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P22

  ..续本文上一页发——一条一条的辐,那么正定就把这些东西摄持,不要给它散掉了,把它箍起来——一个圈圈:所以整个的八正道以一个轮的相貌来表现。它像轮的地方有很多:第一是快,见道也快;有取有舍,见道也是有取有舍,没有降伏的没有断的烦恼能断掉,轮子也是一样,前面没有压平的可以压平,已经平的,更把它压下来,不会退,这个跟见道一样,见道不会退的;那么上下转,欲谛的烦恼断了,又尽上二界的,上二界的断了,又回过来断欲谛的,这样子的来来复复,轮子也是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地转;最后具轮子的相,以戒为核心,以正知、正思惟、正勤等等为这个辐,以正定为一个辋把它圈起来,固定不动,不会散掉。

  那么这个很多地方象一个轮。所以说,有部认为,八正道是在见道的时候修的,但是还有其他的认为,不但是见道,修道也有八正道。为什么?八正道就是趋向涅槃的正道,那么固然见道是趋向涅槃的,修道同样更是趋向涅槃的,一样——同样都要八正道。这两个说法都成立,都可以用,因为基本上没有矛盾,不过范围有大小而已,这就是八正道。

  

  三法印

  这个三法印比较复杂一些,但是也是好理解,我们三法印可能稍微发挥一下,我们先把文念了。“三法印”,什么叫法印?“法印就是标志”,以这三个标志来区别佛教还是其他的——不是,非佛教。所以说法印就是标志,这个是“佛教跟其他教派相区别的标志”,那么就是说是不是佛教,就看符不符合三法印。我们经常这么说,不管是佛说的,或者天人说的,菩萨说的,罗汉说的,鬼神说的,只要符合三法印的都是佛说,这个话大家都经常听到吧。那就是说你符合三法印的都归在佛说的一类里边;如果不符合, 三法印的,即使你贴的标签是经、是佛说——那是伪的、假的,不是真的佛说。那么我们要简别是不是佛说的,就是由三法印来印证。所以我们看一部论,现在的著作,它是不是符合佛的三法印的——是符合三法印的,不管你是鬼神说的,也可以收在佛教的里边;如果你不符合三法印的,那就是不能摆进去。所以古代的大德们他们要收藏经,不是随便收的,都经过高僧大德简别过,符合的才能收进去,很多伪经、假的经都不能收进去。那么有一些,他给你标明这是伪经,收也收了,但是给你标明是伪经,不是真的,那就是它不可靠,但是它也不一定不符合三法印。

  “三法印是由缘起支作基础而发展的”,它离不开缘起。“佛陀论证了人生是“无常”“无我”之后”——这就是无常,就是佛的证,修道证道证到的,一个是无常,无常是容易感觉一点,无我就难了,这个微细了。他证到无常无我之后,“随即显示:这样观察五蕴的无常无我,当下即是解脱”,那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究竟涅槃,只要能够知道它是空无常无我的话,那当下就是解脱、涅槃,这个解脱就是涅槃了。所以说,这个三法印就是下边三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从佛的亲自证验里边流露出来的三个印,这就是三法印。其中“诸法无我”,在《阿含经》里边虽然没有说人无我,法无我——这个时候,《阿含经》在原始佛教里边还没有分得那么仔细,但是我们从很多地方就看出来,实际上这个在《阿含经》里边的无我,是包括着两层意思的,不但是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的意思也有,即是人空法空的两层都有。一般我们汉地的佛教都认为《阿含经》是小乘教,只讲人空的,那么这里就是说不一定,也讲法空。印顺法师就是在《阿含经》里边尤其是《杂阿含》,发现了最高的中观道理里边都讲得有,所以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法的深浅大小不在经上看的,各人各的看法都不同。你说你看《阿含经》是小乘的话,那可能你自己本身是小乘根机,你看到《阿含经》是小乘,为什么?印顺法师看起来是中观,不是小乘。那么海公上师更进一层了,他说《阿含经》里边密法的道理都讲得有,那是密乘里边也包得有,《阿含经》,那就是他以修密法的根机,无上乘的、金刚乘的根机看,《阿含经》就是密法。那么大乘的根机看呢,阿含经是大乘,那么你说阿含经是小乘的话,那你就是小乘,(笑)是你自己本身的问题。

  “佛陀在这些学说里边,贯穿着一个根本原理——缘起论。”这些学说就是说,我们的十二支因缘也好,四圣谛也好,八正道也好,三法印也好,当然我们介绍了这么几个,其他的还有、还多。总的来说,中间根本的原理就是缘起论,什么都是从缘起出发讲出来的。“佛陀常说“懂得缘起,也就懂得了法””,你把缘起懂了之后,佛法也就懂得了;后边还有一句“你懂得了法的话,也就是见到佛了”。这个,所以说,我们要真正懂缘起并不是那么容易。“缘起论是佛法中的最高原理”,当然佛所证到的就是缘起,那么当然是最高的,也是不可说的,我们在说的都是它的边边,真正的缘起要亲证的。这一章我们讲完了。

