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宏时期的正见,初藏王赤松德赞时,曾首次向全藏宣布法律:凡诸见行,皆应依从静命堪布传规。和尚事后,王又重为宣布,谓今后正见,须依龙树菩萨之教,若有人从和尚之见者,定当惩罚。由此原故,在前宏佛教时期,虽有少数唯识派宗见的班智达来藏,然主要的仍然是静命堪布及莲花戒论师之风规属于中观自续派见,此派较为发达。
第二 佛教后宏期的情形
朗达玛大灭佛法之时,吉祥曲吾日出(196)的修道处有三位大德逃至朵麦(197)。喇钦布•贡巴饶塞(198)便从他们出家,受具足戒。以后,鲁梅•楚逞喜饶(199)等十人,从藏地来此,依喇钦学戒。鲁梅等回藏后,建立道场,普传戒律,使佛教的余烬,从下路(200)又重新复兴起来,开佛教再宏之端。由此渐次弘传,使卫藏诸地,僧伽遍满,讲解实修,蒸蒸日上。故喇钦与鲁梅等,对于我们雪域藏民恩德很大。
从上路(201)复兴的情形呢,在拉喇嘛耶协畏(智光)(202)之时,曾派仁钦桑布(203)译师赴天竺学法,他勤奋学习成为精通经教之人,翻译了不少显密经藏、续部,建立讲听的制度。当时有人名热孜噶吉,曾降伏噶吉龙神,得到龙附其体,便传布邪法及修持密咒之邪行。被仁钦桑布译师把它全部肃清,树立了纯正的佛教,使我雪域藏地普受饶益。桂•迅努白译师(204)说:“在藏地后宏密法的昌盛,远胜前宏,皆此译师之力也”。这话非常正确。仁钦桑布晚年专心修证,逝世后归往空行刹土(205)。他所持的宗见,传说是极无所住的中观见。又拉喇嘛迎请东天竺大班智达法护和他的上首弟子妙护、德护、智护,时人号称为三大护来藏。象雄(206)的杰威喜饶从他们受戒。受戒后又往尼婆罗(207),从枳达迦律师听受律部之行持及讲解。后由其弟子班觉喜饶(满慧)及向摩齐瓦(208)•绛曲僧格等传承下来的,称为上路律学。又拉德王(209)时,迎请迦什弥罗(210)大班智达释迦室利(211)翻译经论甚多,弘扬佛教,由此大师所传律学,称为班钦律传。关于立名为佛教前宏及后宏的道理,显然是由于佛教的基础是戒律,因此便根据戒律传统和戒律行持的宏扬情况而为安名的。总之佛教宏扬情形,大体如是。欲求详细了解,可参阅其他佛教史籍。
藏土化机福德地,
许多贤德发心作梯航,
经论天河清净水,
伴随深广法音声中而奔放。
三学宝纲周密结,
教理波涛万千涌,
无数圣哲龙游处,
遍布圣教的大海洋。
盛哉!相继出世的法王、译师和论师,
尽取天竺奇珍满边地,
念此宏恩紧合莲手置心上。
第二章 雪域藏地宗教源流
第二节 别说各种不同宗派的源流
如上所述仰仗佛、佛菩萨的功德,法王译师、论师的恩劳,藏地众生的福德等等之力,使雪域藏地的佛教蒸蒸日上,兴旺发达,因此也逐渐产生了各种不同宗派。藏地宗派,所立名称,不同甚多,其中也有如同天竺毗婆娑十八部命名的方法一样,或随地方名称、或以其祖师名称而立的派名,有的是从一二班智达请得一些教授,依此为主,进行修习,即以此教授立为派名的,然绝少有如天竺宗派纯依见地而立派名的。比如萨迦巴、觉巴、香巴、止贡巴等,皆是依地名而立派名。如Gmb、布鲁巴乃依其祖师之名而立派名。噶当巴、佐钦巴、伽钦巴、系解巴等乃依教授之名而立的派名。
今将各宗情形,依次略为讲述。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别宗的源流,第二、格鲁派的源流。
第一 别宗的源流
一、宁玛派源流
甲、总说认识划分新旧派别的界限
在显教方面,无新旧之分:新旧二派之说,乃是纯粹以密教宏传情形来划分的。对于这个新旧划分,其说法颇不一致,最著名的说法,是指以班达弥底(212)来藏以前所译续部,则称为旧派密咒;仁钦桑布译师以后所译续部(213),则名为新派密咒。那么《文殊根本续》亦在赤松德赞时所译,应当承许其为旧续,可是那些善为判分续部的大师,又认为它是新续,其理何在?可见这种说法还值得研究。新译密咒初期,虽应以仁钦桑布译师为首,然而卓弥(214)、桂、安达玛巴(215)等亦应属之。
