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十一、合解自性行相门▪P3

  ..续本文上一页转,是故说为意识所依。

  

  [10] 文又分为二:一、问,二、答。

  

  [11] 初解总句中,又分为二︰一、总举作答,二、别释「俱」言。

  

  [12] 本论卷三云︰

  

  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本论《述记》卷十七云︰

  

  五十五说由四等故,说名相应︰谓事等、处﹝即「所缘」﹞等、时等、所依等。「事」、「处」相似,名之为「等」;「时」、「依」定一,名之为「等」,正与此同。今约见分,名行相;影像相分,为所缘,自体﹝分﹞,名事。「等」者,相似义,体各唯一,境相相似;故所缘、事,皆名为「等」。……此中五义,各有所简──「时」,简前后;「依」,简别识;「行﹝相﹞」,简依同其﹝所缘﹞境各别;「缘」,简别见;「事」,简体多。

  

  [13] 即次二句颂。

  

  [14] 即第六颂第一、二句。

  

  [15] 「十」字,应作「九」。

  

  [16] 如《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云︰

  

  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于苦无知、于集无知、于灭无知、于道无知,于因无知、于果无知、于因已生诸法无知,于善无知、于不善无知,于有罪无知、于无罪无知,于应修习无知、于不应修习无知,于下劣无知、于上妙无知,于黑无知、于白无知,于有异分﹝藏文有「缘起」﹞无知,于缘已生或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如是于彼彼处如实通达无知、无见、无现观、愚、痴﹝藏文作「rmovs pa dav kun du rmovs pa 」。《瑜伽》、《缘起经论》作六异名。德慧、《广释》作七异名﹞、无明、黑暗,是谓无明。

  

  《瑜伽》卷九,说十九无知与《缘起经》同。「于有异分无知」,论

  

  作「杂故,名有分」。世亲《缘起经论》解云︰

  

  有异分者,谓于菩提分未成净位,诸与所对治相似缘起,即名为有对治分,由亲近正士、非正士等,及依前世因所生起故。

  

  《瑜伽》卷九复云︰

  

  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前十九无知,今七无知,相摄云何?谓初三无知,摄初一。次三无知,摄第二。次三无知,摄第三。次三无知,摄第四。次四无知,摄第五。

  

  次二无知﹝即「于因无知」至「杂故有分」,皆二二对明善恶因果﹞。复有五种愚︰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

  

  前十九愚,今五种愚,相摄云何?

  

  谓见愚摄前六及于因所生法无知,放逸愚摄于业异熟俱无知,真实义愚摄于佛等及至道谛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当知义愚通摄一切﹝以流转、还灭,为所缘﹞。

  

  复次无知、无见、无有现观、黑暗、愚痴,及无明暗。如是六种无明差别﹝即异名﹞,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暗。

  

  复有差别︰谓闻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别,如其次第说前三种。即此所治软中上品差别,说后三种。如是所治差别故,自性差别故,建立六种差别,应知。

  

  [17] 《对法》卷一云︰

  

  无明者,谓三界无智为体。于诸法中邪决定、疑、杂染生起所依为业。邪决定者,谓颠倒智;疑者,犹豫;杂染生起者,谓贪等烦恼现行;彼所依者,谓由愚痴起诸烦恼;疑者,于谛犹豫为体,善品不生依止为业;于谛犹豫者,亦摄于宝犹豫。如其所应,灭道谛摄故。善品不生者,谓由不决,不造修故。

  

  [18] 《对法》卷四云︰

  

  谓无明支有二业︰一、令诸有情于有愚痴,二、与行作缘。令诸有情于有愚痴者,谓由彼所覆,于前、中、后际不如实知故。由此因缘起如是疑︰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如是等。与行作缘者,由彼势力令后有业得增长故。

  

  [19] 《显扬》卷一云︰

  

  无明者,谓不正了真实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正了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无明为业,如经说:诸有愚痴者,无明所伏蔽。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云︰

  

  如是无明隐覆真实,显现虚妄,以为行相。是名无明行相殊胜。

  

  [20] 本论卷五。

  

  [21] 即本卷末。

  

  [22] 《瑜伽》卷十云︰

  

  欲爱云何?谓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

  

  色界、无色界爱,亦尔。

  

  [23] 《对法》卷一云︰

  

  贪者,三界爱为体,生众苦为业。生众苦者,谓由爱力五取蕴生故。

  

  《杂集论述记》卷六云︰

  

  爱能发、润,故生取蕴,取蕴、名苦,三苦性故。

  

  [24] 《对法》卷六云︰

  

  谓薄伽梵随胜而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是名集谛。言最胜者,是遍行义。由爱具有六遍行义,是故最胜。

  

  何等为六?

