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席大师贡唐仓▪P37

  ..续本文上一页水。

  碧空是天然的蓝锦缎,当中的日月自然出现,周围的星星自然闪烁,蓝天独具这样的特点。

  大地是天然的绿绒毯,当中的莲花自然鲜艳,周围的花草自然芬芳,大地独具这样的特点。

  有一种把说、唱、舞融为一体,名叫“白格尔”(意即带来吉祥如意)的歌舞表演,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女歌手唱道:

  在银色陵谷的深处,

  皑皑雪峰熠熠闪绿光,

  雪狮威风凛凛抖银鬃。

  在银色陵谷的腰间,

  牝野牛黑油油肥又圆,

  公野牛响鼻呼呼犄角亮。

  在银色陵谷的谷口,

  溪流蜿蜒粼粼泛碧波,

  金鱼闪动鳍儿水中游。

  最后的集体舞蹈,把演唱会推向高潮。男女演员们在大师面前的草地上围成一个大圆圈,进退扭转,尽情舞动。在高亢的“雷声在天空中响起,那是甘霖降落的象征。布谷在密林中啼鸣,那是夏天来临的象征”的歌声中,歌舞演唱结束。演员们捧着哈达,迫切而有秩序地依次走向佛爷。一时间,坐在沙发上的贡唐仓大师很快被人群所包围,偶尔在人隙中闪出汗涔涔、却始终微笑的脸……

  晚上,贡唐仓大师不顾疲劳,在管家特布丹及县上同志的陪同下,又到散坐在县城各处的几家宾馆和招待所,向正在餐厅就餐的近千名客人逐个亲手挂上哈达,赠送一枚象征吉祥如意的纪念章。一位来自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客人激动地说:“大师想得真周到。许多人原来担心得不到一条大师亲自挂的哈达,这下心满意足了。”

  活佛的一日

  贡唐仓大师是个大忙人。作为中国藏区戒行严洁,德高望重的大活佛,他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藏传佛教界。甘、青、川藏区的僧俗信众不顾路途遥远,纷纷前往他在兰州及夏河的“囊欠”朝拜自不待说,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及海外许多地方经常有人慕名前来拜见他。这些人中有干部,有学者,也有“三宝”(即佛、法、僧)弟子。作为甘肃省政协的副主席,他还要在讲经说法、进行佛事活动的同时,从事繁多的公务,同时接待来访的干部,耐心倾听他们诉说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并尽力帮助解决。

  这里是贡唐仓大师很普通的一日,让我们看看这位大活佛是怎样度过他的一天的。

  1993年7月28日早晨6时整,贡唐仓大师准时起床。像往常一样,他端坐在卧室外客厅中用金黄色软缎包裹的高大法座上,开始念经。这是他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伴随着悠扬的法铃声,大师娴熟而深沉的诵经声轻轻飘扬在“囊欠”里。7时30分,大师诵经完毕,开始吃早餐,随从喇嘛为他端来了一杯醇香的牛奶,外加一块馍馍。管家阿克贡唐·特布丹说:“大师吃饭一向很随便,有啥吃啥,从不挑剔。有时早上只吃一点糌粑(藏族同胞用青稞炒面、酥油、茶水相拌而成的一种面食)。”

  8点钟,随从喇嘛禀报大门外已有20多名群众等候朝拜。贡唐仓大师便离开他坐北朝南的卧室,拾级走进坐西朝东的接待室,坐在高高的法座上。喇嘛引导自觉排成一队的群众次序走进接待室,接受大师为其摩顶(即摸头)。之后,大师坐在走廊上的沙发里,稍事休息。这时候,高原太阳已从逶迤的青山后喷薄而出,温煦地照耀着海拔达3000米的夏河县城。呼吸着清新而湿润的草原空气,大师手摸念珠,神态安然。

  8时30分,68岁的贡唐仓大师在贴身随从丹贝坚参的搀扶下,走出囊欠大门。这时,围了一圈藏式平房的开阔院子里,立时从四周围拢来许多藏胞,他们恭身站立,虔敬地望着他们心目中功德无量的佛爷。司机扎西嘉措已将美国李玉玲小姐赠送的深红色凯迪拉克牌轿车停在门边。大师向群众挥挥手,坐进这辆在甘肃省省会兰州也没有第二辆的轿车后排,来到邻近囊欠的贡唐宝塔,迎候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大师的到来。

  9时整,贡唐仓大师在随从的拥护下,来到塔院南门外。门前早已拥立数百名闻讯而来的群众,看见佛爷,纷纷以脱帽、躬腰、双手合十之意表示虔敬之意。嘉木样大师走下银灰色的巡洋舰,来到贡唐仓大师面前。两位尊者互献洁白的长哈达后,再向双方的管家挂了哈达。贡唐仓大师还向嘉木样大师的母亲赠了哈达。之后,两位大师并排沿高高的石板台阶走进宝塔正中佛殿的第三贡唐仓大师丹贝仲美的灵塔前(灵塔是藏传佛教用来供奉去世活佛骨灰或肉身的塔状建筑)。嘉木样大师摘去眼镜,在塔内喇嘛铺放的刺绣精美的红毯上磕了三个长头之后,喇嘛收去红布,搬来一张铺着黄缎棉垫的折叠式沙发,放置在灵塔前的地毯正中。贡唐仓大师用手势请嘉木样大师就坐,嘉木样大师向德高望重的贡唐仓大师再三谦让。贡唐仓大师坚持陪坐在旁边另一张沙发里,身后有6名喇嘛坐在地毯上,其余喇嘛均恭立于门外。嘉木样母亲跪伏在另一侧的棉垫上。于是在肃穆的气氛中,两位大师与喇嘛一起,齐声念经,那浑厚、深沉、时高时低的诵经声在庄严的灵塔前回响了半个小时。贡唐仓大师事后解释,念的经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为了清净,排除塔里的不洁之气;二是宝塔极具加持,请来诸佛菩萨,让他们聚在一起;三是祈求吉祥如意。

