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们把它选出来,都讲完了。
C3 明三皈体
皈依成佛僧,无学二种法,及涅槃择灭,是说具三皈
下边,我们说三皈的体。我们都是佛教徒,皈依三宝,到底皈依三宝,是皈依什么?这三宝的佛宝、法宝、僧宝是什么为体的?这个事情,也是个重要的事情。搞了半天你皈依佛、皈依释迦牟尼佛,皈依法、皈依什么?阿弥陀佛,皈依这个三藏十二部经,这个太简单化了。我们说,还是要知道得要详细一点。
,
什么叫皈依三宝的体呢?“皈依成佛僧,无学二种法,及涅槃择灭,是说具三皈。”皈依佛,就是皈依成佛的无学法,皈依僧,就是皈依成僧的学无学法,皈依法是皈依最高的解脱涅槃,这才是真正三皈的体。这个我们一般恐怕不知道的。法么就是三藏十二部,三藏十二部说了干啥的?叫你证涅槃,真正的法就是涅槃,最高的是涅槃了。我们一开始就说,在这个法处里边,它包含最高的法,所以这个地方叫法处,其他的不叫法处,最高的法就是涅槃,择灭涅槃。皈依佛呢,不但是皈依佛的身,不是皈依……,这是有部的说法,皈依佛,并不是皈依佛的身,佛的身,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皈依他吗?不是的。皈依,“但归依成佛无学法”。佛为什么成佛的?这个法,才是我们皈依的体,这是有部,是绝对理智的,不重感情的。我们所以说,一般说佛教是迷信,你从这个角度看,根本人的关系一点都没有,一点也不讲感情的,这是真正的理智了。他说皈依佛,是皈依成佛的无学法。什么叫成佛的无学法呢?佛要成到佛,他要修的那个法,得最高的无学,就是佛的尽智无生智,这个是最高的佛。我们说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称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所皈依的,那么这个佛的身体是附带的,在有部是不皈依的。那么世亲论主有另外的看法,这个我们以后讲。
D1 皈依佛
为什么要皈依佛是皈依佛的无学法呢?三个理由。“由无学法,能成佛故”。我们说佛伟大,伟大在哪里?因为他身上有无学法,如果他没有这个法,单是三十二相,一个样子,那怎么度众生?你智慧也不够,也并不见得伟大,所以说不是在外相上,在他的内涵的这个智慧,尽智无生智,都是智慧。所以说佛所以能成佛,就靠这些法才成佛的。当然这个是成佛的主要条件了,我们是皈依这个东西。
那么“佛得无学法,是殊胜故”。佛之所以殊胜,因为得了这个无学法,我们才看到佛伟大。那么真正的东西还在无学法,所以我们皈依要皈依无学法。
“佛得无学法,能够觉悟一切故”。佛能度一切众生,也是靠这个东西。那么我们说,真正能度众生的是什么?还是佛的无学法。
所以说我们真正皈依的体,严格地说是佛的无学法。但是世亲菩萨,他就是扩大一点了。固然说皈依佛是皈依成佛的无学法,但是佛的身体,也是我们的皈依对像。因为我们这无学法就依托在佛的身体上。我们中国也经常说一句话,佛经里也有,贫女怀王,一个很穷的女人,她肚子怀的胎是做国王的,那个女人就——虽然她穷——也算尊贵了。我们从这个方面说,就是说佛为什么尊贵呢?因为他是有无学法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所以说佛也是我们皈依的体。那么世亲菩萨证明呢,出佛身的血,祗要出一点点血,就得五无间罪,可见得佛是最尊贵的,不能破坏的。那就是说,我们皈依佛的话,佛的身也在里边。这是世亲菩萨的见解,把有部的绝对严格的这个放宽一点点。
D2 皈依僧
那么皈依僧呢,“谓归依成僧二种法”。什么叫成圣的二种法呢?就是有学无学。阿罗汉是无学,那些初果、二果、三果是有学。那么所以能够成圣的学无学法,这是我们真正皈依僧的体。皈依僧并不是皈依你一个人,你这个人,一个肉团子,有什么稀奇?这个普通凡夫,你跟他们大粪一样的。那这是因为他有无学法、学法,才是皈依他,才是皈依的是这个东西,把人跟法分开来了。我们说依法不依人,就是这个东西。我们四依里边,依法不依人,就是这个东西。我们依的是法,不是依的人。所以说,不重感情作用出发,一点感情作用也没有。那么我们皈依的是,因为僧之所以可贵,也就是说他有这个学、无学法才可贵。在这里要简别的,就是说,这是指的僧还是圣者僧,不是凡夫僧,凡夫没有学、无学法,都没有。那么凡夫我们不要皈依了?是不是不要皈依了?要皈依。圣僧哪里来的?从凡夫僧来的。那个圣僧从天生出来我开了悟的、见了道的,没有的,都是经过凡夫而修来的,因地上是凡夫僧,那么果是贤圣僧,我们皈依贤圣僧,把因也包进去,凡夫僧也皈依在里头,这是更宽的一个说法。那么最严格的,贤圣僧也不是我皈依的对象,皈依成了贤圣僧的法,所以说从头到尾,都是皈依法。皈依佛也是皈依法,皈依僧也是皈依法,皈依法更是皈依法。所以这是非常理智的,一点迷信色彩也没有,一点感情作用也没有,这是有部的特色。
