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地来了,这个时候,下地的染污定得到了。第二个由退,“谓于此地,离染退时,得此地染”,假使初禅,初禅的染污生起来了,离开初地的染污的,你初地染污生起来了,这个离染退掉了,这个时候得到的初禅的染污定,初禅的染污定。两种方式,这是染污定。
那么现在我们要提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我们提的,净定由受生,“谓从上地生自地时,得自地净”,染污定,“谓从上地生下地时,得下地染”,差别在哪里?那么这个地方,从上生到下得染污定,从上生自,自也是下,“得自地净”,一个得的是有漏的善定,一个得的是染污定,看看都差不多,关键在哪里?这个你们回去思考。
下面这个顺四分,就是遮这个全不成到底遮什么东西?这个我们明天讲下边颂的时候,回过来补充很简单。现在要说,下面没有讲,说了很多,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说这个把它明天讲,今天就讲这里。
第133讲
《俱舍论颂疏》。(155B)昨天我们讲到,“全不成而得,净由离染生”,这个颂中间一块没有讲,那么今天我们把下面的颂先念一道,然后再讲中间那一段,下面跳一个颂。
从此第三,明顺四分定。论云:谓所言从净生无漏者,为一切种皆能生耶?不尔。云何?颂曰:
净定有四种 谓即顺退分 顺住顺胜进 顺决择分摄
如次顺烦恼 自上地无漏 互相望如次 生二三三一
“从此第三,明顺四分定。论云:谓所言从净生无漏者,为一切种皆能生耶”,这个问题不去管它。
“颂曰:净定有四种,谓即顺退分,顺住顺胜进,顺决择分摄”,那么这个净定,有漏的善定,又分四种,都是净定。哪四种呢?顺退分、顺住分、顺胜进分、顺决择分。什么叫顺退分?那个顺了烦恼的,会退的,那个是最差的一个,顺退分,虽然现在没有退,但是很容易退。顺住分,能够安住了,自地的有漏的善定能够安住的,顺住分。顺上地,这个叫顺胜进分,他不但自己能够安住,还能趋向往上地跑的,就是把本地的烦恼断掉,再往上地的,胜进分。还有一个叫顺决择分,能够产生无漏定的,顺了无漏的。
在一个善有漏的定里边又分四个分,就是顺退分、顺住分、顺胜进分、顺决择分。我们说“全不成”,就是这四个分一个也没有得到的。如果你得到了一个之后,已经是得了净的善的有漏定。“全不成”不叫得,谈不上得不得的问题,一定这四个里边一个也没有的。
那么下边这一段我们就可以看了,昨天讲的是全不成遮。
“问:遮何故说全不成言”,你为什么要说全不成?遮何?遮什么?就是要去掉哪一些的条件,所以要说全不成?
“答:为遮已成更得少分”,“为遮”,就是遮止,就是要去掉那些,已经成功了,已经得到了就是说,再得一点点,本来已经有一点了,再加上一点,我们要排除这些。因为我们说的得,一定要本来没有的,现在得到了叫得,本来已经成了一少部分了,再加上一部分,这个不能叫得。
下边举喻,“如由加行得顺决择分”,所以说,这个就是要下边的话,你如果下面没有念过,这个顺决择分以为就是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那是另外一回事。加行,假使你修加行,得到顺决择分的净定,这也是净的善定,有漏的善定,“及胜进分”,胜进分也得到了,“彼于先时,得顺退分及顺住分,今由加行得顺决择分,及胜进分,已先得彼顺退分等,故决择等而不名得,谓由四分同净定故”,好了,他假使本来是有顺退分、顺住分的,现在又加功用行,往上升,升到什么?升到顺决择分,可以产生无漏的,或者顺胜进分,能够产生上地的。那么这个样子能不能叫得呢?不能叫得。因为他本来已经顺退分、顺住分已经有了,这个顺退分也好,顺住分也好,都是净定,都是有漏的善定,既然有漏善定得到了,再增上一点到胜进分,或者是顺决择分,只不过是在有漏的善定上面更增上一点,不能说得。得是本来没有的现在得到了,叫得。那么所以说,要全不成就是排除在有漏的善定里边已经成就了顺退分,或者是顺住分等等,它再升上就是顺决择分,或者是胜进分,这样子我们是要除开的,所以全不成,这四分一个也没有成功的,那样子得到的,有下边那些条件。
那么哪些呢?就是“净由离染生,无漏由离染,染由生及退”,清净的定,就是有漏善定,“离染”,下边的染污离掉,得上地一个定,这个没有问题。“生”,昨天我们就提出这个问题,从上地生到自地,就是生到下边那个地,他也得自地净。
那么昨天我叫你们讨论,后头染,从上地生下地,得下地染。这两个差别在哪里?那么得下地染,这是没有问题;就是得自地的净,是不是有这个可能性?那么我们就这个问题查了《大毗婆沙》38,《大毗婆沙》有一段文我先念一道,等一下抄题的时候,要抄也可以,这是一个依据。为什么叫作,从上地生自地,得自地净。这样的例子有没有呢?
