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后边四个胜处呢,把青黄赤白分开观了,但是观多观少没有作无边的行相。现在这个十遍处呢,前面的四处,就把这个四胜处里边的那个青黄赤白,作无边的行相,“一一无边”,“复思……”,那么各观好之后,他要思惟,“青等”——青黄赤白,是依什么来的。这么一推论,就是依四大种来的,所以跟着就观地水火风,都是无边相。再推一层,这个地水火风是观哪里来的?这个色,色法是从哪里来的?它怎么能广大的?这是由虚空,因为虚空无边,这个色法也无边了,所以是就观空,空无边遍处,这是第九个遍处。再观这个空是依什么的?依识来的,“故观识无边处”,再观这个所依的识,它依什么的?没有了,所以再上边再不观了,就是十个。所以说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无边、识无边都是有联系的。那么这个十遍处呢,就是把前面八个解脱,八个胜处再扩大,再遍一切处,这样子观,圆满。这是一个胜一个,一个胜一个,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无贪为性,解脱那些贪心的。那么修到十遍处,这个无贪心就修圆满了。但这个呢,我们把《俱舍》的整个的八品,基本上都解完了。
正宗分——总结
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
下边是在这个《定品》里边还附了一个颂,这是什么叫正法久住世了。“佛正法有二”,佛正法,我们说正法久住,大家都欢喜说这个话。那么正法到底内涵是什么呢?就是两个。哪两个?一个是教,一个是证,“谓教证为体”。所谓正法呢,有两个体,一个是教,一个是证,这个是正法的体。那么这个正法怎么能住世间呢?我们经常要说正法久住,常常住在世间上,可以利乐有情。那么怎么样子能住呢?“有持说行者”,能够持这个教来广泛地给人家说的,这个一是教法住世,行者,能依教而修行的,证法住世。这么两个,正教、正法就住世。
下边我们看,“正法有二”,一个是教,一个是证。什么叫教?“契经,调伏,对法”,就是素怛缆、毗奈耶跟那个阿毗达摩,这三个三藏,经律论。那么教法的体就是三藏。哪个能够“受持,及正说”,“受持”自己自利,“正说”是利他。如果有人能够受持三藏,同时能如法地给人家宣说的,那教法就住世。那么这个证法是什么呢?证法是“三乘菩提分法”,我们总归纳就是戒定慧。
这个三乘的菩提分法,有人依教而正修行的,证法住世。那就是说要求满高的,不但是自己能够学了教受持,受持就是我们过去的受持就是背了,过去佛在世的阿罗汉,乃至佛灭度以后很多时期的阿罗汉都是背的,都背的,不要书的。那么现在,拿本书,拿在手里,这个不要放在架子里,那个也叫受持了。自己能受持,能够正(如法)地给人家说,这是教法住世。
那么依了教真正起行的,我们单是口里说,不行,那也没有用了。单是道理是知道了,但是你作用没有起来,没有受用。我们说,有人讲这个烧菜的菜谱,紧讲这个菜怎么烧,加什么盐,怎么怎么东西,什么香料,烧得好吃,什么味道也好,什么,说了半天,没有吃到,肚子还是饿的。那么这个是还不够了,但是你还要真正烧好要吃了,那就是修了。依了正教修行的,那么证法住世。那么就是要有修有证了。
在佛在世的时候,五百年,或者是一千年,正法住世,有修有证。说的教,弘扬三藏的也有,修持能够证得果的也有,一千年之后像法,就是证的少了,这个教的还有一些。那么现在的末法时期呢,证的是不能说没有,凤毛麟角,极少,碰到的有几个。碰到几个有修证的呢,一个是他不给你说,一个也实在看不到,我们凡夫的眼睛看不到。那么这是能够说的呢,也不是如法地说了,跟佛的话有点改了,有的改一点点,有的是变质了,那就是相似佛教了,不是真正的佛教。相似,跟佛教相差不多,但是不是佛教,这个最可怕。
我们说破坏佛教呢,有两个,一个是相似佛教。相似佛教就是你说的法,挂了佛教的招牌,卖的不是佛教的货。我们最标准的就是气功师,他都要佛教的什么,藏秘气功、天台气功、什么宝莲气功,总离不开佛教的名字。我在上海的时候,有人当场表演这个香功,他说,练的时候香气会出来的,里边有什么童子拜观音了,什么都是佛教名词。但是他这一套练完了,一香也不香,什么原因呢?他在佛堂边表演,这个佛堂是才开了光的,佛住在那里,这个鬼神不敢来了,香气就发不出来了。他在公园里边练,每天香气都很厉害,香得很,人家都闻到的,跑到佛堂边来练了,没有香了。这个我们想一想就明白了,这个香哪里来的呢?为什么见了佛的,香都没有了呢?这个很简单了。
所以说,这个在末法时期很可悲,教理是说得倒像不像的了,那么证的更少了。而邪的却是很多,各式各样的邪法,那是到处流传,邪的证,神通广大。但是我们碰到神通广大的往往不是真正佛教徒,这也是一个很悲的。我们说印度的婆罗门教,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一个什么薄伽梵的,他的神通很广大,跟他学的人不少,就是所谓印度的瑜伽了。那么还有那个各地的外道,邪的什么东西,神通也很广大,偏偏佛教里边神通好象没有。佛教里边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末法时期,能够如法修行,证果证道的太少了;一个呢,即使是佛菩萨化的,他也不显神通,除非在临终的时候显一下,平时是不显的。
