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土观宗派源流▪P2

  ..续本文上一页提出这种说法来毁谤因果。又说心以三种方式依存于身体之上:如醉力依于酒,它构成身的体性;如灯光依于灯,它构成身的果用;如壁画依于墙,它构成身的品德;心就是这样依存在身体上的。因此从倏尔之火,发倏尔之光;从倏尔之身,成倏尔之心。它不是由前世来到现世的,等到死时,身散归四大,根呢,隐归空界而坏,身心同为一物,如墙坏时,其壁画亦随之而坏。身坏时心亦随之而坏,全无由今世而去后世之事。承认没有前后世。根据此理,便否认有什么累世修道之事,因此也不承认有一切智者(48),说诸若等皆无有因。那么从此能出离之道和出缠(49)之事二者也是没有的,用这些说法来毁谤解脱。

  ②禅定派说他们获得禅定与无色(50)等,对自己生起阿罗汉(51)思想,但到死时,见三摩地(52)坏失,当投生下处(53),因此又倡言说,世间无有阿罗汉。又有一类,以神通观察,见有人今世虽行布施等,而后世反投生为贫贱,遂又倡说无有业果;对其神通中所不见之事,却加以诽谤。所以此派在量论中惟许现量为量,不许共相及比量(54)等。诽谤前后世,诽谤业果,诽谤解脱和一切智者等等。诸外道中,以这种见最为恶劣。

  数论派或劫比罗派者,提出因中有果,待缘而显的说法。此派有二:一是承认诸法惟由自性而生的,是无神数论派;一是承认因果本性虽一,由于大自在天神力加持,而有各种形相变化的,是有神数论派。说一切所知境(55)不出二十五谛(56),即:自性(57)、大(58)、我慢(59)、五唯、五大(60)、十一根(61)、神我等,共二十五种。此中神我为知,其余二十四种乃合和集聚物,是无知之性。说根本自性、总相、主体三者是同一意义,但它是具有六种特法的所知境。说士夫、神我、知、觉等其义为一。心与大,亦是名的差别。承认这个“大”,如镜两面能双现外而境与内而神我的影像。他们说:“心是实物所遍,知要有一神我。”

  他们所谈缠缚解脱之理,说每当神我对境界生起受用之欲时,则从根本自性,变化为声等诸形相,就是先从自性生大,由大生三种我慢,由暗慢,能转动其余二慢。从变异慢生色、声、香、味、触五唯,从勇慢生五知根、五身根及意根共十一根,由于把如有足盲人的根本自性和如有眼跛足者之神我,二者谬而为一,同时还由不知诸变异等从根本自性所起变化之理,遂流转轮回。若时,依师得闻口教,生起殊胜了解,决定知此诸变异仅由自性所变,即渐渐对于境界离开贪着,那时又由修习静虑得天眼通(62)。以此天眼观察自性,自性含羞,如他人妇,一切变异,均皆收摄,归入根本自性之中,隐灭不现。此时瑜伽行者(63)的心中,所有一切世俗境界亦皆隐没不现。神我便无有境界可资受用,无所作为,而成独存了,这时则得解脱。本派所谈之理便是如此。

  大梵派,说其导师为大梵天(64),此派内部分为声论派、吠陀派、秘密派三派。说一切世间情器(65)皆是梵天所创造的,主张只有吠陀经典才是正量(66)。诸吠陀之声,不是凡夫所造用的语言,它能显示惟一真实之义。说成就上升天界与大梵天的修法,即吠陀经典中所说以马作牺牲的祭祀。

  ①声论派者说大梵嗡字是种种情器世界生起的本因,它成为这些的自性。它是无有生灭,故是常住;无有时分方分(67)。真实的遍入内外诸境界,是惟一的胜义自性。由于众生为无明所蔽,遂现种种能所二取(68)。此派的见与藏中觉囊派(69)所说的道理,极为近似。说获得解脱的途径,外用家畜牺牲的火供,内在昆灶内滴阳作为火供,从而生起空觉和安乐,说此就是解脱。

  ②诸吠陀论师或胜婆罗门,即名为堪为正量的如吠陀经典中所说之普鲁莎(70)。它是孑然独立、永不坏失,故名为常。脱离忧恼,故名为梵。遍于一切众生,无始无终,所以不死,具日光色,离黑暗境广大无比,离开睡眠,另有别体,名普鲁莎者,这是诸天神自性,亦是大自在天的本体。由此惟一普鲁莎能创造一切三界、苦乐、缠缚、解脱等。但是它的自体无有变易,无有穷尽。若修静虑,由天眼通,观察此普鲁莎,遂见到此普鲁莎成为金色,一切善恶染净,悉成平等,此即名为解脱。

  ③诸秘密派大多与此相似,依吠陀论承认有一无方分时分常恒而住的神我。

  遍入天派,以遍入天(71)为导师。遍入天有寂静与不寂静二种体性。寂静者说天之本性是非有非无的实性,是无死的本体。谓观修了它,则可得到解脱。不寂静者,谓有鱼等十种遍入,号为十入。承认有无分而常之我。说轮回有边,说解脱之道就是观想嗡字及修瓶息(72)等。此派承认生死轮回是有边际的。许多吠陀派师都是随顺这种说法。

