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土观宗派源流

  土观宗派源流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 著

  刘立千 译

  第一章 天竺宗教源流

  第一节 外道邪宗源流

  第一 外道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第二 略说外道的教义

  第三 说明讲述外道的必要性

  第二节 内道佛教源流

  第一 内道四种宗派源流

  第二 略说四部宗派所承许之见

  一 各派自宗承许的所破之理

   二 安立粗细无我之理

  第二章 雪域藏地宗教源流

  第一节 总说藏地佛教源流

  第二 佛教后宏期的情形

  第二节 别说各种不同宗派的源流

  第一 别宗的源流

  一 宁玛派源流

  甲 总说认识划分新旧派别的界限

  乙 别说宁玛派的源流

  (甲)宁玛派是如何兴起的

  (乙)宁玛派的立论

  (丙)略加观察

  (丁)简述晚近的情况

  二 噶当派源流

  甲 产生噶当宗规的情况

  乙 依于觉阿大尊者出现了其他教派和掌教大德的情况

  丙 噶当教法的总述

  (甲)本派各种法要类

  (乙)噶当派所出现大德懿行的总括

  三 噶举派源流

  甲 噶举巴各派的源流

  (甲)香巴噶举

  (乙)达布噶举

  1、噶玛噶举

  2、帕竹噶举

  3、蔡巴噶举

  4、止贡噶举

  5、主巴噶举

  6、达隆噶举

  7、鲍绒噶举

  8、亚桑噶举

  9、超浦噶举

  乙 略说噶举派关于见修方面的立论

  丙 略加观察

  四 希解派源流

  甲 正说希解派源流

  乙 别说希解派的旁支觉域派源流

  五 萨迦派源流

  甲 总说萨迦派源流

  乙 别说主要法门道果等的流传情况

  丙 萨迦派对于见方面的立论

  (甲)显教见方面的立论

  (乙)密教见方面的立论

  六 觉囊派源流

  甲 觉囊派的起源

  乙 觉囊派所持他空见的论点

  丙 论证此见为恶见之理

  七 几类零散流派的源流

  第二 格鲁派的源流

  一 教主宗喀巴降生世间的情况

  甲 自成德能

  (甲)出家受戒

  (乙)广求多闻

  (丙)修后获得证验

  乙 宏法利生

  (甲)建立圣教基础

  (乙)由三善巧之门宏扬佛法

  二 诸持教法嗣宏扬大师无垢正宗的情况

  甲 大师亲教弟子宏扬教法的情况

  (甲)列举亲教弟子之数

  (乙)亲教弟子等宏扬教法的情况

  乙 后来法嗣如何宏扬大师教法

  丙 总括讲述住持格鲁派的贤哲大德的共同事迹

  三 本派殊胜之处

  第三节 承余略说显密教法和各明处的源流

  第四节 略说苯教的源流

  第一 苯教的起源

  第二 苯教各派的起源

  第三 苯教的法要

  第四 苯教关于见修方面的教理

  第五 苯教的道场

  第三章 汉地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教派源流

  第一节 如星的宗派儒家学说的源流

  第二节 如月的教派道教的源流

  第三节 一类小派的源流

  第四节 如日的教派所谓释教即佛教在汉地传播情况

  第一 由天竺传入的情况

  第二 由藏地传入的情况

  第四章 霍尔、李域、苫婆罗等地的宗派源流

  第一节 霍尔(蒙古)地区佛教兴起的情况

  第二节 李域(于阗)地区佛教兴起的情况

  第三节 苫婆罗佛教兴起的情况

  第五章 用讲述完成义作结束

  结尾 略说著书缘起

  注释

  遍观一切宗派的差别处破除了邪说宗派的谬理论,揭示了正确宗派的真实义,宗派之主——释迦能仁前敬礼。

  全盘掌握了佛语秘密藏,在无边的佛国里,显现了各种变化身,深广妙法(2)的喜筵陈设者,弥勒——文殊前敬礼。

  两种论派(3)分别开放的——百瓣莲和睡莲园,“日月二光(4),一齐合明。”正如佛预记(5)善辨经教的了义和不了义(6)明确地开创了中观和唯识的二大车轨者,名号龙树和无著——世间二眼(7)前敬礼。

  圣天、马鸣、清辨和佛护,月称、寂天、世亲和狮子贤,安慧、陈那、法称和功德光,释迦光(8)等——南瞻(9)的庄严前敬礼。

  在无上胜乘(10)的宫殿中,醉以空乐(11)之酒,歌唱大乐(12)之歌,使有缘的善根们,享受到殊胜悉地(13)的欢庆筵,瑜迦自在(14)的众会前敬礼。

  此土虽有雪山环绕,因为愚昧的黑暗蒙蔽,仰仗宏愿的绿马(15)之力,迎来了正法的灿烂红日,怀念宏恩浩德者——论师、译师和法王前敬礼。

  流经虽异而同归一海的江河,解释虽异同同归一佛的旨趣,在此藏土宏传的各种不同宗派,外表虽异而本质为一者,诸圣贤大德前敬礼。

  历尽艰辛从金洲(16)处取来的菩提心教授自在王(17)因慈爱藏土众生而不吝施予者,大尊者、吉祥燃灯智(18)和那负荷起全部佛教的重任,用善巧的言论和示现清净稀有的迹相,开创了优胜于它的格丹宗派者(19)佛祖第二(20)及其法嗣们前致以衷心敬礼。

