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P62

  ..续本文上一页三十六地方去找好了,一找就找出来了,那这个三十六恃很好的,《阿含经》里写下来的,是海公上师讲这个《禅定品》的时候,发的讲义。那么这个讲义现在印上去了,印在后头,对我们修行的人大有帮助。要会用,不会用的话,看了张纸,“这个没有什么了不得”,没有了不得,你不懂了,最好的药方在那个不懂的病人面前也起不了作用。

  

  

  

  

  修舍,最初从处中起,渐次乃至,能于上亲,起平等心,与处中等。

  

  “修舍,最初从处中起”,修舍就是要从中间的起,处中的人对我不相干的,既不起贪,也不起瞋,平等的,那么这个中等的人起了之后(很容易起舍心),“渐次乃至,能于上亲起平等心与处中等”,那么这个里边先要从处中的修起,在怨家要放下,最后亲家要不起贪心,都是平等舍心,跟处中的人一模一样,这个是舍无量修成功了。这个也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呢?也是我执作怪,跟我要好的,我总要使他得好处,跟我不好的总是心里怀恨在心,就是我的分别心。如果无我,那无所谓亲,也没有什么怨,那本来就平等。但是无我,你不能自己跳出一个无我来,那就是从这地方下手,慢慢达到无我的境界。你说,“我只要无我嘛,我自然慈悲喜舍都有了,我不要修四无量了”,那你这个无我哪里来?无我就是这个地方,慢慢修上去的。

  

  

  

  

  人起定成三者,此四无量,人起非余。随得一时,必成三种。

  

  “人起定成三者”,哪个人能起四无量呢?哪些有情能起四无量?“此四无量,人起非余”,这个四无量心只有人能修。所以我们再再地(说)人身难得,很多的法都要人身修的,你没有人身是修不起的,你说我们一个狗,你说你修四无量,他不晓你说啥东西,它给你哇、哇喊一阵子,你给它吃,它来了,你骂它,它跑掉了,什么四无量?它不管你的。“非余”,其他的是不能修的。

  

  “随得一时,必成三种”,这个四无量,你只要成就一个,那个三个都会来。这个我们想一想,也是很自然的,四无量都是破我这个东西,你说根本的东西,核心得到了,都会起来了。但是里边有一个,喜无量一定要初二禅才能成就,虽然说,得一必得余,是得它的那个体,而真正的作用,那个喜无量一定是初二禅得的。

  

  

  

  

  丙二、明八解脱

  

  从此第二,明八解脱。论云:已辨无量,次辨解脱50。颂曰:

  

  解脱有八种  前三无贪性  二二一一定  四无色定善

  

  灭受想解脱  微微无间生  由自地净心  及下无漏出

  

  三境欲可见  四境类品道  自上苦集灭  非择灭虚空

  

  “从此第二,明八解脱”,这个又是定的功德,八种解脱。解脱什么?解脱烦恼。

  

  “论云:已辨无量,次辨解脱”,无量已经讲好了,这里要讲解脱,这个是经上的,经上有八解脱,那么什么叫解脱,这里就要讲了。

  

  “颂曰:解脱有八种”,解脱有八,“前三无贪性”,前面三个解脱是无贪为性。哪八个解脱?后边要说的噢。

  

  “二二一一定”,“二”,前面三个解脱的开头两个,依初禅、二禅,第一个二是两个解脱,初二,开头的两个解脱,第二个二,它依的是初禅、二禅。“一一定”,第三个解脱,它是依第四禅的,所以一个地,只能依第四禅。

  

  “四无色定善”,那么下边的四个解脱是四无色定,善的四无色定。最后第八个解脱是“灭受想解脱”,灭受想解脱,“微微无间生”,从微微心,那是最微细的心,就是有顶的那个心。因为灭尽定是没有心的,你要是一个活生生的心,一天不停的心,你要马上进入灭受想定也不可能的,要把它减减减,减得微而又微,那差不多跟没有差不多了,然后进入灭受想定。

  

  “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这是有顶地的修的,它是有漏的定,灭尽定是有漏的,这个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么他是要出这个定,“由自地净心”,善心就是说,善的有漏心,或者下无漏出,因为有顶没有无漏心,那么你要从无漏心出定,要修下边的无所有处的定,那个无漏心出,都可以出灭尽定。

  

  “三境欲可见,四境类品道,自上苦集灭,非择灭虚空”,就是说缘的境,那么这个下边要讲,我们先念下去再说。

  

  

  

  

  

  释曰:初句总标,次两句别明前三解脱,第四句别明次四解脱,第二行颂,别明第八解脱,后一颂,总明所缘。

  

  “释曰:初句总标”,解脱有八个,总标。“次两句别明”,下边两句是分别地说,“前三解脱”,“前三无贪性,二二一一定”,是三个解脱,前面三个。第四句,四无色定善,这是指四五六七,到第七个解脱。“灭受想解脱,微微无间生”,一直到“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这是讲第八个解脱,灭受想解脱。所以说,“第二行颂,别明第八解脱”。后一颂,“三境欲可见”,总明所缘的境,这是说缘什么境。

