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P37

  ..续本文上一页么?烦恼重,起不了这些善根的。别解脱戒都受不了,你怎么起善根?“此四善根,唯依男女,非扇搋等”,那些黄门、二根不能起的。那么前面三个善根,“男、女得二”,男的得男女两个善根,女的得男女两个善根。

  

  “且男得二者”,什么叫“男得二”?“谓男得男善根,及得女善根”,这个善根,分男女两种,在其它的注解里说,男的善根殊胜一点,女的善根差一点,这个不去管它了。反正男的身得了这个暖、顶、忍,他有得男的暖、顶、忍善根,也得女的。假使女的得,也是一样的,女身得的善根,她有男的善根、女的善根,也都有,故名得二。这是最前三个。

  

  “以暖等三,男容转形为女,女容转形为男,故暖等三,女男得二”,因为前三个善根,男女形还不肯定的,男的可能会转成女,这是可能性,并不是必然性,是绝无仅有的几个例子。就是我昨天讲的这个例,那么这样的例子,不能说没有,但是,一般是不会遇到的。假使碰到这些情况之下,那么假使一个男的,他转了女身了,那么是不是暖、顶、忍都退完了呢?不是!还是保持他的暖、顶、忍,这个女的善根本来就得到,转了之后,女的暖、顶、忍三善根,他还是有,所以说没有退掉。那么同样女的,假使转男根了,她那个男的善根的也是有的,那么还是维持原来的不动。

  

  

  

  

  第四女亦尔者,第四善根,女得二种,同前暖等,故言亦尔。谓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以女容转形为男故。若第四善根,男唯得一,谓男唯得男身善根,而不得女,已得女身非择灭故。

  

  “第四女亦尔”,第四个,世第一,就不同了。假使女身的世第一,同样,她也得两种,男的世第一善根,女的世第一善根都有,就是她万一转成男身了,她世第一善根还在。“同前暖等”,对女身来说,跟前面暖一样,得二,“故言亦尔”。“谓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以女容转形为男故”,这个容,就是可能,因为女身,有这个可能性,转男的。假使第四善根,男的得了第四善根,他只有一个,不要女的善根,不需要了。假使以男身得了世第一,他以后永远不会做女身了,那就是不要再得女的善根,就不需要了,他总是男身,以后一直到他最后成就都是男身。所以说以男身得世第一,有这个便宜,不会转女身。女身得世第一,不一定以后都是男身,即使成了阿罗汉,这个女的阿罗汉还是有的,莲花色比丘尼,后来成了阿罗汉了,还是女的。那么就是说,因为她过去是女根,女身得的那个善根,她还是一直会到阿罗汉,还是女身都可能的,但是男身得了世第一的话,永远不会再受女身,所以,希望世第一的时候,大家争取一个男身。这样子,女身可以永远不受了。“已得女身非择灭故”,为什么不得女身呢?女身的非择灭得到了,女身缘缺不生,以后再也没有因缘生起女身了。虽然没有断掉,但是因缘已经把它缺掉了,殊胜的缘没有了,再不会不受了。

  

  

  

  

  圣由失地舍,异生由命终者,明舍义也。圣舍暖等四善根者,由失地舍,谓依此地,得此善根,若迁上地,此地便失,失此地时,善根方舍,若此地死,还生此地,不失地故,暖等不舍。若异生舍暖等善根,但由命终,异生于地,不论失与不失,但命终时,必舍暖等,谓由异生,无见道资,故命终舍。

  

  “圣由失地舍”,这是舍的问题。“圣由失地舍,异生由命终者,明舍义也”,这个善根会不会舍?会舍,但是舍的意义不同。

  

  圣者他怎么舍呢?“圣舍暖等四善根者,由失地舍”,圣者已经成圣了,已经见了道以上了,怎么还舍善根呢?我们前面不是说过吗?此暖等善根,得了圣者之后,还可以重现的,它现起的时候,当它从下地生到上地的时候,这个善根就舍掉了。舍了下地善根,但是又得上地的善根了,这个舍根不是真的没有了。因为这个善根是依地的,下地善根,你下地没有了,你生上地去,那当然下地善根就舍掉了,得上地善根去了,这是圣者的舍。

