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原因的,这个下边要说。这个染污的力量不够,不能生上,只能生下一地,那么或者生自地的染净。这是定里边相生。
死了之后怎么生?如果死的话,投生的话,“净生一切”,你这个死了之后,以善定死的话,就是他临终时候,心是善心或者是无记心,无覆无记,那么可以生一切,其他的所有的地都能生。“染生自下染”,染污定,假使他临终的时候是染污心,那么只能生自己的那一地的染污,或者下一地的染污定,不能生上,因为它是染污定了,染污定它是没有离开上面的染污,不能,自己的染污都没有离开,上面的染污更没有离,不能生上地。
这是等至相生,兼带地说一个临终时候的相生。那么这我们看看,临终之后生哪里?这是已经大概趋势也给你摆出来了,这是从得了定的人说。
释曰:无漏次生善,上下至第三者,无漏等至,次生于善,于上下地,各至第三,远故无能超生第四。言善者,具摄净及无漏也。上下至第三者,如从初禅,无间生六,谓自初禅、二禅、三禅,各净、无漏。无所有处,无间生七,谓生自地,及下识处、空处,各净、无漏,生上有顶,唯净等至。第二静虑,无间生八,谓生自地,及上三禅、四禅各净、无漏,并下初禅,净及无漏。识无边处,无间生九,谓生自地,及下空处、第四静虑,各净、无漏,并上无所有处,净及无漏,有顶唯净。第三、第四静虑、无色空处,无间生十,谓上下八,并自地二。
“释曰:无漏次生善,上下至第三者”,无漏等至,这个无漏是无漏的定,无漏定相生,“次”是挨着,就是无间而生的,“次生于善”,有漏善,“于上下地”,善定可以上,也可以下,但是各至三,往上到第三,往下也到第三。
“远故无能超生第四”,第四个太远了,就不能超过去,超越生不行的。上下第三无间都能生,假使初禅往上生,初禅生二禅可以,初禅生三禅也可以;四禅不行,因为太远了,他力量不够。
“言善者”,什么叫善呢?“具摄净及无漏也”,这个善就是说无漏的善,跟那个有漏的善都包在里边,就是无漏的定,他挨着生的可以生有漏善定,也可以生等流、无漏的善定。它的范围上,上下各到第三位。
什么叫上下各至三?下边有解释,“上下至第三者”,打个比喻,“如从初禅,无间生六”,初禅,它的可能性,无间就是挨着次第了,可以生六种定,“谓自初禅、二禅、三禅各净、无漏”,初禅生自己,二禅在他上边,再上边第三,初禅第一,自己是第一,二禅是第二,第三,三禅;好了,到三禅为止,再四禅无间不能生,要间隔能生,要中间隔一个东西才能生。直接能够从初禅生起的,自己生自己当然可以,生二禅也可以,生三禅也可以,这个三种禅定里边,净、无漏都可以,有漏生有漏的,有漏生无漏的,无漏生有漏,无漏生无漏都可以。上下一、二、三,这是往上三。下有没有?初禅下边没有定了,所以说下地不说。那么这样子往上生,是三个地,三个等至,每一个等至有净、有无漏,那么一共是六种,所以说初禅无间生六。
那么无所有处,一个是初禅是最低的禅,是等至。无所有处就是说通无漏的最高的那个等至。为什么不说有顶呢?有顶里边没有无漏的,所以说有顶摆在另外说。无所有处跟初禅一样,通有漏无漏,所以说,既然讲无漏的,有顶就不能摆进去了,那么无漏最高的定就是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它无间也能生七,“谓生自地,及下识处、空处,各净、无漏”,那么它往下生,一、二、三,自己是第一,无所有处,再往下识无边处,再往下空无边处,那么三个,这三个里边都有净、无漏,如果是无漏定,它可以生无漏的等流果,也可以生有漏的善定,那么这是往下生三,跟初禅往上生三一样,都是六。
但是它还有上边一个有顶,这个有顶里边虽然没有无漏,但是有有漏的善,所以说往上生,他可以生一个。“往上生有顶,唯净等至”,生到有顶去的话,只有有漏善定,无漏定,有顶没有,那么就再加一个,往下六个,往上一个,一共能生七个定,这七个定,随便它生哪一个都可以,无间生。
如果隔越生,那不稀奇了,那个都可以生,无间就是说,他自己无间马上跟着生那个禅定,就讲这个。那么直接从初禅可以生三禅,直接从无所有处可以生空无边处,净、无漏都可以,那么是七,慢慢加了。
第二静虑,第二静虑就是上下都有了,“无间生八,谓生自地,及上三禅、四禅”,往上生三个都可以,自地第二禅,第三禅,第二层,第四禅,第三层。自地、三禅、四禅,三个禅,三个等至,各有净、无漏,那么六个。往下生,初禅有净、有无漏,也是两个。六个加两个,八个,所以说从第二禅,无间能生八个。
