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清净生活,才能够有保障,能稳住下去。所以说,是甘露,你要进佛道的门,先要吃一个甘露,不净观,吃下去。
然后,你假使这一方面的贪心倒是除掉了,但是坐下来,东想西想的,入不了道。再吃一个甘露,数息观,把心静下来。那么这样子,你修行就行了,基本上没有其它的问题了。
释曰:正入修门,要者有二:一、不净观能治贪欲,二、持息念能除乱寻。
“释曰:正入修门”,真正要入门,要修的时候,这个入修的门,这个门道呢,两个门道。一个是“不净观能治贪欲”,饮食、男女,那个是天性,这个儒家经常说这个话。那么这样子,我们说,男女是不是天性呢?这是烦恼心,就是烦恼无始以来流转生死,成了个天性了,好象不教就会。但是色界的人,他就没有欲贪,同样在三界流转的人,色界、无色界根本就没有男女贪欲,那就是下界的欲界的贪欲,也是跟畜生相等的贪欲。这个是很卑鄙的,所以一定要把它除掉,不是人的天性。要这个不净观,能治贪欲。
第二,“持息念能除乱寻”,胡思乱想,寻伺,用持息念来对治。心静下来,才能入定,才能起作用,如果你心胡思乱想地掉举,妄想纷飞的,那一切修行的作用就起不了。我们前面讲过的,你一切法,能够改变自己,净化身心的,一定要从定中得,定叫修,因为它最能够熏心,最能够改变心的思想。你说改造思想,你单是拿本书念念,大家开开会,你说来说去的,思想改造了吗?靠不住。一定要定中训练过,才能真正改造思想。
那就是海公上师经常打的比喻,一个瓷器,或者陶器,一个坯子做好了,样子很像,茶壶就是茶壶,茶杯就是茶杯,管你一模一样的。但是这个茶杯、茶壶,你烧水倒进去,泡茶的话,不行了,成一把泥了,没有烧过。窑里一烧的话,那就是再烫的水,哪怕你摆在锅里去滚,它也不会坏掉、不会化掉。那就是说,经过定的窑烧过的那些法,坚固了,能够不动。如果没有经过定火烧的,那你尽管看了很多书,也经过一些,人家告诉你很多经验,但是碰到实际的情况的条件下,都会泡汤,成了一堆泥,没有作用了,所以一定要经过定的锻炼。那么这个持息念令心的乱寻除掉,心一境性才能得到。
这是总标,两个门,修行要入门,决定要通过这个不净观,或者是持息念。
戊二 别释
己一 释不净观
庚一 明行相
从此第二,别释。就中分二:一、释不净观,二、释持息念。就不净观中,复分为二:一、明行相,二、诸门分别。且初明行相者,论云:此中先应辨不净观,如是观相云何?颂曰:
为通治四贪 且辨观骨锁 广至海复略 名初习业位
除足至头半 名为已熟修 系心在眉间 名超作意位
那么下边要分释。什么叫不净观呢?“就中分二:一、释不净观,二、释持息念。就不净观中,复分为二:一、明行相,二、诸门分别”。行相就是怎么修。“且初明行相者,论云:此中先应辨不净观”,两个甘露门,先要说的是不净观。“如是观相云何?”这样子的观,它的相貌是怎么样?就是说如何观。“颂曰:为通治四贪,且辨观骨锁”,这个锁,就是一把锁的锁,这是古代的一个写法。“广至海复略,名初习业位,除足至头半,名为已熟修,系心在眉间,名超作意位”。
什么叫不净观呢?不净观,先说它是对治是什么?对治四个贪:一个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有的时候,他贪显色,这个人长得牙齿白,脸带桃红色,这个头发乌黑,或者金黄色等等,这是显色贪。形色贪,长得苗条怎么样子,这是形色贪,她的形状。妙触贪,皮肤细滑等等,这些柔软,这些是妙触贪,碰到是舒服。最后是供奉贪,给你烧饭,给你做事情,给你穿衣服,给你唱歌跳舞,给你看,这是供奉贪,奉侍贪。这些都是贪心的几个方面,都属于贪。
那么有的是重点在形色,有的在显色,有的是妙触,有的是供奉,总之出不了这几种。那么这个不净观,就是通通可以对治这四种贪,这四种贪对治之后,就是无可贪了。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一副白骨,贪什么东西呢?那么你要对治四贪,有好几种观法。白骨观,可以把四个贪一起对治。
观的时候先从个人开始,一个一个观出去,到四海为止,一个边,然后把它收。开始从略到广,再广收到略。这个第一阶段叫“初习业位”,这是开始学的一个阶段,不成熟的。
“除足至头半,名为已熟修”,剩了自己之后,先是脚不要观,再是腿不要观,一直到脸也不要观,只观半个头,就是观那个天灵盖那个骨,这个叫“已熟修”,第二个阶段。
最后呢,最略,把半个头也略,略到眉心,眉间一点,明点。这个时候,“超作意位”,成就了,最高的阶段。就是把不净观分了三个位来修,那么这是三个层次,从初级到中级的,再到最高级的。