海公上师,五台山的人家说他神通广大。他烧护摩(烧火供),一个在成都一个典狱官,他每一次烧,必定要来,为什么?人家问他:“你为什么每次烧要来?”他说他每一次烧的时候,都看见天上的人天满的,整个天上满的,那就是说这个护摩的力量很大,他供养的时候,整个天上的人都来的,天人、菩萨当然是很多了。那么这是他,就是海公上师有这个修证。
第二个呢,有一次他坐在房间里修定,人家跑过去,没有看到海公上师,看到一个文殊菩萨坐在那里,但是他自己从来不说我有神通。
最后,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有两个年轻比丘,他们带开玩笑的,因为他们要求看看,显显神通,他拦牢他说,“唉呀,你怎么不显点神通……”。后来他说,“好,好,走的时候,显给你们看。”这个话好象开玩笑的,实际上,后来是应了。应了怎么呢?就是说,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走了,走了之后呢,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稍微讲一下。他走的时候,那一天正在快过年了,快过年呢,他们上边的所谓这个红卫兵,他们决定,所有五台山的僧人都要遣散,哪里来的,遣到哪里去,那么正在讨论这个事情。后来海公上师,他有一天,他就问那些一般地跟他关在一起的那些僧人,他说:“该不该去啊?”他们:“该去了。”“哦,要去,要去”,说他要去,人家以为他是要回去了,他的心里就是要去,已经说了要走了。那么有一天晚上他半夜里去抽小解,到厕所去,他路上碰到一个僧人,他说,“你明天早上给我告个假”,白天我们要学习的,他说,“告个假,我明天不来,请假。”那么他那个人,“噢,我给你告假。”结果这样子,他也不当一回事。第二天早上,因为海公上师是不倒单的,他是晚上睡觉是坐的,第二天早上,平时大家早上起来到快吃饭了,要修止的都起来了,他也出定了。这一天快吃饭了,他不动。人家去,有的人说“吃饭了”,喊了两下,也不动,再跑过看看,走了,坐了走的,坐脱立亡,这个事情现实的,他就这么走了。他也示现了,他要走,跟他说了,要走了,要走,他们明天告假,事先给他,晚上去到厕所去,一点也看不出有毛病,单说告个假就完了,到第二天早晨,果然告假了,跑掉了。
这个就是说神通呢,佛教内部平时不显的,或者临终的时显一下,或者临终时不显,也可以了。反正我们以前面说的三示导,以教诫示导为主。前面两个祗给你起个信心。如果大家卖弄神通的话,那就是给外道开个方便之门。外道的神通很大,那么就有很多人会信外道去了,所以我们还是坚持以教导为主。
这里说的,那个教证住世呢,并没有说神通广大就会教证住世。一个是说受持正说,一个是依教修行,没有说依神通来,卖弄神通来正法久住,没有这么说。所以佛教的,我们是重点还是教跟证,证是依法修行,教是把真正把佛的教能够学好,能够如法地给人家说。
所以后边的结论就是说,“道籍人弘,法依人住。”这是世亲菩萨的很悲痛的话。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所以说我们的道,佛教的道呢,靠人来弘扬的,那个法呢,依人来住的。你说正法久住,那就是有修有证的人住在世间上,正法就会久住,所以说人在法在。假使人亡呢,法也没有了。所以说你尽管你图书馆里三藏十二部经,大藏经全的,各式各样的书全的,没有人弘扬的话,摆在那里是个装饰品,不起作用的。那个还有修证的,更是困难。就是说修法很多,书上也写了很多,但是没有人依法而修持,没有真正的受用出来,那个也是白白的,没有用的。所以说,一定是靠人了,所以我们现在的要弘扬佛法的最大的目的,还是要培养人才了,说了半天。庙是造得再大,再漂亮,这个是游览的地方,固然我们说庄严国土,把佛的殿造得很好,佛像塑得很庄严,对人种善根,起极大的福报,这是对的,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你单单是佛像跟那个寺院,没有真正能够弘法的僧,这仅仅是一般人游览之处,大的作用起不了,教诫的示导没有的。所以说僧就是佛的代表,也是佛的这个佛子,佛的孩子就是僧、菩萨,跟那个僧团。那么我们继承佛的事业呢,要僧团继承的。那么你如果真正僧团没有了,或者僧团固然有,都是敲敲打打的,佛法是不会懂,自己也不懂,也讲不来的,那个佛法也成了个形式了,没有内涵了。所以这个呢,我们一定要真正的如法的人(僧才)有,这个正法才能久住。那么人亡呢,这样子的人没有了,法也不能久住了。我们这几年里边,高僧大德不断地在跑。那个人亡,亡了好几个…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