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74

  ..续本文上一页五蕴之外有个我在里头,那我所呢,就是说这个眼睛是我的眼睛,这个手是我的手,这是执我、我所。那么这个第二个为什么叫边见呢?就是这个我、我所,执了它是为常的,永生的,这个是灵魂,永生的。或者是断的,一个人一辈子几十年过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就这几十年,就拼命地去享受,有什么机会享受就赶快地享受,不要说今天享受不到,明天懊悔来不及。这个世间上这一类的论调很多,今日有酒今日醉,这个话听起来好象很有道理,我们听听真是害人不浅,叫人家去作那个堕落的生活。那个是执常、执断。

  邪见呢,拨无因果。本来是善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没有的,你看他做了那么多坏事,还不是以后发了大财,这个名气地位也很高,你老老实实的,你赚不到钱的,你赶快去要做一点狡猾的事情才行,你看他做大官了,他这都是靠什么手腕来的,你这么老实,你做什么官呢?什么官也做不到的。”这些话都是拨无因果的话,做了,上了当之后,以后这些因果背了身上,都要去受的。

  还有什么呢?还有就是见取,那本来是不好的,认为“这个见地最高”,哪个人都说自己的见解高,什么哲学,什么宗教,都说自己对,你们不对,我们是佛教,是魔,他们是这个什么天,什么东西说了一大套。那么到底客观怎样子呢?客观的效果他们不管了,他们以后到底感得什么果,因为他也没这个神通去观察,到底他以后怎么样,还不知道,他就这么以为,这么就对了,这个是见取。

  戒禁取,“非因谓因”,世间是哪个创造的,什么什么创造的,人是哪里来的,人是从泥巴做出来的,或者什么阿米巴什么细菌慢慢地长出来的,等等各式各样的话很多,非因谓因,这些都不是因,当了因。

  “非道谓道”,我们要求解脱,要求安乐,“这样子做就解脱,这样子做就得安乐,你相信我,将来会生天,你永远可以保持你永远安乐,天上永生,你不相信我,你要下地狱了,你要糟糕了”,或者“你要照怎么怎么做,修苦行,不要过人的生活,跟牛一样的”。印度外道,那个时候修苦行是厉害,这个涂灰外道,不穿衣服身上涂灰,为什么?他们说衣服是享受,享受之后,就是要将来背因果,什么都不要去弄了,这个就把灰身上一涂就可以了。那么还有一些就是说学牛,还有学鸡的,学鸡的守鸡戒的。一天一个脚站在地下,一个脚兜起来,那么脸么朝太阳,太阳从东方生起来,就朝东站,到了中午了,在中间了朝天看,到了下午了,朝西方,到了晚上了,朝地看。这样子一个,作个鸡,他说这样子就解脱了。这样子呆的,哪里来的呢?你说他没有理由吧,他有一点点不成理由的理由,他是外道,修禅定的,他在禅定里边观察一个鸡生天了,他以为跟鸡一样的生活,就会生天的,那么刻苦地做鸡,将来是也是希望生天。但是这个佛弟子就问佛了,他们这样子辛苦,将来感什么果呢?佛:“他如果守他的戒一条也不犯,将来就满他的愿,作个鸡,如果他犯了他的戒还要下地狱。”你看这个划不来的,所以说我们这个非道谓道,这个没有智慧,乱指道路。那么我们现在也不是没有,什么道什么道都有,很多,他都说他的道最高。这个我们的佛教的眼光看呢,都是非道,非道计道,都属于戒禁取。

  好了,我们把四个颠倒讲完了,四个颠倒里边,非我执我就是身见,身见里边,它本来执我、我所,就单取它一个我见的那一部分,我所那一部分撇开,这个就是非我执我的这个体,烦恼的体。那么总的来说就是三个东西:边见、见取、身见,这个都是坏的恶见,五个恶见之三,恶见的三个。

  这里说四个颠倒有一个特征,“一向倒故”,这个表上,一向颠倒的,没有一点点真。我们说戒禁取为什么不列在里边呢?因为戒禁取毕竟还有点对的,戒禁取就说你说五戒能解脱,不能说五戒与解脱不相干,五戒是能达到解脱的方法之一,但是还不够,戒要加上定,再加上这个无漏的智慧,确实会解脱,五戒也是一个因素。那么你说戒,完全一向颠倒呢,不是一向颠倒。那么这里几个东西是一向颠倒的,没有一点点真的在里头,所以叫四个颠倒。

  一个是“推度性故”,这个都是从自己的虚妄分别而推度出来的,是事实上没有这个现成的东西摆在那里,没有的,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再有一个,“妄增益故”,本来没有那个东西,你把它加上去,“妄增益”。本来不是常的,你把它加上一个常;本来一点乐也没有,你把它安一个乐上去;本来一点也没有干净,你说干净,安上去的;本来一点我也没有,无我唯诸蕴,他说为我。这是“妄增益”,是乱加上去的,根本没有一点依据地加上去的。

  所以这四个倒是三个特征,一个是“一向倒”,一点真都没有,一个是“推度性”,是自己推度出来的,一个是“妄增益”,是本来是一点也没有,完全是自己加上去的,安上去的,所以这个四颠倒。

  