  弥曼差派,此派是随弥尼(73)的学说,故又名为弥尼派。说我为觉知之体,是属有情,非属无知,是神我自性,常恒之体,独立实在,无方分时分(74)。他们承认吠陀经典是正量与前说诸派相似。认为专作祭祀等则能得到如大梵天等上界天界的地位。这种法门因为能离恶道,故亦可算为解脱,但是没有除灭苦恼的解脱,因为污垢已融入了心性。又说无有一切智者,因为所知境界是无有边际的。以此理由,便不承认有真实之语(75)。此派承认六量(76)和弥尼派内之罗迦巴一派承认的有十一量。此外还别立有四十八种作势,这里就不详细谈了。

  自在天派、胜论派、正理三派都许自在天为其导师。胜论与正理二派也有许大梵天和遍入天为导师的。因之对此二派亦称为大梵天派与遍入天派。

  胜论派,如前所说,是鸺留鸟大仙及食米斋仙人的门徒,亦称为优楼迦派及羯拿仆派。

  正理派即前面所说足目仙人的随行者,故又名为足目派。这两派均承认自在天为全知者,一切情器世间皆由自在天心意所造。说结合瓶息,在自在天密处顶端灌顶,御女滴阳所生安乐,便以为道。并说由滴阳的安乐生出合乐智慧,即此就是解脱。

  胜论派与正理派,以六句义广泛说明一切法的总别差异,所以名为分别论。随持足目仙人所造之正理,故又称为正理派。   胜论立现、比、圣言三量(77)。正理派除此三量外,还立有衡近喻量(78)共为四量。两派的比量皆有三种。他们所依之因,亦许有三正因及三似因。他们主张推理的有十六句义及八句义等,这里就不详谈了。

  关于能获得解脱之道的方法,有沐浴、灌顶、斋戒、居上师家行持梵行、隐居山林、祭祀、布施等,谓何时若得上师口教而修瑜伽,了知诸我根等,皆为余事,则窥见我之实义并通达六句义的自性。了知我虽有周遍自性,然无功用,因此不造积任何法与非法之业,新业不积而旧业消亡,先前所得之身及根、觉、苦、乐、贪嗔等,悉与我脱离,不再新取身及诸根、如柴已烬之火,永断生趣相续之流,惟我独存,即得解脱。

  离系外道派。即随耆那胜者圣人之说者,又称为耆那(79)教。将一切所知境统摄为九句义,倡言树木等有心,提出一切导师佛并非全知等的说法。说求解脱者须修裸形、不语、依五火等苦行,使往昔所造之孽皆得消尽,不造新孽,则能往居于一切世间的顶处,此处名为摄集世间。其世间如白伞上竖,色白如乳酪和睡莲花,面积有四百五十万由旬(80)。因有生命,故是实法。又因由轮回解脱,故又是非实有法。若前往住于彼处,此则名为解脱。

  破诸外道邪说之理,如《入中论》、《中观心要根本释》、《辩理炽然论》、《量抉择论》等著述中已有详尽的论述,而外道中数论、胜论、正理论三派立论比较坚实,故在因明七论等中又广说能破彼等之正理。这里若全讲述,恐文太繁,因此从略。

  第三 说明讲述外道的必要性

  若能善知那些外道宗派所说常断之理,同时又了解能破彼理的诸大轨辙典籍中广为讲述的正理,那么就能对于正确的自宗和导师,可以由正道理门引生不退信解。《殊胜赞》说:“诸外道典籍,如如而思维,如是对怙主,我心生正信。”此外还能够破除他们所说的苦恼无因、或执不共因生、或非道而计为道、非解脱而计为解脱。如是等等的颠倒分别。又可坏灭由于前世曾闻顺世外道等恶宗谬论,和由谬论势力所留下的习气种子,还可破除未来世将起诸种邪见,能急速薰生真实正见习气。而且尚不止此,因为在此藏土所宏各种宗派,内中有一类其许见立论,与诸外道派亦多相似,若是能够明白分辨彼等的差别,即能于自宗正见,生起坚固信解,而不受他们的牵引,有如此重要意义。假如有人以为:“上说理论,仅能在外道来辩论时,作为破它之用,而对于实修者,却不甚重要”。应当告诉他们,莫作此想法:假使你想求解脱的话,必须要勤求闻思诸大车的典籍和闻思宗喀巴师徒所造善说正论,得到对它的真正的理解才行,这是非常重要的。

  颂曰:

  所有于此具智者,

  所思所作首要事,

  是寻求超出三有法(81),

  不然则与牲畜何所异?

  这世间自封为教主之人,

  讲说许多系缚解脱理论,

  可全尽把巩固轮回根基之法,

  宣扬成为能证涅?的门径,

  若就欲求济度大众说,

  何教方是无欺的胜津渡?

  惟有佛陀的圣教故,

  佛陀一人才是正量士夫。

  若对他宗理趣毫不知,

  对于正确的自宗和导师,

  虽作任何称道语,

  都和鹦鹉学舌相似。

  只有言词难决真实义。

  昔贤曾说:

  善知外道理论是在邪见边上放足凳,

  知而能断,就是安上进入解脱城的梯。

  第二节 内道佛教源流

  第一 内道四种宗派(83)源流

  在本劫(84)中,依大乘说,有千佛出世。依小乘说,有五百出世。只就南瞻部洲人来说,人的寿量由无量岁下减至四万岁时,有拘留孙佛出世。减至三万岁时,有拘那舍牟尼佛出世。减至二万岁时,有伽叶…

《土观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