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摄大乘论 第109讲▪P2

  ..续本文上一页占着。而且大家伙可以分析一下,有许多事情现在末法时期的众生,他就是有点惶惑,你说怎么办?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是欲界众生一个……恐怕一个……尤其已经快到21世纪了,而且现在环境状况很不好,法国现在就想法不用汽车,多用点自行车或者什么的,所以人类已经走到一个前也不是,后也不是这样一个状态了。

  这个状态怎么打破?儒家道家还有点办法,它讲点集体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也有点办法,都讲点集体的问题,他总是想着把个体体打破,能转化为集体体。在这个时候,前走一步啊,还是后退一步?在这种状况底下,人类应该怎么办?儒家是又想吃鸡吃鸭吃猪,又想远疱厨,也是■■■合着■■办。又想自由地欲爱,自由交媾,又有许多的问题,象这儿女的问题,爱滋病问题,性病的问题。所以现在这个人,你说是怎么办?

  现在还一个问题,就是微观世界、宏观世界的问题,现在科学是有些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科学也本身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象微观的问题,最后的夸克问题,这是微观问题,没法再往下再追究了。在初观的方面,世界最原始的时候,最初的时间,科学说是有个大爆炸,这个大爆炸怎么理解?大爆炸是最初的吗?这都是问题。

  所以现在有许多问题都走在一个怎么办,往前走走不动,再往前来研究不成,而科学就自个限制住自个了,所以现在我觉得人世间,就是欲界众生是难办了,是不好办,这个不好办,总得想些办法,人们还是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我们说,咱们向儒家道家学习一下,把这自私、个体体的问题转化为集体体,这样成不成呢?根据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他们想出来的招数,就是人类不要互相剥削、压迫,来能够互相不侵略,互相不压迫,成为可持续的发展,成为无私的和平,这样可以不可以呢?是不是我们想法每个家庭都少用些汽油、汽车这些,以至于煤等等东西,少用有害的一些资源,多用些风力呀,太阳能啊,这些。

  以至于将来大伙都是和平共处,大伙都是在经济也互补。现在泰国闹了经济恐慌以后,东亚也是,现在又俄国也还造成经济恐慌,日本经济也是起的负作用,发展前途也有问题。现在整个人类,无论哪个方面,都有点互相谁也离不开谁了。在科学家也是在最微小的东西,也没法往前走了,在最初的,那个世界最起始的时候,叫做大爆炸,这个大爆炸也没法,现在也想来一个实验,也可以说来个大爆炸看一看,但是这也不是个简单问题。这个大爆炸是不是大爆炸以前就没有东西了?你说这大爆炸是最初的,最初的那就是以前没有东西,没有东西这大爆炸怎么出来的?也是问题。天产石猴。自然地出来的话,那就没有最初的问题了。你象道家“有无相生”,那“有”以前还有“无”,那就是在佛教里讲就是,现行之前还有个种子,现行生成种子,种子生现行,有无相生,这样还可以想出点道理来。最初那个大爆炸,大爆炸从哪儿来的?都是问题。人对有些问题都是前也不是,后也不是,你是往前走哇,还是往后退?退到哪儿去?我看21世纪是应该想想办法了。

  咱们再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阿赖耶识,现在就是欲爱……德爱是咱们想法发展的,这欲爱怎么处理?在儒家道家就是学习,大学之道,或者由格物、至知、正心、诚意……,或者用齐物、逍遥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个体体转化为集体体。个体体转化为集体体,这是人类的一条路。但是,怎么使人类比较平安地,再没有问题的这个妥善的道路,是不是有这个道路?按现在人类的情况,那还很难说,能够由个体体转化为集体体,由戕生性,就是害生性来转化为好生性。现在生物种类越来越少了,鸟类灭绝的种类也很多了,动物有许多就断了种了,那么这个怎么样地才能够使大家相安无事,而有持续地发展,又无私地和平共处,从家庭想法子每个人受教育,达到互相将心比心而不是以力比力,而是以力相扶持,这样一种状态。这是欲界众生应该走的一条路。

  要按咱们佛教来说,怎么能够由集体体转化为无体体?这个问题更重要。当此20世纪,当此佛教传到中国来已经两千年了,快三千年了,这种时候我们再看一看,非梵行跟梵行,再看一看世间的真美善在哪?跟出世间的真美善接轨,有这可能没有?(休息)

  现在就是世间的怎么安排好?咱们这欲界众生在地球上,怎么活得更好?这问题咱们初步地有个道家跟儒家的想法,跟马克思跟列宁的想法,汇合起来是不是成?我们将来怎么汇合那就很难说了。不过人类既然走在这个窄胡同里头,它一定想法子打破这个情况。我们在从出世间方面来看,也应该帮着解决,那也就是从咱们这个佛教传到中国第三个一千年,我们应该想法子把慈氏学真正开发出来,或者这个对于世间的价值观也许有一些影响。