识无边处,这是从上边下来。初禅到二禅,从下往上走;无所有处到识无边处,从上往下退。识无边处来说,“无间生九,谓生自地,及下空处、第四静虑各净、无漏”,六个,往下生,他可以生空处,也可以生第四静虑,一二三,自己是第一,生空处是第二,生第四静虑第三,这都能生,每一个里边都有净、无漏,有漏的善,无漏善都可以,那是六个,往下生是六个。往上生,那个识无边处往上,无所有处,净、无漏两个,再加有顶,只有个净,没有无漏,那么一共三个。下边六个,上边三个,九个。所以上下的定多了,他能无间生的机会也就多了。识无边处无间生有九。
那么下边,第三、第四静虑、无色的空无边处,他们无间生十个,那是最圆满的,最多了。这个因为上边有三层,下边有三层,并自地。“上下八,自地二”,上下两个,连自己是三,上有两,下有二,一共四个,四个里边都有净、无漏,八个,自地也有净、无漏,两个,那是十个满了,无间能生十个定。
这是讲无漏的善定。那么下边要讲净,有漏的善定。
净次生亦然,兼生自地染者,从净等至所生亦然,而各兼生自地染污,故有顶净,无间生六,谓生自地净及染污,并下识处、无所有处,净及无漏。从初静虑,无间生七,无所有处八,第二定九,识处生十,余生十一,思而可知。
“净次生亦然,兼生自地染”,有漏的善定,挨着次第所生的,跟无漏定一样,但是,还要多一个自地的染污定,因为有漏的定可以生起染污的定,无漏的定不会生,不会直接生染污定的,所以说有漏的善定,它比无漏定多一个自地的染污定。“从净等至所生亦然”,从有漏的善定,所生的定跟前面一样,但是每一个里边都要兼生自地的染污,加一个自己的染污定。“故有顶净,无间生六”,有顶的净,就是有顶,这是它的有漏定的,无间能够生六个,自地的净跟自己的染污两个。
下边识无边处的净,识无边处的无漏,跟无所有处的净,无所有处的无漏,这个一共是四个,自地虽然没有无漏,但是可以生起染污,所以也是两个,那么一共是六个。从初禅可以生七个,这个前面是六,再加一个自己的染污定,加了一个,七个。无所有处,本来是七个,加一个染污定,八个。第二定本来是八,现在加个染污定,九。识无边有处本来是九,现在加自地的染污定,十。其余的,本来是十,那么加一个自地的染污定,十一。
“思而可知”,这个很简单,他不要一个个给你摆起来。这个自己动动脑筋,一思惟就可知,但是不思就不知。所以说我们要教大家闻之后要思,思就是自己动脑筋,闻是人家给你讲了,你灌进去好了,人家说就是灌输进去的,外边进去的,思却靠自己力量了。那么思而可知,你要思啊,你不思就不可知了!
染生自净染,并下一地净者,染污等至,无间能生自地净、染,并生次下一地净定。言次生者,谓邻次也,如从有顶等至,唯生识处等至也。生下净者,谓为自地烦恼所逼,于下净定,亦生尊重,故有从染生下净定。
“染生自净染,并下一地净”,现在要说染污定,就是味定。味定“生自净染”,可以往上生自地的净,也可以等流生自地的染。“染污等至,无间能生自地净、染”,往上可以生自己的净定,有漏善。直接生无漏不行,染污跟无漏两个是隔一层的,无漏直接退到染污也不会,有染污的直接要生起无漏的,也没有这个能力,染污的要生起有漏的善,再进一步,从有漏善再生无漏善,这个可以的,直接无间而生不行。所以说染污定,无间生的只能是自地的净可以,自地的染污,本来如此,等流果了,就是一样的。再呢,还能生,“次下一地净”,下一地的净定,就是说比他自地低一地的净定,这个就是说上边生下边的净定,本来说得了上地,下地的定已经离开,还要修它干啥?这里有原因的。
“言次生者,谓邻次也”,次生,次生就是挨着生,无间而生。“如从有顶等至,唯生识处40等至也”,无间生的就是挨着次的,打个比喻,假使有顶的染污定,它只能生下一地无所有处,(这里写个识处有点问题),有顶的染污定只能生次下一地,挨了它的次地,挨了有顶的是无所有处,这么能生无所有处净的等至。能够生下一地的净等至,此下一地的净定,假使说有顶的染污定,他能够生无所有处的净定,这是可能的。那么他书上写的识处,这是有一点问题,那么过去的注释家也是有怀疑,但是没有人敢改的,那么我们也不敢改。藏经是不能改的,心里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了。
生下净定,这个有两个。怎么生下边的净呢?“谓为自地烦恼所逼,于下净定,亦生尊重,故有从染生下净定”,为什么上地的定得到上地了,还要生下边的净定呢?这是有原因的,他为自己烦恼所逼,他是染污定,这个染污感到很不舒服,他想与其在上地,在自己那个地受这个染污的烦恼的逼恼,倒不如生到下地的有漏的善定好,像这样子他对下边的有…
《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