释曰:修不净观,正为治贪。贪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缘青瘀等,修不净观,治显色贪;缘虫食等,治形色贪;缘虫蛆等,治妙触贪;缘尸不动,治供奉贪。若缘骨锁,修不净观,通治四贪,以骨锁中无四贪境故。
“释曰:修不净观,正为治贪”,修不净观的目的,针锋相对的,就是对治贪。所以说,五停心观,贪心重的人,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大的,瞋心特别厉害的人,一碰就要发脾气的,这些人要修慈悲观。那么假使愚痴心重的,修缘起观。假使执着我的,修界分别观,我这个身体就是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哪个是我?根本没有一个我,你执什么我呢?自以为了不起,你什么东西了不起,就是一大堆十八界,根本没有一个我在里边。最后呢,持息念,对治散乱的。五停心观,俱舍论主,特别强调这两个,不净观跟数息念。
那么不净观正面对治的是贪心,欲贪。这贪又分四种,“显色贪”,显色就是青黄赤白叫显色。凡是贪人,一般贪那个色,都是贪她的嘴唇的红、牙齿的白、头发的怎么样了、皮肤的怎么样了,反正是显色。“形色贪”,就是长得苗条、高矮适度,怎么样子,鼻子隆起的,眼睛像什么,这一类的是形色。“妙触贪”,碰上去,柔滑细暖等等,这是妙触贪。第四种是“供奉贪”,伺候他,歌舞伎乐,或者是给他做事情,等等。
总的贪四种,这四种贪都能够引起自然的欲心,甚至于犯戒,都要除掉。那么每一种贪,都有它的对治方法。
先说显色贪,“缘青瘀等,修不净观,治显色贪”,当你修不净观,观想一个人的尸体,她本来是皮肤这么洁白的,等等的,但是她慢慢地腐烂,开始膨胀,最后呢,她里边的皮肤颜色变掉了,成了青色的,里边一块一块的,一坨一坨的,这个时候,显色贪,所谓朱红的嘴唇等等都不见了,都是那个可怕的一块一块的,青黑色的,那么一坨坨的那个颜色,很害怕的,那个样子,就对治这个贪。
那么你修,对治形色贪,“缘虫食等”,这个尸体摆时间久了,蛆虫,一堆一堆的,在吃她的那个身体,吃的那个样子呢,一个形色长得苗条不苗条,这个时候就想不起来了。只看到虫在里边拱来拱去的,害怕。
以前清凉桥有一位师父,他是圆寂了,已经龛子好了,过几天要烧了,还没有烧之前,有人突然想起一个事情,这个人爱藏钱的,是不是他身上有钱放在里边,把人民币烧了,可惜了。讲了半天呢,大家就同意把龛子打开来,看看有没有?结果呢,大家都不敢去搞了,这个害怕的。这个只好村子里边,老百姓,他就要钱。不管什么脏,他只要钱好了,讲好五块钱,把它打开看一看。那个时候五块钱,是五十年代。他拿了五块钱去,去打开了。哇!打开来有的人在旁边看,吓死人,肿得那个样子,青瘀色,那个蛆虫拱来拱去的,鼻子里出来,耳朵里进去,这样子来搞,一堆一堆的,害怕得不得了,这个大家不敢碰。结果呢,搜了半天,恰恰搜了五元钱给他。这个,是有五块钱在身边。那么有的人在旁边的,看得饭也吃不下去。你如果这样看了,你妙色贪,什么苗条、长得好、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了,这个思想不会有了。
再一个是“缘虫蛆等”,虫、蛆在身上爬。虫食就是把他身上一块一块都吃掉了哦,这个样子,就是虫食。虫蛆就是蛆,这个蛆身上拱来拱去的,不要说碰啊,那个东西你看也不敢看了。有一个人讲给我听,有一个火车铁路上出了事,碰死一个人,这个人碰到了,大家也不知道,铁路轨道上没有人,不靠近城市,结果好几天了,烂掉了,已经蛆虫都长满了,才发现。他们说,去看的时候,衣服胀得紧紧的,纽扣把它一蹦开来了,蹦,这个蛆都蹦出来了。这个也是可怕的样子,那这个是虫蛆。这个时候,你说妙触贪,身上碰到她细滑柔软,这个想不起来了。再也不会去碰她了,看到那个样子就害怕,不要说碰了。这个东西腐化了,一碰就是蛆,脓血,一塌糊涂的东西,还有什么妙触贪呢?没有了。
供奉,她给你唱歌,给你跳舞,给你看,她伺候你等等,“缘尸不动”,一个尸体,死僵僵,动也不动。在《清净道论》里边,还说一个散乱的观,就是说这个尸体被人家砍了一块一块的,头在这边,脚在那里,这样子,把它拼拢来一个尸体。你再想她妙供奉,怎么做事情,给你跳舞的样子,想不起了,那个可怕的样子来了,所以这一些就是对治供奉贪。
那么你说对治四贪,有这四个针锋相对的。但是你修不净观,整个的修的时候,这四个贪都包在里边,都可以对治掉。所以说一般就是修不净观、白骨观,白骨观里边,这个四种贪的境界都没有。你说是显色,白骨里边没有朱红的嘴唇,没有这个葡萄的眼睛…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