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我算受持了”,一本经摆在那里,如果哪一天经来个文化大革命给你抄掉了,你正法在哪里去了?没有了,这个东西靠不住了。一定要摆在自己心里边,这才是受持。
(160A)有能够受持、正说,受持之后,还要正说。你持了之后,你自己有了,有了之后,你不给人家说,这个正法还不能住世。那么你能够自己受持,没有错误,正说,没有颠倒地说,如量地说,这个就是叫“教法住世”。那么我们要佛的这个正法住世,教法怎么住世?自己要受持,还要正说。这个我们现在应当做到的,你自己不受持不学,你怎么教法怎么住世?如果你学了很多,你又不说,你不说,正法,教法还是住不了世。这个教法,比丘是天然的人天师,要去弘扬的,不管你大弘小弘,都是要利益众生,把你学的教要拿出来的。如果你拿不出来,自己单修,当然,你是为了闭关,或者是专门精进修的时候,一段时间里边可以杜绝一切,专门管自己用功,但是用功的目的,还得要对众生利益还得要说的,你单学了不说的话,那你是教法就住不了世,那你自己也失职了,自己的责任没尽到。这是教法住世,要受持,能够正说的人,有这样的人,佛的教法就住世。
证法住世,怎么住世呢?“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证法,便住世间”,有能够依了佛的教法,如法地真正地修行的人,那么佛的证法就是住世了。
那么我们看教证二法的关系,“依教正修行”,才是证法住世,那么你没有教修行,就是盲修瞎练,正法怎么住世?所以说教证二法,不能拆开的,教是为了修的,有了教才能修,证法要住世,必依教而修,你如果离开了教,你去修,你怎么叫证法呢?所以说这个两个东西,我们一定要把它记住!一个是自己要受持,要为人正说,这是比丘的责任。那么我们为人正说不是贪点红包,也不是贪点恭敬利养,主要是为了众生都在受苦,我们现在幸运能够听到佛法,也能够在佛法里边出家、修行,那么这个利益,就是前面说四无量,也把这个利益想布施给一切众生,那么在一切众生来向我们问法的时候,都要起悲心,希望他们同样地得到我的利益,不但是得到我的利益,我希望自己将来要得到跟以前的大德们,乃至佛一样的好处都要得到,那么希望一切众生要得到这么大的好处,那就是责任很大了,事情也很多啊。所以对一切众生,不能起不耐烦的心,就是要把一切利乐,自己所得到,都要供养对方,那是正说法了。
但是也有一个,有些人我们知道,我也看到不少,很爱说,不但是人家来问你要说,人家不问你,也要说,拉了人家说,拉人家说,又说的不对头,乱说,这个不要!你没有受持,不能正说,就不要乱说。所以说,说法一定要自己一定的基础之下,如法地说。前面我们讲《业品》的时候,你真正地如法地说法,这个功德是大得不得了,这样子说法的人,你对他有损有益,现世要受报的,就是这个人是福德田。但是你如果乱说的话,再加上有这个突出自己,贬低人家的话,甚至于谤法谤僧的话,你还得下地狱了,所以说这个不要乱说。避免乱说,就得自己好好学了,所以说学法是为了度众生,也为自己修行。你如果学得不好,自己修不来,修错了,出毛病;如果你学了不对头,跟人家说,又是乱说,把人家引上错路,这个过失又极大。
所以这个,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些事情,学法是一定要学的,我的看法。那么学而且要认真学,不要马马虎虎,得了一点点就满足了,似是而非的,给人家乱说一台,这个绝对要避免。我看到很多人,都是好为人师,总是我要比你高一等,“我来教你”。“我教你”,你东西有的嘛,你教他也可以,没有就不要乱教了。人家有的人,他不想听,也不要抓住人家给说,这个把佛法,我们前面讲过的,把佛法当成啥东西?好象卖不出一样的,到处兜啊,做广告了。人家求了,磕头了,这样子求你诚心问你,才说的。正法住世,要是依教而正修行的。那么你不学教,你怎么正修行呢?所以说这两个东西,一定要掌握好。
因为现在这样的毛病的人太多了,教也不学,什么都不懂,自己闭关去了,住山去了。后果呢?我们经常说的,我亲自碰到的人就有,这个人我经常说的,他很好一个青年,长得也很端正,那个时候我在四川要办佛学院,很希望他来考这个佛学院了,结果他回他的庙里去修禅了。这个禅一修呢,很精进啊!他是为了是了生死啊,也是很好,发心很好了,他不倒单,每天一顿,就是禅堂里边静坐,他那个庙是禅寺,是修禅的庙。那么他这样子修了一段时间,他后来又来了,又四川来了,又碰到我了,那个脸色不对了。他就告诉我,他用了一段功之后,在一个时候,在坐的时候,很明确地感到一个东西从他顶上下去了,从此以后就发过三次神经病,住院,还没有好透。这一次他说来是找什么四川的气功师来治病的 ,还是执着那个气功。这个见不正,所以说,邪的进去了。那么我就介绍他见上师去,叫上师想办法,不要找气功师。那么后来他到底怎么样呢?就不知道了,后来就没有见到他。所以说盲修瞎练的事情是危险。