  

  一、事遍行:谓于一切已得未得自身境界事遍行故。于已得自身,起爱;于未得自身,起后有爱;于已得境界,起贪喜俱行爱;于未得境界,起彼彼喜乐爱。

  

  二、位遍行:于苦苦性等三位诸行中,遍随行故。于已得苦苦性位,起别离爱;于未得苦苦性位,起不和合爱;于坏苦性位,起不别离爱,及和合爱,已得未得差别故;于行苦性位,起愚痴爱,由烦恼粗重所显故,及不苦不乐受所显故。唯阿赖耶识﹝藏文作「阿陀那识」﹞是最胜行苦位,依止此位,因我痴门,贪爱转故。

  

  三、世遍行:谓于三世中,遍随行故。于过去世,起追忆行遍随行爱;于未来世,起希乐行遍随行爱;于现在世,起耽着行遍随行爱。

  

  四、界遍行:谓欲、色、无色,三爱次第遍三界故。

  

  五、求遍行:谓由贪爱遍求欲、有、邪梵行故。由欲求力,不脱欲界,招欲界苦;由有求力,不脱二界,招色无色界苦;由邪梵行求力,不脱生死,彼彼流转故﹝《杂集论述记》卷十七云「邪梵行求,邪求解脱,不脱生死。正法正求,脱生死故,不入三求。第三求,通三界;俱求解脱故。欲求,通善、染;有求,唯善;邪求,遍善染。无想善等,亦是善故」﹞。

  

  六、种遍行:谓有无有爱,遍行断常一切种故。

  

  [25] 《显扬》卷一云︰

  

  贪者,谓于五取蕴爱乐、覆藏、保着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贪为业,障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损害自他为业,能趣恶道为业,增长贪欲为业,如经说:诸有贪爱者,为贪所伏蔽。

  

  [26] 如《瑜伽》卷五十五云︰

  

  慢依六事生︰一、劣有情,二、等有情,三、胜有情,四、内取蕴,五、已得未得颠倒,六、功德颠倒。依此六事,生七种慢,谓慢、过慢等。当知二慢,依胜有情事生,余各依一事。

  

  见依二事生︰一、增益事,二、损减事。增益事、有四种︰一、我有性增益,二、常无常性增益,三、增上生﹝藏文作「mvon par mtho ba」﹞方便增益,四、解脱方便增益。损减事亦有四种︰一、谤因,二、谤果,三、谤作用﹝藏文作「byed pa」﹞,四、谤善事﹝藏文作「yod pa”i dvos po」﹞。当知此中谓无施与乃至无妙行恶行,是名谤因。谓无妙行恶行业果异熟,是名谤果。谓无此世间乃至无化生有情,名谤作用。所以者何?诸士夫用﹝藏文作「skyes bu”i byed pa」﹞是此中作用义。此士夫用,复有四种︰一、往来用,二、持胎藏用,三、置种子用﹝藏文二三次第,与此反﹞,四、后有业用。若谓世间无阿罗汉等,名谤善事。

  

  依此广略八事、二事,生于五见︰谓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又依六十二事生边执见及邪见︰谓计前际事﹝有十八见﹞、计后际事﹝有四十四见﹞,如经广说。依此事差别,有六十二见。

  

  [27] 《瑜伽》卷五十八云︰

  

  慢者,谓令心举心所为性。此复四种︰谓于诸见、于诸有情、于受用欲、于诸后有处起。又此慢略有二种︰一、惑乱﹝藏文作「”khrul ba」﹞慢,二、不惑乱慢。

  

  于有情处慢者,谓三慢类﹝劣、等、胜﹞,已如前说。于受用处慢者,谓由大财、大族、大徒众等,现在前故,心遂高举。于后有处慢者,谓由计我当有、不有,广说乃至我当非想非非想等,若动、不动﹝藏文作「rlom pa」﹞,戏论、造作﹝藏文作「mvon par ”du byas pa」﹞,诸爱趣﹝藏文作「sred pa”i rnam pa」﹞中,现前转故,心遂高举。

  

  不惑乱慢者,谓于下劣,计己为胜;于等,计等;而生憍慢。惑乱慢者,谓余六慢。又由受用鄙劣资具,自谓富乐,名惑乱慢。若由受用胜妙资具,自谓富乐,名不惑乱慢。又由邪行,谓后有胜,名惑乱慢。若由正行,谓后有胜,名不惑乱慢。

  

  又云︰

  

  萨迦耶见者,于五取蕴心执、增益﹝藏文作「sems la ”jog pa」﹞,见我、我所,名萨迦耶见。

  

  此复二种︰一者、俱生,二、分别起﹝藏文作「kun brtags pa」﹞。俱生者,一切愚夫﹝藏文作「byis pa」﹞、异生,乃至禽﹝藏文作「bya」﹞、兽﹝藏文作「ri dwags」﹞,并皆现行。分别起者,谓外道等计度而起。

  

  [28] 本论卷四云:

  

  行相无违,俱起何失?

  

  [29] 智周《演秘》云︰

  

  又别释者,「内心」通取七、八二识。第八由之成有漏故。

  

  本…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十一、合解自性行相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