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66

  ..续本文上一页,马上受报。“从无诤定出”,无诤定我们将来要讲,他是一个阿罗汉修这个定,可以使其他的一切众生对自己不起烦恼。无诤就是没有烦恼,他这个定,就是从悲心出发,因为对阿罗汉起了烦恼,要下地狱去的,受恶道去受报的。那他这样子,他入这个定之后,使众生对他的一切烦恼心都息下去,不会起贪瞋烦恼。这个是无诤定,从这个定出来的人功德也极大。“从慈定出”,就是从四无量心的慈心观出来,四无量心出来那个功德也极大。“从见道出”,才从见道出定的人。见道是把一切八十八使的见所断的烦恼断完的,从这个定里边出来的人功德极大,你供养他或者诽谤他,当下受报。还有“从修道出”,修道就是说断这个修惑,把修所断的烦恼全部断完得阿罗汉果的,一个是见道烦恼断完,一个是修道烦恼断完,这样子的人功德极大,他从这个定出来的时候,你供养他也好,诽谤他也好,当下感果。

  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害佛,他开始是没有害到。后来他最后,他提婆达多害病了,他自己还不甘心,要把佛害死。他就是他的手指甲留得很长,他请人去请佛来,他说他要死了,请佛来慈悲,来看他一下。佛当然慈悲,你很可怜,他就看你。他却是心不怀好心,他是指甲里边沾了很多的毒药,就是那个什么呢?慧毒门一样的,跟《王子复仇记》那个一样的,这个毒,祗要皮一破好了,马上全身要充满的,要死掉的。他呢,佛来的时候,他就想怎么呢?就佛一来么,恰好把佛抓住,抓的时候就皮把抓破,抓破让毒进去。他要死了,把佛一起死,也是害这个心。这个心起来之后,他就是佛来了,佛果然来,佛也不怕他,佛也知道他这个心,但是佛知道你不会,佛是害不到的。佛是害不了的,这个话我们说,佛一切果报都搞完了,都偿完了,不会还受害的。那么他提婆达多看到佛来了,就装得那样子,抱起来,还没有扑到佛身上,地下火来了,下地狱去了,马上受报了。

  就是说对这个福田里边,不好起不好的心。但是反过来,如果福田里边起极大的好心,那个果报也很快,马上就来。这是说这种业是决定要受的,而且是当下就受的,就六种。在以佛为上首的僧团,从灭尽定出来的人,从无诤定出来的人,从四无量心慈无量心观出定的人,从见道出定的人,从修道出定的人,这些人“若行损益,其业即受”。假使你对他们做好事或者做坏事,这个业当下要受的。

  那么我们这个掌握好这个之后,就是改变命运就有办法了。你现世要改变命运的话,你这些地方多做好事好了,现世就改变。那么你要怕受定业的坏的报呢,这些事就不要做好了。所以说我们这个佛的教众生方法避免苦呢,就是教你方法。他告诉你哪些业不能做的,哪些业做了要感什么报的,都告诉你了,那你听佛的话,这个好的就尽量做,坏的尽量不要做,自然不会受苦,得安乐。这是佛的教义,真正的教义就在这里,不是迷信了。我说我拜拜佛,供养一点东西,就保佑我了,就不会受苦了,那跟求神的一样了,这个是迷信。信了佛要依佛教而行,这才是真正佛教的度脱众生的涵义,在这里。我们众生有苦,要求佛的法来救我们。我们《俱舍》里边,佛以“正教手”拔除我们的生死泥,我们的生死泥——业、烦恼、感的果——就是生死泥。这个生死泥,佛的手来救我们吗?要正教来救我们。这个手呢比喻,就是正教。依佛的教才能出这个生死泥。你单是靠佛救度我,你把手伸出来,我把你拉住,把你救出来。这个没有办法的。生死泥是不是有的呢?没有自性的。等于做梦一样的,你梦了一个恶梦在地狱里受苦,你说佛手伸过来把你从恶梦拉出来,根本地狱都没有,怎么把你拉出来呢?再说你这个人,补特伽罗也是空的,怎么拉呢?所以这样子的幼稚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真正的想法就是依佛的教去修,等到证了空性之后,地狱本空,众生也是空,哪个在受苦,受什么苦?都是三轮体空。那就根本就苦就没有了,这就是出苦了。还有什么办法出苦呢?所以说佛教一定要照佛这个办法做才行。

  所以我们信了佛教之后,就不要再像一般的这些迷信思想去搞那些,求了拜,拜了求,一天到晚为自己的利益到处拜到处求,结果真正佛教的利益没有得到,皈依体都丧失了,而自己脱苦的办法一点也没有。你真正信了佛之后,就要深入佛的经藏,如何脱苦的办法去学到,学到之后照这个办法实行,没有不脱苦的。小的,三恶道苦决定脱得掉。你受个三皈五戒,十恶业道不要犯,你下一辈子我给你保证绝对生天,上品的,可以生天,欲界天,下品的,人间,不会到恶道去的。但是你不听佛的话,也信佛,但是坏事照样做。我们以前就看到一个讽刺话,一个老太太拿了个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后,回过来,念到一半“丫头,给我的童子鸡煮得嫩一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叫杀一个童子鸡给我来吃,你这个念阿弥陀佛你说你有什么用处呢?一面在念阿弥陀佛,一面心里跟佛的完全背道而驰。佛叫你不要杀,我要杀,不但杀,要杀童子鸡,要吃什么吃什么,要吃鲜的、要吃活的。这个东西,你这个佛教里边要得好处,你怎幺好说怎么来呢?没有听佛的话。所以说我们不是迷信的,不要说佛是感情用事的,我天天念你么你就保佑我。佛又不是讲交情的,不是我要你送点东西么,我给你照顾你,不是那回事。这个理一定要搞清楚,很多老太太还不清楚的。

