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三、广六位心所──十三门辨根本烦恼▪P2

  ..续本文上一页

  然此中,一行法︰以第一问已,以第二问余,舍第一不问。如是展转,以下可知。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一贪为首讫。

  

  

  

  【论文】

  

  六‧一八○ 瞋与慢、疑,或得俱起。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瞋为首。于中分三︰一、瞋与慢疑或俱,二、瞋与二取不俱,三、瞋与三见或俱。初中又二︰一、总,二、别。此即初中总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二、瞋为首。

  

  瞋、慢、疑,有时「或得俱起」。

  

  

  

  

  

  【论文】

  

  六‧一八一 所瞋、所恃,境非一故,说不相应;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说得俱起。

  

  

  

  【疏翼】

  

  第一瞋与慢、疑或俱中,第二别解。于中分二︰一、瞋与慢或俱或不俱,二、瞋与疑或俱或不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如何不得?

  

  谓若内境,慢所恃己,非瞋所憎,境不同故。《对法》第六[25]、五十八说:瞋不与慢相应[26]。若外境之上,慢所陵蔑、瞋之所憎,境可同故。五十五说:瞋与慢得相应[27],又必不于自起瞋,后瞋他复慢彼故。

  

  

  

  【论文】

  

  六‧一八二 初犹豫时,未憎彼,故说不俱起,久思不决,便愤发故。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二瞋与疑或俱或不俱。于中又二︰一、初后位辨,二、顺违事辨。此即初辨。

  

  

  

  【述记‧卷三十七】

  

  释与疑俱。

  

  又初疑时心尚轻,未憎彼故,《瑜伽》五十五[28]、五十八[29]、俱说不相应。若「久思不决」,心遂重故,便瞋于彼。《对法》第六[30]说:得瞋、疑相应[31]。

  

  此初后位别解。

  

  

  

  【论文】

  

  六‧一八三 疑顺、违事,随应亦尔。

  

  

  

  【疏翼】

  

  第二瞋与疑或俱或不俱中,第二顺违事辨。

  

  

  

  

  

  【述记‧卷三十七】

  

  又顺、违事解。

  

  若疑顺己之事,或不起瞋,谓疑苦、集谛;若疑违己事,便瞋于彼,说得相应,谓疑灭、道谛。又若现行善,疑未来无,便与瞋俱──善法顺己,行因无果故;若现行恶,疑未来无,便瞋不俱──恶法损己故。

  

  于「顺、违」二事,各有俱不俱,故言「随应亦尔」。

  

  

  

  【疏翼】

  

  以上第二瞋为首中,第一瞋与慢、疑或俱讫。

  

  

  

  【论文】

  

  六‧一八四 瞋与二取,必不相应,执为胜、道,不憎彼故。

  

  

  

  【疏翼】

  

  第二瞋为首中,第二瞋与二取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此、必不俱。

  

  见取执为胜,戒取执为道,俱能得净。顺己之境,不憎彼故,故不相应。诸论六烦恼明之,故无二取不俱起失。

  

  

  

  【论文】

  

  六‧一八五 此与三见,或得相应。

  

  

  

  【疏翼】

  

  第二瞋为首中,第三瞋与三见或俱。于中分二︰一、总,二、别。此即总文。

  

  

  

  【述记‧卷三十七】

  

  瞋「与三见,或得」俱起。

  

  

  

  【论文】

  

  六‧一八六 于有乐蕴,起身、常见,不生憎,故说不相应;于有苦蕴,起身、常见,生憎恚,故说得俱起。

  

  

  

  【疏翼】

  

  第三瞋与三见或俱中,第二别解。于中分三︰一、与身见常见或俱或不俱,二、与断见或俱或不俱,三、与邪见或俱或不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且身边见,谓缘乐俱行蕴为我及常见,不生瞋故,以顺于己。

  

  《对法》约前二取及此,故说瞋非见俱[32]。若于苦处,缘苦俱行蕴为我及常见,便生憎恚,云我何用此身?生憎恚故,《瑜伽》二文[33],依此一分,说得俱起。

  