  我个人看,这世间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儒家道家,或者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些看法是合适的,因为他们是主张集体主义的,反对个人主义。至于将来怎么走法,很难说。我们只能从开发慈氏学这个起点上,来想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因为佛教最主要是讲无我无常,无自性,无体体,这个问题在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接通,有待于我们真正地努力。由于过去两千年的佛教,无论是翻译,无论是传承,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可能是我们能开发慈氏学是唯一的一条道路,也许能给世间的儒家道家,以至于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一种借鉴,也许对世间善有所帮助。这是我现在所想的。

  至于刚才说一个地球,一个环境,怎么保持清净?也就是咱们所说的,最清净法界是不是也有一个杂染或者清净的问题?是不是有这问题?进而一步咱们要是考虑到无体体,就是考虑到最清净法界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世间的非梵行?那就是怎么使非梵行转化为梵行的问题。咱们前几次都讲到好象着重非梵行这方面,德爱跟欲爱这个参差不齐,也是互相好象有点倾轧的意思,造成世间的不平衡,造成世间的困惑,尤其是这个末法时期,造成许多好象没法解决的问题。

  当然咱们最近碰到抗洪精神的问题,好象这里头有些向集体体转化的东西,那就是咱们怎么能够发展这一方面,那也是发展世间善,转化个体体,转化世间的假丑恶这样的问题有些个帮助。所以一方面咱们注意的是出世间的怎么能够开发慈氏学,也不忽略世间的这种集体体的增长,由世间的集体体的增长,也看到所谓真正的东方哲学里头的儒家哲学、道家哲学跟西方哲学里头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看法有些个相近,也就是集体主义的部分,也就是反对压迫、剥削部分。

  这个问题希望大家也很应该特别注意。我们东方哲学里头儒家哲学跟道家哲学还希望大家附带地多注些意,就是在我们开发慈氏学过程里头,附带注些意,我觉得这个是必要的。尤其在抗洪精神现在发展之下,我们更要抓住中国民族的比较之见长的问题,就是比较对集体体特别注意的问题,尤其现在现在这抗洪精神汇合起来,我们想法子也附带开发一下东方儒道两家的哲学。因为我们开发慈氏学的时候,对开发儒道两家的哲学就比较容易了。

  可以说佛教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依他起性的阿赖耶识跟前七识互相依存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总摄大乘纲领论》里头特别讲得清楚,而且是特别应该注意的。

  我们就这个机会,也谈一下我们怎么样子把非梵行转化为梵行的问题。这个问题就牵涉到最清净法界是不是能被客体的烦恼,或者飘忽不定的烦恼所染污的问题。按说真如在缠叫做如来藏,大家也听说过,也就是真如在阿赖耶识里边,那就是是在缠,叫做如来藏。过去于是乎把如来藏、真如跟阿赖耶识当成一个东西,当成一回事,弄成真如受熏的问题,弄成错误的看法。真如的问题就是最清净法界,最清净法界它是不是能够由飘忽不定的或者客尘烦恼所染污呢?

  真正讲起来,真如,或者是最清净法界是不能够被飘忽不定的烦恼所染污,飘忽不定的烦恼本身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飘忽不定的烦恼只能熏习到我们每个人的阿赖耶识里头来,作为种子,使我们的整个的生死造成杂染。所以我们能够对治非梵行的里头的这种杂染,或者这种飘忽不定的烦恼,也就是对治我们阿赖耶识里头的这些个杂染种子。所以咱们提到从非梵行转化为梵行,也就是净化梵行,是怎么种情况,这个就是所谓咱们东方哲学里头的儒家道家哲学跟集体主义的哲学慢慢地能够跟我们开发慈氏学慢慢有所接轨,那也就是我们开发慈氏学对于集体主义方面,有一定的启示。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都有种种的杂染种子,是要对治,需要对治的时候,底下我们就接着第五项,第四项讲得很长,都是讲非梵行的问题,非梵行的欲爱见长,这个方面的。

  我们现在第五个项,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身识了别识,就是根据无著的看法,身识也可以成为了别识,在底下意识也能成为了别识。身识的了别识,那也就是我们这一男一女的身识,也可以当成了别识,也归为了别识,也可以还原成了别识,那就是身识的了别识。这是第五项。

  身识了别识,那也就是有点象《二十论》里头,讲我们梦见男女交会这样的事情,梦里也有个定时、定处、还有不为个体识所左右,又能够成为,也能成为男的泄精,女的泄赤白……赤色,泄这个精血,从梦里头也可以得到这个情况,那么就是男女双方这个身体的身识的显现,也可以没有义,没有我跟常的问题,这就是从身识的了别识来可以转化为没有所取,也没有能取,没有人我也没有法我的问题,单纯就是了别识。男的身识了别识,女的身识了别识,都可以好象在梦里头媾合的情况一样,根本没有一定的我跟常,有个自性,没有自性,这也可以说把身识转化为无义,唯识无义,也就是如同做梦一样,如同水中月,如同回声一样,如梦幻泡影一样,本身是也没有自性,男方…

《摄大乘论 第109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