还有我们以前一个侍者师,他是某某寺里边出来的,后来到福建了。他就告诉我了,某某山的山上住茅棚的很多了,他就在那里,就是有些人坐、坐、坐,坐了狂了,这个山头跑那个山头,大叫,这样子跑来跑去,这个就修出毛病了,这个就是走火入魔了。所以说盲修瞎练的危险性是相当厉害的,那么修气功出毛病,那不要说了,那太多了。一定要依教正修行,这个才是正法。
道藉人弘,法依人住,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故世亲云:故随三人,住世时量,应知正法,住尔所时,圣教总言,唯住千载,有释证法,唯住千年,教法住时,复过于此。
下边就是世亲菩萨的悲心来了,“道籍人弘,法依人住,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故世亲云:故随三人,住世时量,应知正法,住尔所时”,这个我们说,要住持正法,靠什么?没有话说,靠人!那么我们为什么庙也不想修,什么也不想搞,就是办一个学校呢?就是培养人材,真正的正法要靠人的,道待人弘,没有人弘,道是不会兴起来的。尽管你三藏十二部的经很全,《大藏经》有七、八部,你这个正教没有人去说,怎么能够弘扬呢?图书馆里边,《大藏经》很多,但是正法是不是就兴起来了呢?没有。这个一定要人弘的!人弘,你就是要真地如法地受持,还要依法修行,再为人正说,只有这样子的人有,道就弘起来了。“法依人住”,法在怎么住世呢?有人弘法,法就住,没有人弘法,法就没有了。所以,“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有人就有法,没有人就没有法。当然这个人是如法修行的,有修证的人了,这样子的人住世的话,就有正法,这样子的人没有了,正法也就没有了。那个人的重要性绝对是重要。寺庙盖得再漂亮,正法无关,它只不过是一个庄严的场所,真正的正法在人身上,所以强调这个比丘僧团的重要性。
人弘法,我们还是要再补充一点,就是说比丘是正规的弘法的人,居士是附带的,外护。那么末法的现象,就是白衣说法,比丘在下边做学生,这个现象,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很多了,跟他磕头的也有啊!那么这样子的话,就是正法不住世的表现。所以说大家要起悲心,一定要比丘僧自己把法学好,然后正法才负担得起来,在家的人,即使你法学得很好,也有修证,只能是辅导作用。像佛在世,佛是主角,维摩诘大师只能是配角,不能说把维摩诘摆在中间,不行的,在家毕竟是辅导的。最高的佛现出家相,三世诸佛都现出家相,也是这个原因,真正地弘持正法,由出家人负担,担负的。
为什么要出家人担负呢?出家人是清净嘛,没有在家的那些拖累的。你说一个弘扬正法的,你如果妻子儿女带了一大群,去弘法去了,人家看看你这个东西,跟我差不多,你弘的法,就已经打折扣了,即使他弘的法很对、很好,总是人家的恭敬心要差一点。如果出家的,从小出家的,从来是不染污那些的,那你去弘法,人家天然地对你起特别的恭敬心,所以弘法的责任,最合适的人物就是比丘僧。沙弥行不行?沙弥当然也是出家人,他戒还不够,他的戒学得不够,那三藏里边缺一藏,那当然不够了。经律论三藏精通呢,那就是要比丘僧。但是也不要太着急,十八岁,十六岁,“我要比丘僧”,马上去登戒坛,你得到了什么戒呢?不得戒。那么一般是骗人了。你不得戒的身,戒体没有,你跑到人家里去诵戒,参加羯磨,安居自恣等等的比丘的事情都参加了,折福得不得了。如果你学得好一点,做了法师了,人家向你磕头,顶礼的话,你怎么吃得消呢?在家人给你磕头,你是沙弥也可以,如果你出家人老比丘,几十年的,或者七、八十岁的,戒腊很高的,给你磕头你吃得消啊?福气都没有了!所以这个东西,也不能操之过急,受戒要如法地受,年龄一定要到够。
那么法依人住,人在法在,人亡法亡,这个我们也看得很清楚了。印度的佛教在佛在世的时候,盛得不得了,一切外道都降伏了。但是后来,大德雕零,都走掉了,佛法马上就没有了,就是婆罗门教又兴起了,伊斯兰教也打进来了。藏地的佛法,在过去宗大师发了愿之后,五百几十年非常之盛,那么现在,大德们慢慢地走了不少,那就是也慢慢地走向衰退的现象。我们汉地更不要说了,以前的唐朝的最盛的时候早就过去了,但是这个清末之后,也出了不少的大德,印光法师、弘一大师、谛闲老法师,各个宗派的都有,但是现在这些也几乎都没有了,留下的个别还有几个,那么这个是末法现象是可悲的。那么要后继有人,就是我们希望在座,要顶上去了,不要是这个马马虎虎,自己混了,混过去了之后,那就不负责任了。
所以世亲菩萨说,“故随三人,住世时量,应知正法,住尔所时…
《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