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业果无动故
下边又是三种业。经里边是说了很多三业了,我们都要介绍,以后看经就能知道了。“福业”,“非福业”,“不动(业)”。
欲界的善业叫福业,“招可爱果,益有情故”,就是欲界的善业。这是前面的善业通三界的,这个是单是欲界的善业叫福业。为什么叫福业呢?“招可爱果”,感的果是可爱的,就是乐果,也是对有情有益的,这是福业。
第二种“非福业”,不善业叫非福业……,欲界的不善业,不善的当然是欲界的,不要写欲界都可以了,因为上二界没有不善。所以说前面欲界善业要加个欲界,区别于色界、无色界,而不善业呢,不加都可以,因为它上界没有的,决定是欲界。不善业叫非福业,它招的果呢,非可爱的苦果,损害有情的。
那么还有一个就是说“不动(业)”,“上二界善,名不动业”,这就是善业里边分两个了,一个是欲界的善业,一个是色、无色界的善业。色、无色界的善业,叫“不动业”,“约处言之,业果不动”,就是说你得了初禅之后,初禅的善法修好了,将来是决定生初禅。二禅的定,善法修好了之后,将来是决定得二禅的果,生到二禅天去,它是处所不会动的,根据它所生的地方,这个业果是不会改变的。绝对没有说,你修了初禅业之后,生了人天去了,生了欲界的人天去了,不会的,它这个定的力量是很强的,祗要修定修成功了,下一辈子决定先感这个果。其他的果有不有?有,顺后受业,后辈子再受,这个果决定是先受,得了禅定的果要先受。所以得初禅决定生初禅天,二禅决定生二禅天,这个业,它处所不会动的,业果不会动的,所以叫不动业。那么这个我们要记住。四禅叫不动,它情况跟这个不动业不一样的,四禅是三灾所达不到的地方,内灾、外灾都没有的,叫不动。这个是它的业果,修什么业,感什么果,不会动摇的,初禅的业,定造好、修好之后,决定生初禅天,中间不会改变的,叫不动业。
B3 明三受业
顺乐苦非二,善至三顺乐,诸不善顺苦,上善顺非二
余说下亦有,由中招异熟,又许此三业,非前后熟故
顺受总有五,谓自性相应,及所缘异熟,现前差别故
那么下边还有“三受业”,顺三受业。
“顺乐受”,从欲界开始,到第三禅的所有的善业,都是顺乐受业,因为第三禅还有乐受,初禅、二禅都有喜乐,欲界当然还有欲界的乐。所以从欲界起到第三禅所有的善业都叫顺乐受业。欲界的不善业,“顺苦受(业)”,感的苦果。那么还有一种,“顺不苦不乐受(业)”,第四禅开始,到有顶,就是非想非非想天,所有的善业都叫顺不苦不乐受业,因为它们感的果都是舍受。第四禅以上都是舍受了,因为他们感到乐受,固然比苦受好呢,也是不安稳的,最好不动的,中受,不苦不乐受。那么他们第四禅以上都是不苦不乐受,所以叫顺不苦不乐受业。“有余师说,由中定业招异熟故,证知下地亦有顺非二业”。中间定,就是我们说无寻有伺地定,这个定也招异熟果,中间定的异熟果,它也是,中间定,我们说也是不苦不乐受,舍受的。所以说,不但是第四禅到有顶有这个顺不苦不乐的业,就是在下边,中间定也是感到不苦不乐受的……
(15B)根本就没有,很多东西,你说藏密的名相,你去查它个字典,白白查,一点都没有的。那么也有很多这个中观的书,我们以前汉地没有的,日本当然是从汉地学的,它是汉语系的佛教,汉语系佛教没有的东西,现在翻过来的,或者是南传的也好,或者是藏语系的也好,这个一些名相,他那里日本自己也没有。另外有一部什么佛光大字典好象很大,我也没有看过,到底里边包含多少,我看也不会很全,因为藏语很多的论,他没有翻过来,那么翻过来的东西,也没有哪个去整理,把它名相把它归类去收集起来,可能很多名相还不完全。所以说,我们在学了《俱舍》之后,有很多名相,记住之后,以后看经,看其他的佛书,都会占便宜。那么今天,现在就讲到这里,大家休息一下。
第十讲
B4 明三时业
C1 明四种业
此有定不定,定三顺现等,或说业有五,余师说四句
定业不可逃。不定业呢,可以转的。那么定业是分几种:一种是“顺现受”,这一辈子要受的,现报;“顺生受”,第二辈子受的;“顺后受”,过了第二辈子,第三、第四、第五,不论哪一生受的都叫顺后受。这是决定要受的,有三种,现身受的,“顺现受业”;来生受的,“顺生受业”;那么不是来生,以后的,第三生以后的都叫“顺后受业”。这是虽然时间有差异呢,但是这个业必定要受的,叫定业。一般说定业不可转,就是指这一些,它不管你什么时候受,但是总有一个时间到了要受的,不管来早或来迟,总是将来是决定要受的,这个。那不定业有两种,“果定时不定”,这个受的果报,是必定要受的,但是时间就不一定,或者你现在受也可以,或者你来生受也可以,或者再推到后头受也可以。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就是修行,这个果报来了害怕,就求菩萨,把他果报推迟,这一辈子不要受,下辈子不要受,什么时候受?自己成就了再受,成就了不害怕了,这个也可以的,等你成了,通了,通达空性以后再受这个也可以。那么这是“果定时不定”的业可以这么做。那么还有一种“果时俱不定”,果受不受也不一定,什么时候受也不一定。这种业,你祗要好好忏悔,马上就消掉了,这个是比较轻的业。
