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77

  ..续本文上一页是那么一点东西,我早就会了”,他又要产生这个不正当的看法了。所以说要按了步序,是怎么样的地位的人给怎么的法,等他提高了之后再提高法给你,然后一步步上去,很顺利地上去了。否则的话一下子给你提得那么高,“哦,佛教是太难了,祗有那些大阿罗汉,那些佛在世的人能修,我们现在末法时期不能修了”,干脆就不修了,这个又糟糕了。那么这个三个漏我们讲好了。

  

  D2 四瀑流

  

  

  下边还有个“四瀑流”,“四瀑流”也是很简单的,一个“欲瀑流”,一个是“有瀑流”,一个是“见瀑流”,“无明瀑流”。

  “欲瀑流”,因为我们加了个“见瀑流”,就是欲漏里边把见除开,除开之后,那就是余下的就是“欲瀑流”。“见”有多少呢?三界里边有十二个“见”,本来是欲界的根本烦恼,三十一,三十一加上缠,四十一,减了这个十二个,减掉十二个,就是二十九。“有瀑流”,就是有漏把见除掉,五十二个有漏,东西五十二个。色界有十二个见,无色界也十二个见,除了二十四个见,还留下二十八个,就是“有瀑流”。“见瀑流”,就是前面把见都除下来,再合拢来,每一个界有十二个见,三十六个东西,“见瀑流”。“无明瀑流”,跟前面“无明漏”一样,一共是十五个,那还是九十八个根本烦恼,再加上欲界的十个缠里边变化。

  所以经里边讲的很多名相,我们如果学过这些根本烦恼跟那些随烦恼,那么里边都可以把它配出来,跟药方子是一样的,你这个药什么药,就是那些原料,你那个药那个料,配来配去都是这许多东西,你懂了之后随便抓好了。如果不懂的话就是头头转了,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好象很难,很不好懂,其实你把抓了这个原则性,一点也不难。所以这个四瀑流,我们讲起来呢,把三漏讲好之后,几句话就解决了,并没有很困难。

  什么叫瀑流?“极漂善品,故名瀑流”,把善以及善法把它漂散了、失去了,叫瀑流。这个瀑流是很厉害的,去过四川的人就知道,四川的巫山峡里的水“哗”一下来,那个掌船的人如果不小心的话都会滚到那个漩涡去,沉下去的,那个水急得不堪言的。那么瀑流还有分因瀑流、果瀑流。因瀑流就是我们这个烦恼,因,这是欲瀑流、有瀑流,这些东西这些烦恼就像瀑流一样,“哗”一冲把我们的善法全部冲散掉了。那么果瀑流就是三界的果报,那就是这个好象我们人丢在一个大的瀑流里边,在里边冲,一下冲到水底下,一下冲到在山壁上,“嘣”,一下子,那个是水急得不得了,你想爬上来没有希望的。

  在藏地里边,他经常比喻的,处理一个罪人,把他手脚捆好,丢在瀑流里,就怕他外边手不捆好的话,你还可以有救,会水的人还可以爬上岸的,手脚捆得严严的,再给你丢到瀑流里边,你这不是死路一条,你怎么活得过来?而且有的人还厉害,就怕你水冲的时候把绳子冲散掉了,再给你个铁笼子给你关起来,铁笼子锁起来,里边是手脚捆得严严的,五花大绑绑起的,在一个大瀑流里给你丢进去,你说你不死,没办法了。除非怎么样?“南无观世音菩萨”,会不死,这个会有救,这个你真正相信观音菩萨会有救。

  上海一个老居士,郑颂英,大家有的人可能知道,在文革的时候斗得来他没有办法,他想跳水去了,身上抱了一个大石头,抱住,他想没有石头要冒出来的,死掉之后,他想沉到水底下就完了,抱了石头。他自己也说,抱了石头足足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耳朵里“哗”水声很大,但是他很清楚,很清楚他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两小时以后,救出来了,没有死。他自己说的,他这个后半生是观世音菩萨等于说给他另外一个新生,他是拼命干佛教事业,这个身体是本来早就没有了,是观音菩萨把他救出来的,所以说他要拼命地报恩,多干佛教事业。现在老了,八十多岁了,还在没有退休,为佛教事情还是很努力在干。

  那么这些就是说,瀑流是在很危险的急流里边,因上说有那么多的烦恼,把我们善法都冲掉了,果上说,我们在这个瀑流里边也毫无办法。那么就是唯一办法“南无观世音菩萨”,祗有这样子了,祗有靠佛教了,我们说了半天,没有佛教的话,我们要在这个三界里边,这么痛苦的地方要跳出来,祗有是一个妄想而已,谈何容易了。所以你各式各样的宗教家也好,哲学家也好,科学家也好,拼命都绞尽脑筋,费尽心血想了各式各样的办法,徒然,徒然,毫无办法,结果他自己也滚在瀑流里边,没有办法。祗有靠佛,这是天经地义,没有第二个办法的。

  