颇有净定,由离染得、由离染舍?由退得、由退舍,由生得、由生舍,为问亦尔。答曰:有,谓顺退分。且初静虑顺退分摄,离欲界染时得,离自地染时舍;退离自地染时得,退离欲界染时舍;从上生自初定时得,从自生下欲界时舍。余地所摄,应如理思。39
《大毗婆沙》有这么一段文,“问:颇有净定”,有没有净定?就是有漏善定,“由离染得由离染舍”,他的问题都是很善巧的,都是开智慧的问题。有没有这样的净定,他得的时候由离染得,舍的时候也是有离染舍?“由退得、由退舍”,由退而得,由退而舍,“由生得、由生舍”,由生而得,由生而舍。这个看起来好象是矛盾的,怎么一会儿离染得,一会儿离染又舍了,一会儿退了得到,又退了舍了,一会儿生得到了,一会儿生又舍了,好象两个是矛盾,不矛盾。
下边回答,“答:有”,这样情况有的。“谓顺退分”,顺退分的定它有这些情况。“且初静虑”,拿初静虑来作比喻,初静虑的顺退分,“离欲界染时得”,离开欲界的染,欲界的烦恼除掉的时候,就得到的顺退分,这个初禅初次得到,还没有离开初禅的烦恼,只是说初禅的顺退分得到,那么这是离染得。“离自地染是舍”,当你把自地的,初禅的染污舍掉、离开的时候,这个顺退分就舍掉。顺退分舍了得什么?得前面的好的,或者是得顺住分,或者得顺决择分,或者顺胜进分,舍掉那个顺退分。这是离染得,离了欲界的染,得了顺退分的初禅;离了初禅的染污得初禅的顺住分或者胜进分,那么把这个顺退分舍掉,这是离染得、离染舍。“退离自地染时得,退离欲界染时舍”,这是退而得。自地的染,就是初禅的染污退掉了,本来是离了初地染的,现在这个退掉了,那么本来是顺住分或者是顺胜进分的,现在成了顺退分,因为起了染污,就退到顺退分去了,这是退而得到的。一个是离欲界染是舍,欲界的染本来是离掉的,假使又起了欲界的染污,这个时候,初禅的顺退分也舍掉,那就初禅就失去了,所以说离染得、离染退是这样两个情况。
那么下边就是我们要得到的依据就在这里,前面是他一连串来的。下边,“从上生自初定时得”,从上面的定,上面的地生到自地这个初禅地的时候,得到这顺退分,这是净定,也是净定;“从自生下欲界是舍”,那么你自己初禅的地生到欲界去的时候,这个顺退分的初禅定也舍掉了。那么这里边就是引了那一段文,就是证明从上地生到自地的时候可以得到自地的有漏善的顺退分,是可以的,这是《毗婆沙》里有这个依据,那么这句话就踏实了。本来这个话,有没有这个可能性不知道。如果下地离开染,生到初地,那当然可以,它是从上地来的。那么下边就是从上地来的,他生是得下地的染污,那就是下地的染污定,那不是净定,那是染污定,这两个就不一样,那么下边生染污定,这个是一般可以想象的;生净定,那就是《毗婆沙》有这个依据。
好了,这个一段,我们把昨天的问题,把它解决一下,那么其它的讲过的就不重复了。
己二、明等至相生
从此第二,明等至相生。论云:何等至后,生几等至?颂曰:
无漏次生善 上下至第三 净次生亦然 兼生自地染
染生自净染 并下一地净 死净生一切 染生自下染
“从此第二,明等至相生”,等至,这个八个等至,互相生,这个生这个,那个生那个,它的生的条件如何?就是生的规律性。
“论云:何等至后,生几等至”,哪一个等至的后面,能够生起几个等至?就是说它这个等至,这个定,它能够无间生什么定?那么八个等至里边,每一个等至都能够无间生什么定?问这个问题。
“颂曰:无漏次生善”,等至三种,无漏的、味的、净的,三种,无漏的等至,它的无间生善,都是善等至,不能生染污的,无漏跟染污不能直接生出来,无漏跟有漏善,可以互相挨到而生。“上下至第三”,那么它能生上下到第三位,假使初禅,往上生,二禅,三禅,可以到第三,再上不能生了;下一样,假使是四禅的,可以生三禅,二禅,再往下不行了。
“净次生亦然”,净,有漏善定,它挨了次第生,也是同样,上下第三。“兼生自地染”,在生上下第三的时候,还要加一个自地的染污定也能起来,它也可无间生自地,就是自己本地的染污定,本来是净定,有漏善,也可以生起这个味定,这个是可以生起的。
“染”,这是染污定,“染生自净染”,染污定,能够生起自地的善定,有漏善,也能够等流果,还是生起自地的染污定。“并下一地净”,那么也可以生起下一地的净定,这个下一地净定为什么生?它有…
《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