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呵厌的法,所呵斥的那些法,这是罪法,“于此罪中,不见能招可怖畏果”。不知道这个会下地狱受苦的,这叫无愧,或者说,另外一个解释,自己造了罪之后对人家说,也无所谓,人家知道了,随他去,没有关系,这个心叫无愧。那么这两个心呢,是最不好的,一切不善法都是由它而产生的,所以凡是不善的心里边都有这两个东西,否则的话,心不会不善的,因为它们在心才能不善。一则不善,一个它“唯不善”,这两个心祗有不善的,没有善的,也没有无记的。那么二则呢,一切不善心,“遍一切不善心”,所有的不善心里边都有它们两个。“具此二义”呢,独得大不善名,所以它们两个单单叫它们大不善。
E5 小烦恼地法
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如是类名为,小烦恼地法
那么下边是小烦恼地法。这小烦恼地法,我们看下边的,小烦恼地法呢,“谓法少分染污心俱”,不是一切的染污心都有它,某些在某个心里,某些在某个心里出现的时候有它,那么它所谓叫小烦恼地法呢,因为它不遍一切染污心,所以叫小了,不叫大了。
那么它这个小烦恼地法,有三个意思。“唯修所断”,这些烦恼不是见道断的,都是迷事的,不是迷理的,修道所断的。“唯意识地起,与无明相应”,祗是第六意识起的,跟无明,这个痴相应的。我们说无明,有了无明呢,这烦恼才起来,如果你心里很清楚的话,有些烦恼起不来了,正是糊里糊涂才起烦恼。那么“各别现行”,这十个法,起一个,第二个就不起了,它是一个一个生的,不会同时两个一起起来,更不会同时十个一起起来。前面大地法十个一起起的,大善地法也是善心里边,这些法都会要起,大烦恼地法,在染污心里边,这六个法都要起的,大不善地法,在不善心中,这两个法都要起的,都是大大大。这个小了,小就是一个个起的,当你起忿的时候,这个心,下边九个就不起,当你起害的时候,这个下边其余九个又不起,这是各别各别起的,各别现行的。“具此三义”,有这三个意思,所以它们叫小烦恼地法,那我们知道小烦恼地,这个意义包含三个意思,它们祗是修所断的,一定是意识里边起跟无明相应的,也是要出来的时候,单个单个出来的,不会一起来的,那么这叫小烦恼地法。
第一个“忿”,“于情非情”,不管有情也好,不是有情也好,“现前不饶益境”,现前不饶益的,对你不好的,对你没有利益的,“令心愤发为性”,心里愤发,就是发怒了……(8A)
“覆,隐藏自罪,说名为覆”。……越盖越臭,我们说这个猫、狗屙的屎,如果太阳一晒,风一吹呢,不臭的,如果把它埋到这个地下,那打开就臭得不得了,一盖呢,就越盖越臭了。这个罪要发露好,发露之后,忏悔了之后,没有事了,一盖呢,那糟糕了,那就是罪不但是消不了,而且还会引发造后面的罪。
“悭”,“谓于财法,巧施相违”。财施也好,法施也好,“相违”,不肯布施,有钱自己享受,不愿意给人家享受,有法,有专利权,这个法祗有我会,不告诉你,你不会,你人家要求,就向我求,抬高自己。我们说做生意,有一个专利,要搞发明一点东西,有专利权,法不能有专利的,法就是要使大家修行,成佛度众生,断烦恼的,你一专利起来了,垄断了,成了个……,我们说财么,财法,法是法法,这个不要得的,法不能垄断,法应当是要……。但是也不能乱给,不相应的法,一个外道,你说“我这个法,我布施给你,很多秘密的法,密法告诉你,告诉你”,好,他拿了个法去做坏事去了,你糟糕了。
以前龙树菩萨没有出家之前他是学外道的,他聪明得很,他师父有一个隐身的药,这个药吃了之后,身体就不见了,他师父也没有告诉他这个药怎么的,但是他这个做的药,他就闻了一下,里边几份药,多少份量都知道了,他自己做,做了之后呢,吃下去,身体看不到了,那么他就是跟外道就…… ,那时学外道了,不知道,他跟几个同修,叫大家就吃了这个药,吃好之后,身体看不到了,到皇宫里去干坏事去了,宫娥婇女,一天到晚地有人奸污她,你人又看不到,这个国王弄得没有办法了,后来就问大臣想办法,他说地下铺石灰,石灰铺满了,然后呢,刀斧手准备好,看到地下有脚印的,就砍,结果这样子呢,他们那一天一来就上当了,虽然人是看不到了,毕竟脚印子还是有的,那么这个刀斧手看到脚印子就砍,他的几个同修全部杀死,死掉了。龙树菩萨,龙树这个还不叫菩萨那个时候,他是聪明,他就是站到国王后头,无论(什么)时候你究竟在国王后头,刀斧手不敢把刀斧向国王头上砍过来,是不敢的,他就免了这一场灾患,总算一条命保是保住了。那最后是才忏悔,才感到这个事情要不得,然后,后来碰到佛教呢,他一心修佛法了。那就是说,这个东西呢,不能这个……,