  此通俱生、分别,如下[34]无妨。

  

  

  

  【论文】

  

  六‧一八七 断见翻此,说瞋有无。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二与断见或俱或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断见返此我见、常见,说瞋有无。谓于乐俱蕴执为断,得与瞋相应,以恐失乐蕴故;于苦蕴起断,便瞋不俱,喜苦无故。

  

  

  

  【论文】

  

  六‧一八八 邪见诽拨恶事、好事,如次说瞋,或无、或有。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三与邪见或俱或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恶事、好事」,邪见拨者,如次说瞋或无,或有。谓拨恶事无,便不与瞋俱,喜苦无故;拨乐蕴无,便与瞋俱,憎乐无故。

  

  《对法》依三见一分、二取全,说不与瞋俱[35]。《瑜伽》约三见少分,说瞋相应[36]。见为一门明故。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二瞋为首讫。

  

  

  

  【论文】

  

  六‧一八九 慢于境定,疑则不然,故慢与疑,无相应义。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慢为首。文分为二︰一、与疑不俱,二、与五见容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下第三、慢为首。

  

  与贪、瞋说已,与疑定不俱。三论[37]皆说故,境定不定故,不陵不定境。若疑彼胜负,必不敢慢;慢若起者,必自高故;境乃定也。

  

  

  

  【论文】

  

  六‧一九○ 慢与五见,皆容俱起,行相展转不相违故。

  

  

  

  【疏翼】

  

  第三慢为首中,第二与五见容俱。于中又三︰一、总说容俱,二、别与断见不俱,三、与身见邪见一分亦不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此、总明慢与见,皆容俱起。行相俱高,缘顺境起,不相违故,三处论皆同[38]。总说见故。

  

  

  

  【论文】

  

  六‧一九一 然与断见必不俱生,执我断时,无陵恃故。

  

  

  

  

  

  【疏翼】

  

  第二与五见容俱中,第二别与断见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下、别明[39]断见及慢,必不俱生。

  

  执我断心,定无陵他而自恃故。

  

  

  

  【论文】

  

  六‧一九二 与身、邪见,一分亦尔。

  

  

  

  【疏翼】

  

  第二与五见容俱中,第三与身见、邪见一分亦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准下忧俱,初师所说[40]。若约粗相,慢多缘乐蕴生。与缘苦俱蕴我见一分,及邪见拨无苦集谛理一分,不与慢俱起。据实,亦得,故下文说:慢、身、邪见,皆与忧俱,恃执苦劣故[41]。今约粗相多分而解。

  

  若缘乐俱蕴为我,及拨无灭道,可与慢俱故,恃己乐,陵灭道故。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三慢为首讫。

  

  

  

  【论文】

  

  六‧一九三 疑不审决,与见相违,故疑与见,定不俱起。

  

  

  

  【疏翼】

  

  第二答中,第四疑为首。

  

  

  

  【述记‧卷三十七】

  

  下第四、疑。

  

  虽与慧俱,与五见不俱起[42]。见,「审决」;疑,犹豫;行相相返,故「定不俱」。简择、犹豫,可说慧俱;「不审决」故,不与见并。

  

  

  

  【论文】

  

  六‧一九四 五见展转必不相应,非一心中,有多慧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五见为首。

  

  

  

  【述记‧卷三十七】

  

  下第五、五见自亦尔[43]。

  

  「非一心中有多慧故」,此据法体并起。

  

  然前说第七识我见,与别境慧俱者[44],约义别门说有,名俱;非二体并起,名俱也。

  

  

  

  【论文】

  

  六‧一九五 痴与九种,皆定相应,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六痴为首。

  

  

  

  【述记‧卷三十七】

  

  下第六、无明有二种︰相应无明,与一切俱起,一切惑生必由痴故。独行不然[45]。

  

  但与诸论相违,此中皆会讫。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二自类相应门讫。

  

  

  

  【论文】

  

  六‧一九六 此十烦恼,何识相应?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三诸识相应门。文分为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三、识相应门。

  

  此为问起。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三、广六位心所──十三门辨根本烦恼》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