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三、广资粮位▪P5

  ..续本文上一页,正智自体故。

  

  

  

  【论文】

  

  九‧七一 或复前三,唯福德摄,后一唯智,余通二种。

  

  

  

  【疏翼】

  

  第二辨六度别相中,第二邻近出体。

  

  

  

  【述记‧卷五十四】

  

  邻近生起出体者,「前三唯福」,远智慧故;第六唯智,性是慧故;「余通二种」,即精进、定,邻近于慧,亦起慧故。

  

  七十八、《解深密经》[218]、三十六初说,亦同于此[219]。

  

  彼解云︰前三为福,第六是智,余二通二。若依精进修布施、持戒、四无量等,名福;若依精进修三慧、六善巧、观四谛缘生法等,名智分。若依静虑修四无量,名福;若依静虑修六善巧等,名智分。福、智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等,乃至广说[220]等。

  

  此文唯三︰或有前三为福,义如前说[221]。后三唯智,近生智故。或有初三及定,是福;后一,唯智;精进,通二。或有初三及定,为福;精进及慧,为智,策慧胜故,此并有文;后四波罗蜜,唯智,非福,后得智故。

  

  此中且说六。如《对法》、第十二抄会引[222]。

  

  上来福智「一种二」讫。

  

  【疏翼】

  

  以上第一显二种行中,第一辨福智行讫。

  

  

  

  【论文】

  

  九‧七二 复有二种:谓利自、他所修胜行。随意乐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

  

  

  

  【疏翼】

  

  第一显二种行中,第二辨二种利行。于中分三︰一、辨一切胜行通二利,二、依别相二利别摄,三、所摄无边。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随意乐力所为[223],一切诸功德等,皆通二利。

  

  

  

  【论文】

  

  九‧七三 依别相说,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摄;四种摄事、四无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摄。

  

  

  

  【疏翼】

  

  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二依别相二利别摄。

  

  

  

  【述记‧卷五十四】

  

  「菩提分等」,「等」,取禅支、十八不共法、诸相、随好等「自利行摄」。然四十三说:六度唯自利,四摄利他故[224]。

  

  「四种摄事、四无量等」,「等」,取神通、大悲、不护、三念住,皆「利他行摄」。

  

  此中所望总聚,一向多分为论,非依体性。依体性者,应四句分别︰或唯自利──谓相、随好等;或唯利他──谓四摄等;或自他利──六波罗蜜等,布施等中,亦俱利故;或俱非利──便非功德。

  

  「六到彼岸」,下[225]自广解[226]。

  

  「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三十七种。如《对法》、第十抄[227]。

  

  四摄[228]如《大论》四十三,谓布施[229]、爱语[230]、利行[231]、同事[232]。以九[233]门分别[234]。

  

  四无量[235]︰谓慈[236]、悲[237]、喜[238]、舍[239]。如《对法》第十三等抄[240],及别抄解[241]。

  

  四十九说︰以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有四种菩萨行:一、波罗蜜多,二、菩提分法,三者[242]、神通,四、成熟[243]有情[244]。

  

  即彼又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在种姓地,唯有种子依身而住。明知:种姓住,未入僧祇;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在诸余地,转胜清净;在如来地,善净无上[245]。

  

  又云︰若诸不共佛法[246]下劣者,先菩萨时亦已[247]成就[248]。至佛之时,「善净圆满」。又此一切菩提资粮[249],有[250]远、有近。远者,谓去菩提果远[251],在地前也;近者,去菩提近[252],谓初护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从此以上,展转清净[253]。

  

  依此等文,故知:初劫中修一切菩萨行、一切菩提分法,虽少分得,未名为证。未得无漏,未名得异熟果,未净胜故[254]。

  

  

  

  【疏翼】

  

  以上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二依别相二利别摄讫。

  

  

  

  【论文】

  

  九‧七四 如是等行,差别无边,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疏翼】

  

  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三所摄无边。

  

  

  

  【述记‧卷五十四】

  

  如是一切自他利行,皆是此位所修胜行也。

  

  

  

  【疏翼】

  

  以上第二答「胜行」中,第一显二种行讫。

  

  

  

  【论文】

  

  九‧七五 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

  

  

  

  【疏翼】

  

  第二答「胜行」中,第二明练行。文分为二︰一、总出,二、别释。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此文:初、总。

  

  「练」谓陶练,「磨」谓磨莹[255],即修治义。

  

  

  

  【论文】

  

  九‧七六 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疏翼】

  

  第二明练行中,第二别释。

  

  

  

  【述记‧卷五十四】

  

  《摄论》第六[256]说入因中,三种练磨心;断除四处;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257]。此中但有三练磨心。

  

  初练磨心中,云「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者,时长[258]。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第一练磨心广深退。

  

  第二练磨心难修退[259]:文皆可解。

  

  第三练磨心难证退:引他粗善者,谓有障[260]善,名为粗善。谓行施等。彼于命终,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不得一切圆满?圆满佛果者,即转依也。以深妙故,功德备故,诸佛转依,难可证也[261]。

  

  彼[262]皆广解,无别义趣,意与此同,故不烦引。

  

  初且举「菩提」,后且举「转依」,论实皆得[263]。

  

  「除四处」者,一、离二乘作意[264],二、诸疑离疑[265],三、离所闻思我、我所执[266],四、断除分别[267]。

  

  「缘[268]法义境」:缘似法似义等,如彼广说[269]。

  

  【疏翼】

  

  以上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一段别举初﹝第二十六﹞颂别解第一资粮位讫。

  

  

  

  

  

  

  

  

  --------------------------------------------------------------------------------

  

  [1] 「然」字,《金藏》无。

  

  [2] 智周《演秘》云︰

  

  位中有此资粮之法,名「资粮位」。即有财释。

  

  本论《述记》下文作:

  

  资益己身之粮乃至彼果。

  

  [3] 「下」字,《金藏》有,余无。

  

  [4] 此释第二十六颂上二句。于中又二︰一、出位体分齐,二、解二名。

  

  此即初中初文。

  

  [5] 「胜」字,原作「升」。

  

  [6] 《摄论》卷三、两《释》卷七:

  

  ﹝颂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藏文作「bzav dav/ smon pa”i stobs can dav/ sems brtan khyad par ”gro ba yi/」。世亲云「谓善根力,及大愿力。由善根力,应知所治不能降伏;由大愿力,应知常值诸善知识」﹞,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gravs med gsum/ kun tu brtsam pa mdzad ces brjod/」。无性云「虽遇恶友方便破坏(藏文作「mi dge ba”i grogs pos mos pa bzlog kyav/」),终不弃舍大菩提心。现世、当来,所修善法,运运增长(藏文作「khyad par ”gro ba ni mthov ba”i chos dav tshe rabs phyi ma la dge ba”i chos ”phel ba dav/」),终无退减。如是若时具善根力,及大愿力、大菩提心坚固不退,所修善法念念增进;不生喜足,顺旧而已(藏文作「yon tan cuv zad kyis chog par mi ”dzin pa de nas bzuv ste/」)。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藏文作「gravs med pa gsum brtsam mo/」)」﹞。

  

  [7] 「大菩提心」,藏文作「byav chub kyi sems/」。

  

  [8] 「善根」,藏文作「dge ba”i rtsa ba/」。

  

  [9] 「大愿」,藏文作「s…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三、广资粮位》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