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错了。无分别智是这样讲的啊?无分别智就是一切法无自性,都是空性,是没有分别的。空性,你怎么分别呢?这个叫无分别智。你说这个缘起法,没有分别的,那是个糊涂蛋,缘起法,就是几个缘生一个法,哪个缘生哪个法,历历分明,一点也没有错的,哪有无分别?一样的,没有的。我们看人的脸,不管你古今中外,哪怕是双胞胎,一模一样的是没有的,总有几个因缘是不同的。每一个人长的脸,现在几十亿人,再加上古代的那么多人,你去找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我看你找不出来的。所以说,一切法,你一个模子出来的东西,你说应当一样的,有差别。我们心粗,心细点看,里边差别多得很,所以说,因缘所生法,你是全部一样的因缘,很少很少。所以要历历分明,“生死涅槃纤毫自性无,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一点也不错。这个就是真正的见道。到此范围之后,这个是不昧因果。大彻大悟,无分别,因果都不要分别,那是错了。
决择,要把疑决断,断疑。简择就是分别,历历分明,四谛相,这是缘起法,这是属于流转的,这属于寂灭的,这是清净的,这是染污的,都要有分别,这才是。所以见道,也属于决断之一种。见修无学道都是决择,见道是决择当中的一分。所以见道叫决择分,这个分就是一部分。那么见道叫决择分,四加行是决择中一分故,决择有三种,见道是三种之一,叫决择分。那么这个暖顶忍世第一,它可以做一个缘,引顺见道的,是顺了见道的,叫顺决择分,顺了见道的。见道叫决择分,顺着见道的,叫顺决择分,这个就是指暖顶忍世第一。那么以后我们要记住。所谓顺决择分,就是四加行。那么后边还要讲,顺解脱分善根。什么叫顺解脱分?这个以后我们再说。
第一百一十六讲
(第336页下第14行至第340页下第2行)
《俱舍论颂疏》。昨天我们讲到,暖顶忍世第一,减缘减行、世第一讲过了,讲到顺决择分,讲到这里。什么叫决择?决择就是见、修、无学道,三个圣道都有这个能力,能够决,能够择,决是决断,断疑,择就是简择,分别四谛的行相。见道叫决择的一分,是见、修、无学道三个中间的一部分,叫决择分。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是顺了见道的,所以叫顺决择分。世第一,就是无间道,见道就是解脱道,所以说,世第一是直接生起见道来的。
四皆修所成者,此暖等四,依定地故,修所成摄。六地者,依地门,暖等四善,通依六地,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也,欲界中无,非定地故,无色亦无,谓暖等四,见道眷属,无色无见道故,无暖等也。二或七者,二谓暖顶,或言谓显妙音师说,彼说暖顶通依七地,于前六地,更加欲界也。
“四皆修所成者,此暖等四,依定地故,修所成摄”,这个暖、顶、忍、世第一,决定是定地,不依散地,所以它的这个慧(前面说它的体是慧),这个慧是修所成的慧。闻所成、思所成的慧在前阶段,到了暖、顶、忍、世第一,决定是修所成的,定地的慧。
那么它依哪些地来得这四个善根呢?“六地者,依地门,暖等四善,通依六地,谓未至、中间、四(根本)静虑也”,这跟见道一样。因为它是近见道的,所以它依的地也是未到地定、中间定跟四个根本定。
“欲界中无,非定地故”,欲界没有这个四个善根,因为它不是定地。“无色亦无”,无色界无色的定也不能起这四个善根。为什么?因为离欲界太远了。“欲界中无”,你说我们欲界的人,不是修得暖、顶、忍、世第一,这么有的,怎么没有呢?那是以欲界的人修了六地的定才能得到的,如果欲界的人没有得定的话,那你不能得四善根,散心不能得,一定是定地的。定地,那就是依靠的未到、中间、四根本,就是六个地。所以“欲界中无”,那就是说欲界的散心呢,是不可能生起四善根的。无色界,因为太远了,离欲界有四个远,所以它不能起这个。因为这个暖顶忍世第一,跟见道都要观欲界的苦的,无色界不能观欲界,他就是不能起这个四善根。
“谓暖等四,见道眷属,无色无见道”,无色界没有见道的,所以这个见道的眷属也不能起。总的一句话,是太远了,不能缘欲界的,所以不能起这个四善根。
“二或七”,二就是暖、顶两个善根。“或”,妙音论师他这么说,他说暖、顶两个,依七地,依前六地加一个欲界。他说,就是说暖、顶不一定依定地,欲界的心也可以起。这个在《顺正理论》是破了,他说阿毗达磨的论师,是不能说的,他说闻思所成的慧,决定不能是达到顺决择分的善根。所以这个说法,一般认为不是正确的说法。
依欲界身九者,依身门。此暖等四,唯依欲界,人天身起,除北俱卢,人趣三洲,及六欲天也。九处身起。唯依欲者,能厌苦故。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后生六天,亦续现前,第四善根,天亦初起,谓第四善,唯一念故,故人天趣,皆得初起。
