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0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0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第十段光照十方,偈颂第六首看起:

  

  【普往十方诸国土。广说妙法兴义利。住于实际不动摇。此人功德同于佛。】

  

  这首偈清凉大师注解里面给我们注的是「说法行」,这个字要念ㄏㄥˋ,说法行。从前面我们一直看下来,看到诸佛如来自己成道之后,大用外彰。他的次第也是教导我们,首先总是不离因果,所以前面这一段总的是说佛的「因果遍说」,后面六首才是讲劝化一切众生。因圆果满,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基础。

  

  这两天我们讲经停了两次,有许多同学们在猜测我到哪里去了,预先也不好说。这两天是回到老家去看看,我已经离开六十八年第一次回去,看了感慨很深。小时候在家乡,这就是说十岁以前,确确实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因果教育。父母教导我们,长一辈的老人教导我们,所以在那个时候农村,无论认识不认识,年长的都很爱护儿童,儿童行为有不端正的都很乐意来教导,现在看不到了。

  

  今天上午,在台湾、在国内带动儿童读经的王财贵先生来访问我,我们谈了大概有三个小时,我把我自己修学的经验告诉他。现代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教学、讲经都讲究契机。什么叫契机?契机就是对症下药。现在这个社会害的是什么病?众生的问题在哪里?要对症下药。我常常思惟印光大师的教诲,印祖当年在世(这是八十年前的事情,都不止八十年,那差不多一百年,我都快八十岁了,民国十几年的事情),在那个时候他老人家全心全力提倡因果教育,《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安士全书》有四册,现在精装本订成一册,前面这一册占全书二分之一,分量很大,《文昌帝君阴骘文》。《阴骘文》不长,只有七百多字;《感应篇》也不长,一千三百多字;《了凡四训》分量比较大一点,也不是很长,四篇文章而已。今天我们教儿童读经,为什么不选这四种?这四种是针对现前,儿童接受这个教育有大利益!

  

  我回到家乡就想起我童年在那个地方接受私塾教育,上学那个地方现在没有了,现在是一块平地;以前树木很多,树木也没有了,简直就不认识。乡亲指出给我在什么地点,我们在周围看看,从前有个小观音庙,观音庙那个小河还在,那个小桥还在,庙没有了,观音庙周围很多树木也没有了。古人讲的沧海桑田,无限的感慨!小时候在一起玩的小朋友,多数都没有了、都不见了,六十八年。

  

  因果教育,城隍庙说的。小时候母亲常常带着我们到城隍庙去烧香,城隍庙里面有阎王殿。那个阎王殿不是画的,泥塑的,塑得非常之好,栩栩如生。母亲带着我们去看这十殿阎王殿,一面看一面告诉我们,你看这做什么坏事要受这个果报。小,儿童,这个印象在心里头非常深刻,影响一辈子。我跟王财贵先生说影响一辈子,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顺境逆境、起心动念绝对不敢存恶念,为什么?晓得恶念有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就在《了凡四训》里面。

  

  所以我觉得从小教小孩,印祖这三种书重要、非常重要。《弟子规》是根,《弟子规》、《三字经》这些东西念了之后,就要念《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跟《感应篇》、《了凡四训》,应该要读这个。印光大师,我们佛门同学都晓得西方大势至菩萨化身来的,我们细细观察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也非常像大势至菩萨。他的教诲就是佛陀的教诲,我们遵守决定有好处,真正是在这个时代契机契理,应当把它发扬光大、学习。世出世法学习根就在孝亲尊师,没有别的,《弟子规》就是这个课本,教你孝亲尊师。

  

  今天我们学佛,佛的基本教诫就是三皈、五戒、十善,这是佛的基本教诫。为什么我们学不好?没有《弟子规》的修养,小时候没有学。所以今天就是三皈五戒十善我们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个东西没有法子做得到,你就永远不能入佛门。纵然这个经论你能够讲得天花乱坠,你自己得不到真实受用。也就是说,你只能说,修行谈不上,你的毛病习气,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像佛所说的「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对自己了生死出三界毫无交涉。不仅如此,你连欲界天的分都没有。轮回,你轮回的范围都是在三恶道,人间来的时间很短暂,喘一口气而已,很可怕。这因果教育,成佛也离不开因果,修因证果,所以把它摆在第一,成就之后要帮助众生。前面第五首偈「劝物顺行」,这就开始做弘化的工作,今天这首偈正式谈到说法。

  

  『普往十方诸国土,广说妙法兴义利』。我们自己能成就,是得力于佛菩萨的教诲,没有佛菩萨的教诲,我们生生世世永远离不开轮回,轮回之苦苦不堪言,这桩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义利」,义是义理,利是利益。义理就是明了因果,深信因果,断恶修善,这是义理;利益是离苦得乐,不堕恶道。最殊胜的利益是往生净土,这是无比殊胜的利益;现前的利益,那就是从前方东美先生教我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现前的利益,只要你真肯学,你决定能得到。

