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五、合本有新熏说▪P3

  ..续本文上一页性净」者,此是何法?

  

  下、自解也。

  

  即心空理真如是心[69]。「心性净」者,「真实性故」,《胜鬘经》中,具说此义[70]。其《对法论》第十卷「三转依」中,解心转依,真如说为心本性净[71]。以起烦恼覆此净心,今断染惑证净心性故。

  

  

  

  【论文】

  二.二六四 或说:心体非烦恼故,名性本净。

  

  

  

  【疏翼】

  第三自解中,第二又解。

  

  

  

  【述记‧卷十三】

  

  或依他心,体非烦恼,名「性本净」。以烦恼客相应心[72]惑[73]扰,今断客染,心得解脱,如《瑜伽》五十四说[74]。心所等[75]亦尔。

  

  

  

  【论文】

  二.二六五 非有漏心,性是无漏,故名本净。

  

  

  

  【疏翼】

  第三自解中,第三辨非。

  

  

  

  【述记‧卷十三】

  

  心性者,真如也。真如、无为,非心之因;亦非种子能有果法;如虚空等。故「非有漏心性是无漏」,名本性净也。

  

  

  

  【疏翼】

  

  以上第二破立新熏中,第二乘因广破分别论者讫。

  

  

  

  【论文】

  二.二六六 由此应信,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胜进位,熏令增长,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漏起时,复熏成种。有漏法种,类此应知。

  

  

  

  【疏翼】

  第二破立新熏中,第三申正义。

  

  

  

  【述记‧卷十三】

  

  自下第三、申其正义。

  

  应信本有无漏种子。至解脱分善根以去,名「胜进位」,但熏增长。「复熏成种」,谓入见道。且如无漏既有本有,及与新熏,有漏法种,类此应悉,已如前[76]说。

  

  第四大段[77]释外问经论等妨难[78]。

  

  

  

  【论文】

  

  二.二六七 诸圣教中,虽说内种定有熏习,而不定说一切种子皆熏故生。宁全拨无本有种子? 

  

  

  

  【疏翼】

  第二破唯立新熏中,第四释相违。据《枢要》卷中,文分为五︰一、会《摄论》内种定有熏习文,二、会《摄论》闻熏习文,三、会《对法》决择分善修所断文﹝非前新熏家所引者﹞,四、会《摄论》世、出世心种子文,五、会《瑜伽》有情本来种姓差别等文。初又分二︰一、非本无本有,二、由熏增盛。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三】

  

  唯新熏难言[79]︰《论》说内种定有熏习[80],此云何通?有本有故。

  

  自下第四、释相违也。

  

  若唯本有,此义难通。我兼本有,故无有妨。既不定说一切种子皆熏故生,汝宁全拨无本有种子[81]?

  

  

  

  【论文】

  二.二六八 然本有种,亦由熏习令其增盛,方能得果,故说内种定有熏习。

  

  

  

  【疏翼】

  第一会《摄论》内种定有文中,第二由熏增盛。

  

  

  

  【述记‧卷十三】

  

  若尔,何须内种定有熏习[82]?

  

  谓本有种,亦由熏习令其增盛,方能得果,新熏理然,故说内种定有熏习。

  

  

  

  【疏翼】

  

  以上第四释相违中,第一会《摄论》内种定有文讫。

  

  

  

  【论文】

  二.二六九 其闻熏习非唯有漏,闻正法时,亦熏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盛,展转乃至生出世心,故亦说此名「闻熏习」。

  

  

  

  【疏翼】

  第四释相违中,第二会《摄论》「闻熏习」文。即该论卷一说:又出世心昔未曾习,乃至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

  

  

  

  【述记‧卷十三】

  

  外人复曰︰此义可尔,如何说「闻熏习」──闻净法界等流正法而熏起也?复言「是出世心种性」[83]也?

  

  显「闻熏习」通有无漏种[84]。解脱分善根以去,闻正法时,由现行有漏,及自因缘所熏有漏种为增上缘,令其本有无漏种子亦得增长,展转增胜。即以所增无漏胜种,后时正生出世之心,亦说无漏所增长种,名「闻熏习」。

  

  

  

  【论文】

  二.二七○ 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断,感胜异熟,为出世法胜增上缘。

  

  

  

  【疏翼】

  第四释相违中,第三会《对法》决择分善修所断文。文分为二︰一、解有漏性文,二、解无漏性文。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三】

  

  《对法》第三[85]云︰决择分善根亦是有漏,亦名无漏,据各别故[86]。此第一解[87]。

  

  「有漏性者,是修所断」,即同《对法》第三[88]卷决择分善修道所断文[89]。「感胜异熟,为出世法胜增上缘」,即如《瑜伽》第五十一卷[90]说。感总、别果,如第八[91]说。

  