  B2 诸门分别

  C1 明不善根

  不善根欲界,贪瞋不善痴

  这个四颠倒之后,我们就要说烦恼是属于三性里边属于哪一门呢?属于染污的,要么是不善的,要么是有覆无记的,这个。那么这个里边,就是身见、边见,跟那个色无色界的那些随眠都是属于有覆无记的。那么不善的,唯在欲,我们前面讲过的,不善的烦恼,祗是欲界有。现在我们说,这是不善,是烦恼呢,是从它的根子是什么——不善根。那么不善根是欲界的,“贪瞋不善痴”。欲界的烦恼里边的贪,欲界烦恼里的瞋,欲界烦恼里面这个不善的痴,跟那个身见、边见相应的那个痴是有覆无记的,这是跟那些不善的那个烦恼相应的痴,这是叫不善痴。那么这个欲界的这三个烦恼, ,是一切不善的根子,什么不善的法都从这个树根上长出来的,所以这个我们要把它知道一下。所以不善根有三个,欲界系的贪,欲界系的瞋,欲界系的不善的痴,就是要简别身见、边见相应的痴。因为身见、边见是有覆无记,属于无记的,有覆无记,虽然也是染污,但毕竟是无记。但是这个不善就是反善的,跟善反起来的,也不是,恶的,恶的就是不善了。那么这个就是恶的痴。那么这三个东西就是叫不善的根。

  为什么叫根呢?有三个意思。一个是“唯不善”,这三个法就是不善,不通无记。第二个,“是烦恼(简随烦恼)”,是根本烦恼,不是小烦恼。第三,“与于一切不善为根”,一切不善的法都从这个里边长出来的,如果这三个东西没有了,一切不善的法也生不出来了,所以这三个最厉害。我们说烦恼在三性里边,我们再说一遍,在三性里边属于染污的。这个染污,当然我们说包两部分,一个是不善,一个是有覆无记。那么欲界的里边有不善,色无色界的烦恼属于有覆无记。那么欲界里边,这个身见、边见,跟那个跟它相应的痴,这也属于有覆无记。那么有覆无记的烦恼是比较轻一点,我们就把重的不善的烦恼的根把它指出来,就是贪,欲界的贪,欲界的瞋,跟欲界的不善的痴,就是不是跟身见、边见相应那个痴,跟其他的烦恼相应的痴,这个不好的痴,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那么这是不善根,我们把它明确指出来。那是抓贼么要抓头,这就是贼的头,把它指出来,我们可以有方向,要把它们这个灭掉呢,其他的才可以把它伏下来,如果这个头还在的话,你要把其他的烦恼灭掉是不可能的。

  

  C2 明起惑因

  由未断随眠,及随应境现,非理作意起,说惑具因缘

  那么下边再说,“明起惑因”,烦恼到底怎么起来的?我们佛教讲的是缘起法,缘起法那是以什么因缘产生这个烦恼的,那么这里把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跟我们讲了。那我们就有想办法了,烦恼的因素知道,如何避免烦恼的方法也可以采取了。那么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等一歇再讲这个问题。

  随眠品跟贤圣品比较长的,我们计划是三节左右。那么后边智品、定品很容易,大概一品就是一节课就够了。所以说我们要留这么多,但是我们算过了,也够的,时间是够的,祗要不耽搁,那是问题不大的。十八讲可能是十九讲,有十九讲的时间,到下个月,下个月初一大概是星期一,元旦一号是星期一,一二三连了三天,那大概一共前后是十九讲,所以说不是很紧张的。那么现在我们接下去,就是将才讲的,就是烦恼起来的因缘,它的因缘。

  我们说一切法都是缘起,什么什么的缘就生什么什么的法,那么这个烦恼要生起来,要什么缘才生起来。那么我们就知道这个方法之后,就可以想办法了,就把这个缘抽掉它,烦恼就不起来,这个,我们知道这个方法,就可以自己克制自己烦恼,就有方法了。

  那么现在先看“明起惑因”,烦恼生起来,它的因缘是什么。颂曰:“由未断随眠”。第一个,烦恼的这个种子没有断掉,就是说无漏道没有生起来,烦恼还没有断掉,这是一个根本的,烦恼的体还在的。那么再之后它有现行、有不现行,“及随应境现”,跟烦恼相应的境现了,假使这个贪的烦恼,你这个很可爱的境现出来了,这个贪的烦恼就靠不住,就要长出来了。那么第三个,“非理作意起”,不能起正知正念,“说惑具因缘”,这个就是我们说烦恼生出来要具足这些因缘,这些因缘当然是主要的,其他的各式各样的还有,那么主要的因缘就是这三个。

  一个是烦恼根本自己体还没有断掉。第二个,跟烦恼相应的那个境现前。假使说怨家现前,你决定会生起极大的瞋恨心。以前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中国人听到Rben两个字心里就冒火,为什么?它残杀了很多的汉人。鲁迅到Rben 留学,他本来是学医的,看到一个电影片,里边Rben 人杀中国人的头,在东北。他看了就生气,他说我这个医生,本来是救人的,想学医的,现在感到救人,救国家还要紧急,干脆要搞革命了,学医就不学了。这个就冒火冒起来了。我们在小时候就是大家听到Rben 人就心里不高兴,Rben东西都不买它的,什么东西,那现在当然是…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