那么定业不可转,这件事到底能不能转?我们还是要简别。在高层次的佛教里边,什么业都能转,能转,转呢就是看你的力量多少,力量大的,转得可以没有,力量小的,大的变小的,这是看自己的忏悔力多少了。但是这个忏悔力呢,自己发心要忏悔,方法还要有了。这个我们说要跑得快,要工具了,你说那个自行车,固然比跑路快一些,毕竟还是不太快,你说有个汽车了,摩托卡了,是快一点了,跟飞机比还慢得多,如果你要飞机来更快,那么问题就在你能不能得到那个飞机,他的问题在这里。你心倒是发心要快点走,那么飞机能不能得到呢?那就是我们要求忏悔业障,忏悔的方法,你有不有?有这个方法呢,发猛厉的心忏,可以把它忏悔掉,如果方法不得到,还是忏不掉,那么就是这个问题了。所以说这里简别呢,就是说,定业在某种人来说,要给他说定业,就是说叫你不要造业,你这个业造好之后,决定要受的,你逃也逃不了的。但真正对忏悔心猛厉的,想修行的人说呢,又可以说你可以忏悔。
我们说杀人是定业,这个我们可以说的。昨天我们不是讲的,央掘摩罗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你想多厉害,他成了阿罗汉了,再也不受了,逃掉了,忏悔掉了。他这个人的心猛厉,佛给他的殊胜的忏悔法一修,不但是罪忏掉了,阿罗汉也成就了。阿罗汉成就了,他就三界再不来了。这九百九十九个人,怎么办?他要找冤家,就找不到了。那这个公案是要联系以前的事情了,以前的因地上这九百九十九人是害他的,所以这次要报掉了,就算了。那么这以后,那么他自己修了,成就阿罗汉,也把那些人也超度掉了,也就算了。所以说,你有方法的,并不是你犯了这个大的罪,就没有办法了,非要……,杀一个人,我们说要受报,起码五百世被人家杀。那么九百九十九个人,你算,你最少的五百世来算,你要受要还好多债,但是阿罗汉,一个债也没有还,他就走掉了。这个是有忏悔法的殊胜的。
我又想起昨天一个事情,因为昨天没有大要班了。我们是讲了这个中阴身能不能转的问题。今天大要班的人,不管你多不多,总都有几个不同的人在里头,我们还是要重复一下。就是说中有业,根据《俱舍》说,人的中有假使是成就了,决定作人,不能转了。那么狗的中有,假使已经生起来了,已经起来了,起了狗中有了,那是不能转,决定投狗胎去了。这是《俱舍论》的这个结论。
但是,我们从这个唯识的角度来看,这是不了义,就是说,这是仅仅对某一些机的人说的话,那么再高一层的话,就是说中有可以转。你假使造了善业,可以把狗的中有超度它到人的中有,或者甚至于到高级的天上去。那么就看,你超度的人,是哪个人。决定要跟他有密切关系的,他才接受你的东西。如果你跟他不相干的,他就不接受你的,你白白超度。再一个,这个人本身,生前培过福的人,利用他这个福德因缘,把他一把力抽上去。如果他本身毫无福德的,你再费劲,他也很困难,逃不了。那就是说我们在生的人,就鼓励大家了,也叫你们去鼓励其他的,管他信不信的人多培点福。多培福的时候,人家超度你,才有帮助,如果你自己本身一点福也没有,他就没有办法了。我们世间上也有的,你们托人家办事情,你总要有点才能了,我给你个工作,岗位给你去,你什么都干不来的,我给你哪个地方插不进去了,是不是?我要帮你忙也帮不了忙了,那么你总要自己有点才能。那就是说自己要有点福气,才可以转过去。那就是说人的中有,里边,我们说讲这个唯识讲阿赖耶识,狗的中有里边,有人中有的种子,你祗要把这个种子,用它的福气,用超度的力量,修法把它激动出来,成了现行了,马上它这个狗的中有可以灭掉,新起一个人的中有,投人身去。这是所以我们后世的超度呢,也是根据这个理论来的。再一个呢,超度的时间越快越好,中有身,七天一生灭,你如果,到它碰到投生的缘,他投了生了,那就是不好变,那是异熟果来了,不好变了。
那么我们说这个业果不可思议,异熟果能不能变?一般说已经成了异熟果了,要改变这个是好象不可能了,但是佛世有的。佛世有一个是波斯匿王,不晓得哪个王的公主,他的女儿,长得是非常之丑,简直丑得不可说。那么这个国王很惭愧,就从来不给她跟人家见面的。那么给她要招个女婿,要招个女婿的话,也不能招一个……,因为以…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