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68

  ..续本文上一页一下,以后看经就能够知道了。“二受业”,一种是“唯感心受”,一种是“唯感身受”,我们身受的那个苦乐,一种是心受的忧喜,这些。那么这里分两种,祗感心受的业,“从中定以上,乃至有顶善”,从中定,就是说中间定,这里没有寻,没有寻的,因为“五识唯寻伺”了,前五识都是寻伺的,那么没有寻伺了,就是心里边的,意识,属于意识的。那么这样子的业呢,这个从中定以上到有顶没有寻业,他都是意界、意识里边的事情,都是心受了。那么祗感身受的,恶业,恶业是感苦受的。那么这个苦在五识里边,属于身受。这是两种,一种业专门感身受的,一种业专门感心受的,这是两种。

  

  A3 杂明诸业

  B1 明引满业

  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二无心定得,不能引余通

  下边比较重要的,“引满业”,引业、满业。这个颂:“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引”,就是说我们投生投向哪一道,哪一趣,投人趣、天趣,这个引你到哪一趣去的这个业,祗需一个业。那么到了哪一趣之后,你住了人间,到底还是聪明的、笨的,长寿的、短命的,还是长得端正的、丑陋的,具足的或者是残缺的,这些由满业来支配了。

  

  

  满业是多种,不是一种。一业是引业,引一辈子,哪一趣;满业,在这一趣里边各式各样的报。那么下边我们看表,“引满业”。“引业”就是“总报业”,“但由一业,唯引一生”,不能混乱。因为你这个业是引人身的,那么到人间去。两个业的话一个人、一个狗,那你糟糕了,这个人做了一半做狗去了,不会的。所以说一个业,引哪一趣的业,祗是一个。“此一生言,显一同分”,一个同分就是人同分、天的同分,或者畜生的同分,业的同分方才叫生了。这个就是说引你到哪一个趣去投生的,这个业祗是一种,祗有一个的。人间的就是人间的业,天上的,天上的引业,那么畜生道,就是狗的,就是狗的引业,假使猪的,猪的引业,各是各的不同,但是祗能一个,不能混淆的。“满业”,是“别报业”。这一生里边你到底生活得好不好,环境好不好,长得好不好,命长不长,这是满业决定的。同样一个人,他可以一个人非常圆满,长得又好,又聪明又能干,将来的地位财富眷属都圆满,这是他福报大。那么有的人也做了个人,但是他长得又丑,我们说十八丑,很难……。我们以前在小时候,住在一个地方,就是邻居有一个就是很糟糕,他一个人长出来驼背,又是什么愚痴,又是这个什么,总之各式各样不完全的。他们总是叫他一个别号叫什么东西,不是十八丑,“十不全”,十个不全的。这个样子的孩子养了,父母是很一个大负担,那就是虽然是投了人身了,但是却是一个满业不好,感到的其他一切都不如法。他长了,长到十一二岁,喊人还喊不来,都是阿姨大妈、阿姨叔叔,看到人家,管你小孩子叫阿姨,看见这个老人也叫叔叔,乱喊的,反正人家教他喊什么就喊什么,一个,糊里糊涂一个人。这样子就是很苦恼,那就是满业不好。“满业——别报业”,那么下边两个比喻,引业等于是画一个图,先这个毛笔或者铅笔画一个图,整个图形画好,是一个颜色的,素的;然后满业,就是根据你这个图形,点彩,各式各样的颜色,颜色好不好看就看你满业了,整个的图是他已经画好了,但是这个最后的好不好看,那就完全看满业了。满业,如果涂得乌七八糟的,这个图就不值价的;如果满业涂得非常好看,这个图价值就很高了。那就是引业是规定你去哪一趣,总的给你规定了,至于这一趣好不好就看你满业了。那么这个是引满二业。

  

  B2 明三障

  三障无间业,及数行烦恼,并一切恶趣,北洲无想天

  三洲有无间,非余扇搋等,少恩少羞耻,余障通五趣

  另外是“三障”,这个也很重要。我们经常说,业障重,烦恼重,什么重,就是这三个障。

  

  

  C1 业障

  

  C3 报障

  报障就是说你生在什么地方,受的异熟报。这个异熟报,“三恶趣”,三恶趣不能修行,这个全部都是障。那么我们人间,北俱卢洲。北俱卢洲因为太舒服了,不想修行。在四十二章经,“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那么这个里边,太好了,福报太好了,就是对修行它有障碍。这北俱卢洲他衣食自然,不要劳动,身体健康,不会害病,寿命不会中夭,一千岁,死了以后生欲界天,不要害怕,所以说你教他修行,没有办法了。我们经常听到东南亚的人不出家,就是生活太好了,但是现在看看也不是那个话,也不一定,这个东南亚出家的人也有,因为毕竟还不是北俱卢洲,他善根有的,他看到人家的苦,他也反应到自己也在苦的里边,这样子发心出家的也有。所以说这个至于北俱卢洲呢,不行了,他又比不到了,看来看去都是好的,没有什么人苦的,看不到,那么他修行就没有办法。“无想天”,我们就说的外道修的天,你在这个里边,思想也没有了,给你说法根本就不起效果,那你没有办法去修行的。这个就不但是障这个圣道了,连障这个修行都障掉的,你不动脑筋了,还修什么行呢?

