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岁,很想来学法,他的师父就是死不放他,为什么?年纪老了,要敬佑他,把一个弟子当一个——好象是奴才,叫他做事情的,这样子,不给他学的——这样子我说你怎么对得起弟子呢?不管你徒子徒孙都一样,师父要收弟子,有条件的,师父本身要学好了,十年的戒律以上,十夏的安居以上,自己精通了以后,然后才能收弟子;收了弟子要教的,你收了弟子,给你做事情的,你不教,这个在佛教里边是破坏佛法的事情。佛教的后继有人的事情你干不了了,所以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那么下边我们再说,法称论师他为了要弘扬佛法,他必须要知道外道的内部的一些秘密的东西,他也是隐身做一些下贱的事情:跑到南方去,做仆役,给人家做奴才。住了南方,他去问,哪个人是最能够善巧外道的道理的?那个时候人家告诉他,说精通外道的没有别的,当时就是游戏童子。他就到那里边去,就是装了一个奴才的样子,给游戏童子做事情。就在这个中间,偷偷地把他一切精要的东西全部知道了,那么如何破他的一些办法,心里边胸有成竹,都有了,然后他就到一个其他的地方去。这个时候他心里有数了,有底了,他就公开地说,哪个要辩论的,出来跟他辩。这个时候有些外道,就是数论外道,一个婆罗门,叫鸠摩罗梨罗,还有些六师外道的徒子徒孙,大概五百个人,都来聚会,跟他辩论。
那个时候佛教很衰败,他们认为佛教徒里边没有什么了不得,你敢来辩论?他们就来了。辩了三个月,把这五百人全部折服,不但折服——当然,你输了就要信佛教,把他们改到佛教了。佛教徒,他们中间,大概有五十个人,大财主,很有钱的,他就叫他们,五十个人:你们每一个人造一个寺院。这五十个人有钱,就造了五十个寺院,这个是兴佛教。
游戏童子听了之后,气得不得了,他说这些外道蛮能干的,怎么输掉了呢?他亲自来了,要辩论来了,他也不知道以前法称论师就在他手下当过奴才,把他那些全部偷了,你来了没有用了(笑)。他带了五百个婆罗门来辩论,游戏童子他有一种人家不知道的一些道理,有五百多,他每拿出一个来,法称论师有一百多个他们外道的法门把他破掉,就是用外道的方法破他的东西。这样子,游戏童子输掉了(笑)。输掉了之后怎么办?输掉了,你改信,做佛教徒。游戏童子,好,也折服了,做了佛教徒,他还有五百个婆罗门,他们也知道佛教厉害,只有佛教是对的,都出家了。那是法称论师的功德无比,我们是赞叹,但是我们自己要问问自己,我们将来该怎么办。
法称论师后来是越辩越高,游戏童子降伏之后,那是声誉大得不得了。那么他后来又跑到一个国家,他又是到处摇了铃,就是说:“哪个来辩论?”外道的多得不得了,都逃掉了,怎敢跟他辨论呢?有些人自以为不是他的对手,那么就是不敢跟他辩了。那么就在那个地方,他们那些有逃掉的逃了,那些认输的,也没有辩,自己输了,自己认输了。就在他那个地方恢复他的道场,就是本来佛教道场,给外道占去了的,他们知道自己不行,也不敢辩,就自己把那些佛教又兴起来了。那么这样子,法称论师到处兴佛教。
这个时候,在那烂陀寺,商羯罗师要兴辩论——他要摧伏佛教,最高的学……
(18B开始)那么他就写个信,通个信给那烂陀寺去,他说要跟你们佛教辩论,那烂陀寺的人,当然辩不过他。这个商羯罗是当时最厉害的外道,商羯罗。他们说明年,他们也不说不辩,明年跟你辩,这么样子推时间。赶快去,法称论师好请过来。法称论师在南方,他们就利用这个时间请法称论师到这里来。那么到时间到了,辩论开始了,外道、婆罗门等等,他都是把他们请得来,在那个地方。国王和他的大臣等等坐在外边,商羯罗跟法称论师坐在中间,辩论开始了。
没有开始之前,商羯罗,这个外道就说,我假使胜了之后——他自以为了不得,自以为必胜——他说我胜了之后,你们这些人或者投了恒河里去淹死,或者相信我的教,这些由我来主宰,你们自己没有权的;假使你们胜了,他情愿跳河,他是不信你的教的,他自己要死。
那么这样子辩论开始了,法称论师一次一次地把他驳倒,最后驳得他没有话说。没有话说呢,这个商羯罗,这个外道也很厉害,说话算数,他就要跳河。法称论师是慈悲的,他说:“你不要跳了”。他不听,他对他一个大弟子跋咤说。他说他输了,他说:你去辩,一定要把这些秃头(和尚)辩胜,不然的话,你要是不胜的话——因为他也是修外道法的——他说他下一辈子转世,就是生在他家里,做他的儿子,将来还要跟法称论师辩,长大来跟他辩。这样说完,就跳到恒河里死掉了。他商羯罗的弟子有很多,听到他们的师父死掉之后,有些是信佛教、改了佛教,还有少数逃走了,逃到远地方去了。
