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田是种了,好象没收成,对的,收成不在这一世,在来世。我们这一世的福报,是前生种的福田,这一世收获;这一世所做的、所种的,来世收成,因果通三世。除非是特别大的功德,不等待来世,这一生果报就现前,那是大善、大功、大德,确实能转。
印光大师给我们提倡的这两本书,《安士全书》里面有讲,《了凡四训》后面还附了有一篇「俞净意先生遇灶神记」,那都是勇猛心、坚定心,断恶修善,做得非常积极,这一生当中就改变,果报就收获了。我们读了这些书,我们明白了,知道自己这一生当中应该怎样做法。可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劝导我们,决定不要留恋人天福报,为什么?留恋人天福报,你出不了轮回。你这一生修福,来生享福,享福的时候,把修福这一桩事情忘掉了,福享尽了,堕落了。从那个时候起,就像你爬到最高峰一样,以后是一世不如一世,往下坠落,这不是究竟办法。
应该怎么样?应该要有出离心,那就是真正的福田。决定要发个大愿,我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不再到六道轮回里面来享福报。超越六道轮回,真正有把握、有办法做得到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再回来教化众生,行!为什么?你不会迷失本性,你有弥陀本愿加持,又有诸菩萨拥护。你到人间来,或者是六道里头任何一道教化众生,你不会迷失方向,你不会堕落,这个多自在!多么快乐!应化在六道里面,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多自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能现身,取这个路才是真正的福田,真实的福田。
我们一般人迫切想知道的,举世之人哪一个不想发财?财富是福,人人都想发财。谁不想聪明智慧?聪明智慧是福报。哪一个不想健康长寿?健康长寿也是福报。佛在经论上常常教我们修布施,修三种布施,与这个三种果报有密切关系,你要晓得,这三种果报的因就是佛常讲的三种布施。财布施得财富。今天这个世间拥有亿万财富的人,他的财从哪来的?过去生中欢喜修财布施,这一生果报现前,他推也推不掉,一定会来。聪明智慧是他过去生中修法布施得来的,法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健康长寿是果,无畏布施是因,前生施无畏。施无畏就是学地藏菩萨,以大慈悲心对一切众生,决定不会去伤害一切众生,这个人果报是健康长寿。
不伤害众生里面,你自己要好好想一想,不杀生,不但不杀生,不吃众生肉,不跟众生结冤仇。这些小动物见到你的时候,没有恐惧心,你一招手真的它就会来,牠不怕你。说实在话,小动物的眼睛也很锐利,它看看你这个人是善人,你不是恶人,看看你身上没有杀气,很温和,它就来了。一般吃肉的、杀生的,有杀气,小动物一接触你,它赶快就跑,它怕你伤害它,所以说爱护生命。你常常修这三种法,你自自然然,不用求,自自然然你得这三种果报,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袁了凡先生修,他得到了,俞净意先生修,他也得到了,这是古人。现前我们依这个方法修,会不会得到?肯定得到。
我初出家的时候,过去还有些同事、同学、朋友,贫穷潦倒的时候,生活遭遇到非常困难的时候,我把《了凡四训》介绍给他,把这个小册子送给他看。有一位刘渊吾同事(他年岁比我大,也过世不少年了),他看了非常感动,全家依教奉行。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他的生活完全改观,五个小孩都拿到博士学位,非常开心,都有很好的工作,家庭环境整个改变过来。每次提到这个事情,他都感谢我,我说你不必感谢我,这是你自己有智慧,你自己读了这个书,你相信,你肯做,我只不过是把这个书介绍给你而已。我自己这一生也是受《了凡四训》的启示,一生依教奉行,所以把命运转过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过来。
我年轻的时候,很多人给我算命看相,都说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现在快八十岁,转过来的,全都转过来了。我没有求,我也没有求福,也没有求寿,也没有求聪明智慧,在那个时候我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自己知道自己寿命短促,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人没有寿命还求什么?寿命没有,你说聪明智慧、财富,不都落空了?所以西方世界无量寿是第一德,有道理。有寿命,你的聪明智慧、你的福报、你的相好才能落实,没有寿命是一切都不能落实。福田这个意思非常非常之深,我们到下面经文,你再看菩萨一问一答,从这个里面去体会,认真努力去修学。福德、智慧、长寿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
世俗里面有很多讲宿命论,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一生都是命中定的,中国社会也有这个说法,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妄求」,求不到,命里头有没有。佛法承认一切众生有命运,可是佛法不是宿命论,佛法说命运可以改变,这个道理讲圆了。《了凡四训》里面,孔先生给了凡先生算命,算的流年,那是命里头有的;云谷禅师给他的开示,教他依功过格来修心,那就是一个变数。算命先生算的是常数,常数里头有变数,变数就是加减乘除。你起一个善念,做一点好事,加;起一个恶念,做一桩坏事,就减,天天都有加减;做大善事,乘,做大坏事就除,所以常常都有加减乘除。所以,命运不是一定的,可以改变的。了凡先生明白这个道理,不再搞减,不再搞除,天天搞加,天天搞乘,所以他的命运全改观了。以后每年的果报,跟命里头所算的都不灵了,都不准,这就是他懂得、明白这个道理了,自己可以改造命运。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认真的学习,改变自己。
