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8

  ..续本文上一页那么这个里边我们说随行的,随了这个净慧一起生起的法有多少呢?第一个色法里边,有道共戒(无表色)。我们说什么戒都有一个戒体,我们在座的,如果受过五戒的,那么你身上就有五戒的戒体,出家的,受过沙弥戒的,就有沙弥的十戒的戒体,如果受过比丘戒的,就有二百五十条戒的戒体,这个戒体在有部叫无表色,是一个色法,这个以后我们要讲为什么叫色法,属于色法。那么这个道共戒的无表色就是属于色法一类的。

  那么心法里边有什么呢?就是第六意识。我们的心法有多少?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心经》里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这里指的呢,在修行的时候,眼睛是不看的,耳朵也不听的,鼻子也不闻的,嘴里也不吃东西的,哪在修行边吃东西边修行,那个没有的。入定的时候就是第六意识在里边活动,那么所以这个时候,净慧生起的时候呢,第六意识是跟它一起生起的。

  还有心所法,心所法里边就很多了,大地法,大善地法,不定地法,这些都是心所法的分类,将来我们到根品的时候要讲,现在我们把名字标一标就是了。

  大地法里边有十个:“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三摩地是定,这十个法,决定跟了净慧走的。还有大善地法,因为净慧是善法,所以一些善法也跟了它跑的。善法是“信”,对三宝的信心的信;“勤”就是精进;“行舍、惭、愧、无贪、无瞋、不害、轻安、不放逸”,这也是十个法。那么不定地法的“寻、伺”,寻、伺就是我们的心,粗的心叫寻,细的心叫伺。这几个心所法,就是心里的一些动态。心王是等于老板,他下边的工作人员都是心所法:这个是会计,专门是打算盘的,计算的,入账的;那个是出纳,点钞票的;那个是营业员,售货员,那是专门拿货给顾客的。他们的工作不同,就是那些心所法,每一个心所法,执行它的任务,那么心王是主。

  还有不相应行法:“得、生、住、异、灭”,生住异灭就是有为法的有为相,凡是有为法,决定有生、有住、有异、有灭。生就是它没有的生出来了;住就是它能够暂时地维持一段时间;异,异就是它慢慢变坏了;灭就是消灭了,这个是有生住异灭的就是有为法,没有生住异灭的就是无为法了。那么这个是有为法呢,当然有生住异灭。还有个得,一个法生起来了,决定有个得。那么这是随行,一共是二十八个法,跟净慧一起随同而行的。那么我们看前头的,这个胜义对法,就是这个两种,一个是净慧本身;一个是净慧一起生起的那些法,这都是无漏的,所以说这是胜义对法,因为是无漏的,是殊胜的,叫胜义对法。

  

  C2 世俗对法

  那么下边是有漏的。“方便对法——诸慧”,“资粮对法——诸论”。

  

  D1 方便对法——诸慧

  那么方便对法的诸慧,我们有看第二张讲义的第二个表。诸慧,我们要生起无漏慧,决定前面还要有漏的慧,慢慢慢慢升高,慢慢地增高到一定的高度,它就变无漏慧。那就是说有漏的慧慢慢提高,数量的改变,然后产生质量的改变,有漏的转成无漏的了。那么开始的有漏慧,哪些呢?

  第一个是生得慧,“生得慧”,我们生下来就有的智慧。生下就有的智慧是什么呢?那一天我们写一个讲义,大家看,还在吧,大家翻一翻,就是生得慧,能够“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读诵,究竟流布”3,这个慧,叫生得慧,也就是说我们生下来就有的智慧。凡是我们生下来不是个白痴,不是神经病的话,那么他一定有简别的能力,这个是生得慧,这个生得慧,我们就可以诵经,也可以给他宣传,但是意思懂不懂,在后头才能懂。我们能《金刚经》诵经,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念,不一定懂,但是你这个念的智慧,叫生得慧。祗要你字认得到,就会念,那么不一定懂,这个生得慧,这是第一步。经来了之后,或者论来了之后,能够把它念得下来,看得下去,意思懂不懂,不知道。

  下边是“闻慧”,听了讲经之后,“闻教成故”,听闻了佛的正教,然后产生的智慧,这个闻慧了,升高了,是听了教之后,如果再生起来智慧。我们在座的,大家听了好几天了,听了经之后,这个跟没有听就不一样了,这个生起来智慧,就叫闻慧。但是闻慧,还是不深刻,祗是一个肤浅的了解,那么要深入一层,跟自己思想上结合起来呢……

  (2B)思慧再往上升,再提高就是“修慧”,修慧是定中生的,一般的没有入定呢,修慧是生不来的,能够得了定之后,在定中去修这个慧的话,这叫修慧。为什么?我们说我们修行都叫修行呢,我们没有入定,也叫修行。你修什么的?我修净土的,你修什么的?我修禅的,或者我修什么天台宗的,你得到定没有?没有。没有得定,怎么叫修呢?这个里边,讲严格的法相的话,没有得定不叫修,你说我修行,你得定没有,没有得定,不叫修,祗能闻,祗能思。这是狭义的,严格地说,没有得定之前都不能叫修,但是泛义地说,因为这个闻也好,我们是思也好,将来都能够走向定的这个高度,这么闻思呢,也可以叫修,这个修是不严格的修。所以说你修净土,你得了念佛三昧没有?没有。没有不能叫修。但是我今天天天念,将来总有一天会得念佛三昧,这个定,那么也叫修,这个定叫修,为什么定叫修?看下边小字,“熏修于心,令成功德,无过于定,故独名修。”我们经常说的要改造思想,改造思想最有力的就是入定,得了定之后,要改变思想,把心功德把它生起来,这是最有效的。

