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萨西面堆隆浦,“敦”意为法师,即仲氏法师,本名杰卫炯乃,阿底峡的大弟子,噶当派的创始人。1056年建热振寺,自任该寺第一任座主。
(396)三大法友昆仲:即博多瓦,京俄瓦、普穹瓦三人均为仲敦巴弟子。
(397)朗日塘巴:朗日塘地名,在今林周县彭波农场境内。此人本名多吉僧格(1054—1123),博多瓦弟子,属于噶当教典派法系。
(398)夏惹瓦:(1070—1141)本名云丹扎,博多瓦弟子。嘈当教典派法系。
(399)甲域瓦:(1075—1138)甲域在达部以南接近门域地区,即今加玉县,此人名仁钦宁布,京俄瓦弟子,噶当教授派法统。
(400)红毪衣阿黎等人:是在朗达玛天佛后阿里王绛曲畏以前来藏体化之印度咒帅。
(401)伽尔劳:在阿里西部信仰回教的一个小邦,可能是突阙的卡尔卢克或者是葛逻禄。
(402)邬波斯迦:梵语,旧译优婆塞,义为居士,即受持戒律而又未出家的人。这里指的是仲敦巴。
(403)聂塘:在拉萨西南约半日程。
(404)大解行:则见解很高,行菩萨大行的人。
(405)势振寺:在林周县东北的热振河谷内,现属旁多区。1056年仲敦巴建,为噶当派的根本道场。习称绛热振。
(406)博多瓦:(1027—1105)本名仁钦赛,仲敦巴弟子,属于噶当教典派法统。
(407)京俄瓦:(1038—1103)本名楚逞拔。仲敦巴弟子。属于噶当教授派法统。
(408)普穹:(1031—1106)本名迅努坚赞,仲敦巴弟子。
(409)康巴隆巴:(1025—1115)本名释迦白,仲敦巴子,属于噶当教典派法统。
(410)八坐法:即修心八座法,详见后。
(411)格西•亚格:格西全名是格卫协宁,译言为善知识是一种称号,后来演变为僧人经考试合格后而授予一种学位的名称。亚格又称格西兑巴,博多瓦弟子,噶当教典派法统。
(412)喇钦布:即喇钦贡巴饶色,见前注(198)。
(413)纳塘寺:在后藏扎什伦布寺的西南约一日程。1153年东敦大师建。
(414)东敦•罗朱扎巴:(1106—1166)夏惹瓦弟子,他建纳塘寺后,即住持该寺,专门宏传律戒和噶当教法。
(415)洛扎•玛巴译师:洛扎现为西藏山南地区一县名接近不丹。玛巴译师(1012—1097)是噶举派的创始人,也是新译密法的大译师。
(416)娘麦•达布拉结:娘麦,译言无等,无可比拟的意思,是一种敬称。达部原为部落名,后转为地区名,古时属约茹的范围。拉结是医师的意思。这里全用的是尊号,本名叫索南仁钦。他是达布噶举的开山祖师,以后从他发展的流派很多,故表示对他的崇敬,加此尊号。1121年他在达布的冈布建寺,所以后来又称他为冈布瓦,这是因寺为名。
(417)朗觉钦布:(1015—1078)阿底峡弟子,他曾继承热振寺的法座,噶当派的高僧。
(418)嘉永达:是噶当派衮巴瓦弟子,达布拉结曾从之学噶当派《大手印》法。
(419)米拉日巴:(1040—1123)“米家”是家族名,“日巴”是布衣者,这是对能穿布衣住雪山修道人的一种称呼,噶举派中有这种称呼的人很多。本名闻喜,阿里贡塘人,玛巴译师的弟子,他专重实践,是噶举派的实修派。
(420)卓贡•帕木竹巴:(1110—1170)卓贡意为众生枯主,帕木竹地名也是寺名,在山南泽当渡口附近。本名多吉杰布,他建帕竹寺又是帕竹噶举系的开创人,故有此尊号。
(421)格西笃巴:或称笃巴玛修瓦,本名协饶嘉措(1059—1141)噶当派博多瓦弟子,属教典派法统。
(422)止贡•义敦贡布:(1143—1217)止贡地名在墨竹公卡东北,义敦贡布,意为世间怙主,本名仁钦白,他在此建寺,开创止贡噶举系故有此尊号。
(423)朗隆巴:(1123—1193)噶当派甲域瓦弟子,属要门派法统。
(424)达隆塘巴:(1142—1210)此人为帕木竹巴弟子,1180年修达隆寺,创立达隆噶举派。达隆地名。在林周县旁多区之西,按此原为噶当派博多瓦居住过的古庙。
(425)伽喀巴:伽喀地名,在墨竹公卡县境内。伽喀巴,噶当巴格西,与达隆巴约略同时。
(426)噶玛•都松勤巴:噶玛是达布噶举下的一个支系,都松勤巴(1110—1193)是噶玛系黑帽活佛第一世。
(427)朗觉•协饶多吉:朗觉即朗觉巴,修瑜伽行者,这是一种尊号。协饶多吉为夏惹瓦弟子,教典派传承第四代。
(428)内邬素巴:(1042—1118)本名耶协拔属噶当要门派法统。
