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65

  ..续本文上一页这个再不做的话,你这个怎么叫度众生呢,什么东西都是空口喊口号,那个是不兑现的。

  那么这里就是说,定业呢这是一种,大家注意。所以说,我们极大的烦恼,极大的好心,极大的好心做的事,要做,决定感好报,不会骗人的。佛说的,极大的烦恼,千万不要做事情。所以说我们这个过去历史上也有,当你烦恼极大的时候,瞋心极大的时候,最好什么事也不要做,等你这个瞋心停下来了之后,再来决断事情。过去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说,那些皇帝,人家要害那个人呢,就把皇帝灌醉了,灌醉之后,他面前说一些挑拨的话,这个皇帝一生气,“啊,这个把他们杀掉”,好了,等醒过来,来不及了。所以在大怒之下——这个我们儒家也有这个格言——大怒之下不要有所举动,等这个瞋心息下去再说话。失去理智了,经常会做错,做错了之后,你悔也悔不了了。那个忠臣因为奸臣的谗言,他醉了糊涂了,把他杀掉了,你说醒过来了,把他救回来,怎么救?没有办法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这些情况。那么这里我们就说,极重的烦恼,千万不要造业,发大脾气,你脾气发好再说,不要脾气之中做事情。我们家庭里边,我小时侯也看到的,邻居他们,夫妇吵架了,把东西、茶杯什么东西,都拼命把它简直丢得一塌糊涂,结果,好,脾气发好了,好了,损失了一笔大钱,再去买新的,这划不来了。

  这个下边呢,“恒(所)造业”,我们说是每天做的事情,为什么早晚课要每天做,这个大家也可以知道了,每天这么一样的话,啪啪啪,每天这么念干啥?“恒所造业”,天天这样做,天天做,滴水可以穿石头,屋檐水天天这个滴、滴、滴石头,时间久了,石头可以打穿,就是这个道理,每天做,每天做,每天念诵,有这个力量,成了习惯势力了,极大力量,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靠这个力量生善趣或者生净土。

  那么功德田千万不要错过,碰到三宝、圣者或者是得了殊胜禅定的人,好好供养、礼拜、恭敬。我们说没有钱,怎么供养呢?给他做事情,也是供养,听他的话,也是供养,我们真正、最大的供养,法供养,如实修行供养。是对三宝,我们说,拍马屁,送点东西,在人间看来也不是最高尚的,你在佛面前,佛没得吃吗?要吃你的东西吗?佛的东西吃得再好的都有,你个人间东西再好,比天上甘露还差得远,你供养就算你佛面前就好了,但是你这个供养心好,你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佛吃,自己不吃,最好东西给佛用,这个是好心。那么这当然是好了,供养是好的。但是最大的供养,如实修行供养,佛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最大的供养。所以说不一定在钱。有的人说“我没有钱,我没有供养,不能供养了。”怎么不能供养呢?你照佛的说话修行,你就是最大的供养,比人家拿钱供养还要大。

  这我们又讲到公案。供养的福报,不在东西大小。佛在世的时候,一个国王,他是请佛应供,那个供养是这个房间里是这个供养,灯、烛、香,金碧辉煌,吃的饮食是最好的饮食。正在供养的时候,一个老乞丐,他想到自己很穷,大家在、国王在供养,他这个没有钱不好供养。他就想了半天,自己有一个衣服,他去要饭的衣服,他两个夫妇 ,要饭的衣服,他们住在个洞里边,穷得哪样子呢?衣服两个人拼了穿的,你去出去,这个衣服你穿,他光身子在洞里边,等他回来了,她要出去了,这个衣服她一穿,出去,祗有这么一套衣服两个人穿。结果他们就决定把这个两个人合穿的衣服卖掉,买了一点油,一个小的灯,他自己弄个、借了一个什么麻布袋什么的,包了去供佛。佛他的灯拿来之后,就把国王的灯都摆在旁边,把他的灯摆在中间。这个人家都奇怪了,他这么一个小灯,那么穷的一个乞丐供的摆在中间干啥?他说,“你们供的东西虽然多,但是发心是他最大”。他祗有这么一件衣服都卖掉来供养了,你国王是不是把全部东西都卖掉了,都用完来供养呢?他仓库里用了一点点祗有。所以你发的心并不大,东西是很多,你发的心比那个老乞丐的话,差得远。他是唯一的一套衣服,以后就不能再出来了,他要饭的,都成问题了,他为了供佛都把这个衣服牺牲了,所以说他的功德大,把它摆在中间。那就是供养不在乎有钱没有钱。所以说,有的人说,我没有钱,我没有福气,我不能供养,消极了,不是那回事。

