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37

  ..续本文上一页,不能多生少,也不能少生多,这个“等”,无间的“等”就是这个意思。“想等”,想心所、行心所,其他的心所,同样不能一个生多,也不能多的生少。“于自类中,无非等义”。“自类”,受生受,想生想,心王生心王,这个祗能是一个生一个,不能多,都是等的。这是讲等无间缘的一个“等”的第一个涵义。

  “又解”,另外一个解释。“前心心所齐等,与后心心所为缘,非是前受生后受,前想生后想,自类中等也”。不但是受生受,想生想,祗要是前面的那个心所心王都能生后边的其他的心王心所,祗要数位相等都可以,不一定要死板板地受心所祗能生受心所,想心所祗能生想心所,等于我们排队买票的时候,前面那个买的人是澳洲人,后面可以是中国人,也可以是日本人,不一定要说澳洲人后头决定是澳洲人,不行,不一定要这样子,可以跳的,但是一个生一个,这是不能动的,不能生多的,这是等无间缘的又一个意思。

  “又解,后心心所,等用前心心所为缘,故此等字,通缘及果”。那么后心心所,用前面心的心所做缘,是“等”,就是说这个缘跟果要相等的,不能是不等,反正是讲等是数字的,都是一个生一个,而生的却不是要限制于某一类的,它是平等的,后的心王心所,都是可以生出来的,不限于受心所生受心所,受心所也可以生想心所,也可以生作意心所,也可以生思心所。“等”,平等地和后面的心王心所作缘,但是数字却是一个生一个。这个“等”呢讲了三个意思。我们掌握到前后的数字祗能是一个,这是最重要的。

  “无间”,“前心心所,生后心心所,中间无有余心间隔,名为无间。”中间没有隔开什么东西的,没有其他的心王心所夹在里边。前面那个生后边的,中间没有夹开的,那就是我们买票一样的,不能插队,你本来人家排好的,第一个人买好了,第二个上去,第三个人,他没有排队插进来了,不允许,祗能收第二个,不能夹第三个夹进去。这个“无间”,中间不能有夹其他的,叫无间。“故此无间通缘及果”,这个缘跟果,中间不能夹东西,这个无间对缘来说后头不能有夹,对果来说,前头不能有东西夹上去,这两个东西之前不能夹其他的。“或等无间即缘”。等无间,这是讲持业释,等无间本身就是那个缘,等无间——相等又是无间的,它本身又是引生后面那个果的缘,所以说“等无间即缘”,持业释,这个是讲六离合释,不去管他了。“或等无间之缘”,等无间的缘,那么等无间是果,等无间要靠那个缘生出来的,是等无间的缘,这是依主释,这两个都可以用。那么这些我们是讲六离合释的,复习一下就完了。那么等无间的意思呢,我们要能掌握到的就是,前面的心王心所,它一个生一个,不能数字多,中间又不能夹其他的心王心所,这个叫等无间缘。那就是说前面心心所生过之后,后面接上去,挨着一个一个生起来,它数字要一个,都是一个体,那么它的中间呢,不能间隔其他的东西夹进去,这个样子的缘叫等无间缘。那么祗有心王心所有,其他的都没有。

  

  D3 所缘缘

  下边呢,“所缘缘”。“所缘缘者,谓所缘境为缘”。所缘的境能够做一个缘,“能牵生心心所法”,这个我们讲过了,心心所法它等于一个人,一个病人,或者是老人的,没有力的人,没有手杖是站不起来的,走,不能行动的。那么心王心所也一样,没有所缘的境,它生不出来的,一定要靠了、缘了、, 攀缘了那个境,它才能够生起来,所以说这个境就是生起心王心所的一个缘,叫所缘的缘。它所缘就是那个境,也是生起那边这个缘,所以说所缘就是缘,就是六离合释的持业释。那么所缘缘很简单,它是心王心所所缘到的那个境界,都是所缘缘,它这个所缘是能生起心王心所的一个缘,叫所缘缘。所以两个缘呢,一个是所缘的境,一个是能生起它的缘,所以叫所缘缘。

  

  D4 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就是缘。它所增上的果,这个就是能作因,它就是增上缘,增上这个力量就是这个缘,这个缘的功能就是能够使果增上的,或者是不障碍它,或者是有一点力量把它生出来,那么增上这个功能就是缘,也是持业释。

  这是把四个缘的名相解了。下边是要配那个因跟缘的联系的关系。

  

  D5 六因与四缘相摄

  E1 因缘

  因缘五因性

  “因缘五因性”,这是表。因缘的体,它到底是哪些法呢?就是六个因里边的五个因,把能作因除开,还有五个因,就是它的体,就是因缘。那么我们表上因缘就是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徧行因、异熟因,这五个因都属于因缘的。

  