  我们经常讲,假使我们修不净观,不净观,你看了书了,书上讲不净观,这个人是白骨,里边是什么脓血,这个大小便、头发,发毛爪齿——头发、毛、手爪子、牙齿等等,很可怕的,摆在地下,如果分开摆的话,看了都可怕,很脏。但是你合拢来呢,一个人。那么我们这个不净观,你把书看了之后,是不是看了,真正看了漂亮的人是不是不动心呢?这不见得,力量不大。这么思惟,书上看过之后,静下来自己考虑,慢慢地想,一个人嘛是头发、毛、皮肤等等组合成的,这都是不干净的东西。他们书上经常就说了,一个人的皮,绷了一层皮,一个人像很好看,但是把这个皮剥下来,丢在地下,那看起来是害怕,也是脏得很,一坨,这么一个软东东的一坨东西,那一点也没有什么好看。所以说这个多思惟、多思惟呢,力量会强一点,但是真正你马路上碰到一个人来了,长得很漂亮的,你又想不起来了,又感到她是很好看。那么要修的话呢,它力量就强了。如果修定,得了定之后,你定中把那些不净的东西观出来了,现出来了,然后你真的人来了,你心一定下来,就看到来的是一个白骨,是一个骷髅,那你对她一点也不生欢喜心。

  这个我记得在觉音尊者的《清净道论》里边有这么一则公案,有一个比丘,他是修不净观的,有一次他上街,因为这比丘长得很好看,很庄严,这时候恰巧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跟她的丈夫吵架,她就回她的娘家去了,她回去的时候打扮得非常漂亮,把自己打扮得跟天人一样的漂亮,那么一路上是回去了。在路上,就看到那个比丘,那个女人因为正跟丈夫吵架,就看了其他男的很喜欢,看了这个比丘长得很好,就对他笑,对他笑,这么一笑,如果碰到其他的没有修不净观,没有抵抗力的,这一笑就勾住了,那就完了。但是这个人呢,他是修不净观的,她一笑的话,一笑不是牙齿露出来了?牙齿是骨头,他这么一观,整个身体都是骨头,不但是不欢喜,就在那个时候成阿罗汉了,证了阿罗汉果了。那就是说他这个定的力量大了,如果没有定的话,这么牙齿一笑,雪白的,马上就昏倒了,就被弄迷糊了。所以这个要定中的力量,要定的力量才有能够真正胜这个。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念佛中,决定能够往生西方的,要这辈子念佛三昧成就,定成就之后,这个力量强了,在临终决定往生。如果念佛三昧没有成就的话,那你临终的时候,就靠善知识,要劝你,帮助你助念,如果没有善知识的话,如果临终的时候,碰到其他的境界来了,就会胜不了。那么我们就是昨天,我们给人家讲过,有这个公案,就是我们以前在上海,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们五台山不准住了,我们本来上海去的,还回上海。住了上海以后,我们一个邻居,一个七十多的老太太,她是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寡妇,守寡的,一辈子没有嫁人,很年轻就守寡的。她总是很有志气,她也就信佛,念佛,念《法华经》,手写了好几部《法华经》,就在文革的时候,她还是继续的,写她的经念她的经。那么应当是很好了,但是在临终的时候,前一个月左右,她就梦到她的丈夫在很漂亮的一个亭台楼阁,就是很漂亮的,这个我们现在说的话很漂亮的别墅里边,向她招手,叫她进去。那么她这一下很高兴,因为从年轻时候就失去丈夫的,现在又碰到了,而且看到丈夫住在很华丽的宫殿里边,很高兴。这一来,就完了,如果临终的时候,这个境界一现的话,她往生西方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她对丈夫的感情还很浓厚,对这个娑婆世界的这些宫殿式的房子还感兴趣,那么西方是没有希望去的。所以说这个呢,我们真正没有得到念佛三昧的话,能不能往西方,那是没有把握的,临终的时候,有好多道友帮助你,提起你的正念,助念,这个有希望去,如果没有道友帮助你,甚至于那些颠倒的境界现前的时候,就去不了。

  所以这个没有定就是力量不强,这也是说为什么要得了定之后叫修慧呢?因为定生之后,真正修的力量才有了,没有得定之前,都谈不上修,这个力量微乎其微的。那么这里说这四个慧,从我们原来一生下来的生得慧,慢慢听了教之后,成就闻慧,闻慧经过如理的思惟,得到思慧,思慧再定中去修,叫修慧,修慧得到之后,无漏的慧就出来了。所以说无漏慧从生得慧、闻慧、思慧、修慧,一步一步上升到修慧之后,突然地来个质变,无漏慧出来了,这无漏慧出来,就是我们所谓的开…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