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拨云见日——多识活佛答弟子问之一▪P3

  ..续本文上一页免做坏事,减少非正常死亡的因素,否则,死亡时思想会糊里糊涂、出现痴呆、失去知觉等现象……如要是那样,什么也观不起来。

  生起次第的仪轨念诵很熟悉的话,几分钟就可以念完,但它的整个观修过程却相当复杂,生起次第要修到可以刹那观才算圆满,于一刹那中,观想过程就完成。 所以修炼大威德法合格的人,不是每一次传法,每一次给人加持才开始从仪规慢慢地观起,而是一刹那间,自身即刻观成本尊,如此才具备本尊的加持力,而不是以我们这个普通的肉身来加持。 调遣护法也是如此,若让这些护法听从你的命令,你必须是要能清楚坚固地观成大威德才行。就象国王下命令,随从没有敢违命。过去许多大成就者,护法就像随从一样地前呼后拥着保护他。你要是本尊修持不到一定层次,他怎么会听你的指挥?

  问:那修持大威德法要修到什么层次才可以调遣护法?

  师:这需要很多条件。一个是戒行,戒行非常重要,护戒如护眼,守持十四密乘戒就要象守护自己的命根一样。再一个是上师法,虔诚地皈依。这些都是先决条件,然后按照仪规精进修炼,但达到这些条件也不一定能够调遣护法。 要调遣不容易,对护法我们通常是请求帮助,而不是调遣。但热译师则不是这样,是强硬地命令,因为他已经修到那个层次,和大威德能够真实地相应,故而对护法可以随心所欲直接调遣。

  ――根据录音整理(部分)

  问:在多年的学佛生涯中,我觉得有两件事,最难做到,一是持戒很难清净;二是很难做到无我。但是如果没有戒行,也就不可能修成。

  师:对,戒行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戒行?现代人能守持根本戒就不错了,佛经上说末法时代的比丘,在二百五十个戒里,只要四根本戒加上不喝酒这五条戒能够守持,就算是好僧人。真正不坏戒的僧人很少。 在藏地能真正守好五戒的僧人就是好僧人,二百五十戒只是授戒时的宣誓,现在的社会根本做不到,做为居士五戒也必须做到。 僧人五戒里"杀戒"不是指一般的杀生,而是杀人。一般的杀生不算坏根本戒,僧人戒律里已经很明确地说,不管是成形人还是未成形人,只要是杀死,都算是犯根本戒,堕胎实质就是将未成形人杀掉,也等同于犯了杀戒。同样是犯了杀戒,罪业有轻重之别,比如杀牛和杀蚊子,杀牛罪重,杀死蚊子罪就轻一点。轻重是按照众生在死亡过程中所受的痛苦程度来区分,杀十个蚊子的罪业不及杀一个苍蝇的罪业,杀一千只苍蝇的罪业不及杀一只鸡的罪业。总之,杀业轻重是依身体大小、智力层次及痛苦程度来判别。

  问:十四根本戒对密乘弟子来讲很重要吗?

  师:最重要的是守持两条。

  一条是不违背上师,不能违背自己的灌顶上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违背。 第二条是必须要保密,因为密法里很多观点与世俗知见不尽相同。有的人看了会不理解,产生怀疑,因此而造业。所以密法必须要密传密修。  

  密乘戒中“保密法”是最重要的,在没授戒、没灌顶的人前是不准谈论密法。 北京民族出版社有一位叫郭和卿的人,以前是在地主刘文才家当翻译,解放后调到民族出版社当翻译,有一次到西北民族学院来演讲,之后他去拜见民族学院的才旦夏茸先生,并请示密法。才旦夏茸是藏地很著名的学者。他问:"才旦夏茸先生,我今天要向您请教大威德有关方面的问题。" 才旦夏茸老师问:"你有没有受过灌顶?" "我学过法,但没受过灌顶。" "既然你没受过灌顶,你就没有资格来提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权利来给你讲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谈别的东西。"就这样拒绝他。 对于修密的人应该这样做,受了戒有信仰的人是害怕犯戒,因为他知道犯了戒的罪过,只有没信仰的人才敢胡说。

  问:嗔火烧毁功德林,嗔心和发怒有区别吗?如果一不小心发怒就把所有功德都烧掉,那么累积功德是不是太难?

  师: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把所有功德都烧掉,这正说明嗔怒的罪很重。人发怒时就会失去理智,就会造业。真正的嗔是指发怒后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并采取行动,这样的"嗔怒"能摧毁千劫善业。烦恼障里以嗔心最为严重。

  问:这里的发怒恐怕不包括上师对弟子的发怒吧?

