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土观宗派源流▪P55

  ..续本文上一页巴。

  (466)赤列巴:即卓降巴罗朱炯乃的别名,见前注(438)。

  (467)笃巴•协饶嘉措:即格西笃巴,见前注(421)。笃是在山南桑耶之东和温浦之西的一个地区。

  (468)拉止岗巴:为噶当派博多瓦弟子。

  (469)兆巴:兆巴地名,在门域境内。他本名迅努畏,别名颇章定巴,噶当派博多瓦弟子。

  (470)扎噶瓦:(1250—1286)噶当派格西,属教典派法统。

  (471)节贡宗巴:噶当派博多瓦弟子,本名协饶多吉,属教典派法统。

  (472)宁波谷:在拉萨东北耶巴山上,原为吐蕃时代旧庙,后宏时俄•绛曲炯乃重建。

  (473)库敦:(1011—1075)库是古代一部落氏族名,世居亚隆一带,旧译麦曲氏。他本名尊追雍中,是阿底峡有名的库、俄、仲三大弟子中的库。库的弟子很多,各建寺庙,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传承。

  (474)南仁教授师:噶当派僧。

  (475)迅努•坚赞:即普穹瓦,见前注(408)。

  (476)楚逞拔:即京俄瓦,见前注(407)。

  (477)仁钦塞瓦:即博多瓦。见前注(406)。

  (478)阿里巴•协饶坚赞:是俄勒比协饶弟子,属要门派法统。

  (479)仲•鸠摩罗摩底:是普穷瓦弟子,属要门派法统。

  (480)洛钦•吐吉白瓦:属要门派法统。第一世DL曾依止他学噶当密法。

  (481)根顿珠巴:DL第一世的名字。

  (482)秦:古代氏族,居住在达布地区,旧译璨氏。

  (483)《笃哈藏》:笃哈是印度的高僧。此书是收集他所作的证道歌。

  (484)林热巴:“林”家族名,:热巴”,布衣者,噶举派中能穿布衣坐雪山修苦行人的称号,见前注(419)。本名白玛多吉(1128—1188),他在曲水下游朗木地方建主寺,形成主巴噶举派。