我们讲什么?讲“悭”,讲一边去了。那么财、法都不要小气。那么将才说的是太大气了也不行,你把好的法告了外道,他做坏事去了,那也不行的,那要适可,要就是观机说法。像尤其是密法,它有些法是很灵的,就不能给外道。气功师拼命要偷,气功师最爱偷密法,跑到我们这里来,总是要问,什么什么什么来问,我们总是给他敷衍了事,有的东西不告诉他,告诉你了,糟糕了,你拿去骗钱骗东西还不说,还要做坏事。这个我们是因为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要稍微提一下,很多气功师,搞到后来就搞那些男女事情,这是我们大陆上有了,有些她受害的人,她后来信佛了就告诉我这个事情的。所以这些事情呢,我们对这些气功师这一类的外道是好的法不能告诉他们的,告诉他们之后,他们骗钱骗名还不算了,还要做坏事,那个就讨厌了,要害人了。
“嫉,谓于他诸兴盛事,令心不喜。”这个喜,你们看不看得清楚?因为改过的,喜欢的喜。人家高兴了,人家发财了,心里妒忌,不高兴,人家是得了法了,不高兴,人家修行得定了,好殊胜,该随喜了——妒忌,这个就是不好的心。
“恼”,“谓坚持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诲。”恼,我们一般的理解就是心里烦恼,它这个真正的涵义呢,就是坚持有罪,自己这个事情不对,人家如法地劝你,不听,这叫“恼”。
“害”呢,“谓于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打骂等事。”这是害人,逼迫人家,并且产生打骂这些事情,叫“害”。
“恨”呢,“谓于忿所缘事,数数寻思,结怨不舍。”这个含恨在心了,对忿所缘的事,就是现前的不饶益的事情,不管有情也好,什么也好,心里结个疙瘩,打不开,总是结怨不舍。这个在法相里边,就是把“忿”跟“恨”呢,两个比喻,忿呢,就是这个树皮,就是我们说做木匠刨下的这个木头的皮,这个木头的,我们叫刨花,刨下的那个,这个一点,轰一下子就烧了,很大,但是一下儿就熄掉了。忿是这样子的,行相就是说,发的时候很厉害,发过了就算了。“恨”呢则是炭火,我们说冬天有取火的一个,在这个灰里边摆一点炭,炭火很小,一点点,但是时间很长,它总是熄不下去。那就是恨虽然不是像忿一样子,一下子发作,但是心里总是结怨不舍,总是怀恨在心,时间紧是记下去的,这两个行相就是有点不一样的。
“谄”呢,这是“心曲”,“不能如实自显”。你要做坏事,总要表面显一个好看的样子,拍马屁,什么东西,就是“谄”。
“诳”是骗他,故意作一些装模装样的,目的是要名誉,要利养,骗,诈诡,“诡诈为性”,有的人在人面前装模作样,好象是个老修行的样子。实际上呢,他什么?人不在的时候,放逸的那个样子,什么都来的。他目的在什么呢?我是老修行,你好供养我,红包多一点,这个意思,那这就是“诳”,骗人的。
“憍”,“染着自法,谓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自己有什么盛事,就是假使我的个人,他是假使他持戒,或者他自己得了定了,或者自己呢,甚至于自己出生是好,出生在大姓的、有高望族姓的家里,假使用一般现在的说么,生在高干的门下,高干子弟,或者生在有钱人家里,或者自己长得端正,或者自己聪明,就凭自己有一点特长的地方,心里就高兴,“醉傲为性”,好象吃醉一样的,自己陶醉,这个样子。那么这个我们讲《俱舍》里边呢,憍、慢是一对,慢呢,对他的,对人家比较之后,感到我比你高,就抬高自己,有相对的。憍呢,是不比较的,自己感到自己这个非常得意,这个样子。所以这个“憍由染自法,慢对他心举”,慢是要对人家比较而产生的,憍是不比较的,祗是自己感到自己了不得。这两个心所法呢,因为它的行相有相像的地方。我们世间上,说憍慢是一个意思的,但是在法相里边,憍是憍,慢是慢,不一样。
那么十个法,它的特征呢,就是三个意思:一个是修所断的;一个祗有意识地跟无明相应的;一个是现行的时候,各别各别现的,不是一起来的。那么这个叫小烦恼地法,它是染污的,叫烦恼。
那么下边呢,就是这五个呢,我们说就是“心所且有五”,这五个讲完了:大地法——一个,大善地法——两个,大烦恼地法——三个,大不善地法——四个,小烦恼地法——五个,那么讲完了。
E6 不定地法
那么还有留下八个没有地方摆了,跟难民一样的,没地方住了,那怎么办呢?给它一个难民营,就不定,不定地,这个不决定在哪一个前面五个地里边的,那把它收在一起。所以这个里边各式各样都有:寻、伺、恶作、睡眠,贪、瞋、慢是重烦恼,也在里头,疑,这个都是,各式各样的,因为它五个里边摆不进了,都摆在里边进去了,所以不定地法是不能决定摆在前面五个地里边的,都摆在这个不定地里边。那么有八个法。
一个是“寻”,“谓寻求,心之麁性”,这个是麁,因为上次一个人,他们写成一个鹿,梅花鹿的鹿,这个上边还多一个这么东西,就是粗细的粗一样的,古代都写这个麁,也…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