  那么下边呢,在父母面前,我是再三强调,你们都是在家的,出家的当然也有,出家的就照我们的办法做,七月十五,好好地念盂兰盆经为父母回向。在家的呢,千万要对父母孝道。我们在温州就碰到很多居士,她的婆凶得不得了,她是实在是忍不住了,跟我来诉苦,不晓得诉了几次。我说:“你还是忍耐,她毕竟是七八十岁了,你再忍一段时间,她总是要走的,你何必呢?跟她过不了了呢?何必呢?”那个时候,那个媳妇,她自己也六十左右了,婆大概快八十了。我说:“你还是忍下去。”她说:“身体很好,她会到九十几岁了。”“九十岁就九十岁嘛,你没关系嘛,你培福嘛,你培了去……,越是她对你凶,你对她好,你的福气越大。”好,这样子,把她说了之后,她每一次诉苦,给她劝一道,每一次诉苦,受不了了,又来诉苦,又劝一道,几道之后,她的那个婆也有点改动了,对她也好起来了。后来就没有事了。后来另外还有一个,一个母女两个,也是讲不拢的,她们好象是冤家对头一样的,那个女儿是年纪轻了,我说“你学佛教嘛,佛教道理开导你,孝顺父母是第一个的,你是在家人。”结果,后来她们父母关系搞得非常好。所以这个都是佛教徒要做到的事情。那么你说,信了佛之后,家庭关系搞好了,人家说佛教好,如果你信了佛之后,家庭关系更搞僵了,你看信佛的人这样子的,大家都不要信了。……(16A)这个一个功一个罪又是很厉害,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这地方都要注意,不要等到造了罪之后,临终的时候来不及。

  

  C3 明现法果业

  由田意殊胜,及定招异熟,得永离地业,定招现法果

  

  

  

  下边,“现法果业”。前面是定业,决定要受报,但是可以是现受,也可以生受,也可以以后再受。这个是更重一点,决定现生受的。“由田殊胜”,三宝,在殊胜的田里边,你造的业,现世受,不但是一定受,现世受。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藏地就有大德,他说我以前开始的时候很穷,供佛祗能用草香,就是最差的香,这个草,自己做的香,这是最差的香,来供养。但是他穷呢,草香还是买。他说我现在烧的香,是最名贵的檀香。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我虽然穷,还是供养三宝,越供越富,越供越富,现在已经可以富有到最珍贵的檀香来供养了。那就是感现报了,就是供养三宝,现世就富起来了,福报就大起来了。所以说供养三宝的田呢,你祗要发殊胜心地去供养,那决定现世受报。第一个是田殊胜。

  第二个是“意殊胜”,发心殊胜,我供养三宝,供养得很多,目的呢——我要发财。那就完了,还是为自己,那就是福报也不会大。你意殊胜,我不是为自己,为一切众生要离苦,希望佛加持他们,也希望自己好能够修行早点成就,度众生。发心要殊胜,这个现报。

  那么“报定时不定业,得永离地业,定招现法报”,这是一个情况了。“报定时不定”,有些人他造个业,这个报是决定要受的,但时间不一定的,可以现世受,可以后世受。“得永离地业”,就是什么“永离地业”呢?得忍,先说忍,得了就是暖顶忍那个忍了,忍分上中下,得上品忍的时候,三恶道不会去了,那么以前造的三恶道的业,必定这一辈子你要受。这是因你是这个欠了债的人,你现在离开这个地方,债主决定要把你抓住,你要还了债才能走。那么就是说这些业,本来是现世不一定受的,但是你现在成了忍了,你三恶道不去了,那么三恶道的业,你必定要受够,才能证到这个果。我们经常听到有些过去,不是我们封建时代了?到京城去考试,考进士,那么考场里边一个人关一个小房间考,经常有妖魔鬼怪出现,就是说你要登高位的时候,过去的债主都要来找你。这个我们在小说里经常看到的。那么这是一个民间的说法了,实际上我们证果一样的。你如果得了忍的时候,你这个恶道不去了,那么你恶道的业呢,你要先受够才能证到这个果,否则的话,这个果你证不到,挡住你的,不给你证的。那么假使要得到不还果,那么欲界的业一定要把你抓住,因为你这个不还果得到之后,以后第二辈子欲界就再也不来了。那么欲界,欠了那么多债,你怎么办?要么你这一生受掉,要么你这一生证不到不还果,把你挡住了。

  还有一个,“永离地业”,还有一种,阿罗汉果。阿罗汉是三界不来了,那么三界的业,当然不还果是把欲界的业都偿清了,那么还有色无色界业,你一定要受够。如果你不受够的话,把你挡住,阿罗汉果证不到的。所以说这种业要现世受的。本来是报定,报是要受的,时间不定的,可以下辈子受的,但是你要得到、证到忍,或者证到不还果,或者证阿罗汉果的时候——“永离地业”,忍是永离三恶道了,不还果永离欲界了,阿罗汉果永离三界了——那么这个地方的业,你这辈子一定要受掉,否则的话,你证不到这个果。这是业障,业障受掉了之后,那这个障去掉了,就可以受果了。

  这是“现法果业”,这一辈子非受不可的果业,这是比前面定业更厉害了,定业是哪一辈子受还不一定的,这个不但是决定要受,而且是现辈子受。

  

  C4 明业即受

  于佛上首僧,及灭定无诤,慈见修道出损益业即受

  再一个,就是“定即受业”,更厉害了,马上就受的。“于佛上首僧”,里边做的事情,好的或者坏的,这个业当下就受。佛,以佛为首的那个僧团里边造的业,供养马上就感福报,破坏马上就受苦报。“从灭定出”,从灭尽定出来的人,他身上灭尽定的那个功德还在,你对他供养也好,诽谤也好…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