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
“此暖等四,有能得得,助伴体中,得非暖等,四善根体”,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法,它的体,相应的助伴,就是相应法也好,俱有法也好,相应法——心王心所,俱有法包括生、住、异、灭,得、非得。那么生、住、异、灭没有问题。得,这里要特别说明,不属于这个“暖等”的体,为什么缘故?他说,这个暖顶忍四,有一个得,当然得到它,你成就了这个东西,现有一个得。在助伴体中,得,不是它的体,得非四善根体,要特别声明除得。颂词里特别说明“皆慧”,这皆是慧心所,助伴生起来,是五蕴都全的,但是得要除开,除得。
为什么要除得?“出见道后,有法后得,得此暖等,暖等上得,圣容现行。若此暖等,以得为体,岂有圣者,暖等善根,重现前耶?谓暖等四圣道加行,得圣果已,理不合起,故暖等体,非是得也”,为什么要把得除开呢?他说你见了道之后,这个暖顶忍,这个法是力量很强,也有法后得。见了道之后,出见道,在见道的时候,一刹那一刹那,要十五刹那,是连续来断这个八十八使,那是紧张得不得了,这些有漏的善根的得不会起来的。但是出了见道之后,这个就是说这个战役要结束了。结束之后,停下来了,那个得就可以起来,它法后得,暖、顶、忍、世第一,法后得又可起来。此暖顶忍有法后得,得这个暖等四善根。
“暖等上得,圣容现前”,这个暖顶忍上的得在圣者的时候,还可以现行。假使这个暖等以得为体的话,那么暖等是加行,但是得了圣者之后,还要把这个加行再生起来干啥呢?见道殊胜,见道以前的加行的,根本不需要再生出来了,得确实有的。那么得根本就不是它的体,所以这个证明它不是体。
假使暖等以得为体的话,那有圣者他得了圣者的时候,还要起得那个暖等善根呢?那是没有这个必要了。他是圣者了,他无漏的法起了,还把有漏的暖顶忍再去得它干啥?所以这个得,不是暖顶忍的体。
“谓暖等四圣道加行,得圣果已,理不合起”,本来它在加行,有圣道的加行,得了圣道的果之后,加行就不需要了。按理,不需要再起来了。但是得要起来的。那么就是说,这个得不是它的体,这是有部的解释。因为有部的得非得的问题,讲得很严谨的,所以要把它分析说明一下。“故暖等体,非是得也”,所以要把得除开,这是要除得的原因。
戊二 诸门分别
从此第二,诸门分别。论云:已辨所生善根体相,今次应辨彼差别义。颂曰:
此顺决择分 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 依欲界身九
三女男得二 第四女亦尔 圣由失地舍 异生由命终
初二亦退舍 依本必见谛 舍已得非先 二舍性非得
“从此第二,诸门分别”,前面是讲它的自性,这要分别,用各式各样的差别诸门来分别它。“论云:已辨所生善根体相”,殊胜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它的体,它的性相都讲完了。“今次应辨彼差别义”,它的差别相。
“颂曰:此顺决择分,四皆修所成”,这就标出来了。这个四加行,又叫顺决择分,为什么叫顺决择分?后头要讲。这顺决择分,就是指暖顶忍四个加行。四,这个有四个,“皆修所成”,都是修所成的慧。修所成就是定中的事情。所以这个暖顶忍已经入定了。你说,“我见道还没有入定”。你怎么说呢?倒退了?所以学教的重要性也在这里。你没有学过教,尽可以信口狂言,但是你在学教者的面前,你原形毕露。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等于珠宝一样的,你在那个不识货的人面前,总可以夸,这个宝是什么什么宝,什么,世间稀有的,什么什么的,无价之宝,卖很高的价钱;等到一个识珠宝的人一看,你这个啥东西呢?这个东西是一般很普通的东西,你送给人家都不要,最多给你就几个钱够了。一下就给你识破了,你吹不了的,他懂得,内行嘛。“四皆修所成”,这个暖顶忍世第一,都是修所成,已经入定了。那么见道,在世第一之后,哪有不入定的呢?