(429)季沃勤巴:本名绛曲畏,噶当派僧,公元十二世纪时人。萨迦四祖衮噶坚赞曾从之学噶当法,萨迦共道修法,即渊源于此。
(430)堪钦•南喀坚赞:噶当派大德,宗喀巴曾师事之。堪钦大堪布的意思,属职位名称。
(431)却郊桑布:噶当教典派大师。1395宗师曾参礼过他,当时他是扎果寺的住持。
(432)岁浦巴:噶当派僧,宗喀巴曾请其传讲噶当派的道次第。
(433)堆降巴:本名仁钦宁布,噶当派京俄瓦的弟子,曾建堆隆赞卓寺,堆隆在拉萨西北,现为堆隆德庆县。
(434)弥勒法:即慈氏五部。
(435)俄勒比协饶:公元十一世纪的人,曾从阿底峡学法,后宏期对新密法翻译贡献很大,与仁钦桑布齐名,因此世人称仁钦桑布为大译师,称俄为小译师,又名格西•桑浦瓦。
(436)耶巴神山:或名扎耶巴,在拉萨东北一山名,现属达孜县境。
(437)桑浦寺:在拉萨西南聂塘河东,现属堆隆德庆县境,1073年俄勒比协饶所建,是后宏期讲传性相教理的大学院。原名内邬托。
(438)卓隆巴•罗朱炯乃:噶当派大德,为俄罗丹协饶弟子。曾建赤列寺,又名赤列巴。幼时也曾拜见过阿底峡。
(439)哲钦布•协饶拔:哲地名,在日喀则以南的夏卜河谷内。钦布是大者或伟大的意思。本名协饶拔,是噶当派僧人,他是俄罗丹协饶弟子,大约是公元12世纪时人。
(440)干巴喜乌:噶当僧人,俄罗丹弟子,约为公元12世纪时人,以善巧量论闻名。
(441)穹•仁钦扎:穹家族名,噶当派僧人,俄罗丹喜饶弟子,公元12世纪时人。
(442)向泽邦:向家族名,噶当派僧人,俄罗丹的大弟子,约为公元12世纪时人。
(443)贡巴•仁钦喇嘛:(1288—1339)贡巴意为实际修行者,是一种尊号。仁钦喇嘛是噶举达隆寺座主。
(444)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些是依次生起构成众生生死轮〖FJF〗NF8BC〖FJJ〗的十二种条件,或环节。
(445)四谛:苦、集、灭、道。即圣人所见的四种真理。生死轮回受种种苦名苦谛;轮回苦恼由造业集聚而起,名集谛;欲出轮回只有求证寂灭涅〖FJF〗?〖FJJ〗,名灭谛;求证涅〖FJF〗?〖FJJ〗,唯有修习正思正见的佛道,名道谛。前二谛是世间因果,后二谛是出世间因果,总结出世间,出世间均不能超出这四条真理规律,故名四谛。
(446)穹康巴:噶当派堆隆巴弟子。
(447)桑结温:或称桑结温敦,本名迅努桑结(1138—1210)为吉贡钦布之弟,属噶当教授派法统。
(448)拉隆旺秋:(1158—1232)噶当赛基布弟子,为赛基布寺法座,第二任。
(449)法护:天竺大德名。
(450)降比朗觉巴:天竺大德名。
(451)向:即朗塘向,朗塘法座第二任,属噶当教典派。
(452)宁:即宁那莫巴,他也是贡巴瓦弟子,继承朗塘法座属噶当教典派。
(453)夏沃岗巴:本名白玛绛曲,也是贡巴瓦弟子,属朗塘法座传承世系,噶当教典派。
(454)止浦:在墨竹工卡境内。
(455)纳塘巴•桑结贡巴:(1160—1229)纳塘地名,见前注(413)。桑结贡巴噶当派僧人,曾任甲域寺兼洛寺的座主。
(456)绛森•热振巴:绛森意为菩萨,是一种尊称。热振,宗喀巴弟子。
(457)霍敦•南喀白:霍是霍尔人,敦见前注(216)。南喀白,杰曹吉弟子。
(458)恒河:印度河流名,常用以形容数量之多如恒河的河沙。
(459)多玛:食品供物,用以供列施鬼。
(460)四大:即地、水、火、风四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461)巴贡:“巴”家族名,是吐蕃时代的大世家。“贡”或“贡巴”是修行、修道的意思,加在人名上表示此人是坐山修道者。本名索南耶协,噶当派衮巴瓦弟子。
(462)阿若:噶当派喀日贡穹弟子。
(463)衮巴瓦:(1016—1082)噶当派大德仲敦巴弟子。热振寺第三任座主。他别名郑贡•旺秋多吉,属噶当要门传承法统。
(464)拉锁瓦:拉销寺名,拉销瓦或称卡锁瓦,他是那措译师楚逞杰瓦的弟子,11世纪时人,由他传出的噶当教法,称为下噶当派。
(465)格西桑浦瓦:即俄•勒比协饶的别名,“俄”见前注(335)。因其建桑浦寺自成一法统故有此称,或称为内邬托…
《土观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