可是这里面我特别提醒诸位,不求人间富贵,求生净土。如果我们真的布施多,财布施多,有财富,这个财富要帮助贫穷苦难之人,这就对了,不要拿这个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没有这个必要。自己物质生活,过一个普通水平的生活够了,能过得去就行了,多余的要帮助别人。聪明智慧不为自己,为社会、为众生;健康长寿,有好的体力,为众生服务,为众生多做点事情,这是真正的福田。一个目标,一个念头,极乐世界,我们对这桩事情一点疑惑都没有,深信不疑,决定得生净土。
第六,「正教甚深」。什么是正教?与性德相应的,这叫正教;与性德相违背的,那叫邪教。性德是纯净纯善,你看中国小朋友念的《三字经》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与本善的,本善是性德,与本善、与性德相应的,这是正教。在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伦常八德,正教。伦是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长幼是兄弟),这五种事不是人发明的,不是人创造的,而是什么?自然而然。人生在天地之间,自然有这五种关系,畜生也有这五种关系,即使讲到九法界,还是这个关系。这个关系是自然而然,就是自然的法则,自然的道理,这称之为道;随顺自然,就是德。
道德是正教,真的甚深,为什么?它与性德相应。性德无有穷尽,所以伦理道德没有边际、没有穷尽。中国古圣先贤为我们列出八个德目,圣贤教育四、五千年来都不离这个原则,不离这个德目,这叫正教。五常,「仁、义、礼、智、信」,从这个地方引申为八德。八德有两个说法,德目里头有同有异,第一个说法,这是古时候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二种说法,比较后一点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两种说法我们把它合起来,除掉重复,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是道德,这十二个科目是正教。我们仔细看看,全世界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宗教,他们教化众生,你仔细观察,也不离这十二个字,也不离五伦。五伦是天然的大道,古来这些圣贤他们没有开会,没有联系,自自然然都是一样的,这叫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好,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十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十甚深的科题,前面讲到「正教甚深」,接着第七讲「正行甚深」。行有正、有助,正、助我们要有能力把它辨别清楚。什么叫正?什么叫助?凡是帮助我们达到主要的目标,这就是正行。我们今天有幸得人身、闻佛法,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我们选择了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在这一生当中,果然我们能够稳稳当当获得往生,这是我们的正行。其他的,断恶修善,帮助我们提升往生的品位,这是助行。所谓正助双修,正助都不能少。
就念佛法门来说,一定要遵守经里面所讲的,往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这不能不知道。净宗法门简单明了,往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第一个是信,第二个是愿,第三个是行,我们在这三方面努力,这是正行。经典上说得很清楚,说得很明白,可是有许许多多同学把意思错解,走偏了,走上岔路,这个非常非常可惜。一定要知道,古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这个法门要成就实在讲不难,最重要的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一部经够了,一句佛号够了!你要问佛号怎么个念法?诸佛如来在九法界现身,没有一定的身相,为一切众生说法,无有定法可说。佛只讲原则,讲原理原则,你把原理原则抓到,坚定信心,永不改变,你这一生决定成功。我们依什么经?决定要依《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净宗第一经。世尊虽然讲了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经宗旨不一样。《无量寿经》是净宗概论,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说得最清楚、最透彻,这个世界怎么成就的。所以,《无量寿经》上有极乐世界的历史,有极乐世界的状况,依正庄严。有讲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日常生活、修学的状况、成就,成就之后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这个经无比的殊胜。
《观无量寿经》实在讲是《无量寿经》的补充,特别补充两种,一种是理论,一种是品位。《无量寿经》讲往生只讲三辈往生,《观经》里面讲九品,它就讲得详细,所以值得参考。尤其是善导大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