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P48

  ..续本文上一页碍,从喻得名。”在真谛(就是空性)里边,一切障碍都没有的,就像个虚空一样,一切都没有障碍。那么,这个虚空无为,从比喻来说的,就像一个虚空,从虚空这个比喻,叫它虚空无为。就是说真谛、空性里边,它是一切没有障碍的,就像虚空一样,没有障碍一样,叫虚空无为。这个是唯识的观点了,跟前面《俱舍》的无碍性,还又进了一层。

  

  下五无为义仿此说。

  那么,下五个无为,“义仿此说”。下面五个无为,也是同样,在真谛里边,有什么作特征的,就叫作什么无为,根据这个第一个无为同样地来说。

  

  择灭无为

  择灭者,择谓简择,灭谓断灭。由无漏智断诸障染,所显真理立斯名焉。

  下边是第二个,“择灭无为”,什么叫择灭无为?“择”是简择,就是慧的作用,对法来起那个分别之作用,这是善法、这是恶法、这是有为法、这是无为法、这是有漏法、这是无漏法——择;“灭”,断灭,“由无漏智断诸障染,所显真理,立斯名焉。”无漏的智慧,简别一切法,把好的要把它生起来,要证到,把坏的把它去掉、要灭掉。那么,这样子所证到的这个,由无漏智慧把那些障、那些染污,就是烦恼,断掉之后,所显的真理,这叫做择灭无为。那就是说,虚空里边,把那些乌云扫掉之后,显出的那个空间,就叫择灭无为。 把那些乌云去掉的,这里就是把那些障、染断掉的,所显的真理,这叫做择灭,由择灭而得到的一个无为法。

  非择灭无为

  非择灭者,一真法界本性清净,不由择力断灭所显。或有为法缘阙不生,所显真理。以上二义故立此名。

  “非择灭无为”,这也是一个唯识的讲法了。下边跟《俱舍》一样,它有两个解释。非择灭无为,是“一真法界”,那就是我们的这个所谓法身了,就是空性了。这个“一真法界”,本性清净的,空性里边本来是清净,不需要你来有这个智慧去断烦恼、断障。“不由择力断灭所显”,本来是清净的,不是因为你断了之后才清净的。

  那么,那就是说,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禅宗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这一些东西。所以说,就是,已经断了,从这个果上来说,这个法身,法界的空性,本来清净的。本来就是《心经》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本身根本没有染污,根本也没有生灭,也没有这个垢、净,本性清净的,不需要你去再用这个力量来把它弄干净。弄干净,这个择灭来说,从我们修的过程上说,是要做这么一个功夫,而到了家之后,一看本来是清净的,这个也都是如幻如化的。这个无漏智也是如幻的,就是梦中里边在做的那个佛事了。那么,但是你这个佛事不做你也醒不过来了,虽然只是梦中,但是也少不了它。这是非择灭无为。

  那么,另外一个跟《俱舍》一样的了。“或有为法缘阙不生”,因缘不够,没有生起来。这个,本来这个有为法要生的,因为缘不够,它就不生了。这个不生中显的那个空性的道理,就叫非择灭无为。

  “以上二义故立此名”,那么,因为有上面两个意思,就安这个名字。

  下边不动无为,我们有讲义的,给他们看一看,这个拿下来了,要看一下。

  

  不动无为

  不动者,以第四禅离前三定,出于三灾八患,无喜乐等动摇身心所显真理。此从能显彰名,故曰不动。,

  那么,不动无为,这是在《俱舍》里没有的。什么又叫不动无为呢?是“第四禅,离前三定,出于三灾八患,无喜乐等动摇身心所显真理。此从能显彰名,故曰不动。”那么,不动是第四禅的名字。第四禅离开前面三个定——就是初、二、三禅,那么,它因为离开三定,就可以出三灾、离八患。

  那么,什么叫三灾、八患?我们写了一个讲义。

  

  三灾

  三灾,我们说,这里是引《俱舍》的文了,“三灾火水风”。在劫末的时候,有大的灾来。我们现在到处在传,现在有大灾来了,不得了了。实际上远得很。真正世界末日,先要起火灾,从阿鼻地狱烧起,一直烧到梵天。这个七次的火灾之后,然后一次水灾。这个水灾,淹得更高,淹到二禅,二禅也淹没了。那么,七次水灾之后,来一次风灾。这个风灾,不但是欲界,初禅、二禅都吹得粉碎,把三禅天也吹得粉碎。那么,是三个灾,七次火灾一次水灾,七次水灾一次风灾,这样子,一共六十几个灾。

  那么这个灾里边,为什么——这是三灾了,这个三灾是外边的外灾——外灾是怎么起的?内灾引起的。那么,怎么内灾引起的呢?“如次内灾等,四无不动故。”如是次第,因为内灾跟它相等,所以说,外边感到火水风的外灾。第四禅,没有这个灾患,所以叫不动。

  那么,什么叫内灾呢?初禅里边有寻伺,是内灾。寻伺能烧烦恼薪,虽然是烧的烦恼薪,但是总是烧的一类了。内有烧的寻伺,所以感到外边的火灾。这是内外是相等的,所以等外火灾故,相等于外边的火灾。这个也是一个例了:内边有内因,才有外灾;如果内因没有的话,外灾是不会有的。

