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到他善根成熟了,就想叫他出家。那么有一次,佛就到他的家里边前,托一个钵,那么这个难陀,虽然他不想出家,对佛却是非常恭敬,看到佛来托钵了,他马上要下去给他最好的饮食,给他钵里摆上去。他这个时候,佛来的时候,他正在楼上给他的夫人画眉毛,那么这个,他夫人就不行了,“你不要下去了,我的眉毛画了一半”,他说“佛来了,不能不去”,那么他的夫人就说,“好,你去,赶快来,我眉毛上这个画的东西没有干之前你要赶上来的”,他说“赶上来,马上赶上来”。结果他很快地拿了东西往佛的钵一摆,把钵交给佛,想他上来了,哪知道佛不接他的钵,往前走了,那么怎么办呢?他祗好拿了个钵跟了佛后头走,一走,走到哪里?走到佛的庙里去了。走到庙里去之后,佛说,你很好,你善根成熟,我给你剃了,就把他剃掉了。这个他难过了,他说我这个夫人,还等着我来画眉毛的,怎么头剃掉了,难过。但是佛的威光很大,他也不敢说我不要剃,他就剃了,剃了还是找个机会回去。那么他剃了之后,寺院里生活了,他们寺院里边要托钵的,托钵就是说全体的僧人都到街上去托钵。那么轮班的,一个人在家里守门。有一次轮到他守门了,他说机会来了,这个才好回去了,他们托钵去了,我就是溜掉了。他等佛带了大众托钵之后,他就是把门关好,他很负责了,恐怕人家偷东西。关了东门,西门开,关了南门,北门开,总关不好,他说再耽搁时间,佛回来了,逃不脱了,不关了,反正这里的钱我赔得起,他是太子嘛,他说就是东西偷完了,我也赔得起,不管它了,就走了。走了,他想,佛那么多人,可能走大路的,我就走小路。他从小路走,走了一半,好了,前面佛带了一大批人来了,佛就看到他,故意问,他说“你怎么了,怎么跑来迎接我了?”他说,“对,对,我来迎接你。”又回去了,跑不脱。跑不脱呢,他很难过了。
后来佛就知道他的心,就想他的夫人了,就有一次,带他到一个山上去,一个山上,一棵枯树,枯树上边一个猴子,一个母猴,老得来牙齿也掉了,眼睛也瞎了,在枯树上坐在那里。他就跟难陀说,“你看这个猴子,你看到没有?”他说“看到了”。“你说好不好看?跟你的夫人比,哪个好看?”这个怎么好比呢?他的夫人是天下的女人中最漂亮的,这个是一个瞎掉眼睛的老猴子,这个不能比的,他说“不能比”。“好,好,很好。”有一次,他又带他到天上去,佛就说我带你到天上去玩玩。天上去玩玩呢,这个到了天上去带了,佛有神通。到天上之后,佛就看到了很多的美女,中间一个天子,旁边很多美女围绕,在逰玩,很好。他看了有一个座中间空的,没有人,那么天女很多,已经等在那里了。这个难陀就问佛了,他说:“这个座,天子没有,这么什么意思?”佛说“你自己去问”,他去问那些天女了。他说:“我看到很多的天女都围绕于天子在那里逰玩的,这个座怎么空的呢?”天女说了,她说“你不知道”,她说“这个是人间有一个人叫难陀,他跟了佛出家了,修行了,将来死了以后,就生到天上来,就在这个座,我们在等他。”他是很高兴,他说“我就是难陀。”他不想回去了,这个天女说“唉呀,你不行,你现在这个身体是人间的,臭得很”,就我们讲动物园一样的,臭得很,她说“你要把这个身体完了,以后生到天上来,这个你的宝位,可以你来坐。”好,他说好好好。他这样子想呢,他是心里想了,天女……。佛就问他了,你看这个天女跟你那个孙陀罗比比哪个好看?哎呀,他说不好比了,这个天女比孙陀罗呢,就像一个瞎了眼的老猴子一样地难看了,这个不好看。我们说好看不好看是比较来的,你看到好的,一比他那个夫人,就丑得像那个,这个天上的人当然比人间要好得多了。那么这样子,佛就告诉他了,你这个夫人就像瞎猴子,你还欢喜她干什么呢?那个难陀就好好地修行了,再也不想家了。
后来一段时间,佛又带他去逰地狱去。地狱里边,各式各样的人在受罪,都是惨得很,那是痛苦得很。他看到一个油锅,里边在煎,很多油锅里边,油烧滚了之后,把罪人一个叉子一叉丢了里边去,那里去摆了油锅里煎。有一个油锅是空的,那里边的狱卒,就是处罚罪人那些狱卒闲在那里,坐在那里等。这个难陀又奇怪了,他问佛,“这个油锅,怎么空的呢?”佛就说:“你自己去问吧。”他就去问了,他说:“我看到很多油锅都煎的有罪的人受苦的,这个油锅怎么空的呢?”狱卒说:“你不知道,人间有个难陀,他为了看到天上的女人好看,他就修行了,他修行之后,死了之后生天,就享福,福享完了,就到这个油锅里来了。”他听了赶快跑,再也不敢说我就是难陀,一说的话把他拉进去了,他就跑掉了。
