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骗骗人的,没有的。
这些,“断善根为业”,那么它的最后的作用——断善根!邪见的作用就断善根,最上品的邪见要断善根的,所以说邪见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善根一断就完了,这个人就是对善沾不到边际了,不但是佛法沾不到边际,世间善也没有了,就是这个绝对的坏蛋,一点善的味道都没有了。“不善根坚固所依为业”,不但是善根断掉了,不善根,就是贪瞋痴这三个东西,“坚固所依”,牢牢地就靠在它身上。“又生不善、不生善为业”,这一个,既然是坏了善根之后,这个邪见,它只能生不善,不能生善的,邪见不会生善法的,只是产生不善的,不善的越生越多,善的就生不出来。
所以邪见是五个见里边最讨厌的东西,一定不要有。一般就是说,邪见——拨无因果。那这里讲的很宽,不但是拨无因果,谤因、谤果,还有谤作用,还有坏善事——世间上没有修行的,证阿罗汉果、初果、二果、成佛,都是没有的,这一类。那么这些东西都属于邪见。
那么我们说还有五个见,一共讲了三个,还有两个明天讲,因为这个见,这里讲得很仔细,其他的论却没有这么仔细。《俱舍论》里也比较仔细的,《百法明门论》里简直不讲,五个见的名称一说就完了,它就合在一个见里头,所以这个里边,互相有参考的价值。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七讲
昨天他们小组里讨论的一个问题,“苦苦具”,这个我们是没有讲。这个讲贪瞋的时候,贪是“于有有具染着为性”,瞋是“于苦苦具瞋恚为性17”,那么这个有有具的时候,讲了,那么苦苦具因为讲到其他地方去了,就没有把它带出来了。那么他们昨天,因为作业题上有这个问题,那么就有人提问,今天我们就把它写出来。(这个,是不是摆在这一边干脆,那个墙上,宽也宽一些,光线暗一点,这里好象是不是很明显。)
我们说贪是有有具,三有的果,就是异熟果,叫有,三界的异熟果。那么有具呢?就是产生异熟果的那些因素,包括中阴、烦恼、业跟那个器世界,那么有的时候,无漏法也能产生这个果,就是说我们的无漏法本来好的,但是外道邪见的人他们对佛或者诽谤,也有些是贪着佛。贪、爱佛,这个,就是说不是真正的敬爱、信爱,他好象说佛是专门保护我的,好象有的居士,说法师是我包的,其他的人不准他接近的,这样的心就不好了,虽然对象是佛,你还掺了烦恼。
那么对这个,我们说苦集灭道,涅槃,不能贪着,善法欲是可以,起一个贪心,那就是又是烦恼了。所以无漏法里边也能够引起一些,但是无漏法不滋长烦恼,生了之后就灭的。这一点跟有漏法不同,有漏法能够不断地滋长,烦恼能够增上的,那么无漏法是不增上的,它就是生了一下,生不起来就灭掉了。那么这些都是“有”的因素,那是贪。
那么瞋呢?“苦苦具,瞋恚为性”,那么这个苦,就是三界的苦了——苦苦、坏苦、行苦,三苦。欲界的苦是八苦,那么整个三界的苦呢?就是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这是整个的三界,不管你是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也有这个三苦,尤其是舍受的是行苦。那么苦具,凡是能产生苦果的那些因素,都是苦具,包括一切有漏法,还有无漏一些,就是诽谤涅槃,谤道等等,那么这些也产生一些,无漏的能够产生一些烦恼的因素,但是无漏法我们就是说,跟烦恼不随增。虽然是生,不能增长,只有一下子灭掉的;而有漏法却是随增,不断地滋长,恶性循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所以说有漏无漏虽然都能够引起烦恼的,生是能生,但是有漏越生越大,烦恼随增,这个名字叫随增,随喜的随,增长的增。那么无漏法,不随增,它偶尔生一下,马上就息了。那这个就是贪瞋的一个定义。那么好了,我们讲过了。
现在我们回到昨天讲的,五个恶见,五个不正的见,一个是“萨迦耶见”,讲过了。萨迦耶是印度话,它因为这个外道,执着一个五蕴之外还有个我,五蕴是它的房子,屋子。这个屋子如果用旧了,再换一个新的,而里边这个我,是不变的、永恒的。那么这个思想就是外道见,那么我们要破外道见,你这个我见,我们叫它萨迦耶见。萨就是无常败坏的意思,迦耶是和合的意思。你这个我是本身是无常的,就是破你一个常的我;它是很多东西积起来的,破你一个一的我。所以你说有个常的有个一的我,是没有的,它就是一个萨迦耶,是无常的、变化的、总的、和合来的一个东西,并不是一个你说的一个有主宰的、常的、一的那个我。那么这是一切见的根本,从这个萨迦耶见产生很多的见。
第二个是“边见”,执断执常。这个我是常的,永生的。这个我现在虽然有作用,但是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二种,断见常见。