原因是在后宏初期罗敦•多吉旺秋(216)在藏宏法时,正当藏王白柯赞之子扎西孜巴统治茹拉(217)。扎西孜巴有三子,即白德、畏德、吉德。弟兄三人曾请罗敦派遣亲教师和轨范师各一人来宏扬佛法。罗敦遂令教师释迦迅努和轨范师耶协尊追二人前去建立僧团。二师相议,派卓弥与达洛赴天竺留学,并嘱咐他们说:“戒律乃圣教根本,般若乃圣教心要,密法乃圣教精髓,应好好学习!”达洛到天竺,专朝名山,未重学业。卓弥秉承师教,专心学法,卒成为精通佛学之人。以后他专以母续为主之讲解、实修、教敕来宏扬佛教。仁钦桑布大译师宏传《波罗蜜多》和父续母续二者的讲解教敕,尤其是专重弘传瑜伽续部。桂译师专宏圣者传规的《密集》讲解教敕。法主玛尔巴则宏传父续的《密集》母续的《摩诃摩耶》、心要的《欢喜金刚》、最精要的《胜乐轮》和护法的《四座》等有关灌顶教敕,讲解教敕和要门(218)教敕。因此,产生了不少的学优德高的成就大师,遍满了藏地,他们都成为密教法主。所以从以上诸译师起才算是开始了新派密咒之端。
未曾染上藏地愚蠢咒师口,
嘘出熏人酒气的胡言语,
而是天竺证圣大德的亲教敕,
犹如白莲发出馥郁香,
号称前译密乘,今将说:
乙、别说宁玛派的源流
(甲)宁玛派是如何兴起的
最初松赞干布时普遍宏传大悲观音的生起圆满二种教授(219),依之修学的人也很多。康藏各地祈祷观音和诵六字大明咒,即从此时开始的。柱藏《遗训首卷录》说:当时曾从天竺请来古萨若阿黎、婆罗门香迦罗、尼婆罗阿黎尸罗曼殊,译出密经的支分多种。此后五代,至赤松德赞时,又迎请静命大师。大师说十善法与十八界法(220),传入八关斋戒,因此引起地方的恶神厉鬼等不悦,念青唐拉山神(221)雷击红山宫(222),亚拉香波山神(223)水淹旁塘(224),十二丹玛女神对人畜施放瘟疫。大师说:“且先迎请莲花生大士,降伏藏地诸恶毒天龙。”王依教派人往迎,大师以神通预知,早由天竺来藏,与使者在途中相遇。来藏后收伏恶毒天魔。虚空之中,作金刚步,加持地基,修建桑耶永固天成大寺(225)。为王臣二十五等众多具备密乘根器者,说三瑜伽法(226),令其成熟解脱,因以得成就者甚众。如云:“南喀宁布能把日光骑;桑结耶协以橛插山崖;杰瓦却仰三次作马鸣;喀钦措杰(227)能起已斩尸;白吉耶协非人为奴仆;白季僧格天魔供差遣;毗卢遮那具有智慧眼;法王赤松已得不动定;玉扎宁布证德最为高;那鸠摩神通显变化;多吉杜炯风行无阻碍;耶协仰师(智音)能往空行处;梭布•拉白(天祥)(228)手捉猛兽颈;那囊•耶协(229)翔空如飞鸟;白季旺秋掌握橛诛法;邓玛•孜茫(230)得记忆总持;迦瓦•白孜能有他心通;许布•白僧(231)能使河倒流;杰卫罗朱起尸变成金;齐五穹洛能擒飞空鸟;郑巴南喀从绛(232)拽野牛;沃震•汪秋(233)入水似游鱼;玛塘•仁钦(234)以磐石为餐;白吉多吉穿山无阻碍;朗卓•衮乔(235)抛雷如射箭;杰卫绛曲空中跏趺坐。”如是云云。王又迎请阿黎大咒师法称、无垢友、佛密、静藏等诸天竺班智达多人来藏。法称依瑜伽金刚曼陀罗(236)传授灌顶等。无垢友及其余诸大阿黎,亦为少数已成法器的人随其所应传以教授。然未闻诸师讲说显教性相的大经典。即传密法,亦甚谨严,未曾普传。但是毗卢遮那与玛•仁钦乔(237)、聂•迅努协饶(童智)(238)、鲁•桑结协(239)……等也曾秘密译出《普成王经》、《密集意经》、《幻变修部八教》等教典和要门。莲花生大士为了利益未来有情,故将各种甚深教授,埋藏在出岩湖海之中,此后便往西南妙拂洲(240)去了。由此看来旧派密咒的法门,除松赞干布之世,有其小部分外,大部分是从赤松德赞时开始的。法系的来源主要固然是由莲花生大师传出,但由上说诸大师所传出的亦是很多。
此间虽应广说莲花生大师应化史实,但对大师的传记有各种不同的传说,难以取决,恐怕文繁,故不赘述了。
有些人说:“莲花生大师入藏,仅住数月。即在藏时,亦只作了收伏天魔和为桑耶寺开光而已,未广传法要。莲花生大师回去后,有一外道,伪装为大师,头插鹫羽,身作近世人称作叫邬坚(241)•萨霍玛(242)的装束,来到藏地,宏扬各种旧派法要。”此语显然是诽谤之辞。或说旧派教法,都是古汝却旺(法自在)(243)所造,现在说的“邬坚萨霍玛”,就是却旺的装束。按却旺乃晚近所出之掘藏大师(公元1213—1270,——译者),连时间上相差很远也不知道,真是无稽之谈。
关于旧派的教义,创立了九乘之说。声闻、缘觉、菩萨名共三乘,为化身佛释迦牟尼所说;事部、行部、瑜伽部为密教外三乘,为报身佛金刚萨所说;生起摩诃瑜伽、教敕阿鲁瑜伽、大圆满阿底瑜伽为无上内三乘,为法身佛普贤所说。共为九乘。又说外续部与内续部二者,外续事部是释迦佛亲自说的,行部及瑜伽部是毗卢遮那佛说的,无上部是大金刚持在法生宫的广大刹土内说的。诸部之中最极无上乘,是元始怙主法身普贤(244)起现顿成圆满报身,为住清静地(245…
《土观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