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写三个鹿的(粗),三个鹿,那是更粗。为什么是鹿粗呢?鹿跑起来很快,一个鹿已经够粗了,三个鹿一起来了,更粗了,粗上加粗。那么这上边祗有一个东西呢,就代表不是一个鹿,那么是粗了。
“伺”,“伺察,心之细性”,心,细的心。那么我们都讲过了,一个是觉,一个观,一个是打钟,第一下子,“哐”一下子,这是粗的,相当于“寻”,一撞子打好之后,“嗡嗡嗡”的声音,细的,相当是“伺”,这个我们以前讲过了。
“睡眠”,“令心昧略为性”,这个心糊涂了,本来心好想得很多事情,想得宽的,他想不起来了,祗是一点点,那么甚至于什么都不知道,熟睡呢,就梦也没有了,就是做梦呢,这个心力量很弱的,很微略的。我们有的时候在梦里边,一个事情想不起来,想得很头痛,你醒过来一想就想起来了,那就是梦的这个心的力量很小的。
“恶作”,“谓于善恶作不作中,心追悔为性”,恶作就是追悔,善的、恶的,或者做或者不做,这就要四料简了。善的做了,假使我今天出去,看见一个人很苦,把身边的钱,假使有一百块钱,都给了他,帮助他了,回去追悔了,该不给的,那么多给了,我自己要用,就没有钱了,这个是好事的恶作就坏了。那么善的事情不作,今天我马路上看到有人很苦恼,我因为时间很匆忙,匆匆忽忽地跑过去了,口袋里是有钱的,没有给他,回去一想,这么好的机会布施你没有布施,可惜了,那么这是好的事情。恶的,恶的时候做了坏事了,追悔,该不要做的,将来受苦的,那么这是好的。还有恶的事情,看到人家钱摆在桌子上,没有人管,我该拿的,他没有拿,拿了,他也不知道的,那么这个追悔是坏的。这个就是善的恶的作不作当中,“追悔为性”,追悔了。
“贪”,“于有”——三有的果,“有具”,有具主要是烦恼业——有的因,还有这个器世间、中有,都包在里头,“染着为性”,贪着这些东西,“生苦为业”,它的作用呢,将来决定生苦。
“瞋”,“于苦”,就是三苦——苦苦、行苦、坏苦,“苦具”——生苦的因缘,“憎恚为性,恶行所依为业”,起了瞋恚心呢要造恶行了,就要产生恶行,将来当然了,感的果报也生受苦。
“慢”,将才我讲过了,慢要对他比较的,“谓对他,心自举性”。怎么对他呢?“称量自他德类差别”,跟他比较,他说“我持戒,他又没持,我是怎么怎么样的,他没有做到,他不行”,骄慢了。或者“我长在高贵的家庭,他生在农村的低族,他不行”,或者“我考试考第一名,他考的是最后一名”,那就是骄傲起来了。反正是要比较的,产生比较之后,感到人家不如他,那么就是自己抬高自己,看不起人家,这是“慢”。
“疑”,疑就是信的对立面,“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就是信、一切不疑的、善的东西都能够障住,“怀犹豫者,善不生故”,心里总有犹豫,就是怀疑的人,善法是生不起来的,本来说叫你去,“今天有什么法会,去拜佛,这个我参加法会”——“到底真的假的,我去了之后,会不会说的那么好?”,不去了。这个所以心里一怀疑呢,善法就生不了。所以说我们念阿弥陀佛呢,要信,如果你说一怀疑了,“到底生不生的了?”,好了,生不过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不能生了,要信愿行了,一个信都没有,产生怀疑了,怎么生西方呢?有的人说西方到底有不有还不知道了,你念它干啥?那就糟糕了,就不肯念了。
那么这个八个法,是前面五个地,前面五个地有规律性的,总是有辩证性的,什么时候同时生起,什么时候,什么怎样生起。这八个呢,没有规律性的,它不一定的,那么就摆在这个不定地法里边,这是另外开了一个。
B3 明不相应行法
C1 明得非得
得谓获成就,非得此相违,得非得唯于,自相续二灭
三世法各三,善等唯善等,有系自界得,无系得通四
非学无学三,非所断二种,无记得俱起,除二通变化
有覆色亦俱,欲色无前起,非得净无记,去来世各三
三界不系三,许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得法易地舍
下边还有一点时间,把不相应行念了。不相应行里边,得、非得是最难的问题,因为有部里边,得、非得是一个重大问题,我们造的烦恼造的业,那些东西,它就是得非得里边来把它敷设的。唯识里边呢,阿赖耶识来藏这个种子,它就是靠得非得,所以得非得讲得很烦琐。那么我们也不必搞那么多,因为将来学唯识,由阿赖耶识来代替了,就不需要这个得、非得搞那么多脑筋了。但是得非得的具体的一些概念要知道一下,那么这里就是把这个重要的概念说了一下,得有两种,一种是获,一种是成就。
D1 明获
E1 未得今获
那么什么叫“获”呢?“未得今获”。打个比喻,没有得戒,第一次得到戒,“创至生相”,才得到的最初一刹那,这个时候叫“获”。或者已经失掉了,现在又重新得到了,打个比喻:以前是修过定的,修了定之后,得定了,但是“遇缘便舍”,这个得定之后烦恼一起就要舍的。
