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17

  ..续本文上一页集谛。在苦谛集谛里边,烦恼要随顺,跟烦恼合得拢的,不但合得拢,还要增长的。我们说小孩子在学校里边,他如果跟那些流氓阿飞这一类的人合得拢的话,那就危险了,这个小孩子将来也会做坏事。我们是在大陆上就有一个人,他家里很有钱,但是他的孩子呢,一个独生子,他交的朋友不好,他去偷东西,给警察就抓起来了,公安局抓起来了,那你家里有钱的,去偷什么东西呢?那就是跟了那些坏的道伴呢,他们去偷了,就把他拉去一起偷,结果他抓住了那就吃官司去了。那就是跟烦恼一起合得拢,随顺呢,还要增长,本来他不做坏事的,就是跟他们要好,要好之后,他们做坏事,把他拉了一起去,增长了,成了一个坏人了,抓起来,做贼了,那么这样子呢,叫随增。在这个法里边烦恼要随顺增长的,那么这个法就叫有漏法,有烦恼这个漏的法,叫有漏法。这个具体地说就是苦谛、集谛这两个。苦谛包含什么法?集谛包含什么法?将来我们讲世间品的时候要广讲,要都打开讲。这个是有漏讲完了。

  

  B2 明无漏

  无漏谓道谛 及三种无为 谓虚空二灭

  “无漏谓道谛,及三种无为,谓虚空二灭”。那么无漏法有哪些为体呢?怎么叫无漏法呢?那么我们先有漏法讲过了,在这个法上边烦恼要随顺增长的,叫有漏法,这个法就叫有漏法。那么反过来,在这个法上面烦恼不会随顺增长的,就叫无漏法了,这个反一反就行了,所以这里就不讲了。那么无漏法,具体的是哪一些东西叫无漏法呢?道谛,第一个,我们表上就看出来,无漏法第一个包括的“道谛”,第二个是“虚空无为”,第三个“择灭无为”,第四个“非择灭无为”。“谓虚空二灭”,虚空无为一个,“二灭”——择灭、非择灭两个灭,那么两个灭呢,合起来叫二灭。一共四个法,就是无漏法。为什么叫无漏?烦恼不随增。那么这个就简单扼要地把有漏无漏的体,有漏无漏的意义都讲了。

  我们这里呢就牵涉到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的一些问题了。一切宇宙的万法,用有漏无漏可以把它包完,但是也可以用有为无为把它包完。那么有为无为跟有漏无漏的关系,就是我们画的这个图。有漏法属于有为法的一部分,有为法还包一部分叫无漏的,所以说有为呢,包两个,有两个箭头,一个是通有漏的,一个是通无漏的。有为的有漏就是苦谛、集谛;有为的无漏就是道谛。那么无为法呢,祗有是无漏的,没有有漏的无为法的。无为法里边的灭谛呢,就是择灭,择灭就是四谛的灭谛。所以说苦集灭道我们怎么分呢?苦集是有漏的,灭道是无漏的,苦集道是有为的,灭谛是无为的,这个分别从这个表里边,这两个表对起看呢,就比较清楚了。那么这个无为法决定是无漏的,也是无为的。所以说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的关系,就是这个表的关系。这个我们要搞得很熟悉。我们假使说道谛是有漏?无漏?无漏。道谛是有为?无为?有为。有为法包含多少?苦集道。无为法包括多少?无漏法包括多少?有为法是苦集道,无为法就是三个无为法。他们的关系呢,在这个里边都标清楚了。那么这个就是法相里边经常要用到的,如果不熟悉的话,有的时候提有漏就会把有为搅进去了,以为有漏就是有为——不一样。有为的包括有漏的也包括无漏的,那么无漏的当然就是无为,还包括有为的。那么有漏的决定是有为的,有漏的无为法没有的,无为法都是无漏的。那么这个关系要把它搞清楚。然后这个表,看我们第八页的表呢,就会更明确一些。这一张表就把一切法分成有漏无漏。然后什么叫有漏的,为什么叫有漏,什么叫无漏的,为什么叫无漏也讲清楚了。

  那么再下边就是说为什么叫有为?又什么叫无为?这个要说一下。为就是造作,一切法是因缘和合造作而产生的,叫有为法,这个书上有。那么一切法不是因缘和合造作出来的,自己本来天生有的,叫是无为法。那么这个就在我们的书上,有为的这个解释了。无漏有漏前面讲过了,有为无为呢,在讲五蕴的时候已经讲了。那么我们现在表上就简单地讲,再重复一下。有烦恼随顺增长的,跟它合得拢,不但是合得拢,而且还要增长的、发展的,这个叫有漏。跟烦恼合不拢或者是不增长的,那么叫无漏。这是有漏无漏的两个定义。那么一切法它是因缘和合,各种条件和合而造作出来的。假使木匠造一个凳子,造一个桌子,他要锤头、钉子、木料等等兵兵乓乓搞一阵子,然后一天一个桌子打出来了,造作出来的,有为法。假使这个法不要因缘和合造作的,它自己是常的、不动的、不变的,那么就是无为法。那么因缘造作而出来的叫有为法,不是因缘造作出来的是无为法。跟烦恼随顺增长的是有漏法,不跟烦恼随顺增长的叫无漏法。这个概念把它搞清,搞熟。然后他这里说的呢,有漏法里边苦集二谛是有为法,无漏法里边道谛也是有为法。无漏法里边虚空、择灭、非择灭是无为法。这么都很清楚了,就把总标就讲完了。