  师:这不算发怒,就象父母责骂自己的孩子,只是爱心的另一种表现。

  发怒嗔恨必须具备动机、目的、行为、结果。比如杀人,第一个是动机,以嗔心为动机,我就是要报复,要把他杀死;第二个是在清醒的状态下采取杀的行动,不是喝了酒了或者是糊里糊涂的杀,必须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采取的行动;第三个,被杀的人已经死了,符合上述的条件,这才构成杀人罪,缺少一个都不构成杀人罪。

  还有一种是没有杀的心,但是误杀了,罪过是有的,但比故意杀人要轻。举一个例子,假如在院子里抛出一块石头,正好打在一个小孩的头上,把小孩打死了,有没有罪业?有罪业,但不是故意杀死,属于误杀,有结果,有行为,但是没有动机,构不成故意杀人罪。

  再者,就是有动机,但没有行为,也构不成杀人罪。只要有动机存在,就是在造业。 还有一种是有动机,也有行动,可是没有杀死,也就没有结果,这也不构成杀人罪。

  修法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到心态上。有关戒律的问题在律藏里佛陀划分得非常细,如同法律定罪一样,不同性质,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

  ――根据录音整理(部分)

  问:梦里杀人有无罪过?

  师:《入菩萨行》里讨论过这个问题,经中说没罪,仅仅在思想意识深层里有杀的动机,并不能构成杀人罪。

  问:要是梦见别人出事故死了,比如梦见人掉河里淹死,这是不是有什么预示呢?

  师:这个很难一概而论,梦毕竟是不真实的。

  问:那么您说梦是假的。九七年在承德寺,却西活佛灌时轮金刚顶,回来后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却西活佛站在大殿台阶上,我站在台阶下,佛爷朝我走来,当时我祈请佛爷给我灌顶。紧接着从佛爷那射来一道白光,射在我的脑门上,我感觉身子往后仰了一下,浑身不得劲,然后就醒了。醒后还觉得脑袋疼。这是不是在加持我?

  师:对,是加持。但梦是很难分辨的,有真也有假,有的是属于习惯性的出现,也就是记忆里的东西出现在梦境,有时也会夹杂着一些预示性的东西。佛经上也讲了在修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梦,启迪你的智慧,也有的预示你在修炼层次上的变化,当然,这不是随便出现。

  问:修大威德本尊法有无捷径可寻?

  师:普通修法都是按照法本上的仪规,依照次第来修,最快捷最简捷的方法是大威德上师瑜珈法,此法门的核心是将自己的上师直接观成大威德,或者是在自己的上师心中观想大威德。

  大威德咒子要念满一个亿,快者需要三年,这就需要闭关来专修。但很少有人具备闭关的条件,闭关专修的成就是非常明显,在藏地,只要闭三年大威德关,不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问:您在《佛教问答一百二十问》里关于念经念咒,您分了三类,有的人是随口念,有的人是发心念。我想那些随口念的人一边看电视一边念咒肯定没效果,那么发心念是怎么念的?

  师:这很难具体讲,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的人观修到一定层次,你看着他好像是在随便念,但他的心始终不离自己所观想的内容,不管是看电视,还是和人谈话,修炼到高层次的人意念是不会散乱,念咒就是念咒,思想随时能够集中;而有的人看起来是在修,心里却胡思乱想,口念心不念,一切都是徒劳。 问:我觉得大部分人都还没达到你说的边观边做事的层次,就拿我来说,就是打坐都还有杂念,胡思乱想,怎么才能够克服?

  师:这需要一定的功夫,理论上比较容易,实践起来很难。心本身就是动的,如不动的话可能就是睡着了,睡着了还会出现梦境。

  修密法利用积极的导引,把多种杂念集中到一个对象上,观想佛或者观想咒轮,一念代替万念,持咒时最起码要做到这一点。人的心就像野马,总是乱跑,你得先将它抓住,再实施调教,最后再把它拴在桩上,久而久之,解开后,就不会乱跑了。

  静不下来主要是因为私心杂念太多,你必须要有高度的理智。当你生气时,想静下来是不可能的,还有当家里有事或者亲人出事时,你的心会始终围绕这件事上,这都是因为感情成份太重。那怎样才能排除这些杂念?这就需要你用理智,这是一个调顺的过程,象调顺野马一样。

  佛教就是修养理智的过程,把不正当的感情转化为正当的感情,不是说没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慈悲心的产生。慈悲心是感情的一种,属于正面因素,应该发扬的;自我贪心也是一种感情,但属于负面因素。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该想的,什么是不该想的,这样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自己教育自己,时时处处要想到佛陀的教诲,降低感情,升华理智。

  问:有时我们在修法时,往往念的是这个本尊咒,可脑子里不自主地观想另外一个本尊,这该如何对治?

  师: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你没有具体的专修过一个法门,如果你具体深入地学修过一个法门,你就会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时候该集中精力念哪个咒,配合这个咒语,该如何观想,比如修《上师瑜珈》,你就会知道怎么观想,以及在什么时候该念咒。

  问:《那若六法》里讲:“人死的时候,嗔怒心很大,所以要三毒和明光合修。”这个观点正确吗?

  师:这个是不正确的,贪嗔之心在死亡的过程中,都已经消失了,不存在了,而光明心是最微细心出现时的一种光明态,此时,任何贪心和嗔心都已不复存在。

  在死亡的过程中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生白光的感觉,白花花的一种感觉,这时,人粗分的贪嗔痴以及八十种心的状态全都消失了,(八十种,诸如贪爱、嗔怒、欲望等这些细分心态),这些全部消失了之后,人什么感觉都没有,此时外气已断,只出现白花花的一片…

《拨云见日——多识活佛答弟子问之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