  

  这个利益不是说富贵,你拥有多少财富,你有多么高的地位,不是这个。这种利益就是佛门里面常讲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最早这句话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教我之后,他老人家做详细的解说,说明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求佛菩萨,你看看大的求往生、求成佛,这都能求得到,世间这点物质生活叫鸡毛蒜皮,太小的事情,哪有求不到的道理!要如理如法,就是说你要懂得求的道理,你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的求佛菩萨,有求必应。这有求求不到,不应!不应,不是理论上你迷惑了,那就是方法上错误,果然如理如法,没有一样求不到的。

  

  老师把这个教给我之后,我这一生五十三年,我学佛五十三年了,确确实实每一次真的是有求必应,从来没有一次落空过的,我们对佛菩萨产生信心,对护法神也产生信心。老师教我要依靠佛菩萨,要依靠护法神,不可以依靠人。人,他没有转凡成圣,所以他有情绪,高兴了就帮你,不高兴他理都不理你,所以人不可靠,佛可靠。怎样如理如法能够得到感应?依教奉行。佛的教诲都是经典,你对于经典要相信不能有疑惑,经典的道理要明了,经典里面讲的方法要懂得,你只一心一意去做,自然有不思议的感应。我们自己修学,自己亲身感受到;你再细心观察我们周边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他发心真正修行也有不思议的感应。这都证明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真实接受印祖教诲的时间并不长,一九七七年(这不过二十多年)我到香港来讲经,看到弘化社出版的这些书,经论、善书,才发现印光大师《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这三样东西,弘化社印的数量超过一百万册,我看它的版权页。印祖弘化社出版的佛经这些东西数量都不多,一千册、二千册,最多我看的是五千册。这三种书每次出版(那个时候是铅印的),数量至少是一万册、五万册、十万册,印了几十版。当时我看了,我想了一、二个星期,老法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东西不是佛教的。《了凡四训》是世俗一个读书人教儿子的几篇文章;《感应篇》跟《阴骘文》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他为什么这么重视?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印光大师普度众生超越宗教。

  

  使我想到世界乱了,到今天这个认识更清楚了,因为那个时候世界乱,没有现在这么乱。儒的教育、佛的教育来不及了,病太重了,人马上就要死了,要给他特效药。这个特效药是什么?因果教育。所以这三本书是挽救劫难特效药,我这才悟过来。所以那个时候回到台湾之后,我就印了五万册,那数量就相当可观,我们从前印书大概只是印一千册、二千册、三千册,超过一万册的很少。我回去之后,我把这三种书印了五万多册,同时我也开始讲。在台北市佛教会大专讲座,我讲《了凡四训》,在大专讲座讲过。都是受印祖感召。

  

  现在看看目前这个社会动乱,愈发感觉到这付药的重要性,所以我这次到国内影艺界里面去找人,希望把《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做成连续剧,用娱乐的这种方法,把这付良药供养给人类,全人类。希望这个电视剧能够真正拍成世界一流的水平,用四种文字来解说;用华文、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没有版权,欢迎电视台播映,也欢迎一般人自己制作光碟广泛的流通。我相信对于现在这个世界化解冲突,落实安定和平,一定有很大很大的帮助。我们今天做,这是义;化解冲突,落实安定和平,利!

  

  「广说妙法」。在此时此地这个地球上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妙法再好不过的就是印光祖师这三样东西。王财贵先生提到扎根的教育,重要,这三种教育要不能够推动,扎根教育非常困难,而且这三种教育儿童就应该学。所以江逸子居士的「地狱变相图」,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在眼前来讲都是妙法,我们要认识清楚,要认真努力学习。你为什么不肯认真努力学习?你不认识。所以认知难!这个话也是当年章嘉大师给我讲的「知难行易」。你为什么做不到?你不知道,你不识货。你要知道了,没有做不到的,什么力量都不能够阻挠你,真的是知难行易。

  

  你看看《华严经》,就是我们现前这个本子,八十卷。八十卷前面三分之二的经文讲什么?解门,信、解,讲修行只有一品,「离世间品」。你从这里看是不是知难行易?「离世间品」最后就是「入法界品」,「入法界品」占的篇幅大,八十卷里面占了二十一卷,那是什么?那是证、那是示范。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给我们看的,就是把前面的解门跟行门表演出来给我们看,完全落实在日常生活里面,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

  

  所以这个地方要肯定知难行不难。知是义理,行得利益,你依教奉行决定得好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0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