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上的福气再好,受完了,地狱油锅就等在那里。那就是这个受享受,我们说并不舒服的,正像一个人要枪毙了,或者是过去封建的要杀头了,在杀之前,给你吃一顿最好的饭,你享受,把你吃醉,一刀就砍掉了,这个饭哪个也吃不下去,知道吃下去就要死的。那么这个天上的享福,你如果享受了之后,享完了,要到地狱里去煎油锅的,这个福也不要享了。所以说难陀就看到这一点,好,知道了,这个天上的福享了还是危险,还是真正修行了,那后来成阿罗汉了。那就是说整个的世间上,不管天上人间,当下有苦,过了之后,没有不下地狱的。人间的享受,你说有钱有势,什么都好,但是享完了,也到三恶道去了。天上一样,福享完了,到恶道去了。这个生死轮转都是苦,没有什么好,真正的安乐的地方是没有的。所以说我们要把这个道理要搞清楚,然后才说得上修行。这叫什么?就是我们上一次说的出离心,这个心不生起来,永远在轮回里流转,是出不了的。出离心生起之后,那就是才能出离这个痛苦的世间。那么这个出离心生起以后,他就对生死要厌离了,再也不要受生了,天上也不要去了。这个生起之后,那么他要追求真正安乐的地方了,那就是涅槃了。
涅槃,很多人误会,死掉了叫涅槃,什么人,法师,什么死掉了,涅槃了,这个好象是听起来很消极。实际上这个涅槃是我们最高的境界,最安乐的境界,就是一切痛苦都消灭的,一切烦恼都没有的,一切最……。我们的安乐跟痛苦是相对的,这是绝对的,没有痛苦,没有一切的……,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意思。不能从相对的看,相对的安乐总是痛苦的,你同这个比好象是安乐,对那个比它是痛苦,正像这个孙陀罗夫人一样的,对瞎了眼睛的猴子比,她是美丽的,跟天上一比,她是丑的。所以安乐跟痛苦是相对的,超出一切痛苦的安乐,这才是绝对的,就是涅槃。涅槃的积极方面就是菩提,菩提跟涅槃是一个东西,从积极的意义说是菩提,从消极的方面说,消灭一切痛苦的,消灭一切苦难的,叫涅槃。
我们看到世间的苦恼,才要追求涅槃的安乐。这样子,就要看了,那么我们流转生死,到底它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东西?那就是说我见,执着有个我,那么所以要真正厌离生死、脱离生死呢,就要灭掉这个我。就是我们讲的,不管你是二乘也好,大乘也好,都是把我要灭掉的。所以说《俱舍》是讲灭我的,不能说它是小乘。就是看了,你到底是要成佛去灭掉这个我执呢,还是要自己成阿罗汉灭我执。如果你要发心是成阿罗汉的,那你是小乘,如果你要是成佛的,那就是大乘。不能说《俱舍》是小乘,祗能说你人是小乘,人是大乘,你大乘的人,去学《俱舍》,就是大乘,你小乘的人学《俱舍》,就是小乘。 《俱舍》本身不能说是小乘。这个概念,我们希望我们听了今天的这一堂课之后,以后再有人说《俱舍》是小乘的话,你们可以跟他辩论了。你说什么依据是小乘?你说说看,他说是破人我的,那么大乘破不破人我?他说是祗破我执。不破法执的,我说我们的经里边说,这个破人我,必定要破法我,这个道理跟他一辩,他肯定没有话说。因为我们这个都是经里边的,已经是从两千多年来定下的定论,不可推翻的,祗要你肯去探讨,探讨得深一点,那是你讲的理由就多一点,探讨得浅一点,少一点,如果不探讨的话,人家说,你祗好听他的,你没有办法。也从这个道理说,我们自己要修行,必定要学教,如果要教化人家,那就非学教不可,你不学教,第一个说服不了自己,人家说《俱舍》是小乘,你也说小乘。那么怎么样呢?你学这个,不是小乘,你要跟人家说,不是小乘,那要更多的理由去说服他,因为他也很多的依据在那里了,你要把他一个一个打破呢,你要学得更多一些。
所以我们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佛法是很衰,那么魔却是很盛,什么气功了,什么外道多得很,清海无,还有卢胜彦,这一类的神通很大,吸引力也极大。大陆上也很多相信青海无的。还有据说,印度一个婆罗门,叫什么薄伽梵的,薄伽梵是佛,他也称薄伽梵,他的神通之大是很稀有了,据说他那个地方,世界的航道,各个大城市都有航线,通到他地方,什么疑难的病,他那里拿一点东西吃,吃了就好,假使他身边没有东西,空中一抓,东西就来了,一吃,好。他神通大得很,但是外道。所以说现在外道很强,而佛法很衰,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弘扬佛法,要自己不被外道所迷惑,那么必定要把教理学好。
我们从理上说,神通是一个力量,我们说等于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佛教有神通。但是佛教衰了,神通就很少的人有神通,有神通的人,佛教也不准用神通来教化人。因为神通,我们儒家有“以力服人者霸”。这个就是……不准用神通来弘扬,这是佛一贯的原则,佛教里边,在佛在世的时候,就不准比丘用神通来教化人,要用道理来说服人家。那么神通是不是好用?偶尔也能用,但是用的时候,不要人家知道你在用神通,而他自己感觉到这个道理对了。
举一个比喻,以前有一个国王,他跟一个阿罗汉出家。后来听…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