那么最后,第三个是“邪见”。昨天我们就讲到邪见。邪见里边它又是谤因谤果谤作用坏善事四种,它的体是染污的慧。这个慧本身是通三性的,当它染污的时候,就是那些邪的见、不正的见;当它在无记的时候,就是一般性的慧;当它在善的时候,善的慧;无漏的时候,无漏慧,出世间的慧。
那么谤因,昨天有人提这个问题,“因者,因谓业烦恼性”。因,什么东西?它就是以业为性,以烦恼为性,这个性很简单。他们昨天把性搞了搞不清楚,性就是它的体性,这个因,它的体性是什么?就是业跟烦恼。那么在十二因缘里边,五支是因,三支烦恼,无明爱取,二支是业,行有。“有者,谓依阿赖耶识诸业种子,此亦名业”,它就是特别解释有,行是造作,它是造业,这个大家没有问题。那么有,到底是为什么叫业,它就经里说了,“如世尊说,阿难,若业能与未来果,彼亦名为有”,能够感未来果的这个业,也叫有。
那么十二支里边,有的人还没有学过十二支因缘,那我们略略说一下。十二支,过去世两支,无明缘行。那么现在八支,行,过去的行、过去的业,就感现在的识,投生的识,识在胎里边是名色,名色长六处,六根长全了,出胎就是触,碰到外界,触之后就是受,受之后就生爱,爱了就取,取之后就造业,是有,这个有是感未来的果的业,又叫有。那么八支现在的过了之后,那么就是未来两支:生、老死。那么感未来的生,就是现在的业感未来的生,就是叫有。所以在这十二支里边,一支业叫行,一支业名有,现在造的业感未来果的叫有,过去造的业感现在果的叫行,这个两支都是业,但是时间不同,所以名字也不一样。
那么下边,“谤果”。果,十二支因缘里有七支,就是现在的识、名色、六处、触,受,那么再未来世的两支:生、老死,这些都是果了。
“谤因谤果”,什么叫“谤因”?“谤无善行无恶行”,这叫谤因。你做好事,白白的,花了很多钱,化了很多气力,徒劳。做坏事也无所谓,你杀人放火,只要你现在享受,能够满自己的欲望,那就是对的。这样子的思想,世间上很多,尤其那些青年,这个是造罪的因素,一切坏事都从这里来了,谤因。
“谤果”,“谤无善行恶行果报”,就是说做了善事,你现在受的报,假使你现在大富,他也不说你过去是培了福来的——“你的运气好,生在有钱人家里,富;你的运气不好,生在穷人家里,要饭的”,那个果是因来的,这个他不知道。那么这些都是不明因果。
那么“作用”,就是说我们的人,可以从这一辈子投生到另一辈子去,这个作用他否定,人死了就完了。那么父母作用,父亲的种子,母亲的任持,父精母血,父亲是种子,母亲在胎里边怀孕十个月,这都是长自己身体的作用,他否定。他说我的身体自己来的,父母对我没有多大关系。还有中阴化生有情,你投生的时候,有干闼婆(中有)参与,才能够投生。如果没有中有的话,父精母血还成不了一个人。那么他又否定有干闼婆,否定有中有。那么这是否定这个作用,这些都是谤作用。
“谤无世间阿罗汉等,为坏善事”,你好事尽量做,你也不会感修成阿罗汉果,这些世间上没有的,是神话,等等,这些坏善事。
那么这个邪见的业用呢?“断善根”,如果邪见的厉害的、最上品的邪见,一切善根给你断掉了,就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个一切善法的根子给你断掉了,那整个人就是——绝对是恶的,善的气味半点都没有了。“不善根坚固所依”,善根断了之后,那反过来,不善根,就是坚固所依,不善根对它,非常坚固地,把它住下去,这样子是它的业用。“又生不善不生善为业”,这个还是翻来覆去一样的意思,这个从将来来说。将来来说,它生的东西就是不善,善的它生不起来,因为断了善根之后,生不出善来了,根子没有了,怎么生善呢?那么它不善的东西却非常的滋盛,因为不善根坚固了,它就产生很多的不善法,这个就是邪见。那么昨天就讲到这里了,今天我们接下去。
【广】 云何见取?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三见者,谓萨迦耶、边执、邪见。所依蕴者,即彼诸见所依之蕴。业如邪见说。
“云何见取?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就是前面三个见,萨迦耶见、边见跟邪见,这三个不正的见,他认为是最好。它所依的蕴,持这个见的人,他认为最了不得。那么这一些,把这三个见,这三个见所依的五取蕴,五取蕴就是说这个见的人,他认为是最了不得最极最上最胜,最极就是再没有超过他的,这个都是说它最好,没有再能够超过的,以这样子的见地就叫见取。“染慧为性”,它的体性就是染污的慧。那么下边是解释了。
这个《五蕴论》我们还是要念一道,我们两本都是合起来学的。“云何见取?谓即于三见及彼所依诸蕴,随观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污慧为性”,一模一样。
那么下边是解释,这个广的有,略的就没有了。“三见者”,就是前面说的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所依蕴者,即彼诸见所依之蕴”,这三个见所依靠的五蕴,那就是说这三个见的人。
“…
《大乘五蕴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