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土观宗派源流▪P65

  ..续本文上一页住持,也是协铙僧格弟子。

  (1295)塘萨巴:塘萨地名,见前注(908),额珠嘉措亦曾为协饶僧格弟子。

  (1296)温萨传承:温萨系地名,在后藏。温萨巴即班禅第三世罗桑邓朱,由他附耳亲口传授的格鲁派密法传统,称为温萨耳傅。

  (1297)降仰•德卫多吉:塘萨巴弟子。

  (1298)吉•浦补足巴钦布:“吉”是法主的意思,浦补足是距色拉寺不远东边的一个小庙,此人是该庙中的活佛,曾一度担任过DL经师,地位颇高。

  (1299)赤钦•阿旺乔丹:“赤饮”意为大法台,即甘丹赤巴(1679—1751)。此人1739年曾升为五十四任甘丹赤巴,故有此称号,他属塘萨法嗣。

  (1300)杰瓦•格桑嘉措:(1708—1757)即DL第七世,属塘萨法嗣。

  (1301)达布•南喀扎:色举传承法统,他是敬巴白弟子。

  (1302)勒宁巴•衮噶顿珠:(1419—1486)色举传承法统,他是敬巴白弟子,1474年在拉萨建立一密宗院,名为举堆巴。

  (1303)朱倭•扎西坚赞:色举传承法统,扎桑瓦后,由他继承举巴法座。

  (1304)贡德•南喀坚赞:是衮噶顿珠弟子,由他传承举巴法座。

  (1305)法主•衮乔却培:举堆巴系法统,继承衮噶顿珠法座第三任。

  (1306)上座•顿珠白:为桑布扎西弟子,他在山南洛扎地区又另开传授密宗的道场遂自成一派。

  (1307)尼丁和真起:地在原沃卡宗北边半日程,1466年达瓦坚赞建。

  (1308)三金刚昆仲:格鲁派密法《变化经函》的传承是从他们三人开始的,依次传授到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时始笔之于书,此一密法传承后来称为温萨派。

  (1309)娘堆绰摩拉日山:在江孜南面的绰摩地区,与不丹联界,西边即卓木的帕里。

  (1310)治的嘉礼:治在拉萨的河南岸。

  (1311)觉波浦:在彭域河谷,见前注(204)。

  (1312)根培阿练若:寺名,在香上部地区的日阿根培山上。

  (1313)杰瓦•罗桑顿珠:(1505—1566)班禅第三世,温萨传承从他开始,所以称他为温萨巴。

  (1314)克珠•桑结耶协:班禅三世弟子,属温萨传承。

  (1315)佛王父子二人:佛王是对DL班禅的敬称,父子二人即师徒二人此指班禅四世和DL五世。

  (1316)苫婆罗:梵语,按藏文译言应为“香拔拉”,此有二说,一说宗教上理想的王国在印度北方,一说即是印度悉达河北面的巴克地热亚。

  (1317)日丹:意为贵种或有种苫婆罗国王的称号。传说将来班禅去世后则将往生该处为法王。

  (1318)雍敦多吉白:公元14世纪时人,宏传伏臧法门的宁玛派大师。

  (1319)索南巧吉朗布:(1439—1504)即班禅第二世。

  (1320)罗桑耶协:(1663—1737)班禅第五世。

  (1321)白丹耶协旺布:(1738—1780)班禅第六世。

  (1322)吉祥怙主:(1781—1853)此指班禅第七世丹比尼玛。

  (1323)仓仰嘉措:(1683—1705)DL第六世。

  (1324)罗桑格桑嘉措:(1708—1757)DL第七世。

  (1325)罗桑降白嘉措:(1758—1803)DL第八世。

  (1326)百部圣众:指密宗各部中很多的本尊神。

  (1327)戏论:指的是妄想分别,或现境上一切非有实之相。

  (1328)非因生果一句:意谓种瓜不得瓜,反而得豆等其他果实。

  (1329)此二正聚:即既要承认诸法性空,又要承认业果分明,把这两方面正确地结合起来。

  (1330)燃滴:指修风脉时,内燃脐火溶化菩提液下滴而引生大乐的方便,此属无上密乘教授。

  (1331)九种住心:一、内住心,二、续住心、三、安住心,四、近住心,五、调伏心,六、寂静心,七、最寂静心,八、专注一趣,九、等持心。就是修定时意念高度集中,精神逐渐处于极端宁静状态的九种情况。

