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P53

  ..续本文上一页那么,他就要追了,生死的因是什么?

  “由求其本,便于萨迦耶见或曰无明,为受生死根本之理。须由至心引生定解,发生真实断彼欲乐。”那么,生死的因在哪里?流转生死的体就是我,这个“我”是怎么产生的?萨迦耶见,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根本烦恼里边的五个不正见的萨迦耶见,第一个,“我、我所”见,有了这个见就把五蕴执了是个我,那么,就流转生死了,所以真正生死的因就在这个上边。

  我们很多人说:“生死因是贪,生死因是瞋、痴。”固然这是因,但是你没有萨迦耶见,没有这个“我”,贪什么?我都没有了,哪个来贪呢?就不会起贪了。我们所以有贪瞋痴,都是因为有“我”,顺我的我就贪,违背我的我要瞋,对我不相干的我就痴,不去管它,那么,这是根子还在“我”上边,我执大魔了。我执大魔是什么产生的?“我”有没有的?“我”没有的。那么,这个“我”哪里来的?萨迦耶见来的,萨迦耶见把本来不是我的东西执了是一个我。

  所以说,生死的根本就在萨迦耶见,这个要智慧追求的,你说:“我,萨迦耶见是生死根本。”为什么是生死根本,我问你一句,你恐怕又将了军,不知道了,这个要真正明确了生死的因是萨迦耶见,然后你才把根子找到了,根子找到了才能解决问题,就是说,把敌人找到了,那么,把它消灭了,生死就解脱了,那就要断萨迦耶见。所以说,这个萨迦耶见,或者就是无明,无明跟萨迦耶见两个东西,萨迦耶见从无明产生的,所以两个东西也可以当它一个看。我们追求了半天,就发现这个萨迦耶见是生死的根本。

  但是我们要说一句话,如果没有佛的教,我们哪一个能追溯到生死根本是萨迦耶见?没有可能的,没有佛教的话,是有情自己无师自悟萨迦耶见的话,不可能的。外道入了那么深的定,非想非非想定,什么什么定,无所有处定等等,但是他萨迦耶见是生死根本他永远是追不到,他总认为是什么想是生死根本,什么是生死根本,他把那个断了就认为是解决问题了。非想非非想天,他认为有个心要起恶念头,造罪是生死根本,我把这个心灭掉,他当然是没有造罪了,但是灭掉之后,没有心了不是……,无色界身体没有了,非想非非想是无色界,身体已经没有了。身体是苦本,这个老子也说的“我有大患,谓我有身”。

  我们想一想身体,你说你长得再好,你所有的病都在你身体上生的,你哪一部分身有一个器官,就有那个器官的病,好不好?不好。一切过患都身体来的,你要吃饭就是为了你个身体,你要享受就是为你个身体,所以,实际上说,就是老子、庄子那些,哲学家也知道身体不是好东西。

  那么,他们的外道也知道这个,修无色界的定把身体灭掉了,该是好了吧?还有个心,心还要造罪,造了罪还要流转生死,他又把心要灭到非想非非想天,真正灭掉了,他想又断灭了,他害怕,又留一点点,“若沉若浮”,“非想”,“想”没有了,“非非想”,还有一点点“想”、一点点心,这个外道认为这个解决了。全部断掉了,那就是没有了,断灭掉了,那么,有了也不对了,就要造罪,身体没有了,心也若有若无的样子,“非想非非想”,那就该解决了吧?解决不了,你没有把整根子拿到了,这个萨迦耶见没有拿到,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说一定要依佛的教言,知道我们生死根本是萨迦耶见,萨迦耶见执了个“我”。萨迦耶见灭掉了,这个“我”也就不存在了,那你生死就不会再流转了。

  那么,这个就是说生死根本是萨迦耶见,这个要引生定解,决定如此、不可转移的心要生起来。有的人说,佛这么说,到底是不是那回事?还不敢相信,这个说不行,一定要引生定解,不可转移地理解。而且知道它是根本的话,要发出真正的意乐心,要断它,把萨迦耶见断掉,这么一层一层来了。但是说,你要见萨迦耶见,你要灭掉萨迦耶见,第一个你知道萨迦耶见是生死根本,再一个你要灭掉萨迦耶见,离不开智慧,没有智慧见也见不到,灭更灭不了,所以说,必定要发生智慧。

  这个智慧,什么?要通达萨迦耶见所执的那个“我”是没有的,没有这个智慧,你还认为萨迦耶见的“我”是有的。我们俱生的我执都有,你说碰他一下,他说“你不要打我”,这个都是个“我”,都有,哪怕你就是个……,我们说有一个故事,他,一个人,他自杀,跳井,跳井自杀,该是他已经心已经决定要死了了,但是人家把他救起来之后,看见他把那个井的边的草拉得很紧,就是说他虽然自己一个主观意识要自杀,他俱生我执的心,潜意识里边的心还要求生存,还要把这个草抓得很紧,就是想抓住不要死掉了。所以,这个真正的我执是与生俱有的,你要把这个东西灭掉的话,一定要把萨迦耶见灭掉,看到萨迦耶见的所执的“我”是没有它个东西的,那么,你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说你必定要有个智慧,要看到这个所执的“我”是没有的,那么,要破除这个“我”。

