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亲友书讲记 第二讲▪P3

  ..续本文上一页是相反的效果,为什么?他会感觉你是半个神经病!怎么这样说呢?为什么他会这么想?因为他心里根本就不相信这一套,所以你说了一千遍、一万遍也是没用,他就认为你在骗他。那你应该怎么办?你先考虑考虑你说出的道理他是不是承认,然后你再说这种道理。比如说我最近学佛懂了许多道理,看来对家庭真是好!为什么对自己的家庭好呢?要是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的妻子以仁爱、以忠心对待的话,这家就不吵架啦,不吵架不就很幸福了吗?大家快快乐乐的多好,我自己就再也不吵架啦!还比如说,你跟他说:“我最近信了佛之后,有了极大的信心,为什么呢?就是佛法给我了那种积极的心,佛陀说任何一个努力,一定会有成果的。为什么?因为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就像读书读得好,将来找的工作就好一样。”这样说的前提在哪里呢?他承认只要读书读得好,将来的成绩肯定会好,成绩好肯定工作会好,这一点他是承认的,所以这么一说,他感到你说的不无道理,看起来这个佛法好,他会马上就跟着你来的。所以要慢慢的把他移过来,移到自己要想达到的目的上来,一步一步的来。而这些又不是假话,是真话。要是你用假话来骗他的话肯定不好,可是你这个是真话,那人家只能相信,因为他没有什么理由去破你的真话,也没办法去破你的真话是不是啊!

  所以我说当你要说服一个不信佛的人,不要用他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来试图说服他,那样的话会适得其反,你要用一些他相信的东西来争取说服他,他就会慢慢的走进来啦。因为很多人是以眼见为实的,如果你没有能使他绝对信服的道理的话,他是不会服的,而如果他明白了真正的道理,谁都会相信的。因为佛教本身是好东西,就说今天晚上我们讲了多少宝贝的好东西!你说这些用在事业上、家庭上、工作上该如何?那都是非常好的是不是?所以这里说,前面的美语如同蜂蜜,实语如同花,应该行啊。

  弃后可行前,去掉后边的,那是什么?是粪一样的东西,那就是虚言。什么是虚言呢?严格地讲,是颠倒的话、假话、骗人的话、不实在的话。我们所说的美语,并不是用假话和虚言来骗人,而是说对方实实在在有的优点,让他高兴,然后用实语来劝说他,让他走向正道。这是龙树菩萨说的语言的艺术啊!既简单又实用。你们要记住我今天晚上讲的,都是很精彩的。

  今明后亦明,今暗后还暗;

  或今明后暗,或今暗后明;

  如是四种人,王当依第一。

  这是说人追求目标有四种情况,也就是说有四种人。第一种是今生是光明的,来世也是光明的,也就是说现在是光明的,未来也是光明的;第二种是今生是黑暗的,来世也是黑暗的;或者说现在是黑暗的,未来也是黑暗的;第三种人是今生是光明的,来世是黑暗的,或者说眼前当下是光明的,未来是黑暗的;第四种人是当下是黑暗的,来世是光明的。人追求前途有四种情况。什么叫现在光明未来也光明,或者今生光明,来世也光明呢?意思就是说:既做到今生能够消除疾病和障碍,得到身心的健康,包括增长修佛法的一切顺缘,消除一切违缘,达到今生是光明的。而且来世也要继续得到人天之快乐,或者彻底脱离轮回之苦,到达永久安乐的菩提果位。换句话说,你做事做人不但要考虑未来,也要考虑眼前,不但要考虑眼前,也要考虑未来。也就是说既要做到现在光明,也要做到使未来的前途也是光明。另外有一种人,甘于堕落、懈怠,沉迷于酒色,或世间的贪、嗔、痴、慢、疑当中,过着无所作为、狼狈不堪﹑很悲惨、很黑暗的生活,一点点的上进心也没有,纯属是一种消极主义者,这种人未来的前途也仍然是黑暗的,这就叫今暗后还暗。还有一种为了得到今生眼前某一种小利益而不择手段,他明明知道这种作法将来肯定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然他却不在乎,管他呢,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鼠目寸光,为了达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一切后果的,就是一个极端主义者,自己把自己未来的前途给堵住了。因此说现在是光明的,未来是黑暗的,也就是今生光明,来世黑暗。还有一种是只求未来,而不求现前,这种人把长远的利益看得非常重,可是眼下的利益却全部忽视掉了,干脆一点点都不要,为了未来堵掉了今生的一切光明,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的。当然了你可以用我们佛教所承认的今生来世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同样你也可以从眼下和长远的利益去考虑这个问题。就是说,有的人既不会忽视眼下的利益,轻易的失掉眼下的利益,也不会失去长远的利益,步步都能做到。还有一种人,既失掉眼下的利益,也会失去长远的利益,这种人通常很懒惰、很懈怠、是无用之辈。当然了,这当中分明是四种不同阶层的人,其中最差的人是什么?最差的人是既不寻求眼下的利益,也不寻求长远的利益,为消极主义者。也就是说即没有今生的光明,也没有来世的光明,那当然是最差最可悲的一种。比他好一点的是把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未来毁于不择手段的贪图眼前的小利当中,这种人往往是极端主义者,也是可悲的,非常残酷的,这两种人都是下等人。第三种人其实是很不错的,从黑暗到光明的人,这种人几乎不顾一切眼前的任何利益,而去寻求未来长远的利益。但是这种人有一个缺点,是什么?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饿着肚皮那会很麻烦的,也就是说很费劲儿,很辛苦,这种人比较缺乏智慧。比如拿咱们学佛的人来说,有些人只求学佛,证得佛陀果位,但他从来都不会考虑我学佛当中应具备哪些个顺缘,要避开哪些个违缘,关键是你如果不去考虑怎样才能具备顺缘,怎样才能避开违缘,你将会遇到许多许多的麻烦,而这些违缘你应付不了的话,那你就会很辛苦很辛苦。将来你会需要很多很多的顺缘,一但碰到了麻烦,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我需要那些顺缘,所以说你得一个一个地去面对它,那就会很辛苦很辛苦,或许你的目的能够达到,但是过程是很辛苦的,这也不算是最殊胜的。那最好的一种是什么?应该是现前是光明,究竟也光明的人,也就是说从光明到光明的彼岸。释迦牟尼佛的很多经典都说到了这个事,从光明到光明,从黑暗到黑暗,从光明到黑暗,从黑暗到光明。

