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10),聚会求解八百众。三大昆仲所摄徒,朗塘及门约一千。最大格西夏惹瓦,摄净行士三千众。格西•亚格(411)有千徒。甲域瓦有二千七。大兴佛事善知识,更是无量亦无边,此时佛法称最盛。”阿里王拉喇嘛叔侄等,一心只想正教而不惜生命财帛受用,经过最大艰辛,迎请觉阿吉阿底峡入藏。仗此缘故,使借口修密而行秽行等的邪道,及视显密如同水火等相反的邪见,一切皆如日丽中天,诸暗消亡。
喇钦布(412)的法嗣在后宏时期能住持佛教的清净见行者亦悉皆归于觉阿教传法统之中。因此出现了行迹内外清净,犹如莲苞纯洁这样的住持觉沃噶当派大德充满了卫藏全境。虽然当时信奉噶当派的寺院遍及于藏卫,然能至今不衰者只有绛热振寺和后藏的纳塘(413)大菩提阿兰若而已。这些情况在《噶当经卷》内有大量的记载。热振寺是噶当教河源头的清净刹土,是仲敦•杰卫炯乃智慧神变之所兴建。纳塘寺是夏惹瓦的弟子东敦•罗朱札巴(414)所建立。其住持传承如同金山宝〖FJF〗餯〖FJJ〗,连绵不绝。其他的寺院,因时世的关系,大半已经空虚了。很多寺院为女尼所居。因为噶当派均极避妇女。一次,有一空行化身的妇女来至寺院,却被强行逐出。这妇女发誓说:“现在你们憎恶我们女流之辈,以后寺院多为妇女所继承。”由此因缘,才有那样的变化,这是一些先德们说的。
乙、依于觉阿大尊者出现了其他教派和掌教大德的情况
号称为噶举、萨迦、格鲁等派均仰仗阿底峡的恩德而兴起的。噶举初祖洛扎玛巴译师(415),最后一次到天竺曾与尊者相遇,从闻教授。尤以娘麦•达布拉结(416),最初是从尊者亲教弟子朗觉钦布(417)的门人嘉永达(418)闻噶当教授。此后从米拉日巴(419)尊者听《大手印》,遂将噶当教授与大印二大河流融合为一,作为教授,造《道次第解脱庄严论》。达布弟子卓贡•帕木竹巴(420)曾从格西笃巴(421)闻噶当法,也曾造《圣教次第论》。其他如象止贡•义敦贡布(422)从郎隆巴(423),达隆塘巴大师(424),从伽客巴(425),Gmb•都松勤巴(426)从夏惹瓦弟子朗觉•协饶多吉(瑜伽金刚智)(427)等闻噶当之法,故其一切行持方面的作法,皆依噶当派的宗规。所以噶举派的法门心要虽以《大手印》及《六法》教授等为大乘法,但如酒中酉曲蘖一样的菩提心诸要门,却是绍承自噶当的法统而来的。
文殊萨班亦从内邬素巴(428)的弟子吉沃勒巴(429)听受噶当的教授。即其所有著述,关于一切大乘共道的修行,都完全是遵照噶当的宗规。所有萨迦派的后来学者,亦皆依此宗规而为行持。
宗喀巴大师已亲证实力,与阿底峡尊者同一解地,这是可用圣言正量来作证明。然而在显示共同迹相方面,他仍从堪钨•南喀坚赞(虚空幢)(430)与却郊桑布(救贤)(431)二师听受噶当的《道次第》,并在各个时期逐步扫除对觉阿的教授中有未解的,倒解的或者怀疑等等的垢秽,造著昔未曾有的善说论典——广略《菩提道次第论》等。日阿格鲁派宗风,亦以觉阿噶当派的先德事迹作为基础,其上加以中观见及密咒,实际亦不超出于噶当的范围。在诸源流史中故称格鲁派亦多称为新噶当派。此名在《噶当经卷》之中亦早有预记。父法二十六品的未来予记说:“后燃教余烬,此人名扎巴,成办众生利,为无上胜处。”译者解说:“此支分之名若安于根本之上,方成圆满,这是由所谓从身躯增长肢体的道理。”如上所说颂语,是对宗喀巴大师及其驻锡地甘丹寺作的预记,译者的这句话是表明噶当巴比如身躯,由此增长出新噶当巴即格鲁派,比如肢体将要从身躯中大为发展之意。
此外如岁浦巴(432),将阿底峡尊者广传书写成文,复从堆隆巴(433)听噶当法,他的法嗣,后来出了很多受持律戒的人,这些全是噶当派人。然尚不只此,诸法相大经论的讲解传授,亦是仰仗觉阿吉的恩德而产生的,其理为何?因为在此藏土,成为《中观》、《量论》、《弥勒法》(434)等圆满具足的主宰者,就是俄洛钦布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等。俄大译师勒比协饶(俄妙慧)(435),不但是觉阿吉的亲教弟子。并且还是在耶巴神山(436)受传《噶当经卷》秘密法要的唯一心传弟子。即此勒比协饶曾受阿底峡尊者的予记,遵命修建了桑浦寺(437)。协饶之侄兼为其徒的罗丹协饶也曾从其叔叔听闻觉阿的法要,并曾造《教次第论》。罗丹的弟子中有:长于一切经论的卓隆巴•罗朱炯乃(慧生)(438),长于《现观》之哲钦布约饶拔(智燃)(439),长于《因明》的干巴喜乌(440),长于《现观》之穹•仁钦扎(441),实任座主的向泽邦(442)等。卓隆巴幼小之时,则从觉阿吉与仲敦巴闻噶当之法,他把觉阿诸小著作中的主要之法《小品法百种》,作了诠解其内义的疏释,并著作了广略《正教次第论》。
其广正教次第论是开解《道炬论》意旨无有匹敌的疏释。宗喀巴大师读此书时,亦曾作各种供养而为迎奉。宗喀巴作的《菩提道广论》中的见解,大部分和此疏释是一致的。卓隆巴、哲、贡巴、穹、向等的贤德法辈出地天复地。他们建立甚多讲学之所,其讲听传承,流传至今未替。归总起来,如桂译师迅努白在《青史》中说:“晚近藏中出现的诸善知识和成就瑜伽士,观其事迹,大都是参礼过一二噶当派善知识的。即仲敦巴的佛教事业广大而绵永者亦本于此。以上是讲述吉祥燃灯智大传*轮的果德之一隅。”史中有如是语。是故当知,此雪域藏土境内所发展起来的一切真实清净的教派或宗部,都完全是由阿底峡尊者来藏转*轮而产生的结果呵!