  (485)语旨:亲口传授的教敕。

  (486)谛洛巴:噶举派的印度祖师,他是玛巴译师的上师那若巴之师。   (487)那若巴:噶举派的印度祖师,他是玛巴译师的上师。

  (488)拙火或译猛利火:一种修丹田生热的脐轮火法。

  (489)穹布•瑜伽士:(990—1140)“穹布”吐蕃时一部族名,当时领有后藏北部地区。琼布•瑜伽士是香巴噶举的创始人。

  (490)盆域:即接萨北面的彭波地区,现为林周县属。

  (491)叶茹:地区名,古时卫藏各划二茹,叶茹属藏的二茹之一,见前注(217)。

  (492)香:后藏香曲河流域一带地区的总名。现为甲措、南木林、拉布三宗。

  (493)雄雄寺:1121年穹布瑜伽士建寺,在后藏香地区内,曲河中游地区,现属南木林县境。

  (494)麦乌:后藏一地名。

  (495)雅波嘉摩齐:是藏北绛地的一个地名。

  (496)杜敦•仁旺:是穹布瑜伽士弟子,属香巴噶举法统。

  (497)拉堆:指后藏拉孜以西一带,拉堆•衮乔喀属噶穹布瑜伽士的法统。

  (498)摩觉:寺名。在雄雄寺附近。

  (499)吉冈巴•却吉僧格:吉冈接近不丹,却吉僧格是穹布瑜伽士弟子。

  (500)宁敦•却吉协饶:宁是西藏古代一氏族名,旧译凝氏。宁•却吉协饶是吉岗巴弟子,属香巴噶举法统。

  (501)桑结敦巴:是噶当要门传承第九代,达坚寺座主,别名洛莫瓦。

  (502)阿伊:阿地名,在朵康。阿伊,香巴噶举法统。

  (503)香敦:(1234—1309)本名楚逞贡布,香巴噶举法系。甲寺位于南木林县北面,为香敦所建,从此形成香巴的甲派。

  (504)克准•迅努朱:克准是敬称,指有学识而又严守戒律的人。迅努朱曾修桑定寺,以后形成香巴的桑派。

  (505)桑定寺:在后藏藏北仰梅地方。

  (506)坚赞邦:(1261—1334)香敦弟子,继香敦后住持甲寺。

  (507)甲钦•降白巴:(1310—1391)甲钦是敬称,他曾住持甲寺发展了甲派,又因他曾为宗喀巴大师之师,故有此尊号。

  (508)沫钦•南喀朗觉巴:“沫”是古代氏族名。他曾为克珠大师之师。故称沫钦。沫也是地名,在后藏谢通门县西边的美曲河谷,现属昂仁县境。

  (509)帕桂•衮噶桑布:帕桂地名,衮噶桑布曾建道那多吉寺宏传香巴教法。

  (510)道那多吉丹寺:道那在后藏日喀则北面和南木林西面的道那河谷,现属谢通门县。

  (511)郑乔•顿悦坚赞:为DL二世之父。

  (512)杰瓦•根顿嘉措:杰瓦意为佛,是对DL的尊称。根顿嘉措即第二世DL。

  (513)汤东杰布:(1385—1464)属于香巴噶举法统。以建铁索桥著名。

  (514)嘉桑:译言铁索桥,在曲水南的吉祥曲卧日山边,后成地名。

  (515)却吉罗朱:是玛巴译师本名,见前注(215)。

  (516)俄敦•却古多吉:(1036—1102)俄是古代一氏族名,见前注(335)。却古多吉,他继承了玛巴的密经讲解传承。

  (517)粗敦•旺安:粗地名,旺安继承了玛巴的迁识法传承。

  (518)麦敦•村波:麦姓氏,见前注(265)。村波他继承玛巴的光明教授传承。

  (519)贡塘:在今阿里地区。吉隆巴县西南。

  (520)达布拉结:本名索南仁钦,是米拉日巴二大弟子之一,见前注(416)。

  (521)热穹巴:“热”是布衣,“穹”是小,对其师米拉日巴来说,所以称他为“小布衣者”。本名多吉扎(1083—1161)。米拉日巴二大弟子之一。

  (522)谛谱巴:是噶举法脉来源的印度传承祖师。

  (523)恩宗敦巴:名绛曲杰布,噶举热穹巴弟子,求拉日巴在世时也曾参拜过米拉。

  (524)格西•夏巴林巴:夏巴为噶当派僧人,约为公元12世纪时人。

  (525)女绒巴:噶当派僧人,京俄瓦三大弟子之一。约与达布拉结同时代。

  (526)甲日•贡喀瓦:噶当派僧人。达布拉结曾从之学法,约为公元12世纪时人。

  (527)俱生和合:“俱生”指一切相对事物如有与无,染与净,空与乐等都是同时一齐生起的;“和合”就是使对立的双方结合为一,即达到矛盾的统一。这是证悟中的一种最高境界。

  (528)都松勤巴:译言知三世,这是用佛的名号来作称号,本名却吉扎巴,他是噶玛噶举的开创人。见前注(426)。

  (529)康巴:康旧译作喀木,今甘孜自治州一带,康巴即康地的人。伍色,忌为白头人,此为都松钦巴的外号。

  (530)朱倭乔:朱倭在今甘孜自治州炉霍县境内。朱倭乔为俄大译师弟子噶当派僧人。

  (531)越却旺:越地名,在曲水县境,却旺是阿底峡的亲弟子,他是专宏伟学。由他传出的律戒系统,称为上八会众派。

  (532)堆隆•嘉玛瓦:堆隆在拉萨西北不远的地方。嘉玛原为寺名,宋时朗日塘巴所建,属噶当寺庙。嘉玛瓦为该寺座主。

  (533)卡巴•却吉僧格:(1109—1169)为俄•罗敦弟子,桑浦寺座主。

  (534)巴曹•尼玛扎:古代巴曹氏家族。尼玛扎是翻译家也是噶当教典派的传持人。

  (535)墨杜增:墨即墨竹工卡,杜增意为持律者,即戒师。此人是噶当派僧人。

  (536)洛若:古地名,与涅地区近,约当今隆子县东南和崔那县西北一带地方,现属错那县境。热穹巴曾在此建寺。

  (537)噶玛拉顶寺:在昌都地区的类乌齐。建于1147,是Gmb的坐床边。

  (538)楚浦寺:在拉萨西边的堆隆境内。1187年噶玛都松钦巴建,为噶玛噶举的祖庙。

  (539)桑结热钦:是噶玛派都松勤巴的弟子。

  (540)邦扎巴:是噶玛派桑结热钦的弟子。

  (541)噶玛拔希:(1204—1283)噶玛墨帽系活佛第二世。本名却吉喇嘛,意为法师,此可能是汉语的音转。

  (542)降钦却吉:(1352—1435),本名释迦耶协,格鲁派宗喀巴弟子,1419年建色拉寺。降钦却吉译言为大慈法王,此称号是明王朝封赠的。

  (543)俱胝:梵语,数量名,有说一俱胝为十万,也有说百万千万的。

  (544)朵丹•扎巴僧格:(1283—1349)。丹朵,意为证道者,或悟道者,加在人名前,对实际修行者的一种敬称。扎巴僧格曾受元朝赐以红帽,红帽活佛世系即从他开始的,他为第一世。别名旺古热巴,1333年建乃浪寺,为噶玛噶举红帽系的主要道场。

  (545)朱妥•邬坚巴:名仁钦白,或作僧格白,曾代摄噶玛黑帽活佛法位,见前注(344)。

  (546)让炯多吉:(1284—1339)噶玛黑帽活佛第三世。见前注(343)。(547)若比多吉:(1340—1383)黑帽活佛第四世。他曾为宗喀巴的传戒师,也曾应召晋京,受到元顺帝的礼遇。

  (548)德兴协巴:(1384—1415)第五世。1406年明朝封他为D宝法王。

  (549)通瓦顿丹:(1416—1453)第六世。他也曾与明王朝几次进贡承袭封号。

  (550)却扎嘉措:(1456—1506)第七…

《土观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