这样子,到了第二年,他的弟子,就是跋咤阿阇黎,生了个孩子。跋咤阿阇黎在七年的时候——过了七年,他因为他的师父嘱咐他要跟佛教辩论,他就七年之后,又自己恢复了他的教军,就是他又重新整顿一下之后,把他旗子拉起来,又去辩了。但是要跟法称论师辩,他的师父都输掉了,他也不行,也输掉了。这个弟子也是厉害,也是自己跳河死掉了。他死掉了之后,商羯罗不是已经转世了,做他的孩子了嘛!他(跋咤)的孩子长大之后也是——他们逃到远方去了,这个时候,他年纪还没有大,逃到远方去了。还有些婆罗门,比较心正直的,他们就出家,信了佛,五百个人皈依三宝。那个地方当时有两个婆罗门,都会来辩的,阿阇黎(法称论师——整理者注)都把他们降伏,那么他们两个也信了佛,建了五十个寺院——这些都是大婆罗门的头子,他们信了佛之后,就用他们的财力造了五十个庙(寺院)。这个时候,法称论师的名誉到处就遍布了。
这时候有个国王,很有钱,据说当时跟天上一样,财富是那么大。法称论师跑到哪里呢?法称论师跑到那个国王的宫殿前面去,这个国王就问他:你来的是什么人?他就是说了:我啊,就是——他说了个颂,“具智慧者为陈那”——陈那是有智慧的,“月官之说最清净。惟论加持善通达,胜一切者非莫谁”。他就是说,自己是陈那菩萨的弟子,也是在月官论师的座下学过法的,那么对一些论很通达,能够辩胜一切的人,就是这么个人。那么国王说:“你就是法称?”“啊,对!就是他。”他说,“世间上就这么叫我——法称的”,他开始没有说他的名字。那么这个国王就为他造了很多的庙,造了一个大庙,叫他住在那里。就在那个地方,法称论师的“七支论”(七部量论)就在那里造了,广弘佛教。那个地方的比丘有几万人,造的道场有五十多所。那就是法称论师的功绩,他对佛教的贡献。
那么下边就是要讲这个商羯罗转世之后,开始因为他的父亲——他转世的父亲失败了之后,他们就逃掉了。这个时候他已经十五岁了,聪明得不得了,比前一辈子还要聪明,并且善于辩论。他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学好了,差不多了,准备跟法称论师辩了,就跑到那个地方去。他请国王,摇铃,他说要请法称论师来,跟他辩论。这个时候,婆罗门有五千人,国王、老百姓等等,无量无数的人,都来集会看他们辩论。但是一辩论呢,法称论师又赢了,把他大大地破掉了,第二代的商羯罗也是那么犟,输了之后不投降,还是跳河,又死掉了。这样子死掉之后,那么当然了,他的道理是输了,很多人信了佛教,做优婆塞。这是法称论师的功绩,大得不得了。
当时有个很有名的人,有三个大婆罗门、阿阇黎,他们在法称面前,来跟他学教,真正来学教,法称论师也真正教他们,他们对佛教产生信心,皈依,受了五戒,并且学了他的教,学了七支量论,他们弘扬这个法称论师的因明学,到处弘扬。在南方,法称论师也是,佛教衰退的地方,跟那些障碍佛教的外道辩论,把他们摧伏,也建了很多的道场。这时候,佛教里边比丘跟优婆塞,因为这个法称论师辩论的力量加入佛教的,已经有十万个人了。
晚年的时候,这个商羯罗的转世呢,又转了他的孙子——就是他弟子的孙子,又转世,还要辩论,他的智慧更大,比前两辈还要大,在南方又跟法称论师辩论。法称论师当时年纪大了,但是还是跟他辩,辩了之后,又把他制伏了——这个三辈子了,他这一世呢,降伏了,服了,入了佛教,就在南方地方做优婆塞,他也信佛了。
那么这样子,我们把法称论师的事迹讲了一下,目的在哪里?就是鼓励大家好好学,学了之后,我们说不能像法称论师一样,但是决定要把我们的佛教,要把它振兴起来,不能像现在,眼看着这么衰败下去。佛教的比丘就是人天师,是有责任的,你从受了大戒以后,这个责任就在你肩上,不能推诿的。什么“不管我的事,你们去搞好了”,这个话不能说了。要说的话你不要做比丘,你回家去好了,如果你要做比丘,责任就在你身上。那么我们把法称论师的情况介绍一下。
月官论师
下边是月官。月官,一个唯识大家,他是公元七世纪的。“博学精微,广通内外学说”。反正我们说了,真正一个佛教徒,要弘扬正法的话,必定要把内明学好,然后外道的东西也要学一点,不然的你不能辩论。所以说我们的第六年里边要学马列主义、中外的哲学,中西的哲学都要学一点,并不是学了去好搞一个职业,跟那些中国佛学院一样,学了哲学,外语学好了,毕业班了,准备找工作去了(笑)。这个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说你要弘扬佛法,其他的哲学了什么东西,也要懂一点,才可以把佛教真正地巩固下来。
那么他是精通内外的学说,他曾经到那烂陀寺。这个时候那烂陀寺主讲是月称论师。月称论师大家知道,是弘扬中观的。他跑到那烂陀寺去,跟月称论师辩论。他是唯识家,辩论了多少年?七年。这个时间是……,辩论的精致可想而知。那么旁听的群众,旁听的人很多,他们的评价怎么说呢…
《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