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二问,通依十地”,哪十个地呢?“四根本静虑”,四个近分定,还有中间定,欲界,都能缘欲界的色,去修不净观。这里简别,无色界没有。三界里,四禅,根本、近分都有的,中间定也包在里头,欲界当然本界了,可以缘欲界的色,依这些地,都能观欲界的色,修不净观。但是无色界跟欲界太远了,不缘欲界的,所以无色界的定也不能缘欲界的色来修不净观,只有十个地。这十个地,能修不净观的。
“言四近分者,谓四禅各有近分也,”这个前面都讲过的,四个禅定,它都有近分定。近分定就是还没有到最根本的禅定。我们讲的比喻,上海,你到南汇什么等等郊区、郊县,也算是上海,但是还没有到上海市区,根本的没到。每一个禅定都有一个近分定,这个前面都讲过的,那后头还要讲。反正,前后都照应的,讲《定品》的时候,还要广讲。
缘什么境?缘欲界的色:显色、形色,“答第三问,唯缘欲界显形色”。
那么哪些人能生这个不净观?“答第四问”,“人生”,唯在人间,人趣生。“除北俱卢”,人间能够生起这个不净观,北俱卢洲却要除掉。北俱卢洲的人,他没有苦,他不需要修不净观,他也不想修不净观。所以说北俱卢洲,尽管享受好,却不是修行的地方。我们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三途八难里边,就有北俱卢洲那个难,修行的难,生活是很好。那么这个我们把它引摄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就是生活太好的人对修行也是一个难。生活太好了,就不能放下来修行了,他又没有什么求,你说人家这个苦,那个苦,他没有,他生活也蛮好,身体也蛮强壮,活得蛮长,好象没有什么苦恼,很舒服,叫他修行吧,不容易。
那么天里边更不行。“以天趣中,无有青瘀等,故无此观”,天里边都是净色,那么不净的那些东西没有的,那天上的人也不能修不净观。所以说天上尽管超人,但修行来说,人趣为胜。人趣里边,南洲为胜。我们生在南洲,做了个人,你说你不修行,可不可惜?南洲士夫有十六种殊胜的地方,这个在《现观》里边,一条一条都讲的。重点就是说南洲人特别坚强,做坏事坏到透顶,好事也做到最圆满,都是南洲人搞的。你能够把他转过来的话,他就可以做最好的事情。如果你不转他的话,他什么坏事都做得下来。这个南洲的有这个特性。那么真正的修行,是南洲的人是最殊胜的,有十六种殊胜。
这个观是什么行相?“不净者,答第五问,以不净为行相”,它观的时候,取它的不净相,不管你周围的境是怎么的净妙,你都是把它看成一个不净,血、脓、蛆、烂等等,把它看成一个绝对不净的样子。这个是对治贪,所以叫假想观,它并没有烂,你观它烂掉了。
“自世缘,答第六问。若在过去,缘过去世,若在现在,缘现在世,若在未来,缘未来世”,这个很简单:过去世修不净观,缘过去的色;现在的时候修不净观缘现在的色;未来的不净观缘未来的色;不能越世而缘,只能缘当下这一世,当然要观现在的。
“若不生法,通缘三世”,这是说,假使这个不净观得到非择灭了,没有生出来,那么它三世的法都能缘,因为本身是不生了。不生,就在未来生之中,它一切法可以迁流三世,而这个观却是没有生,缘缺不生,那么它三世的迁流的法都能缘的。实际上,没有生么,也无所谓缘不缘的。这是有部里边,这么一个思想体系,它一定要带了说明一下。
有漏者,答第七问,既是假想观,故唯有漏。通二得者,答第八问,通离染得及加行得。若曾修得,有离染得;曾未得者,有加行得。
(129A)第七个,就辨它这个观是有漏还是无漏?“答第七问,既是假想观,故唯有漏”,那么有漏就不能断烦恼,不能证果。
那么怎么《清净道论》说这个阿罗汉,看了白骨后,起了白骨观,就证了阿罗汉果,这个就是说可以通其它的观,从这个不净观下手,通到四念处,一直通到四谛十六行相,马上证阿罗汉果。因为他善根成熟了,这个引起那一个,那个引起那一个,最后可以直接证阿罗汉。所以不要轻视不净观,因为这里讲的有漏,是假想观等等,好象不净观不是道。“我们要学无漏法的,有漏法,修它干啥?”不是那回事,没有这个有漏,无漏一定不起来。所以不净观是甘露门,是入修的时候重点。