  这个意思你可以理解成很多的层面,比如说你可以这样去理解:追求现前的利益,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下士道。眼下你寻求人天之快乐,而人天当中具有六德的人天快乐。什么是六德你知道吗?种族兴盛,相貌庄严,具有自在权,智慧、长寿、快乐。这就是六德。具有自在权,就是有一定的权威,长寿,不但有长寿的寿命,还有健康的身体,身心的健康就长寿。为什么眼下要寻求六德?因为我们未必能马上证得佛陀果位,如果我们没证得佛陀果位之前,能避开一切违缘,得到一个修炼佛法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是很重要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来世投生到一个种姓尊贵的家族,受别人的尊重,由此你度化众生也好,利益众生也好,修炼佛法也好,会得到良好的条件,这是肯定的。这与贫民百姓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为社会等级不同所造成的条件还是有差异的。简单地讲,要是贫民百姓的话,周围的孩子们吵吵闹闹的,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修法,连个单独的佛堂都没有,一会儿这个孩子惹他生气了,一会那个孩子要他怎么样了,他会很闹心,就很不方便。如果你的条件稍好一些的话,情况就不同了,你有个佛堂,你在那里修法没有人打扰。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所以种族尊贵也是很主要的。

  第二:相貌端正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如果你的相貌丑陋无比的话,人家会歧视你、瞧不起你。如果你的相貌很端正,人家就会想:唉呀!这个人相貌很好,气度非凡,看起来是大有作为。人们就容易相信你。你有没有发觉呀!如果你不洗头,也不洗脸,穿很破烂的衣服,去求别人帮你提供什么条件,和头发理得很端正,面孔很干净,身上穿着一件很好的衣服,在别人面前说:唉!你帮我一点忙吧。你看哪个更有利?为什么?凡夫俗子他往往不看你的内心修行如何好,他就看你的外表如何好。一看外表很不错,很有气质,常常就会想:哎呦,这是贵人哪!我还是给他帮点忙吧。为什么呢?他心理还有一个求利益的心理,将来说不定他还能帮上我的什么忙呢。所以,相貌端正是很重要的,事实上真的是这个样子的,的确是不一样的。

  第三,有一定的权威。只要你不把这个权利拿来坑害百姓、坑害众生,你把这个权利用好了,就能够引导许多的人,让他们走向慈悲、智慧的道路,包括对自己的修行能不能如愿,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四,长寿。来世如果得到一个健康长寿的身体的话,那跟体弱多病就不一样,其修行的力度都不会一样。

  第五,智慧。有智慧的人和没有智慧的人就不一样,记佛法的内容和力度都不一样,是有所差别的。

  第六,快乐。还有比较快乐和比较痛苦的人之间,学佛法时能不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也有差别。如果有若干若干不顺心的地方,有若干若干痛苦的地方,你哪里有心思静下心来去修佛法,是没有条件的,所以,眼下寻求一个八暇十满的人身,或者人天具六德之身;而究竟,要争取彻底脱离轮回,证得光明的无上正等觉的佛陀果位,那就是今明后亦明,从光明到光明的方法,这是从最长久的大的利益来讲的。如果你把这个从光明到光明的方法、内容浓缩到最小利益来讲的话,那就是你不但要考虑现在如何活下去,也要考虑在以后长远的利益当中如何活下去,如何让自己有进步。你不但要考虑今年我要活得如何如何好,也要考虑以后的你在长远当中如何发展下去,让自己有进步有改善。实际上上述这些,只不过是今生与来世,来世与究竟,或者说现在与未来,今天与明天,这个月与下个月,上半生与下半生,它们通通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从光明走到光明…

《亲友书讲记 第二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