蜉蝣,中国人叫蜉蝣。蜉蝣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朝生暮死,它也是一生。蜉蝣看人的寿命,实在讲它不知道,它要晓得人的寿命七、八十年,一百年那么长的寿命,就正像我们人,我们人的寿命算一百年,一百岁,我们看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实在讲就是蜉蝣看人身一样。我们人生这五、六十岁过世了,那就像欲界天;七、八十岁,那就像色界天;一百岁,就好象是无色界天。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这实在讲,佛说得对,是一个抽象、错误的概念,哪里是真的!这是我们讲引业,引导。

  

  六道超越不容易,三善道要修十善业。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人道,下品十善修罗。修罗有天阿修罗,福报大,为什么?他是下品十善。福比人间大得多,大得太多!人没有法子跟他比,这就知道他过去生中修了大福报。为什么变成修罗?傲慢的习气太重,好胜的习气太重,不懂得谦虚、礼让,修大福报,这就变成阿修罗。阿修罗的福报真的就是享一世,享完之后都是堕三恶道的,保不住!所以这就不如人。人要好好的修,人能保住人身,人能向天道去上升,所以人道是中品十善。

  

  可是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圣贤人教诲,现代人普遍有个错误观念,崇尚科学,对于圣贤传统的教诲,我们说得好听一点是疏忽了,说得不好听的,拋弃了,认为这个东西是落伍的,这些东西不契合实际。甚至于还有人说这些东西是过去专制帝王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这个误会太大、太大!所以把圣贤教诲、传统教学统统拋弃了。西方人不再相信宗教了。宗教经典里面教学也都是劝人远离邪恶,认真修善,没有叫你做坏事。即使是过去专制时代的帝王他们教化众生,我们细细看看这些留下来的典籍也都是劝人行善,所以他有那么大的福报,他能够传十几代、二十几代,他能够享国几百年。我们世间人谚语常说「富不过三代」,那是什么?修的福报不大。凡是做帝王的,他不止三代。他那个富贵是人间第一,所谓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在做帝王的时候他修不修福?修福,古时候中国帝王,我想外国也不例外。

  

  中国有圣人教诲,汉武帝制定了国家的教育政策,采取孔孟学说作为教学的主流、主导。这个教育政策制定之后,一直到满清没改变,朝朝代代都遵守。中国大的学派儒释道三家,小的是诸子百家,大小学派合起来也有几十家之多。为什么他们都能够崇尚儒家、遵崇孔孟,什么个道理?孔孟教的是什么?孔孟是古圣先贤传统的教诲,伦常大道。你能说他错吗?这是专制时代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吗?我们今天不要了,伦常不要了。伦常不要,变成什么社会?父不父,子不子,家庭破碎了。

  

  可是古时候那个社会淳朴的风气我们没有见到,也没有听人说过,所以在今天这种乱世也就麻木、习惯了,不知道反省。当然也有不少善心人士,我们称他为志士仁人,有心在研究、在探讨社会动乱腐化的因素,想方设法来挽救,这种人有,不少,可是怎么样?找不到方法。英国汤恩比博士虽然跟大家说:孔孟学说、大乘佛法能解决问题。孔孟学说是什么?不知道;大乘佛法是什么?也不知道,还是找不到。遇到一些汉学家、佛学家都讲那些高深的理论,不契合实际。所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远虑的。

  

  我们追溯到儒学的根本,在中国典籍里面有记载的尧、舜,这文字就很可靠,记载的。尧舜距离我们现在有四千五百多年,那个时候,我们现在人称他们是部落的时代。中国这么大的幅员,国家太多太多!大国百里,小国五十里、三十里。三、五十里就是现在一个村镇,这是一个部落,在那个时候是个国家。所以周朝时代,这历史上记载的八百诸侯,八百多个小国。那个地区就是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八百多诸侯。他们的疆域,国家的疆域能够有现在三、四个县,五、六个县,那是大国!小国确实就是现在的一个乡镇。他们有一个政府,政府里面也有设的职位。尧舜时候有司徒,司徒管教育。

