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一、广六位心所──不定心所▪P4

  ..续本文上一页能相、推求(藏文作「mvon brtags/」)及所相。属于异名。『名』者,谓想。『义』者, 谓十二处。『假合』者,谓总合为一之所依。『解(藏文作「kun du wes pa/」)』者,即想」﹞。即于青、黄、长、短等色,螺鼓等声,沉麝等香﹝藏文作「莲、豆蔻花、青莲花香」﹞,咸苦等味,坚软等触,男女等法﹝藏文作「相」﹞,相名义中,假合而解,为寻伺因﹝广释下文解为「能作因」﹞,故名为想。此随识别有六,如受﹝《广释》云「一切识中,皆有想。彼之境界,即共相。若尔,云何《阿毗达磨》中说:由与眼识相应故,虽知为青,而不谓之为青;由与意识相合故,既知为青,又谓之为青耶?五识者,由无二分别(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 gbis med pa/」)不显了故,说如是言」﹞。小、大、无量差别有三︰谓缘少境、故名小想﹝《广释》云「谓缘极微等」﹞;缘妙高等诸大法境,故名大想﹝《广释》云「言等者︰谓显大海等」﹞;随空无边处等名无量想﹝《广释》云「言『等』者,谓显识无边处等」﹞;或随三界立此三名。

  

  《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云︰

  

  问︰何故作此论?

  

  答︰为止他宗、显正义故。谓或有执寻伺即心,如譬喻者,为遮彼执,显寻与伺是心所有法。或复有执︰寻伺是假,为遮彼执,显此二种是实有法,故作斯论。

  

  云何寻?

  

  答︰诸心寻求、辩了、显示、推度、构画分别性、分别类、是谓寻。诸寻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伺自性故。

  

  云何伺?

  

  答︰诸心伺察随行、随转、随流、随属,是谓伺。诸心伺察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寻自性故。

  

  寻、伺何差别?

  

  答︰心粗性,名寻;心细性,名伺;是谓差别。

  

  问︰何故复作此论?

  

  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此二法展转相似,见多寻者,世人共言此是「多伺」;见多伺者,世人共言此是「多寻」。或有生疑此二体一,欲令彼疑得决定故,显此二种自体各别,故作斯论。

  

  问︰此中所说心粗细性,显何义耶?

  

  有作是说︰此则显心粗性、细性。若作是说,寻伺应以心为自性,亦不相应。一物粗细不俱有故。有余师说︰此显心粗时有寻性,心细时有伺性,若作是说,寻伺应显寻伺非一心俱。心粗细时,剎那别故。

  

  评曰︰应作是说︰此中显示即一心中粗性名寻,细性名伺。若作是说,显一心中有寻有伺。寻令心粗,伺令心细。

  

  问︰云何一心粗、细,二法互不相违?

  

  答︰所作异故,寻性猛利,伺性迟钝,共助一心,故虽粗细而不相违。

  

  问︰寻伺粗、细,其相云何?

  

  答︰如针、鸟翮,和束捔身,生受利钝,寻、伺亦尔。又如酢水等分相,和置于口中,生识利钝,寻伺亦尔。又如盐糗等分相,和置于口中,生识利钝,寻伺亦尔。《施设论》说︰如叩钟、铃、铜铁器等,其声发韵前粗、后细,寻、伺亦尔。《法蕴论》说;如天震雷,人吹具等,初大、后微,寻伺亦尔。又作是说︰如鸟飞空鼓翼翔翥,前粗、后细,寻伺亦尔。彼说皆显寻、伺不俱,作用增时有前后故。

  

  有作是说︰如以熟酥置冷水上,日光照触,由水日故,非释非凝。如是一心,有寻有伺二力任持,非粗非细,是故寻、伺,互得相应。

  

  《俱舍论》卷二云︰

  

  传说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由五识身虽有自性,而无余二。说无分别;如一足马,名为无足。自性分别,体唯是寻。后心所中,自当辨释。

  

  卷四又云︰

  

  云何此二,一心相应?有﹝毗婆沙师﹞作是释︰如冷水上浮以熟酥,上烈日光之所照触,酥因水日,非释非凝。如是一心,有寻、有伺,心由寻伺,不遍细粗,故于一心俱有作用。

  

  若尔,寻、伺是粗细因,非粗细体。如水日光,是凝释因,体非凝释。又粗细性,相待而立,界地品别,上下相形,乃至有顶应有寻、伺。又粗细性无别体类,不可依之以别寻、伺。

  

  复有释言︰寻、伺二法,是语言行。故契经言︰要有寻、伺,方有语言,非无寻、伺。此语言行粗者,名寻;细者,名伺。于一心内,别法是粗,别法是细,于理何违?

  

  若有别体类,理实无违;然无别体类,故成违理。一体类中,无容上下俱时起故。若言体类亦有差别,应说体类别相云何?