  那么,我们内有烦恼,才有外魔;如果内中没有烦恼的话,外魔再害你也害不了。所以我们不要去到处去魔,魔,魔,降魔,降魔,把外边的魔都降掉。我看你还是降内魔,把烦恼灭掉之后,外魔就无可奈何,对你没有办法的;如果你烦恼有的话,那个外魔是总要找到你的,你把它降了,降不完的。要降就降内魔,降烦恼魔。

  那么,第二禅,里边有喜。初禅我们说,“寻伺喜乐定”,有寻伺,寻伺粗动,相当于火,那么,所以感到外边的火灾,从阿鼻地狱一直烧到初禅,因为初禅还离不开寻伺。有寻有伺地呢,就是从欲界到初禅了,有寻伺的地,都会有火灾。那么,这个是细了,我们说火灾,发脾气才有火灾,但是寻伺还要感火灾的,所以说要修行呢很细的,你真正要避免火灾的话,你要把寻伺断掉。

  那么,二禅,定生喜乐。这个喜,是使滋润我们身体非常舒服了,好象泡在这个温水里,温水泉里洗澡一样,非常舒服。舒服倒舒服,但是水性还在,将来的外边的水灾,就是这个因所感到的。那么,你如果要避免水灾的话,你喜都不要喜,我跟你说你欢喜喜的话,你水灾的因还在。从欲界一直到二禅,都有喜,所以说,这个里边都会有水灾的淹、淹没。

  那么,第三禅,有动息,动息就是呼吸。四禅以上,大家知道,四禅以上定,没有呼吸的。我们以前在厦门的时候,就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印度的婆罗门教的教徒,人家把他装在一个玻璃箱子里边,这个玻璃箱子里边是灌满了水,水灌满之后把这个箱子封起来,他就蹲在箱子里入定,这样子三个月之后,箱子打开来,还活的。

  (11B)什么原因呢?他入的是第四禅定,四禅以上的定,不要呼吸的。你把他密封起来,对他没有关系,他不呼吸的。他在定中是不呼吸了,你把他再密封也没有关系。等到他出了定之后当然要呼吸了。他在定中,这个三个月,封在玻璃箱里他不出定,那么,他就不呼吸,也不会死掉。

  那么,还有,我记得以前有一个,也是印度,他们一个外道入定,也是四禅以上的,不呼吸的,他们做试验,就把他的皮肤全部用油漆漆起来。皮肤漆掉了不透气了。我们说鼻子呼吸,毛孔还要呼吸的。他鼻子堵住不算,把毛孔都全部把它漆掉,油漆漆好。这样子,一般的人不能生存了,马上就要死的。他也是入定,把他油漆漆得光光的,不死。当然出定之后要把它去掉了,出定以后再不去掉不行的。

  那就是说,第四禅以上,出入息没有了。出入息没有了,风灾就没有了。有出入息的人,都会有感到风灾的可能性。从欲界到三禅,都有出入息,那么,都会感到大风灾。这个风灾,把整个世界吹成粉碎。

  这个是劫末的三灾。这个三灾,就是由于内部的三个内灾。有内灾才感外灾;没有内灾,外灾就没有。

  第四禅,它是舍受,寻伺当然没有了。二禅以上无寻无伺地。喜到二禅为止,乐到三禅为止,第四禅是没有的——舍受。所以说:火灾也没有了;那个喜也没有,水灾也没有;出入息也没有了,风灾也达不到,达不到那里。所以说,四禅是不动,不动地,它是三灾是达不到的地方。这个三灾就是火水风了。

  那么,四禅为什么没有这个三灾,叫不动呢?那么,下边就是说什么叫八个患了。三灾八患了。

  

  八患

  八患就是:寻、伺、忧、苦、喜、乐、出息、入息。

  这个八个东西都是灾患,我们这个法相学了之后(八患)是灾患。如果你不学法相的话:忧、苦好象不大舒服,不要它;寻伺、喜乐、出入息都是要的东西了。一个人没有寻伺就呆掉了;没有喜乐,苦得很了;没有出入息,闷死了。好象这个都是生活必须要的。但是,这个是灾患。你们不要看它是好东西,是灾患。你不学法相怎么知道?

  第四禅为什么叫不动?“离八灾患故”。这个八个东西,灾患都没有了。我们以前学的八难,那是粗的,三恶道、盲聋喑哑、无想天,这是粗的八难。这个细的讲,八个患,不一样的。这个几个细致的东西,这个是灾患呢,内部的。内部的灾患没有了,外灾也就没有了,所以不动,不为三灾所动。为什么第四禅叫不动呢?

  “以第四禅离前三定”,前面三个定已经离开了,就是超出了,那么就离开了三灾,前面三个定有三灾的、八个患的,都没有了。“无喜乐等动摇身心”,喜乐的等等,身心动摇的因素都没有了。这个时候,第四禅,你入了第四禅这个不动地所显的真理叫不动无为了。“此从能显彰名故”,能显的第四禅的不动,按它的所显的真理叫不动无为。这是第四个,不动无为。

  下边想受灭无为,这个我们《俱舍》也没有的。

  

  想受灭无为

  想受灭者,无所有处,想受不行,所显真理,立此名耳。

  想受灭,就是想受灭定。想受灭定把心王心所灭掉了。“想受灭者,无所有处,想受不行,所显真理,立此名耳。”无所有处,这句话有点儿费解。我们说想受灭定,是依有顶的定(就是非想非非…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