  诵经完毕,大师陪同嘉木样逐层观看宝塔。在金佛阁外的露天回廊上,两位大师以远处的拉卜楞寺和佛阁上的菩萨金像为背景,合影留念。俯视塔下,数百名群众仍聚集在塔院正门外,仰望他们至为崇拜的佛爷,不肯散去。

  9时30分,贡唐仓大师送走嘉木样后,再次走进南大门,沿塔院顺时针方向(佛教认为右旋是吉祥,左旋则与佛背道而驰)走到北门外,乘坐凯迪拉克轿车回到他的囊欠。

  9时40分,贡唐仓大师正坐在客厅外的走廊上休息,随从喇嘛引导两位一老一少的藏民来到佛爷跟前。年长者恭身站立,急切地用藏语向佛诉说。原来这是位为宝塔修建出过力的工匠,他的儿子今天早上突然流鼻血不止,到医院去看,医生用纱布塞了一下,依然止不住。根据藏族民间的验方,这位父亲用红线绑了一下儿子的无名指,结果还是流。不得已,只好来请示佛爷。大师让年轻人伸出手指来看,原来绑错了。红线应该绑在无名指指根的血管上,结果他绑在指稍。得到佛爷的指点,这位父亲领着儿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11时,夏河县教委的一位干部来到院门外管家特布丹的房间,求见贡唐仓大师。特布丹让一位小喇嘛领进去。干部向大师说明来意:“参加全国部分回民中学校际协作体第七届夏令营的300多名师生,今早从临夏市(与夏河县毗邻的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出发,正在拉卜楞寺参观。他们来自全国13个省(市区)的16所回民中学,十分希望见一下佛爷。”

  贡唐仓大师说:“我已经请了嘉木样12点吃饭,一般人本应推迟接见。但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又是回民中学的尖子学生,我一定见。我一向认为各民族要相互团结,各宗教之间更应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夏河县虽是藏传佛教圣地,回民也不少,他们修清真寺时,我都给予支持,这次宝塔开光,许多穆斯林前来祝贺,拉卜楞镇全体穆斯林还赠送了“宝塔重辉”的大匾。”

  11时半,300名师生排着整齐的队列,打着各自的营旗到来。30名领队和工作人员首先进入院内,次序进入贡唐仓大师的客厅,大师为每一位挂上哈达。之后,大家簇拥着佛爷,在院子里合影。告辞中,大师听说学生们还等在外面,便执意来到门外院子里,头戴白色遮阳帽的男女学生齐声鼓掌。大师接过一位领队手中的话筒,用沉稳清晰的普通话讲道:“同学们,你们从全国各地的回民中学来到夏河草原,我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我们各民族的年轻人要紧密团结,为祖国的富强做出贡献。祝你们夏令营圆满成功!祝同学们身体好,学习好,早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你们远道而来,我也很感动,今天天气很热,我送同学们1000元(人民币),请大家买些饮料吧!”热烈的鼓掌声中,一位领队高喊道:“同学们,贡唐仓大师百忙中接见我们,给了我们很大的荣誉,我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师健康长寿!"

  12时,嘉木样大师与他的母亲、管家、两名随员分乘两辆巡洋舰,来到贡唐仓大师囊欠。12时半,聚餐开始,大师用蕨麻米饭、手抓羊肉、藏包、奶茶这些传统藏餐,加上各类炒菜及健力宝、果茶等时兴饮料款待嘉木样一行。两位大师一边吃,一边轻声交谈,气氛融洽和谐,直到14时才结束。

  嘉木样大师为祝贺宝塔开光,送来了贵重的礼品:人民币一万元,鎏金长寿佛一尊,13种颜色的锦缎200尺,氆氇13匹,砖茶400块,上等骏马三匹,大师母亲同时敬献了缎子、氆氇各一匹。

  贡唐仓大师向嘉木样大师回赠人民币一万元、缎子、氆氇共两匹,及一批专为宝塔开光制作的纪念章及有关材料,并向嘉木样大师母亲回赠氆氇一匹,人民币500元。

  15时45分,贡唐仓大师正在南向客厅里与拉卜楞寺达吉公司经理江周仓活佛交谈,这时天空突然阴沉下来,接着大雨飘洒,噼噼啪啪的雨点很快打湿了院子里的石板地。随从喇嘛禀报院外有200多名群众排队等候摩顶,其中有来自内蒙古伊克昭盟的13名信民。大师立即请江周仓活佛稍候,提前为群众摩顶。丹贝坚参扶大师走出客厅,冒雨穿过院子,走进东向客厅旁的一间屋子。排着长长队列的信民鱼贯进入院子,不论满脸风尘的牧民,还是四五岁的孩童,抑或身材苗条、衣着时髦、面容被脂粉搽得白白净净的姑娘、少妇,个个屏息静气,双手捧着哈达,很有次序地依次跨上台阶。走在前面的,还没来得及进门到佛爷面前,就已脱掉鞋子,朝着房子磕起了长头,磕毕,迅即随队列走进铺满地毯、布置整洁而庄重的接待室。佛爷端坐黄缎包裹的高高法座上,脚踩一只红漆彩绘的小方凳,一直面带微笑。每个信民走到面前,他便伸出厚大的手在其头顶轻轻一触。一名高个喇嘛站在法座旁带纱帘的窗户边,逐个收受群众敬献的哈达,收一条便放在…

《金席大师贡唐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