  教主的宗派无垢清净,是如意珠,讲说和修证的宝幢悬于顶首,降下永无穷尽的,能满众愿的妙善甘霖者,所有住持格鲁派的大德前敬礼。

  无量光和世间自在(21)变化为出家身相,宏扬佛教的第一心要,乃至尽轮回边际而不衰替,佛王(22)师徒们前恭敬礼。

  如爱己子爱众生、开启自在无尽的秘密法藏(23)随欲能施善说的珍宝的诸上师,特别是诸真实佛的化身——若比多吉、弥勒巴和名号热特那者(24)三位大恩无比的上师,直至未成佛间,请住在我心中。

  如是,在佛教的大教主,和佛子菩萨圣众前,以虔信的双手,捧供赞颂的花朵。今后凡有对各种不同教派(25)不善于了解其差别,对其他宗的人和法,由憎恨而起谤毁,对本宗所以殊胜之理,又全不能加以确定,仅由愚信而陶醉其优越,随此四道而为转移者甚多,为了使他们能小心谨慎,本书特对梵藏和汉土,所有宗派源流与立论,简略地加以叙述,若有不堕方隅的人(26),除去眼翳而用公正的眼,请来观此善说晶镜之中,所现起的种种精彩色相吧!

  在那如同虚空一样无量无边的世界内,有些凡夫的玄学推理家,各凭自己的臆想,创立了各种宗派,其数难以计量,即释迦牟尼等诸佛世尊,由其宏愿和德业而产生的纯正宗派,亦是远离数量的。这些源流谁有力量能够全部尽说!所以,本书只能简略地说一说南瞻部洲不同方域的各种宗派源流和各派自宗的特殊教义而已。书中将分成五章来讲述:

  第一章 天竺宗教渊源。

  第二章 雪域藏地宗教源流。

  第三章 汉地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教派源流。

  第四章 霍尔、李域、苫婆罗宗派源流。

  第五章 用讲述之完成义作结束。

  第一章 天竺宗教源流

  第一节 外道邪宗源流

  第一 外道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这个世间从最初构成时起,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在瞻部洲人们是以天然生长的香稻为食。到了某个时期,人中有些怠惰者,便从事积储,这样就自然兴起农事。以此因缘,那些贪心很重的人就进行盗窃和掠夺,因而引起彼此不合,于是又不能不共同推出评判屈直的首领。最初的首领,名为众敬王。

  那时有少数人,看见君主审判罪徒,施用刑戮,心生厌恼,遂往幽静的山林去居住,因此产生婆罗门(27)。婆罗门中,又有一类人,知足寡欲,离群索居,由于身心两方得到安静,产生了禅定。仗此禅定,获得了神通变化,这就名为仙人(28)。那些仙人之中获得神通,巧于论辩的,又各由臆想推度,创立了能得解脱和上升天界的理论,并制作出能证实其学说的各种因明论典(29)。于是外道宗派便大大兴盛起来。诸外道中,首先创立的是数论派(30)。大约在人寿无量之时,有劫比罗仙人(31),他的鬓发黄赤,得了五种神通。此人仗其生有宿慧,制造了很多论典,追随他的后学遂称为数论派,或称劫比罗派。又在人寿二万岁时,有尼犍陀仙人(32)出世,追随他学的,则称为尼犍陀派或离系外道(33)。又有世间眼仙人(34)极善诡辩。这个仙人因淫乱他的女儿,遂倡言没有前世和后世的说法,造了十万邪论,论证修善无利,作恶无罪之理,追随他学的,则称为顺世外道(35)。这是最下等的宗派。

  又有仙人名乔达摩(36),传说大自在天(37),令他作为天妃乌摩(38)的侍卫,天妃爱他貌美,就坐在他面前,作出各种媚态,但仙人眼睛移到足上,坚守禁戒不乱。大自在天很高兴,遂授权给他,令造论典,因此称为足目仙人,随他学的称为足目派或名为尼耶也派(39)。又有把鸺留鸟错为天神,自以为获得了六句义的鸺留鸟大仙(40),和拾糠秕为食而修禁行的食米斋仙人,随学于他们二人之后的称为胜论派(41)。

  第二 略说外道的教义

  经藏中说,外道有九十六种奇见(42),十四种无记见(43)、六十二种恶见、二十八种不正见、二十种邪见等等。《辩理炽燃论》说:“见的差别有一百一十种。”《中观宝炬论》说:“见的差别有三百种。”等等。诚如日比汪秋(意为觉自在)所说:“邪道无边故。”若不具有分辨道与非道的智慧,则很难断言会产生此邪见或不会产生此邪见。因此,邪见宗派的数量,是没有固定的,这里只就最有名的几派,将其言论教义,略为讲说:

  所有外道的见,判分起来可概括为常见与断见两种(44)。断见的有顺世外道。常见的有数论派、大梵派、遍入天派、弥曼差派(45)、大自在天派、胜论派、正理派、离系派,共归为八派。

  顺世外道内分禅定派(46)与推理派(47)二派:

  ①推理派每派中亦各有一派持断见的。如一派断见虽承认有前后世,但不承认有业果;另一派断见则不承认有前后世,也不承认有业果。他们的邪见道理,如说红日高照,流水趋下,豆子的形圆,荆棘的刺尖,孔雀的翎毛光彩灿烂,凡此种种,未见有谁加力造作,所以万物皆是各从自体而生,无有起因。…

《土观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