凡是我们人,你说你这个人没有淫欲的,从小生来没有男女这个念头的,你这个话呢,人家不会相信的,除非你是菩萨示现。你投生的时候,你怎么投的?我们前面讲过,你在欲界投生,就是看到男女淫欲,你自己参与进去了:男的中阴就跟母亲,自己以为在淫欲;女的中阴身就感到与自己的父亲在淫欲,感到母亲在干扰。这样子的心入胎的,你说你没有淫欲,你怎么说呢?你不是打妄语吗?也是不可能的。你既然生到欲界了,不说你是不是圣者,你连色界的那些功德都没有,色界还是离开男女淫欲了,还是有漏的,那么你连这个都没有,你说,“我心是干净的,从来不会起这个念头的”,……噢,最近有一个沙弥,他拿了很多的裸体照,他就跟人家说,他是不会动心的。那么你不动心,你藏那么多照干啥?你害人啊?给人家动心,你要害人家?我看也不见得害人,还是害自己为主了。你不喜欢它的,你藏着它干啥?带来带去的,所以这些事情,骗不了人的。欲界的人,就是淫欲是根,《楞严经》也讲得很仔细。这个世间上的儒家也说的,饮食男女。我记得有一本杂志,好象一个欧洲人提出对佛教徒说:这个男女事情是天性,你们出家人这个关,怎么过得了啊?好象是背自然的一种不合情理的事情。实际上他是不懂,这个哪里是天性呢?是畜生性,是这个欲界的性。你在无始生死以来,堕落在这个地方,习惯久了,才有这个东西。如果你生在色界,就没有这个东西了,何况出三界呢?这根本不是人的本性,是外加的。那么是有漏,这个观是有漏的观。
“通二得”,这是最后的一个问,“通离染得及加行得”,离染得,我们在讲《俱舍》一开始,佛的一切功德,都离染得,离了染之后,那些功德自然会生出来。那么这里,当你一切烦恼断掉了,你怎么样子离染得呢?“若曾修得,有离染得”,假使你过去修过不净观的,后来是退掉了,那么当你离染的时候,这功德自然恢复,不净观的功德会生起来,这叫离染得。假使以前没有修过,那么由加行得,那要靠加功用行,才能得到这个不净观。
很多人都看过天台宗的《小止观》,它里边说,假使过去不净观的善根有的话,你只要住心于脐下,这个时候当心静下去之后,就看到自己的五脏六腑,好象是仓库里打开来,看仓库里藏的那些稻、那些粮食一样,清清楚楚。那就是说,你过去修过这个不净观,你现在心一静下来,这个不净观善根就会出现,那时候你就看自己身里边清清楚楚,好象仓库打开一样,脏腑啥东西都看得清楚。那就是过去有这个善根的,你只要稍稍加一点功夫,它就会出来。
那么你要是过去没有这个善根的,不要退心。“你说他一观就出来了,我观了半天”,急眼了,什么影子都没有,那你也不要灰心,你过去没有下功夫嘛,你现在下功夫也可以啊,来得及啊。你现在功夫下多了之后,可能是现在,现世就证得了。即使现在不证得,以后一用功又来了,那就占便宜了,人家是说你是利根了。那这个东西都是自己下功夫来的,并不是你占便宜来的。你说:“他修了怎么一下就……?”我们很多居士,有些人就是修修什么四归依,感觉好得不得了,什么都空掉了,乃至是遍虚空光明炽燃,本尊显身,这个很好。“我怎么没有啊?”人家修得那么好,自己好象灰心得不得了,“哎呀,我不是一个材,恐怕修不成了,干脆不要修了,做生意去吧。”这个,他自己搞错了。他修得好,过去有善根。你修不好,过去没有善根。那你过去善根,既然过去没有,你穷得很,赶快现在积聚善根,还来得及。“过去没有善根,那没有办法了,我现在不积聚”,你将来也没有善根,永远没有善根,你怎么办呢?所以善根是靠自己。
佛教是没有占便宜的,一切善根都是自己积聚来的。所以说利根也好,钝根也好,我们不是有转根嘛,练根嘛?练根就是钝根可以练利根的,要看你练不练,你不练,永远是钝根,你一练的话,利根就来了。所以一切主宰都在自己身上。修行不要碰运气,或者是算命:我这一辈子能不能修行成就?这个简直笑话。你不努力怎么会成就呢?不要说世间上那一套用到修行上来,还是要自己下功夫,即使这一辈子不成就,下一辈子一坐就来,这个还是好的嘛。所以说,我们还是要鼓励自己,不要看了人家是怎么怎么得好,自己好象什么都没有,灰心丧意的,甚至于不想修行,这个不要。
好,今天到这里。
第一百一十三讲
(第328页下第8行至第330页下第12行)
《俱舍论颂疏》。昨天我们把不净观根据书上的讲完了,现在我们把补充的资料给大家再念一遍,就是《顺正理论》的,对我们修不净观,也是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就把它介绍一下。那《大毗婆沙》里还要广,《顺正理论》稍微略一点,但是也可以参考。14
它里边就是这样子,也是一样的。贪是四种: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跟供奉贪。对治四个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内色;一种是观外色。我们昨天介绍的《清净道论》的方法,那是观外色,观外边的尸体,就是其他人的尸体。那么还有一种利根的,观自己当下皮肤,膨胀,变青,然后是化脓,皮破血流,然后是虫吃,这样子观自己。这两种都可以用。一般的说利根,开始用前面那个方式,那么前面方式,当然了,比较容易,随便哪里,自己观自己就可以观。《三归依观》也是用这个方式,但是这个…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