  E2 等无间缘

  等无间非后,心心所已生

  下边,“等无间非后,心心所已生”。先说“非后”,阿罗汉临入涅槃的最后的心王心所,这个安个特殊的名字叫“后”,因为它再后面没有了,最后了,阿罗汉出了三界之后,再也不投生了,那么再以后不会,心王心所再不会生了,得到临入涅槃的那个心王心所呢,最后的那一个,以后再也没有了,那么叫“后”。这个“后”呢,它不能作引生后头,心王心所后边没有了,不能引生了,这个除开,虽然它也是心王心所,但是它不能做等无间缘了,所以说这个要把它除开,“非后”,就是把这个除开,不是那个,其余的都是,余除后心外,把这个阿罗汉得涅槃的心之外呢,所余的已生的心王心所法都叫等无间缘。因为我们说除了这个心之外,其余的心王心所,后边都要生心王心所的,既然是能生呢,它就是缘了,能够生起后头的心王心所,这一类的都叫等无间缘。不管你证哪一个果,祗要你不入涅槃的,它后头还要投生的,或者这一辈子还要继续下去的,那么前心已生,后心决定要跟上来,那么它就是,哪怕你是要命终之后投生,还得有心,投生之后,还是要生起,不断地会生下去,除非入涅槃了,不生了,所以入涅槃那个心要除掉,其余的心呢都会引生心王心所后边的,所以都叫等无间缘。

  “论云”,这是《俱舍论》的话,“此缘生法,等而无间”。这个缘生法,它相等而且中间没有间隔,依这个道理、意思呢叫等无间缘,这圆晖法师,小字,他说,“法者,此果法”,此缘生法,这个因缘所生的果法,等而无间,对这个缘生呢是相等,又没有间隔的,叫等无间缘。“果法,与缘等”,因为没有间。这个是一般我们前面都讲过。“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所以说色法不能做等无间缘。“不等生故”,为什么不能呢?它的生不是相等的,可以少的生多,也可以多的生少。他就举例了,“谓欲界色,或无间生欲界色界,二无表色”,它可以生,一个生两个,欲界的色,“无间”,就是没有间隔,“生欲界色界”,两个无表色,一个生两个,什么意思呢?受戒的时候,在第三羯摩的时候,这个人入定了,入定了之后,第三羯摩,这个别解脱戒的无表色生了,入了定之后,定共戒又生了,定共无表又生了,那一下子生两个无表色,受戒的那个色,欲界的那个表色,可以生两个,那么一生二,就是多了,不是“等”。所以色法不能作等无间缘。“或无间生欲界无漏,二无表色”,也可以生出欲界无漏,那就是说它入了这个无漏的定,无漏定就是证果了,他就在受戒的那一个刹那,证了果了,道共戒生起来了,两个无表色,一个是别解脱戒的无表色,一个是道共戒的无表色,生两个,这都可能,所以不是“等”。

  “由诸色法,杂乱现前,等无间缘,生无杂乱,故色不立等无间缘”。因为色法是乱的,可以多生少,可以少生多,而等无间缘就不允许这样子,所以说色法不能作等无间缘。那么世友尊者有争论说,“于一身中,一长养色,相续不断,从此后复有第二长养色生,不相违害,故不可立等无间缘。大德复言,以诸色法无间生起,或少或多故,谓或有时,从多生少,如烧稻稗大聚为灰。”色法可以从多生少的,一大堆的稻秆子一烧成了灰,就一点点大了。“或时复有从少生多,如细种生诺瞿陀树,根茎枝叶,渐次增荣,耸干垂条,多所荫映。”这个就是说,印度有一种树,它是非常大的,而它的种子呢极小,色法里边,极小的种子可以生出极大的树,那么又是从少生多了,都不能作等无间缘。这个不去管它了。总之色法不能做等无间缘就完了。等无间缘决定前后要相等的,祗有心王心所可以作。

  

  E3 所缘缘

  所缘一切法

  “所缘一切法者,谓一切法,与心心所,为所缘(境)”,都可以作个缘。“心心所法”,心王心所,“其性蠃劣”,它的性,它的体质非常弱的,就是我们说的像老人一样,要手杖才能走路。它呢也是,一定要境,执了这个境才能生,攀缘那个境上,才能生起那个体。“犹如蠃人非杖不起,故一切法识所攀附,名为所缘。”所以一切法,识所依靠它的,攀附在上面的,所缘的,都叫所缘。这个所缘的境,“有别体性,是心心所,发生缘故”,心王心所发生的缘,就是这个所缘的境,所以所缘就是心心所生的缘,又叫所缘缘。这个所缘是那个境,缘,这个境又是生起心王心所的一个缘,所以叫所缘缘,这个我们前面都讲过的。就是取境呢,一个缘境的差别,取境,它这个六根体本来有的,但是产生见闻觉知的作用、功能,这个叫取境;缘境呢是心王心所的体,本来没有的,你缘了那个境,生出体来了,这叫缘境。那么这里就同样意思,心王心所的体,它要生出来,要靠一个缘,这个缘就是所缘的境,所以这个叫所缘缘。所缘就是那个缘,那也是持业释。

  

  E4 增上缘

  增上即能作

  “增上即能作”,增上缘呢,就是能作因。“谓增上缘性”,增上缘的体,这个性就是体,就是能作因。“以即能作因为增上缘故”,就是能作因,它就是在缘里边就叫增上缘。“此缘体广,名增上缘”,这个增上缘的增上呢,它就是体很大、很多的。“一切皆是增上缘故”,一切法都能作增上缘。“问”,这个就是…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