  

  

  

  

  解脱有八种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于内身有色想贪,为除此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故名解脱。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于内身无色想贪,虽已除贪,为坚窂故,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名为解脱。第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谓观净色,令贪不起,名净解脱。观净色者,显观转胜,此净解脱,身中证得,名身作证,具足圆满,得住此定,名具足住。

  

  解脱有八种者,总标,哪八个?“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于内身有色想贪”,对自己的贪还没有除掉的,叫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为了除这个色想,观外边的不净,“青瘀等色”,那就是修不净观。自己内心有色的贪心,那么要自己内心要除掉,你怎么除呢?就是看外边的尸体,看着尸体,“膀胀青瘀坏”,慢慢地肿起来,慢慢地颜色变化,慢慢地发青,慢慢地一块一块的污血,一块一块地生起来,这个尸体颜色看了之后,你对自己想想,也是这么一个身体,将来也是那么一回事情,那就贪心会除下去。你内里的有色想的贪,为了除这个贪,观外色,那你就观这个外面的不净的色,使贪心不起,叫解脱。“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故名解脱”,这是第一种,内有色想的。

  

  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于内身无色想贪”,已经除了贪了,贪除掉就不是好了吗?已经解脱了吗?“为坚牢故,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名为解脱”,这是一个更进一层,第一个解脱,观了外色的不净,把内心的贪除掉,第二个解脱,已经除掉了之后,那就可以不要观了吗?再观一观,使他的贪心除掉更坚牢一些。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了,你如果才把它除掉,立马就不管了,那你是不巩固。我们说病也一样的,病好了之后,药还得要吃一段时间,巩固一下,这个疗养期,还要吃点药,等完全康复了,不会再发病了,才可以撤药。那么这也一样的,内心除了贪之后,为了要巩固它,不要生起来,再要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这是第二个解脱。

  

  第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净解脱身,“谓观净色”,他本来已经经过第一、第二个解脱,已经把内心的贪心除掉了,除掉了,尽观外边的不净,那么你假使观了净色会不会起来呢?观了净色也要它不起,那就是要起这一个。“谓观净色”,清净的色,好的色,“令贪不起”,观不净的色,贪不起,不稀奇,观净色贪也不起,这叫稀奇,净解脱。这个跟密法有啥差别?你们想一想看。密法里边的有些方法,就是这些方法,但是,有些你没有到这个水平你去修吧!那就糟糕了。“名净解脱”,他前面两个过程已经有了,对那些外色观了不净,贪心不起了,但是尽靠不净不起,那么净的来了,你起不起?也要它不起,不观 它不净,你前面的贪不起,因为你靠观不净观,它不起的,现在你不用不净观,也要它不起来,那个才自在了,就是观净,观它的净色,而不使它贪起来。

  

  这个水平是高的,没有前面两个基础的话,你不能修的,一修你贪心自然生起来了,你还怎么行呢?不行的。

  

  “谓观净色,令贪不起,名净解脱,观净色者,显观转胜”,这个观已经转更上胜了,已经超过前面的层次。“此净解脱,身中证得,名身作证,具足圆满,得住此定,名具足住”,什么叫净解脱、身作证,一个个的给你讲了。什么叫净解脱?观净色,贪不起,叫净解脱。什么叫净解脱,你的观已经力量胜了,可以观净色,本来还不能观净色,一观净色,贪要起的,现在你观了净色,不起,这观的力量殊胜了。

  

  这个净解脱,在身中作证,叫身作证。具足圆满的住,就是圆满地具足了,住在这个定里边,这叫具足住。他就观身,观身圆满了,再也不会起贪心了,叫身作证具足住。

  

  

  

  

  四无色定,为次四解脱。此四解脱,各能弃舍下地贪故,名为解脱。第八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弃背受等,名为解脱。

  

  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这四个解脱,都是四个无色定。“四无色定,为次四解脱”,那么三个解脱讲完了,还有四五六七,这四个解脱就是四无色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四个解脱,解脱什么东西?“此四解脱,各能弃舍下地贪故”,这个四无色定,都是弃掉下边的贪,空无边处弃掉四禅的贪,识无边处弃掉空无边处的贪,无所有处也去掉识无边处的贪,非想非非想处又除掉这个无所有处的贪,也是除贪。总地来说,解脱都是除贪。什么叫解脱?贪心除了就叫解脱,那贪有各式各样的,那解脱就有八种,名为解脱。

  

  第八种,“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弃背受等,名为解脱”,灭受想定是无心定,我们知道的,在《根品》里边,讲不相应行的时候,灭受想定讲得很多,你们才来的可以去翻一翻《根品》…

《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大要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