  

  中国人对于教育非常重视。尧舜之前,这种教育已经就存在,只是没有记载。教的是什么东西?五伦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这五样东西,这伦常大道。我们想想看,这个关系不是人建立的,不是人发明的,是自然的,普遍也存在动物界里头。我们看到蚂蚁,蚂蚁是群居,它也有王也有后,它也分工合作。你再看蜜蜂,动物里头都有,野兽里面,我们现在看到影片里面,常常看到动物奇观,有没有?有,野马都有个带头的,有个头目,那就是它的王;野鹿,鹿群里头也有,你细细去观察。这是什么?自自然然的道,所以叫大道,大道就是自然的,不是哪个人发明的。

  

  人生活在这个世间,这五种关系是自然的,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既然有这种自然的关系,你一定要认清楚,你一定要随顺自然。所谓自然是道,随顺自然就是德。君仁臣忠,这是德;父慈子孝,这是德;夫义妇听,道,道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叫基本的道德。所以中国的教育简单讲就是道德的教育。我们今天要回归到道德的教育,这个社会才有救。以后学术的发展,愈发展愈丰富,那是什么?那个道德基础已经坚固,「有余力,则学文」,不断的提升精神生活跟物质生活。

  

  中国人聪明,现在外国人承认。我是在一九八二年沈家桢居士邀请我到纽约去讲经。有一天,我去的时候他请我吃饭,在一起吃饭,当时有几位美国人在一起。他们开玩笑问我,我是初到美国,他们说:现在西方人对于中国人认识比过去深刻得多了,承认中国人有智慧、中国人聪明。世界上这些族群一个、一个的来比,中国人第一。那就是外国人肯定的。他说两个、两个比,犹太人第一;说三个、三个比,日本人第一。这就说明你们是很聪明,可是你们都是自私自利,不团结。所以在社会上跟别人竞争困难,争不过别人。一个、一个你很厉害,团体跟团体你就不行,比不上别人。所以他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团结?那个口吻都是有点讽刺的口吻,并不是尊重你。那我也用开玩笑的口吻就回答他,因为他们都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所以我说:这是上帝安排的。我这个话说出来,他很惊讶,没有想到我这样答复他。基督徒就怀疑,上帝安排的?我就告诉他: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中国人要团结起来,你们还有饭吃吗?他也笑起来了,这就一笑了之。很值得我们反省。

  

  中国人团不团结?古时候团结。团结这个名词,中国词汇里头没有,为什么?五伦的社会就是团结的社会,古代的家庭都是大家庭,几代同堂!这个家庭二、三十个人,三、四十个人是很平常的小家庭,人口不算太多,不算很兴旺。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通常一般的家庭绝大多数的二、三百人,诸位看过中国章回小说《红楼梦》,那就是个家族、家庭,你看看上上下下多少人?二、三百人。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家族兴旺的、人丁兴旺有一千多人。所以儒家《大学》里面讲「修身,齐家」,齐家就能治国。家庭里面有组织、有分工,就跟政府组织一样。家长是家的领导人,他家里一定有管人事的,有管家规的,那就像法官一样,有管财务的,有田地一定有专门管耕种的;亲朋好友多,亲戚也多,有管交际的,像现在外交,也分很多部门,这家的组织。所以你能治家就能治国,「家齐而后国治」。

  

  所以如果没有规矩,不懂得断恶修善,人与人之间不懂得礼让,那你的家一定就乱。你看现在我们小家庭夫妻两个都不和,这在古代时候没有这种现象,古代时候哪有两个人家庭?没有这个道理的。至少有三代同堂,四代、五代是很平常的。清朝干隆时候七代同堂,福报大,修得的。所以圣贤的教诲就是教我们要随顺自然的法则,随顺自然的运作,这就是道德。道德是善的,违背了道德,那就你作恶,造罪业了。造罪业那个果报,恶报,反常。所以今天你要不去读古书,不去研究这些典籍,你对于过去的社会就一无所知。

  

  那我们了解过去的社会有什么好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五九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