“六地二或七”,六个地能起见道,这个我们前面早讲过的,未至、中间、四根本,这六个地能起见道的。欲界没有,欲界是散心,所以说欲界的心没有得定,四善根得不得,见道更得不到,大彻大悟谈不上。“二或七”,二,这是有的另外一种说法,妙音论师说暖顶两个,二,这两个善根,也可以通七地,也通欲界,这个他们认为是一种不正之说,但是《俱舍论》也把它引了一下。欲界就是没有得定了。
“依欲界身九”,这个暖顶忍世第一,它依哪里的身呢?(133A)一定欲界的人,要人间或者天上,我们人间四大洲,天上六欲天。这六欲天不是十个地方嘛?只有九个,要除一个。这个你们也想起来了,除哪里啊?北俱卢洲嘛,八难之一嘛,他怎么能证暖顶忍世第一呢?要除掉。所以这个北俱卢洲尽管享受好,寿命长,不害病,什么都好,世间福报是可以说最好,但是呢,八难之一,见不了道,得不了圣道的,不能去修行的,所以说这个地方并不好。照佛教的眼光看是不好的,是难之一。那么九。
“三女男得二,第四女亦尔”,前面三个善根,不但是女的也好,男的也好,得两个,就是得男的善根,也得女的善根。因为他还没有见道之前,会退,男的会变女的,女的会变男的,你不要说得了男的善根,假使你这一辈子是男的,暖顶忍的暖得到了,下一辈子,你说你投了女身,没有了,不会的,还是有的。所以男的、女的善根,两种的都有。
“第四女亦尔”,第四种,男的得男善根只有一个,女得二,女也得两个。因为这个世第一之后,再不会堕女身了。所以,男的假使他做了男身,他再也不女身,他只一个男的善根就够了,女的善根不需要了,他不会不做女身了。那么女的,却是还要变男身。所以说女的人,她的善根,男女两个善根都得到,女还是两个,男的就一个。
“圣由失地舍”,这是讲舍。圣者,他怎么舍呢?失地,他假使生上地去了,这个地的就舍掉了。“异生由命终”,凡夫,命终的时候,就舍掉了。那就是说这个可能性,就是说,假使这个男的,他变女人了,他是已经得到暖顶位了,变了女人,他功德没有了,会不会?不会的。他善根,男女善根都有的。这个在佛在世有。一个比丘,他看了一个阿罗汉洗澡,感到他皮肤很滑,起了个贪心,马上失去男根,变女的了。那么大家轰然就闹起来了,怎么办呢?他这个人变女人了,他到底戒体还有没有啊?赶出去了,当然僧团不能住了,比丘尼僧团能不能住,还不知道,去问佛了。佛说他比丘的这个男身虽然失掉了,戒体还在,那么该到比丘尼僧团去,到比丘尼僧团里边去住。那么这个暖善根一样的,得了暖的善根之后,你说假使他变成女身了,你说他善根、定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不会,就是转了女的善根,还是有。
“初二亦退舍”,初二,就是暖顶二个,它有退的,它退堕之后也舍掉了。
“依本必见谛”,假使依根本地得暖顶忍,现身决定能见道。
“舍已得非先”,假如你舍,前面讲的舍了,舍了之后,重新得了,这个得,不是以前的,重新又来过了。
“二舍性非得”,这个舍,不管你是怎么舍的,两种舍,它的性都是非得。非得为性,这个得非得,得的反面,舍就是得的反面,那就是非得。那就是讲的,这个四善根的差别。
释曰:初句标,第二句明修摄,第三句明依地,第四句明依身,第五第六句明男女得二,第七第八第九句明舍相,第十句明得久近,第十一句明得非先,第十二句明舍体。
“释曰:初句标”,初句是标。“第二句明修摄”,此顺决择分,标这个四善根。第二句说这个四种都是修所摄的,那就是入定的时候的事情,入定以后的事情。“第三句明依地”,它依哪个地来得到这个四善根呢?“第四句明依身”,依什么身能修到四善根。这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说,一个黄门,你拼命修,有些地方传戒很马虎的,黄门也授戒,得不得戒?不得戒,能不能得暖顶忍?不能得暖顶忍。你说他很用功,尽管你用功,得不到的。你说他得到了,他说他开悟了,靠不住。下面依身,决定要依哪些身才能得这些善根?“第五第六句明男女得二”,男的跟女的,他都能得两种善根,男善根,女善根都能得。“第七第八第九句明舍相”,那么什么叫舍。“第十句明得久近”,他得的快慢。(第九句,“依本必见谛”,依了根本定的,现身就能见谛)。“第十一句明得非先”,第十一句,假使舍了之后,又得到了,不是前面那个,是另外重新修得的。“第十二句明舍体”,舍的体是什么?非得。这一共是十二句。三个颂,讲了那么多问题。
此顺决择分者,标也。此暖等四,名顺决择分。见修无学三种圣道,皆名决择。决谓决断,能断疑故,择谓简择,谓能分别四谛相故。见道名决择分,是决择中一分故也。此暖等四,引见道故,能顺于彼,名顺决择分。
“此顺决择分者,标也”,这个暖顶忍世第一四个,都叫顺决择分。这个名字要记住,这是法相的专门名词,而且是很重要的名词。什么叫决择分?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三种顺道,皆名决择。见、修、无学道三个是圣道,都是无漏法,都叫决择。
什么叫决择?“决谓决断,能断疑故,择谓简择,谓能分别四谛相故”,所以我们说无分别智,什么都不知道?你哪能见谛?见谛要历历分明的,你把四个谛清清楚楚,把它疑全部断掉。无分别,我什么都不知道,疑也不知道,不疑也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有人说,“我们修行不要起分别心,无分别,好的也无分别,坏的无分别,这个香的无分别,臭的无分别,佛教无分别,外道无分别”,你搞什么行?你搞什么东西去了?这个样子完全…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