  (1332)八种断行:一住心、二欲求、三勤奋、四轻安、五正念、六正知、七作行思、八正住舍。在修定时应用这八种方法来断除妨碍修定时五种过失的出现。

  (1333)天瑜伽:密宗观想本尊的修法。

  (1334)和合七支:则成就金刚大持位应具备的七个条件,一圆满受用身、二和合、三大乐、四无自性、五无缘大悲、六利生无间、七永住。

  (1335)味展二脉:中脉两边的支干脉名。

  (1336)玛吉喇嘛:是布商洛穷弟子,属希望派法统。

  (1337)辛饶:或称丹巴喜铙,苯教教主名。

  (1338)韦莫降仁:在阿里地区扎达县境,据《西藏王统记》说韦莫隆仁在大食国内。

  (1339)雍中:永恒、坚固的意思,苯教用万字来作象征雍中道是苯教中的修道法门。

  (1340)温达•色康孜:温地区名,在桑耶东的乃东县的境内,色康孜在温河谷内。

  (1341)日沃仁钦蚌巴:译言宝聚山。

  (1342)工域:即工部地区。

  (1343)布楚拉康:在林芝县境内,古属工布地区。

  (1344)木措定朱:辛饶以后由他代作教主,并结集苯教的经典。

  (1345)大食:古波斯国,即今伊朗,有时是泛指西藏西部的回族地方。

  (1346)冲:藏史称瓜州冲,可能唐时属仍瓜州范围,约今敦煌到哈密中间一带地方。

  (1347)木雅:是唐时的弭药,宗时即指的是西夏。

  (1348)绷巴:是不丹地方。

  (1349)笃苯:意为涌现苯,指本土自然兴起的苯教,即原始苯教。

  (1350)伽苯:意为游走苯,指由外地流传进来的苯教。

  (1351)局部:意为翻译苯,指苯教徒们抄袭窜改佛书,制造苯教经典,使苯教正规化。

  (1352)赤德赞普:别书作思赤赞普,为天座七王之最后一王。

  (1353)赤吉妥赞:吐蕃赞普名,或作赤妥吉赞,或作妥吉妥赞。当时佛教尚未传入西藏,是苯教的极盛时期。

  (1354)支贡赞普:吐蕃王朝第八王。

  (1355)因苯巧纳派:因苯指其只崇拜鬼神,追求世间俗务。巧纳意为黑力派是指其倡行杀生血祭的不善行为。

  (1356)娘堆:江孜一带地区的古名。

  (1357)达域:彭域北部一个地区名,见前注(252)。

  (1358)巧噶:巧噶意为白力派,指其倡行培福积德的善良行为。

  (1359)说因位实相等语:这可能是取自大圆满“彻却”见地的说法。

  (1360)说心脏等语:这可能是取自大圆满“妥噶”修光明的说法。

  (1361)三门:指身、语、意。即表现在身体上,语言上,意识上三方面。

  (1362)六聚: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1363)六境:即色、声、香、味、解、法。

  (1364)九乘:九乘的划分,可能也是仿照佛教宁玛派来的。

  (1365)卡辛:占卜辛派专主以采线占卜吉凶祸福。

  (1366)朗辛:现象辛派,专主祭祀祈祷。

  (1367)楚辛:灵异辛派,专讲作法弄鬼,呼风唤雨,咒害仇敌等的法术。

  (1368)斯辛:世间辛派或名杜辛,丧葬辛派,主持丧葬超荐亡人等活动。以上为四因乘,因是指在因位即凡夫位时的苯教法门,如占卜祭祀巫术,丧葬等尽都是一些世间事务。

  (1369)格尼等五乘:是出世间的法门。一格尼意为在家修行;二阿迦,意为纯善地;三仗松,意为大仙;四耶辛,意为至圣;五最上一乘,指超出生死轮回,证得苯古身,实现最高成就。这等于佛教中说的成佛。以上五乘称为果乘,果就是证圣果。

  (1370)歌赞:指祭祀中唱赞歌颂神灵。

  (1371)见净灵异书:专讲巫术的书,如施放咒术,呼风唤雨,杀害仇敌等。

  (1372)辛达顶寺:在日喀则东的土布加地方现已改为格鲁派寺庙。

  (1373)嘉绒:指古大小金川地。为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一带地区。

  (1374)雍中拉顶寺:在甲绒地区内,汉名广法寺。

  (1375)皇帝:此指1776年清朝派兵镇压大小金川叛变事,拉丁寺被毁,后改建为格鲁派的寺庙,名叫广法寺。

  (1376)县洲:即赤县神洲。

  (1377)阿努阿黎:阿黎是敬称,见前注(186)。此指的是道创西藏文字的吐弥桑布扎。

  (1378)内经:译音医典中有内经,但不知此指的是何书,留查。

  (1379)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551—479)。

  (1380)十三省:这是作者根据明代以前我国行省划分情况说的。

  (1381)博唐:唐时从内地传入西藏的一种历数星算法。是以阴阳五行配十二生肖按天星远数而进行推算禄命气运之术。

  (1382)仙源:系按藏文译音,不知所指何地,待查。

  (1383)智慧方便:这是佛教密宗术语。智慧代表女性,属阴,方便代表男性,属阳,如金、木、水、火、土五行各以阴阳相配,则可以为阴金、阳金、阴木、阳木等合共成为十天干。

  (1384)饶迥:义为胜生。这是依《时轮经》的纪年方法,每六十年作为一个循环甲子,称为一个饶迥。如此第一第二饶迥顺序推算,比过去单以十二生属计年的方法准确得多。按《时轮经》是丙寅年(1026…

《土观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