  我们又想起一个,以前有个官太太,经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那个做官的人不信佛的,他很讨厌,他想办法叫她不要念。有天他想了一个办法。他的夫人叫什么名字我忘记掉了,高枧有个女人叫“花朵”,我们暂且用这个名字,“花朵……”,尽叫“花朵”,“干啥?”“花朵……”,还是叫花朵,这个夫人搞了时间久了,就气起来了,她说“你喊,尽喊干啥啦?”他说“你念观世菩萨,尽量,观音菩萨不要发脾气啊?”他这一来把那个女人骗倒了,她就不念了。这个你就搞错了,菩萨还是凡夫?菩萨跟凡夫不一样的,你念菩萨的名,你是把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放在心里边,要学观世音菩萨一样,观世音菩萨就可以加持你。你一个凡夫,一个花朵,一个女人她有什么加持力?她是烦恼都没有断的,叫她,当然要发脾气了。但是佛菩萨跟你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一般学佛的人千万不要上当,像这一类的破除迷信之类的东西,真正懂佛教的人士是安不上的,那是两码事。好了,休息一下,大家提问题。

  

  密法里就有一些法,无上密部的有些法,忏悔法也有,往生法也有。我们说,就是我们在康定一个师父,他修往生法,但是要信心好,对他有信心的,死掉之后,他念经,念经念到一个地方,啪,一声,这个尸体马上鼻子出血,往生了,死掉的人鼻子会血喷出来的。这个很多人现实看到的,送他往生的。还有些其他的,还是在密法里边,还是一个尸体,已经死掉了,临终没有念,死掉了。也去给他念,经念到后来,他的头顶裂开了,头骨会裂开的,冲出去了,这是有现证的。当然头本来是有圆整一个头盖骨,念到后来,他一冲出去之后骨头裂开了。

  这些法呢,当然法是有了,但是修法的人还是要有功德,没有功德你修这个法,念了一道,作用也不大。我们记得温州有个人放焰口,他自己大概行持不好,行持不好呢,放了一半给鬼拉下来,倒在地下死掉了。因为他没有那个能力超度,鬼不高兴了,就把他打下来。还有一个,就是他也行持不太好,他每一次放焰口,每天晚上就梦到鬼跟他打架。他不上台放焰口就没有事,一上台放焰口,总是梦到鬼和他打架,因为鬼,就是说他家里的亲属,给他那么多钱,叫他超度的,他没有得到,他不服气,跟他吵架。那就是向他要功德了。一方面是法要殊胜,一方面修法的人要有殊胜的功德。那么就是说难也难在这里,所以对一般的机,定业不可转就完了,假使对有特殊的情况呢,定业可转,但是你要殊胜的法,要殊胜的人给你修,这样就可以了。

  总结

  业品呢,我们开头就是把什么叫业,那么业的体是什么。业的体,讲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二业,二是三业,五业,分三个讲。那么每一种业,有部跟经部的差异又讲了,这是业的体。第二呢,我们说业,造业当然是善业、恶业,那么什么叫善,什么叫恶?这个我们详细地分析一下。善有四种,胜义善、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恶也有四种,胜义不善、自性不善、相应不善、等起不善。那么讲过三性,当然还有无记,无记是祗有两种,胜义无记跟自性无记两个,这个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善、恶。

  我们讲业是善、恶。我们经常说,一般人都说,什么宗教也好,什么教义也好,都是“劝人为善”, 那么这个“劝人为善”这句话是没有错,但是善,什么叫善,什么叫不善?这个标准就是千差万别。那么我们这里就把佛教的所谓善、不善拿出来了,那么我们的标准如此,其他的宗教也好、哲学也好,他们的善如果符合我们的善的,我们也承认是善,如果他们的善跟我们的善不符合的,那我们说这个不是善,甚至于是不善,这个都可能性。那么佛教的善呢,我们说最大的善就是涅槃了,胜义善是涅槃。佛教的不善呢,最大的胜义不善就是生死。这个一切宗教、一切哲学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所以说佛教跟其他的哲学、宗教是不能划等号的,所以有的人说都是一样的,这个话不正确。

  下边就是说这个业里边有表业,有无表业。表业就是身口两个,能表现于我们的五官的。无表业,强烈的表业它留下的痕迹,它是不能够表现于我们身口五官的,但是力量很大。所以说,我们在讲业的时候一定把无表业一起讲进去。

  这个里边,表业好懂。无表业就是详细地分析了一下,有三种,一种是律仪的,善的无表;一种是不律仪的,不善的无表;一种是既不是律仪又不是不律仪的无表,里边也有分善恶…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