  D3 明轭

  下边是“轭”。轭是什么东西呢?有四个轭,“和合有情,受种种苦”。什么苦呢?生死里边的各式各样的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六道轮回,还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苦。这个“轭”就是什么?我们车子,假使这个驾牛的车、驾马的车,套在马身上的那个东西,把你套住了,你想跳开这个东西自己跑,不自由的,把你绊住的。这个东西假使把你拷住之后,你祗有三界里边受苦的。这个轭就是叫你受苦的轭,把你拷住了,你想离开苦,不行,把你拷得紧紧的。那么这个“轭”也有四种,也是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跟瀑流一模一样。那么所以说我们就不写表了,把这个前面瀑流的名字改个“轭”就一样的。

  

  D4 明取

  那么还有一个“取”,“取”有四个“取”,都是烦恼的名相,在经里边经常出现的,我们都要知道。“欲取”,“我语取”,“戒禁取”,“见取”。“欲取”就是欲界的轭加上痴,本来是二十九个了,轭就是瀑流,欲瀑流二十九个,加上痴,五部,五个痴,那么就是加上五,三十四个。

  “我语取”,“贪慢无明各十”,那么这是色界、无色界。每个五个就是十个了,再加上疑八个,疑因为修道里边没有疑的,疑是见道所断的烦恼,修的两部里边没有疑。那么十个除了两个就是八个了,色界有四个么无色界四个,八个了,一共是三十八个东西,这个三十八个东西叫“我语取”。为什么叫“我语取”?我语指“内身”,“依之说我”,依了这个内身说我,这个叫我。上边的烦恼都有内身的,上界是内门转,所以缘的是定,缘这个身,所以叫“我语取”。“我语”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这个四种取就是色界、无色界的叫“我语取”,欲界的叫“欲取”。另外,是取呢,因为“戒禁取”,特别安一个,“见取”也安一个。什么叫“取”?依有漏的那些烦恼为有漏的依,能执取生死的叫“取”,这个取就是执取生死。一切有漏法的一切有漏的烦恼的依靠,能够执取生死的东西,叫取。那么这个以“取”为名呢,当然“戒禁取”就安一个专门一个取了。三界的各有两个戒禁取,见苦、见道下边都有戒禁取,那么欲界有两个,色界两个,无色界两个,一共六个戒禁取,是六个。那么“见取”呢,三界各有十个见,因为把两个戒禁取去开,十二个见里边,戒禁取除掉还有十个,“三界十种见”,一共三十个见,都属于“见取”。所以说我们听到烦恼里边有四个取的,就是指这四个东西。

  

  

  那么变来变去都离不开九十八个烦恼、十个缠,一百零八个东西。一百零八个根本的东西知道之后,这个三漏也好,四瀑流也好,四轭也好,四取也好,都是里边的变化。那么它强调某一个意思的时候用这个名字,强调那个意思的时候用那个名字,但是总的体还是这么的。

  

  C2 明结等六门(卷二十一)

  D1 明结等五门

  E1 明结

  F1 明九结

  结九物取等,立见取二结,由二唯不善,及自在起故

  缠中唯嫉悭,建立为二结,或二数行故,为贱贫因故

  遍显随惑故,恼乱二部故

  

  

  请大家把广的那一个翻一翻,厚的那本讲义,十二页。颂就在这个略的里边,大要里边有,“明九结”。我们先把颂讲一下,“结九物取等,立见取二结”,结一共有九个,其中有一个“见结”,一个“取结”。它们为什么立成两个“结”呢?一个是“物等”,它的数字相等,一个“取等”,一个能取、一个所取,相等。那么这两个结。“由二唯不善,及自在起故,缠中唯嫉悭,建立为二结”。十个缠里边有两个,“嫉”跟“悭”,这两个把它立两个结,为什么缘故?因为这两个“唯不善”,不通无记的,“及自在起故”,它自己自力能起的,这个原因,“或二数行故,为贱贫因故,遍显随惑故,恼乱二部故”,几个原因。那么中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我们看了后头就会知道。

  大家翻一翻书,这个可以参考一下书,306页,大家看一看。这里我们看讲义上,什么叫“结”?这个书上没有,书上祗有“结”,那么结是什么东西没有说。那么这里一个注解。引的是《顺正理论》就是《俱舍雹论》,它里边有很多帮助解释一些问题的。那么这里说呢,就是“于境于生,有系缚能,故名为结”。(19A)

  “合众多苦,故名为结”,有这些烦恼的话,使有情把很多的苦就脱不开,等于打一个结把它结住。“是众恼安足处故”,是很多的苦恼、痛苦安住的地方,能够住下的地方,那么这就叫结。一共是九个,看表上就很清楚。一个“爱结”,一个“恚结”,一个“慢结”,一个“无明结”,第五是“见结”,有三个,“身见、边见、邪见”,“取结”,两个,“见取”、“戒禁取”,之后是“疑结”,那么第八是“嫉”,第九是“悭”。那么前面的都是根本烦恼,后边八、九两个是十个缠里边的,就是小烦恼,随烦恼。那么一共是九个结。它一共多少东西呢?一百、一百个东西,“一百事为体”。一百个东西。那么这个数字我们慢慢算。

  

  G1 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

  先看“爱结”,爱结就是贪,贪这些行相,我们以前在讲界品的时候都讲过了,大家可以,界品拿到的,可以看一看。我们有心所法,有大地法、大善地法,等等,这个贪属于不定地法的,大家可以对…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