以前讲过一个公案,不晓得你这里讲过没有,我们再重复一下,因为可能有些人没有听到了,还有大要班的。一个国王,他是对一个,那是一个外道仙人,有神通的,非常恭敬他,每天请他应供到王宫里来吃饭。这个仙人也是神通广大,来应供的时候,飞来的,天空飞过来,像飞机一样了,直升飞机,飞下来呢,国王就把手里接到,把他那个足接到之后,慢慢地放在地下,再请他进去吃饭。那么以此为常了,每天如此。有一天国王是有重大的事情,吃这顿饭的时候,他不能来这里吃,外边有事去了,那么他就事先他很着急,他说“今天中午我要出去了,那么这个仙人来呢,没有人接他了,这事怎么办呢?”他的女儿说,“你这个,父亲,你着什么急呢?你天天这么接,我会的,我早就看熟了,我来接好了,你去好了。”国王说,“你会啊,那可以,我就去了。”那么他女儿就接了。这一天仙人飞来了,飞来之后,女儿,国王的公主,就也跟国王一样了,两个手恭恭敬敬接,接下来,那个仙人,那个印度的人都是赤脚的,他两个脚碰到两个手,软软的,年轻的女人的手,一碰,起了一个烦恼心,好了,接下来之后,神通没有了,退掉了。退掉了之后怎么办呢?饭是吃了,饭吃好之后呢,他要回去了,本来是飞回去的。这天他说,“我到你们的国家里边来了那么久了,从来没仔细看过,今天我要仔细看一看了,大街小巷都要去看一看,我走回去了,不飞了。”他就走回去了,飞不动了,没有办法了,这是神通就没有了。
还有一个公案就是说,有一个国王,他也是荒淫无度的,跑到一个山里边,把卫兵把这个山全部封好,每个出入道都封起来,不准人家进去,然后自己在里边大肆地放逸作乐,叫宫娥婇女裸体,跳裸体舞,自己吃酒吃肉,这样子。这个时候,正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又唱又跳的时候,天上一群的很多的这个外道的仙人飞过,飞过之后,有的呢,闻到下边的音乐声音,这个贪声了,声一起,这个好的声音,音乐一动呢,他起了一个贪着心,马上神通没有了;有的呢,是闻到地下的香味道,有女人身上的涂的香脂胭脂的粉,他起了个贪污心,神通没有了;有的呢,看到下边的女人的样子,一看也是神通没有了,结果,这一群仙人都像鸭子一样,啪天上掉下来了。那糟糕,这国王他,“我把那个兵,部队呢,把这个门,每一个门都守好了,你们这一批家伙,从天上掉下来了,偷看我的东西”,把他们抓起来了,惩罚他们。那就是说通,碰到因,碰到缘就会退的,这是有漏的,无漏的就不会退了。
E2 已失今获
那么这个退了之后,他再修,又得到了,这个第二次得到呢,也叫“获”。这是第一次,不管你第一次得到,或者失掉了,再一次得到,将才得到的生相,就是生住异灭的生,正在要生出来的时候,这叫“获”。
D2 成就
已经得到的,现在还保持不失的,叫“成就”,“所得法,流至现在”,叫“成就”。这是得,有两种。那么非得,也有两种,就是反过来了,不是得,就叫非得,没有得,就叫非得。“谓若有法,先未曾失”,假使有个法,以前是没有失掉的,或者重新得到了,现在第一次失掉,这个法的非得才开始,到生住异灭的生那个时候,才开始的那个失掉,那么叫“不获”。从不获开始,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它的,叫“不成就”,就是把前面获跟成就反过来就对了。这么两个意思就是明确之后,基本上就可以了。
这个下边就是它的关系,“得非得所依唯自相续,唯有自身,有得非得,非他相续,无有成就他身法故”。我们说得不得,假使我得到一个定了,祗有我自己生,不能说在他身上,他身上的“得”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我的“得”不能到他身上去。也不能非情,我得到一个什么,假使我得到一个录音机,这个东西,是个非情,这个不能说得不得。我们一般说话呢,我得到一个什么,跟这个“得”的意思不一样的,这个“得”的意思就是说,功德了,那一些事情呢,得非得,不是说我得到一块钱得到两毛钱了,这个不是这回事。那么所以非情呢,也不能有得不得,在他的有情呢,也不能说得不得,祗能说自己。就是成就什么功德,得到什么功德,我得到定了,我得到暖了,得到什么念佛三味了,这个事都是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是得到一个什么东西。这个得非得是限制在有情身上的。
那么无为法有不有得非得呢?有的,得到涅槃了,证到择灭的时候,择灭上有个得。我们说,以前我们讲的,这个流转还灭,还灭的体是择灭得,就是这个得,得非得那个得。“不证时”,证了道的时候,择灭上有个得,不证的时候,那就还没有证到,有个非得。我们的凡夫呢,择灭都是非得,择灭有不有?有,但是非得,没有得到。那么圣者呢,就是证到择灭了,开…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