丙、噶当教法的总述
(甲)本派各种法要类
仲敦巴大师说:“能知将一切佛教用四面道贯串起来的,这只有我的上师了”。朗觉巴钦布说:“师能够把握教授的精英,不是说他仅得如掌心般大的小册,乃是说他能了解,并把一切佛语,都归纳成为教授。”贡巴•仁钦喇嘛(443)说:“能了知律仪是密咒的辅助,密咒是律议的辅助者,这只有是吾师的语传。”诸如上所说,总起来是指能将佛教经典,不欠不余,一切取来作为一个补特迦罗成佛的必需条件。这就是噶当的特派法,故噶当派内没有不包容的法要。但此派最有名者分为教典、教授二派,或再分为要门派共成三派。教典派又分为三:一、重在明见;二、重在明行;三、见行双重。重明见者,即觉阿所造之《入二谛论》与中观教授等。重明行者,即《摄行炬论》与《发菩提心论》、《律仪轨则》等。见行双重者,即《菩提道炬论》。道炬论将佛语三藏四本续及一切注释,不舍一字,均组织成为一个补特迦罗修行之次第,成为稀有无上妙论。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尊者所造论典虽多,其成为根本而又圆满具足者,即是此《菩提道炬论》。此论总摄显密两教心要作为教导,故其所诠意义完足。又以调心次第为主,便于实修。且以善巧两大车轨的大师教授作为庄严,所以实较余宗尤为殊胜。”
所谓噶当的六大教典:即《菩萨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集菩萨学论》、《入菩萨行论》、《本生论》和《集法句论》。此中集学与入行二论,为见行双重。其余诸论皆是重在说明菩萨大行的教典。称为尊者的《小品法百种》亦为噶当派的教典。《中观根本智论》、《七十空性论》、《宝〖FJF〗餯〖FJJ〗论》等亦为此派所宗教典。
教授派亦分为三:
(一)重在明见者,觉阿的要门由京俄瓦传来者为四谛的引导,由普穹瓦传来者为十二缘起(444)的引导,由朗觉巴传来者为二谛的引导。用四谛(445)与缘起引导,阐明共通之补特迦罗无我。用二谛引导,阐明最极微细的法无我。觉阿的门人最极善巧二谛论者是朗觉巴钦布。他将教授传与卓隆巴和京俄瓦。京俄瓦则秘密传授与堆隆巴与甲域瓦。堆隆巴则分为秘密传授和对众宣讲二种并施,并且很多写成著作。他的弟子穹康巴(446)亦曾普为宣讲,大事宏广。桑结温(447)造有广略的各种著述。伽喀巴所造《宗轮论》及拉隆旺秋(448)所造此论的注释内中又将内外道诸宗派所持言论都写上了,并将龙树菩萨的大中观导释为极无所往之中见,这又是噶当派见方面的分支。
从上面看来,阿底峡尊者是持中观应成派见的,这从他的《道炬论本释》及《中观要门论本释》等可得而知。听说仲敦巴对月称论师派见有所领悟,曾以此求尊者印证,尊者大为欢喜,合掌恭敬,而作是言:“稀有稀有,现在东天竺亦纯以此见是尚。”在善知识博多瓦等即有名的三大昆仲的《道次第论》和他们的言论中,大多是和月称派的中观见相符顺。惟有俄洛师弟,虽广为引据清辨与月称的著述,然其所持之见而又大半和静命师徒相符顺。
由金洲大师所传出一些修心法的见地,其趋向又是与假相唯识派见相符顺。虽然如此,吾师汤吉勤巴曾说:“大抵晚近的噶当派,对如上所说天竺教典的意义能不混杂而讲述的人可能为数不多了。”
(二)重在明行的教授,即诸大乘修心的教授。这教授重在心中生起爱他胜己的胜菩提心,凡对此心未生起的,令其生起,已生的令其增长,由此等门而依次升登地道。它是总依大乘经藏,别则以《华严经》和解释佛意的论典,如龙树菩萨的《宝餯论》、《梦境如意宝论》、《满足有情颂文》、寂天菩萨的《集学》、《入行》二论等为教授根据。撷取是等经论之口义辑为心要。又如觉阿吉的上师法护(449)所造的《修心剑轮论》、《孔雀化毒论》,降比朗觉巴(450)的《唱修金刚歌》,金洲…
《土观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