  

  别释体性

  

  壹 分别界品

  

  A1 标蕴

  B1 有为名体

  又诸有为法 谓色等五蕴

  那么下边要说有为法。我们从这里看起来有为法比有漏法宽,有为法里边,包无漏的,也包有漏的,所以说从有漏先讲起,从宽的讲到狭的。什么叫有为法呢?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书上是第几页你们翻一翻,“有漏名取蕴”,“又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下面“世路言依”是其他名词,不管它也可以。

  就是要知道,有为法——因缘造作的法。在具体的法相上包哪些法呢?就是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个蕴就是有为法。在有为法的五蕴里边,有有漏的五蕴,有无漏的五蕴。所以说五蕴这个名词是比较宽的,五取蕴就是有漏的五蕴,这是小了。那么还有无漏的五蕴,也属于五蕴包的。所以五蕴里边,有漏的五取蕴,也有无漏的五蕴。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就是无漏的五蕴。那么有为法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

  

  

  

  A2 释蕴立处界

  B1 释色蕴

  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无表

  那么里边,这个五蕴里边,第一个是色,色蕴。色蕴是什么?我们看第九页的表,第九页的表,一个颂,“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它先告诉你,色法一共有十一个东西:五根、五境、无表色。将才有人问无表色,这个就是色蕴里边的一个。那么我们表上看,色蕴,色蕴包含三个项目:五根——眼耳鼻舌身;那么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这个善的恶的慢慢再说,以后慢慢说,这是无表色是一种。那么就是说色蕴里边包含十一个东西:五根、五境、无表色。这个我们要记住,色蕴包含的具体内涵就是十一个:五根、五境、无表色。

  

  

  C1 五根

  彼识依净色 名眼等五根

  然后再说下边的,什么叫五根?“彼识依净色,名眼等五根”。我们的这个眼根,我们说眼根,是不是我们这个眼睛?不是眼睛,有人说是神经,眼神经,也不是眼神经。这个眼根是一个净色根,净色呢很清净的,跟光一样的,没有体的,很干净的,祗有天眼才看到,我们肉眼,就是解剖解剖,也看不到这个净色根。净色根坏了,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不管你眼珠是好好的,但是你净色根坏掉了呢,眼根是看不到了。那么当然,这个眼根眼睛坏掉了,净色根也发挥不了作用了。那么这个所以眼根呢,我们说不是我们长在眼睛上跟葡萄那么个眼睛,不是的。这个眼睛叫浮尘根,我们所看得到的那个眼珠叫浮尘根,不是净色根,或者叫扶尘根,或者叫浮尘根,都可以,这两个翻译都有。那么真正的眼根是净色根,是一种极干净的,跟光的一样的根,是天眼才看到的,肉眼解剖是不了的。那么现在有些讲这个《俱舍》的呢,说它是眼神经,这个话也是很勉强的,因为神经我们眼睛还是看得到的,肉眼看得到的,这个真正的净色根,肉眼是看不到的。那么它的作用就是能看。耳根就是耳朵里的净色根,能听。

  这个在一般的书就这么说:一个人死掉了,或者还没有死完,它的眼睛的净色根没有了,那么它虽然眼根没有坏,眼珠还是好的,看不到东西。那么同样的,耳朵,耳膜什么东西,它的生理组织都是全的,没有坏,但是人已经快死的时候,耳朵也听不到了,那么这个时候那个净色根没有了,即使耳根是好好的,也是听不到东西了。我们说不是印度有捐献眼睛的吗?他的眼睛,人一死掉,马上把他眼睛挖下来,摆到冷库里藏起来,以后哪个眼睛坏了,把它安上去,就能看东西。但是这个浮尘根的眼珠是看不到东西的,一定要有净色根,起了作用了,再借这个浮尘根才能看东西。所以说死掉之后,净色根没有了,浮尘根虽然长得好好的,一点也没有坏,挖下来,可以其他人安上去,但是它看不到东西的。人死掉之后,先是看不到,最后是听不到,所以说助念有作用呢,因为耳根走得慢,眼根走得快,眼根先没有了,看不到东西了,但是耳朵还听得到。这个时候给他念阿弥陀佛,他还听得到。这个你们体验过没有?那些临终的人,他本来脸色很不好看的,如果你给他念阿弥陀佛,不管他已经死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耳根还没有走掉,他脸色会转变,会变得安祥,如果本来死的时候很安祥,你给他吵吵闹闹的,假使他子孙大哭大闹的,或者甚至于就在他这个父母的尸体之前,争吵起来,为了争家产吵起来了,你再去看看那个死人的脸,会变得很不好看的脸色,会变成。这时候他耳根没有死掉,他声音还听到的,听到之后,心里反应,在脸上面部还是表现得出来的。这个大概有经验的人很多看到的。那么这些就是耳根呢走得慢一点,但是绝对不是这个耳朵,耳朵是浮尘根,里边的净色根是耳根。

  同样,鼻子、舌头,身上这个身根都是净色根。表面上的皮肤,这个耳朵、鼻子,这都是浮尘根,不能起这个听、看的作用,这是帮助听看的一种工具,没有它也不行,但是有了它,单是有…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