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耶?此应作四句﹝藏文作「sbyin pa la kun du spyod pa gav yin pa de thams cad sbyin pa”i pha rol tu phyin pa”i rgyu las byuv ba”i bsod nams bskyed dam źe na/ mu bźir ”gyur te/」﹞。初句﹝藏文作「mu dav po/」﹞:谓所行施不回向大菩提;第二句:谓于施波罗蜜多劝励、赞美、庆悦﹝藏文作「mu gbis pa ni sbyin pa”i pha rol tu phyin pa yav dag par ”dzin du bcug nas bsvags pa brjod pa dav yid rab tu dga” bas so/」﹞;第三句:谓所行施回向大菩提;第四句:谓除上尔所相﹝藏文作「”di dag ma gtogs pa”o/」﹞。
[214] 《对法》卷十二原文为:
复次乃至一切波罗蜜多所摄善法彼所对治,及所知障,皆是波罗蜜多所治。
[215] 「悭吝」,藏文作「ser sna/」。
[216] 「犯戒」,藏文作「”chal ba”i tshul khrims/」。
[217] 「憎恚」,《杂集》译作「忿恚」,藏文作「khro ba/」。
[218] 「懈怠」,藏文作「le lo/」。
[219] 「散乱」,藏文作「rnam par g·yev ba/」。
[220] 「恶慧」,藏文作「”chal ba”i wes rab/」。
[221] 「六障」即六种相违障。以上十五字,《金藏》缺。
[222] 见《对法》卷十二。
[223] 见《摄论》卷二〈彼入因果分〉第五、两《释》卷七。
[224] 《对法》六障已引如前。
[225] 如《摄论》卷二云︰
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藏文作「mi ”phags(
spags) pa”i rgyu”i gben por…/」﹞,立施戒波罗蜜多。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藏文作「lovs spyod la chags pa dav/ khyim la chags pa”o/」﹞。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故﹝藏文作「spags pa ldog pa”i rgyu”i gben por…/」﹞,立忍、进波罗蜜多。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藏文作「”khor ba”i sems can log par sgrub pa las byuv ba”i sdug bsval dav/ yun riv por dkar po”i phyogs la sbyor bas yovs su skye ba”o/」﹞。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藏文作「spags nas mi ldog pa”i chud za ba”i rgyu”i gben por… /」﹞,立定、慧波罗蜜多;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藏文作「rnam par g·yev ba dav/ ”chal ba”i wes rab bo/」﹞。如是成立对治障故,唯立六数﹝藏文作「de ltar mi mthun pa”i phyogs dav gben pos gravs rnam par bźag go/」﹞。
[226] 《金藏》作「三说」二字,合《义演》释余本,及《义演》牒文。
[227] 《金藏》作「度」,余作「地」。《义演》同上。
[228] 「六」字,《金藏》无。
[229] 「第」字,《金藏》有,余无。
[230] 「治」字,《金藏》无。
[231] 即《摄论》卷二〈彼入因果分〉第五、两《释》卷七。
[232] 「不散动因」,藏文作「rnam par mi g·yev ba”i rgyu/」。
[233] 《摄论‧无性释》卷七云︰
能令所治散动无故。
[234] 「不散动成就」,藏文作「rnam par mi g·yev ba gcig ”grub bo/」。
「就」字,《金藏》误作「熟」。
[235] 《摄论》卷二原文作:
如实等觉诸法真义﹝藏文作「chos kyi de kho na ji lta ba bźin du mvon du yav dag par rtogs pa”i phyir ro/」﹞。
[236] 「证」,藏文作「yav dag par rtogs pa/」。
[237] 「成办」,藏文作「yav dag par ”grub pa/」。
[238] 《摄论》原作: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藏文作「sems can la phan ”dogs pa/﹞。
[239] 《摄论》原作:
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藏文作「sems can la gnod pa mi byed pa/」﹞。
[240] 「苦」字,原无。
[241] 「不生恼」三字,本论《述记》原属戒度,今移至此。但原论所
无。原作:
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藏文作「gnod pa la ji mi sbam pa/」﹞。
[242] 《摄论》原作:
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藏文作「bya ba byed par ”gyur ba”i phyir/」﹞。
《摄论》原文续云: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藏文作「phan ”dogs pa”i rgyu ”di dag gis sems can rnams yovs su smin par bya ba”i las su ruv bar ”gyur ro/」﹞。
[243] 原文无「由定」二字。
[244] 「者」字,《金藏》无。
[245] 原文无「由慧」二字。
[246] 《摄论》原文作:
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藏文作「de”i ”og tu sems mam par ma bźag pa mam par bźag pa dav /」﹞;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藏文作「sems mbam par bźag pa rnam par thar par bya ba”i phyir gdams par bya ba rnams yovs su smin par ”gyur te/」﹞。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247] 即第四、五、六因。
[248] 见《摄论》卷二〈彼入因果分〉第五、两《释》卷七。
[249] 「增上生道」,藏文作「mvon par mtho ba”i lam/」。
[250] 「决定胜道」,藏文作「ves par legs pa”i lam/」。
[251] 「大﹝自﹞财」,藏文作「lovs spyod chen po/」。
[252] 「大﹝自﹞体」,藏文作「lus chen po/」。
[253] 「﹝大﹞眷属」,藏文作「phyogs chen po/」。
[254] 「﹝由﹞持戒生善趣中,得尊贵身故」,藏文作「de la tshul khrims kyis
ni bde ”gro”i lus phun sum tshogs pa thob pa”i phyir ro/」。
[255] 《对法》卷十一原作:
能行忍者,一切众生咸所归附故﹝藏文作「bzod pas skye ba thams cad svon du ”gro bar ”gyur ba thob pa”i phyir/」﹞。
[256] 《对法》卷十一原作:
伏诸烦恼、修习善品方便﹝藏文作「bon movs pa zil gyis mnan nas dge ba”i phyogs la sbyor ba”i thabs/」﹞。
[257] 「静虑能﹝成﹞熟有情方便」,藏文作「sems can yovs su smin par bya
ba”i thabs/」。
[258] 《对法》卷十一原作:
依此发神通,成熟有情故﹝藏文作「de la brten nas mvon par wes pa rnams kyis sems can yovs su smin par byed pa”i phyir ro/」﹞。
[259] 「成熟佛法方便」,藏文作「savs rgyas dav chos yav dag par bsgrub pa”i
thabs/」。
[260] 《对法》卷十一续云︰
复次,波罗蜜多是…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九、广十胜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