  

  

  【论文】

  二.二七一 无漏性者,非所断摄,与出世法正为因缘。

  

  【疏翼】

  

  第三会《对法》决择分善修所断文中,第二解无漏性文。

  

  

  

  【述记‧卷十三】

  

  亦同《对法》第三[92]卷[93]文[94]。「与出世法正为因缘」,办体生故。

  

  

  

  【疏翼】

  

  以上第四释相违中,第三会《对法》决择分善修所断文讫。

  

  

  

  【论文】

  二.二七二 此正因缘,微隐难了,有寄粗显胜增上缘,方便说为出世心种。

  

  

  

  【疏翼】

  第四释相违中,第四会《摄论》世、出世心种文。故该论卷一说:虽是世间,而是出世心种子性故。具如前引。

  

  

  

  【述记‧卷十三】

  

  又第二解[95]:此无漏种望出世心,是正因缘,微隐难了,未起现行,故相状难知。《摄大乘》诸论等[96]处,但寄粗显有漏闻熏是无漏胜增上缘者,方便说此为出世心种。此,增上缘,非正因缘种。若无有漏闻熏习者,无漏之种不生现行,故寄有漏胜者说也。

  

  第一就实正因缘解,第二就胜增上缘解,故《摄论》文无相违失。由是,善得《对法》等意。

  

  问曰︰解脱、决择二善根中,其无漏种增长何别?

  

  答︰约有漏行有上、中、下,其无漏种增长有异。解脱分中,下品增故;决择暖、顶,中品增故;其增上忍、世第一法,上品增故。

  

  问︰此无漏种,本种既多,后生果时,何者能生?何者不生?

  

  答曰︰其同类种,随遇缘合,即便能生。不合,不生。如三世有未来应生法,何者前生?何者后生?故随缘合,即能生果,如后卷中,自释妨难[97]。

  

  问︰若本有者,为三品种?为一品种?

  

  答︰若据唯本有,及唯新熏,皆唯一品,此是转灭,转灭下等作中等故。若本有家,唯一种子[98]。若新熏,初时唯一种生故[99]。今第三师,有三品种,即转齐义[100],有漏亦尔。

  

  【论文】

  二.二七三 依障建立种姓别者,意显无漏种子有无。谓若全无无漏种者,彼二障种永不可害,即立彼为非涅槃法;若唯有二乘无漏种者,彼所知障种永不可害,一分立为声闻种姓;一分立为独觉种姓;若亦有佛无漏种者,彼二障种俱可永害,即立彼为如来种姓。故由无漏种子有无障,有可断、不可断义。

  

  

  

  【疏翼】

  第四释相违中,第五会《瑜伽》有情本来种姓差别等文。《枢要》卷中云︰

  

  会《瑜伽》中有二︰初、会,后、难。会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结。难中亦三︰初、立理,次、破救,后、申二难。

  

  此即初中标、释、结三文。

  

  

  

  【述记‧卷十三】

  

  即尔,如何五十二说有障无障,说种姓别?

  

  意显无漏种子有无等文,可解[101]。有圆寂法者,是有涅槃种姓也;无者,可知[102];由有无漏种子差别,故障有可断、不可断义[103]。

  

  此、第一会《瑜伽》五十二文也。

  

  

  

  【论文】

  二.二七四 然无漏种微隐难知,故约彼障显性差别。不尔,彼障有何别因,而有可害、不可害者?

  

  

  

  【疏翼】

  

  第五会《瑜伽》有情本来种姓差别等文中,第二难无本有种。此难中分三之第一立理也。

  

  

  

  【述记‧卷十三】

  

  若尔,既由无漏种故,障有可断、不可断者,何故彼《论》[104]但约障立姓耶?

  

  由无漏种微隐难知,故约彼障显姓差别。若不尔者——「因」者,所以——有何所以,彼障有可害、不可害别?

  

  

  

  【论文】

  二.二七五 若谓法尔有此障别,无漏法种,宁不许然?若本全无无漏法种,则诸圣道永不得生。

  

  

  

  【疏翼】

  第二难无本有中,第二破救。

  

  

  

  【述记‧卷十三】

  

  破若救言:法尔力故,障有可害、不可害者,即难彼云︰无漏法种宁不许有法尔种子?姓各别也。

  

  若彼复言︰有漏曾熏,故法尔障有可害、不可害,无漏未曾熏,故种无法尔。此唯有言[105],都无有理。既言由熏,如何复言「法尔」?无漏既无法尔,应不说言由熏!以无因故,永不生也。

  

  

  

  【论文】

  二.二七六 谁当能害二障种子,而说依障立种姓别?

  

  

  

  【疏翼】

  第二难无本有中,第三申二难。文分为二︰一、初难谁害障种,二、次难圣道…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五、合本有新熏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