那么这个世亲菩萨的看法呢,你既然是这个圣者,这个圣人他身上有学、无学法,这不是一般的僧人了,也是我们皈依的对像,也要皈依他。那么这个毕竟,这个学、无学法寄托在这个僧人的身上,那他也是皈依的体。所以说,世亲菩萨呢,皈依佛么也皈依佛身,皈依僧呢,也皈依僧身。假使你对贤圣僧,去做损害的话,感的果报也很可怕。这我们不是讲到吗?一个阿罗汉洗澡,他起了一念的欲心,就马上变女身了,还是一个持戒的比丘,他祗起了一个念头,就马上感报,当下就感报。这个阿罗汉的圣僧这个身体也不可轻视了,你起一念头的这个不好的烦恼心,就会马上把根都变掉了。那这个就是说,僧的身也是我们皈依对像了。
D3 皈依法
那么皈依法了。皈依涅槃择灭,祗皈依涅槃择灭,“一切圣生身中,所证择灭,是善是常,寂灭一相”,这就是一切众生身上都有寂灭体,祗是没有证到。那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样的,就是皈依这个东西。这个择灭的涅槃是我们最高的法了,是我们所皈依的对象。这个也不是皈依一个,一切众生身上的都是通通皈依,那么这个是很理智的问题。
皈依法,皈依的是择灭涅槃,皈依僧是皈依的成圣的学、无学法,皈依佛是皈依成佛的无学法。那么扩大一点,皈依佛的无学法,也皈依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毕竟不是容易来的。我们在这个将来贤圣品要讲到,佛的三十二相是怎么来的?三大阿僧祗劫的六度梵行,头目脑髓,苦行修完了,然后要一百个劫(大劫),就是说成住坏空是一个劫,一百个大劫,专门修这个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花了很多时间修来的。怎么修的?都是功德修来的。我们在这个《现观庄严论》,我们提的那本,那他就讲的,佛的三十二相是哪些功德来的,佛的这个每条好相,是哪些哪些功德来的,佛的那个眼睛跟青莲花一样的,是什么什么功德来的,佛的手是细长的,是什么什么功德来的,这个肉的相又怎么来的,都讲得很清楚,都是大功德修来的,要修一百个大劫,所以这个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那么最后,就是说皈依啥意思呢?救济的意思,求救了。自己是苦恼,要求佛法僧来救我们。求救,这是皈依的意思。
那么这个讲好以后,我们对三皈依有一个进一层的明确了。那是说跟我们所谓一般说的普通的宗教一样,你皈依我,我是什么东西,好象是一般性的、庸俗的这个皈依方式呢,全部不一样了,全部是理智的。我们是皈依的那些殊胜的法,这些皈依可以使我们成贤圣僧,也可以使我们成佛,最后证到的就是……,成佛也好,成圣也好,最后的归宿,就是最高无上的、一切苦恼都没有的、这个最高的无住涅槃。不但自己成佛,证到这个,要把一切众生都度脱到这个永远离开苦的,所谓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不是有四种吗?常寂光土,就是这个东西,其他的是为了达到常寂光土的一些前面的方便。那么三皈依的体,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介绍一下。
A2 释诸业名
下边,经里边讲的业很多,我们就一个一个地介绍,介绍好几种。
B1 明三性业
安不安非业,名善恶无记
第一是善业,这个是普通的,大家都知道的,善业、恶业、无记业。
什么叫善业?这个话也不好说了,人家说什么叫善业?善的业叫善业。什么叫善?那就是要联系到我们佛教的善的标准了。“安稳业,得可爱果,济众苦故”。什么叫善业?这个业是使人家得到安稳的,就是说感的果是可爱的,不是苦,不是痛苦的果。那么这个业呢,可以救一切苦的,这叫善业。那么就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做的好事么就是善业”,这个是笼统的话了,你怎么样叫善业呢?这是明确地给你界线划起来了。
恶业就是反过来,“不安稳业,招非爱果”,招的果是不可爱的,那么“损有情故”,是损害有情的,那就是恶业。这个标准都很明确。
什么叫无记业呢?“非前二业”,既不是善业,又不是恶业,“不可记为善、不善故”,不可把它分别它是善的、不善的,这叫无记业。
那么我们就看了,我们的善恶是可以说基本上能看了,一个是本身这个业是不安稳的,第二是它是要招这个苦果的,第三个是损有情的。那么这个标准拿到之后,你自己可以衡量了。我做这个事情,对人家有损害的,都是恶业,对自己要感苦果的,就是恶业。不是说这个三教一家,大家都是劝人为善的,那么儒家也是劝人为善的,道家也劝人为善的,基督教、耶稣教、天主教都是劝人为善的,乃至一贯道也是劝人为善的,那都是一样的,那个是糊涂,糊涂思想。这个善恶的标准大大不一样。那么佛教的标准,我们已经提出几个了,所谓善有四种善,胜义善、自性善、相应善,还有等起善。不善也有四种,这里又说善业是这样子的叫善业,这样子的叫恶业。
B2 明福等三业
福非福不动,欲善业名福,不善名非福,上界善不勤
约自地处…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