  所以我们经常对那些修行的人呢,我们碰到很多了。在我们这个三门,出家的,他说他欢喜学禅宗的,可以参禅的,我说“这也好,也是佛教,你可以来。”结果他来了之后,学不要学,修也不想修,就是一天到晚眼睛闭了腿子盘起来,不思善、不思恶,什么都不想。他说这样子我比你们好,你们学了一辈子,学了几本书,最多你精通一部书、一部论都了不得了。我祗要闭了眼睛,开了悟之后,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里边。想是想得很天真,但是做不做得到呢?我们说什么东西都要缘起、因缘的。你要开悟的人,他以前多闻、多思惟,种子在里边,你这个由定的熏习,他开芽结果了,就开悟了。你种子没有,干干的一块田守在那里,尽管你浇肥料、浇水、太阳晒,没有种子,长得什么?败草,长的杂草,没有好的苗给你长出来的,那你怎么会开悟呢?所以这些讲得很天真,也是一个极端的错误。这些人,不动脑筋,不但是不能证果证道,而且还有极大的危害性,哪怕你得了定,心能够止下来了,下功夫很深,很刻苦,但是你后报,后来的报,将来就是愚痴,没有智慧,你脑筋停下来了,不动了,机器不开动了,锈掉了。那么愚痴的报是什么呢?畜生道。所以说这个《菩提道次第》讲得很清楚,将来很可能的果报就是到畜生道去。所以你下了很多的辛苦,感一个畜生道,就像佛在世的外道一样,持牛戒、狗戒,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得到一个果报,做一条牛。这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说这是愚痴。没有佛的教导,我们经常会自己吃力不讨好,花了很多的辛苦,得不到好的果,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佛陀。因为佛陀才有正确的办法使我们离苦,没有佛陀的话,我们乱干的话,不但离不了苦,可能苦上加苦。

  

  C4 释“障”

  这三个障,障什么东西?“障,谓障圣道及圣道加行”,你要证道、开悟,要证什么果,给你障住,不行的,得不到。“圣道加行”,你开悟之前要什么加行,你这个用功方法也给你障住,修不起来。圣道加行是七方便,七方便大概我们贤圣品要讲,现在大概说一下。就是修的那个五停心观,第一个位子,五停心观,第二是修别相念住,四念住的。这个七方便,这个七种见道之前的加行。前面是资粮道,后边四个是加行道,四加行,这个四加行就是说见道以前的四个加行。障圣道跟圣道的加行,就是要用功怎么达到圣道的那些方法,障住。“论云:此三障中,烦恼与业,二障皆重。”这里边哪个重呢?烦恼障、业障比较重。“以有此者,第二生内,亦不得圣。由造重业必生地狱,或烦恼障,定堕恶趣”。为什么说它们两个重呢?这辈子固然不能得圣道,也不能修圣道的加行,就到第二辈子去也不能得圣者,因为业障重的,五无间罪,必定是阿鼻地狱,那是没有话说的。那么第二辈子也不能得圣果,也不能得道。烦恼重的也必定是恶道,这个烦恼障倒不一定无间地狱,总是三恶道,这个三恶道去,也不能证圣果。那么第三个“报障”,它倒是稍微轻一点,就是说这辈子圣道圣加行不行,第二辈子投生了,可能做人了,也可以登入圣者。这个所以说这个报障,三障里边比起来,最轻一点。烦恼障跟那个业障都比较重,这个不但这辈子不能证圣,不能修加行,下辈子也不行。下辈子,你造的业是定业,定好了,恶趣受苦去的,没有办法证圣道。

  所以说,好象《四十二章经》还不晓得是《遗教经》,这个说了做人难,遇到佛道难,佛千经万论经常说这个话,也就是叫我们珍惜这个人身。三恶道去了之后,没有办法修行的。在恶道的畜生,有的畜生很灵,但是你叫它真正修行不行的,一个八哥或者鹦鹉,叫它念声“南无阿弥陀佛”,它会念,很好,但心里怎么样呢?它根本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过十万亿国土有一个佛叫名叫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这个它不会知道的。它祗会念佛、念佛、念佛,你教它怎么念,它就怎么念。念了之后有不有好处?也有好处,但是毕竟最大的好处得不到。那么其他的畜生更不行了,那些牛、马东西,你给它说了半天,它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这个饿鬼、地狱是更不要说了,一天到晚受苦,吃也吃不进去。我们不要说饿鬼地狱,人,在受苦的人,你给他讲道理是讲不进的。他痛也痛死了,你说,“哎呀不要说了,我难过死了”,没有办法了,听不进去。所以说学道还要身体好的,我们佛教里边并不是强调苦行,好象身体都不要照顾了,也不是那一回事,也不是强调要太舒服,一定要像老太爷,睡在那里修行,也不是那回事,就是要中道,不能太刻苦,也不能说太舒服。太刻苦了,你身体不好,你怎么修呢?没有办法。太舒服了,当然,用不起功来了,也不行了。

  

  B3 明布施(卷十八)

  C1 明施果差别

  下边我们说布施感的果报…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