  

  此二体类别相难说,但由上下显其别相。

  

  非由上下能显别相,一一类中有上下故。由是应知寻、伺二,法定不可执一心相应。

  

  若尔,云何契经中说,于初静虑具足五支?

  

  具五支言,就一地说,非一剎那,故无有过。

  

  

  

  

  

  【论文】

  

  七‧二五 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疏翼】

  

  第二解寻伺中,第二解寻伺业。

  

  

  

  【述记‧卷三十九】

  

  身心若安,徐缓为业,身心不安,匆遽为业,俱通思、慧。

  

  或思名「安」,徐而细故,思量性故;慧名「不安」,急而粗故,简择性故[118]。身心前后,有安不安,皆依寻伺,故名所依[119]。

  

  【论文】

  

  七‧二六 并用思、慧一分为体,于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度,义类别故。

  

  

  

  【疏翼】

  

  第二解寻伺中,第三辨寻伺同异。

  

  

  

  【述记‧卷三十九】

  

  「不深推度」,是寻;「深推度」者,是伺。《显扬》[120]、《五蕴》[121]等[122]皆言「意言境」,《大论》第五言:名身等[123]境。

  

  又「不深推度」名思,「深」名慧者,此有二义︰

  

  一者,谓思全不推度,名不深推度,非为细推度也。翻慧为义故,《对法论》[124]言[125]:不推度[126]故。

  

  二云︰思虽不如慧有深推度,亦浅推度故。前第四[127]卷证第七[128]无寻伺中,言:浅深推度[129]故。《对法》卷一言「不推度」,即[130]不深推故。

  

  然《对法》配此如是次第[131],即[132]颠倒逆次配,非此相违。

  

  

  

  【论文】

  

  七‧二七 若离思、慧,寻、伺二种体类差别,不可得故。

  

  

  

  【疏翼】

  

  第二解寻伺中,第四辨所依。

  

  

  

  【述记‧卷三十九】

  

  寻伺离思及慧二种,若体,若用,类别无故。

  

  即如《大论》第五[133]、五十五[134]、《显扬》[135]、《对法》[136]、

  

  《五蕴》皆同。

  

  

  

  【疏翼】

  

  以上第一正释颂中,第二解别体业讫。

  

  《枢要》卷下云︰

  

  《瑜伽》第五,「寻、伺」以七门分别︰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别,六、决择,七、流转。

  

  一、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慧为体性。

  

  二、所缘者,以﹝原作「谓」﹞名﹝身﹞、句﹝身﹞、文身、义为所缘﹝《杂集论述记》卷八云「所缘境即彼三所诠义也」﹞。

  

  三、行相者,﹝谓即于此所缘﹞寻求行﹝相﹞,是寻;﹝即于此所缘﹞伺察行相,是伺﹝《杂集论述记》云「『行』即见分」﹞。

  

  四、等起者,谓发﹝起﹞语言﹝有漏无漏分别,见下「三断分别门」说﹞。

  

  五、差别者,谓﹝原作「有」﹞七﹝种﹞分别。

  

  六、决择者,若寻、伺,即分别耶等﹝「等」言谓「设分别即寻伺耶」﹞。答︰若﹝诸﹞寻、伺,皆﹝原作「必是」﹞分别,﹝或﹞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别,而非寻、伺。胜友(viwesa-mitra)《瑜伽师地论释》云「由世间部分亦无分别故,三界亦有无分别,亦无寻、伺。第二静虑等亦有推求及思择等,云何非是有寻有伺耶?由出定时有,而入定时无故」。《杂集论述记》云「准此,寻、伺唯是有漏。不尔,应成四句分别」﹞。

  

  七、流转者,五趣之处皆为六问。问︰如﹝原作「若」﹞那洛迦寻、伺何等行﹝藏文作「rnam pa/」﹞?何所触?何所引﹝藏文作「ci źig gis ni spyod/」﹞?何相应?何所求﹝藏文「ci źig ni ”dod/」﹞?何业转﹝「转」,藏作「byed civ ”jug/」﹞?乃至初静虑为问,亦尔。

  

  且地狱中﹝寻、伺﹞,唯戚行转﹝原作「唯是戚行」。藏文作「gcig tu ves par źum pa”i rnam pa/」﹞,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藏文作「sems kun nas ”khrugs pa”i las/」﹞转。一向受苦,饿鬼﹝寻、伺﹞亦尔。傍生、人趣、大力饿鬼﹝藏文作「yi dwags rdzu ”phyrul che ba/」,胜友释云︰「亦说名为一种傍生,由与彼相似,亦作为一类故说」﹞。﹝所有寻伺﹞,多分戚行,少分欣行;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

  

  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分﹞触可爱﹝境﹞,少﹝分﹞触非爱﹝境﹞;多﹝分﹞引乐,少﹝分﹞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遇乐,…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一、广六位心所──不定心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