“依欲界身九者”,这是依什么样子的身体,能够生起这个四善根。那就是很重要。如果不是那个根身,那就不能起啊,你再怎么努力也起不了。
“此暖等四,唯依欲界,人天身起”,要除开北俱卢洲。人就是四大洲,四大洲除了一个洲就是三洲。东、南、西三洲的人。那么六欲界,天上,欲界的天六层,这六欲天里边,有六个地方。这九处,都能起。人间三处,天上六处,一共九处,都能够起这个四善根。
“唯依欲者”,一定要欲界的,才能起四善根,什么原因呢?色界为什么不能起呢?“能厌苦故”,因为它主要地是要观这个苦。所以说苦集灭道的苦,欲界是最苦的地方,你观不到欲界的苦,厌离心就生不起来。所以说,一定要观欲界的苦。那么所以要欲界的身才能起,所以说我们不要看到欲界的身是低下,真正修道,还是这个是最适合的身。北俱卢洲,因为虽然欲界,没有苦,它就不能去修行。那么就是在人间的,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凡是环境好的人,他总不容易修行,他们说东南亚那些人,他们都信佛,但是出家的,绝无仅有。他们的僧人,都是大陆上来,收徒弟收了去的。那边出家的人,不能说没有,就是太少了,就是绝无仅有了。什么原因?很简单,生活太好了,不想出家。出家是艰苦的,不要说是在家人过不惯我们的生活,前几天,不是其他寺院来了好几位,他来尝试一下,吃不消,走掉了。三点半起来,我们说不太早了,我们在以前文革的时候,就是说五台山,迁回到上海的时候,看看那些退休工人,他也是三、四点钟就起来了,也不算太早吧!那么少吃一顿饭,五台山的,大家住过五台山都知道,五台山的老百姓,就是两顿饭的。他那个地方很冷,种庄稼,太阳出来了,才能出去,到了九点左右出去之后,你十二点回来吃饭,那干什么活呢?地都在山上,好容易爬上去了,一会儿就来了?当然不能回来了,他们吃饭都要两三点钟才吃的嘛,要干一阵子,两三点钟回来吃饭,四点钟吃好了,晚上就不要吃了。那么就是实际上也是两顿饭。所以说五台山的老百姓,并不信佛,他们也是两顿饭,这是客观的环境造成的,并不见得饿死了。反过来说,我在五台山住了这么多年,就看到当地的老百姓,棒得很,吃的东西都是什么呢?粗粮,菜很少,豆腐什么是不大有的,只是酸菜。吃的粮食品种很多,有窝窝头,有什么南山药,有什么洋芋子,什么东西,摆了一桌子。五、六盆都是粮食,只要一碟酸菜、一点点醋,就是这么,天天如此。过年的时候,吃一点点肉,平时吃不起,也没有地方买。身体好得很,爬山快得很。我们跟他们相比,差得远,那么还是两顿,怎么就过不了呢?这是习惯,自己生活习惯了,不习惯,就是要顺着他的习惯,这不是修行。修行就是改变我们的习惯,不好的改成好的,那个好的习惯,你受不了,你情愿过那个不好的习惯,那修什么行?
“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后生六天,亦续现前,第四善根,天亦初起,谓第四善,唯一念故,故人天趣,皆得初起”,前面三个善根,开始修的时候,都是人间三洲,但是你修了之后,又生天上去了,那么也可以继续再现前这些善根。但是开始生起,都是人间。
而第四个善根,不一样,天上也能初起。为什么原因?第四善根,天上,只有一刹那,你说人间修了一刹那,马上见道了,不要生天了,所以说,它就是要么不起了,一起就是一刹那,就完了。所以在天上也许起这个。因为天上,欲界天也可以见道的,那么你起一刹那的世第一,就见道了。并不是说人间起了世第一,到天是再起,那没有的,世第一只有一刹那,人间起了一刹那,就马上见道了。那么既然天上有见道的,那就是说天上一刹那的世第一也是有的了。如果天上没有刹那世第一的话,怎么见道呢?那都是人间见了。所以说既然天上有见道的,所以天上的世第一刹那也可以起。
三女男得二者,此四善根,唯依男女,非扇搋等,前三善根,男女得二。且男得二者,谓男得男善根,及得女善根,女得二者,谓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故名得二。以暖等三,男容转形为女,女容转形为男,故暖等三,女男得二。
下边是这个善根,得女男根不同。男的得男善根,也得女善根;女得女的善根,也得男的善根,所以“三女男得二”,前面三个,男的,女的都得两种善根。“此四善根,唯依男女”,这是第一种,它的依身,那么既然是依九处的身,人间三洲,天上六处,那么人间三洲的人,是不是都能得善根呢?不行,只有女的,男的。那么除男的、女的,还有什么?还有黄门、二根之类的,这些不能得的。所以说,生在人间,又得了正规的男、女身,那就是太殊胜了,如果这一辈子不修道,是很可惜。到了二根、黄门,你要修也不行,没有办法修。为什…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