  

  缘起与三法印(续一)

  缘起

  我们现在把缘起跟三法印再补充一点,佛以般若的眼光来观察这个宇宙。他就看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缘因而假合——各式各样因缘的凑合;凡是假合出来的东西,它本身没有固定的独立的存在的自性,这个性是没有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很多的因缘凑拢来的,不是单个的,离开那些因缘它就不能存在,所以说它自己不依靠其他,自己能够独立能够存在——这样的东西,在佛的眼光里,没有的。那么其他的宗教就有了,大梵也好、上帝也好,就是不靠其他的因缘,自己能够独立存在,而且能够创造一切——这在佛教里边是没有的。

  那么既然它都是一切假合的,它当然本身就是变动、迁流变化的,因为它靠其他因缘存在。因缘改变它本身就得改变,因缘完全变掉了,它也就不存在了。一方面它靠其他因缘,维持它自己的假像,同时他反过来,也可以作其他东西的因缘,也可以使其他东西因为它的原因而生起来,或者是存在或者是怎么样。所以,既然其他的法也是靠这一切的因缘聚拢来的,所以一切法都是迁流变化,都是靠缘而存在,这样子互相地影响、互相地依靠、互相存在、互相推动,这就叫因果系,在我们佛教里边就是因果的体系。

  这个因果系里边有两层,一个是同时因果,我们前面说的三角架子,凑在一起它不会倒下来,这是同时因果:同一个时间你靠我,我靠他,他靠你,互相依赖、互相存在,站在那里不动,如果少一个,马上倒下去,这是同时因果;那么前后因果:前因生后果,那是时间上的前后因果——一个是空间的、同时的,一个是时间的、有前后的,这两层都属于佛教的因果系。所以说这个因果系以佛教的缘起的眼光看,遍一切法——什么法都是,包括佛,“佛种从缘起”——《法华经》说的,成佛的也是靠缘起。

  那么我们人呢,我们的心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产生的行动就会有合理不合理,这样子感的果报就有苦有乐,这也是因果的现象。所以说“善得善报,恶得恶报”--这个话不合法相的,我们说真正符合法相的,应当说善得乐报,恶得苦报,因为报没有善恶的,我们经常说的“因有善恶,果惟无记”,真正受的异熟报,那是无记的。所以说善得善报,这是一般世间上的人讲的话,真正学法相的,这个话是外行话,应当是“善得乐报,恶得苦报”。所以说我们人的行动思想,产生的行动合不合理,做善造恶,感到的苦乐不同的报,也是一个因果现象,所以说不是迷信。整个的自然规律有些是伦理性的,也有是一般的法界的整个的缘起的法则,都属于因果系。那么所以说我们的善恶因果,也不是迷信,是很甚深的因果系的缘起法则的一种。

  那么从这个里边,我们就推测出来,凡是一个法,它本身是果,因为它是靠其他的因素成立的——但是同时它又是因,它又可以产生其他的果法。这个很简单,一个人他既是孩子——对他的父亲说他是孩子,但是他又养了孩子了,他对他孩子是父亲,那么前后左右,空间时间都是互相有关系、互相依存、互相依赖,这是整个的一个因果系,是佛教里讲的缘起。所以说凡是一个存在的法,它本身既是果也是因,凡是可以做因的,也必定从其他因所生,没有说我做因而本身不是果——就是说我可以推动一切,而我不要人家来创造的,上帝,这样子的东西,在佛教里边没有。所以说很多的哲学也好、宗教也好,在佛教的逻辑的因明下边可以驳得体无完肤,我们假使讲因明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些。那么也不能什么多元论、一元论等等这样子的方式来解说宇宙的一些现象。这是第一种,我们介绍几个法相名词。第一种本身是因不是果,它自己独立能存在,不需要其他的因素而创造、推动的,而它能推动一切、创造一切的,这个在佛教里边叫不平等因。因为一切法都是既是果又是因,而你这个东西却是只能做因不是果的,这叫不平等因,这是佛教里边是没有的。

  那么以唯心、唯物、多元论、四大等等来做一个因的,那叫做非因即因——搞错了,不是因,你当它一个因。

  那么这里还有一种最无聊的——无因论。什么东西都是偶然的,碰巧了它来了,讲不出道理的,这是无因论。那更可笑,那是愚痴、不懂事。能够前面讲些因的,总还有些脑筋可以思惟一下,无因论者他根本就是不能思惟,宇宙的法则太复杂了,他没有办法思惟,就说一切都是偶然的。他就说乌鸦是黑的,为什么黑?因为它生下来黑嘛就黑了;水为什么是这样的?水生下来是怎么就怎么了;太阳为什么热的?它本来是热的就是热的,根本就没有道理,讲不出个道理的,它是天然这样子的,碰上了就这样了,这是无因论。

  那么真正的正知正见要把这些错误的说法都驳掉。

  

  三法印

  佛证到宇宙的真理之后,他就在因果的现象里边总结出三个原则的东西,那就是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在一切宇宙的万事万物里边就推论出三个核心、三个真理…

《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