  那么,怎么破呢?要靠智慧,“次依教理观察其我,有则有害,能成其无而获定解”。那么从佛的教理上去推测这个“我”,去观察这个“我”,有“我”的话,有大害,生死流转,受各式各样的苦;那么,没有“我”才能解脱。那么,如何得到没有“我”呢?从教理上去推求,那就是离蕴的“我”有没有,即蕴的“我”有没有,等等,各方面去理解。那么,在《广论》里边就很多了,很多的观的无我的方法,介绍了很多,当然我们现在不是讲《广论》,不能介绍全部的,但是,原则性要知道,一定要把智慧去看这个“我”,得到决定的理解:没有的!从教理上得到定解,是没有这个“我”的,你如果教理说还得不到这个定解的话,将来证也证不到的。

  所以说,有的人说“我要求了生死,但是我不要学教”,你不要学教你怎么能知道生死的根在哪里?生死根是我执,你不知道,如何断这个我执,你怎么又会去断得了?所以说,没有教的智慧的引导,我们是一无所能的,要了生死是空话,根本是做不到的,所以说是非学不可!我一开头也就说《俱舍论》的“若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你离开了阿毗达磨这些修法,你要断烦恼的方法是没有的。那么,烦恼不断,烦恼的作用什么?流转生死,那你流转生死,要出离生死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你想了生死而不想学法,这是南辕北辙,是永远做不到的,达不到目的的。

  所以说,害怕学教的话,你就是害怕了生死。所以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广论》里边宗喀巴大师也这么说的,你没有智慧,没有去通达教理,要断生死是没有这个可能性的。那么,你要求解脱,所以说,要求解脱的人,不要说成菩提,你要解脱生死的话,你要学教,知道“我”是没有的,这个是不能少的方便,你如果在教上不能够把无我的道理搞清楚,你是要解脱是没有办法的。

  

  如是于我我所无少自性获定见已,由修此义而得法身。

  如《明显句论》云:“若诸烦恼、业、身、作者及诸果报,此等一切皆非真实,然如寻香城等惑诸愚夫,实非真实现真实相。又于此中何为真实,于真实义云何悟入耶?兹当宣说,由内外法不可得故,则于内外永尽一切种我我所执,是为此中真实性义。悟入真实者,慧见无余烦恼过,皆从萨迦耶见生,通达我为此缘境,故瑜伽师当灭我,此等应从《入中论》求。”

  又云:“修观行者,若于真实起悟入欲,而欲无余永断烦恼及诸过失,应如是观何者为此生死之本。彼若如是正观察已,则见生死以萨迦耶见而为其本。又见我是萨迦耶见所缘境界,由我不可得故,则能断除萨迦耶见。由断彼故,永断烦恼及诸过失。故于最初唯应于我谛审观察,何为我执所缘之境,何等名我。”

  “如是于我我所无少自性获定见已,由修此义而得法身。”那么,你先把“我”、“我所”的一点自性也没有,这个道理肯定了,不但是没有自性,连一点点小的小的自性都没有,干干净净的——无自性,这个道理得到定见,这个知见正了,然后到定中去修这个,然后得到的,所证到的,就是无我。如果你的见解没有定,没有得到定解,那么,你即使入了最深的定,你所证到的也是个不解决问题的一个犹豫不决的一个空,了不了生死的。所以说,要了生死的话,非要从教理上得了定解,然后依这个定解去修,在定中得了力量之后,然后,一切法空的道理才证得到。

  你如果想越级,不通过这个,“这个很困难,我天然根基钝,我学不来”,学不来你就不要了生死了。了生死本来一个大事情,比我们世间上的事情都要伟大得多的事情,你想轻而易举地、不动脑筋地去了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呢?你说:“我念佛,我到西方去不是了了吗?横超生死,不是一样吗?”你到西方去你就不修了?那么,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树里边、鸟里边,都要念佛、念法、念僧,要讲七觉支分、八圣道分,要宣传这些教义干啥?你不要修了么,这个白白地宣,白白地宣传这些,那阿弥陀佛要不要教你了,观音菩萨要不要教了,你解决问题了就不要教了?没有解决的。你到那边去仅仅是凡圣同居土,并没有真正地证到圣者,证到圣者之后才能够——慢慢地说了生死的话——你暂时在阿弥陀佛国家里边寿命很长,也不受苦,就是这样子说的,三恶道是不去了,那么,你真正要了呢,还得要在西方好好去修的。

  所以说,这个是原则性的东西,不管你东方也好,西方也好,都是一样的。所以说,六祖大师说,东方人有罪跑西方去,西方人有罪跑哪里去呢?这个意思就是说东方西方都离不开修,你想不修,逃避是逃避不了的,并不是说西方不好,西方是好的,但是西方去并不是不修了,大家都知道的,见了西方之后,见了弥陀,亲近弥陀还要去学法,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要教,最后证到无生法忍,才能回到娑婆广度众生。这个是生净土的人都是这样子说的,哪有说去了不修的…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