  

  “谓依此地,得此善根”,假使你在这个地方的得的善根,那么你离开这个地,生上地去了,那么这个地的善根就没有了。“失此地时,善根方舍”,一定要舍了这个地的时候,善根才舍掉,就是生上界了,上界的中有身生起的时候,善根舍了。“若此地死,还生此地,不失地故,暖等不舍”,假使这个地方死还生在这个地方,假使是南洲的人,生到东洲去了,还在这个地方,还是欲界的人间,或者欲界的天上去了,那都还是欲界,那就是并不舍。

  

  “若异生舍暖等善根,但由命终”,异生舍的话,他根本不是圣者,他死掉的就舍了。“异生于地,不论失与不失,但命终时,必舍暖等”,异生来说,不管你这个是生上地也好,不生上地也好,只要你一命终,马上就舍掉了。“谓由异生,无见道资,故命终舍”,因为这个圣者,有见道的功德资助他,可以命终不舍,只有失地,离开这个地方,当然要舍了,系属于这个地的东西离开了就要舍了,但上地的他还是得到了。那么异生命终舍,圣者失地舍,两个差别在哪里?就是死的时候,命终舍,当你命终的时候,死有的时候生起的时候,就舍掉了。而圣者,假使生上地去了,命终的时候,没有舍,死有生的时候,没有舍,一直要到中有,上界的中有生起的时候,才舍掉。因为他得了上界身,那么下地的善根舍掉了。所以这个差一刹那。一个是死有就舍掉了,一个是死有不舍的,等上地的中有生起就舍。

  

  

  

  

  初二亦退舍者,谓异生于暖顶,亦由退舍,非圣人也,异生于忍及世第一,亦无退舍。依本必见谛者,若诸异生,依四根本,起暖等者,彼于此生,必入见道,厌生死心,极猛利故。

  

  “初二亦退舍”,初二两个善根会退,退了之后,当然也舍掉了。前面说的不是退了,是命终,或者是异地。“谓异生于暖顶,亦由退舍,非圣人也”,异生在暖、顶两个善根,前面说这是动善了,动善就是会退的。“非圣人也”,这是退舍,不是圣者。圣者,不会退了。“异生于忍及世第一,亦无退舍”,异生在忍跟世第一也不会退的。我们前面都讲过了,暖顶两个是动善,可以退的,那么就是说,忍跟世第一不是动善,不退的,即使异生也不退。

  

  “依本必见谛”,假使依根本定得到暖顶忍世第一的,那么这一辈子,决定见道。这是利根,他得了根本地就是利根的。利根的人,得了暖顶忍世第一,这一辈子决定见道。假使钝根的,他不一定见道,暖顶善根得到,没有见道就死掉了,是可能的,或者退掉了,还会的。当然忍、世第一是不退的。世第一得到之后,这一辈子,必定见道。那么假使依根本地得到的,不管你得暖顶忍世第一,这一辈子都要见道。

  

  “若诸异生,依四根本,起暖等者”,凡夫,他依根本的定得到暖、顶、忍、世第一的善根的,那么他于此生,必入见道,在这一辈子决定会见道。“厌生死心,极猛利故”,因为他厌恶生死的心极厉害。可见得我们要见道,厌离心一定要生起来,而且要极猛利的生起来。你如果厌离心没有,你想见什么道?见道嘛,就是苦集灭道,“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如果苦不知,也不厌,你怎么会羡慕灭谛呢?怎么会修道谛呢?所以说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最根本的从观苦谛生起厌离心开始。所以说出离心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没有出离心的,这都是人天福报。你修了很多的善法,在轮回之中,享受人天的福报,享完了,下堕,还是要堕三恶道。那么你见了谛之后,那就不一样了,三恶道是永远不去了。“必入见道,厌生死心,极猛利故”。

  

  

  

  

  舍已得非先者,舍暖等已,后重修得,所得必非先所舍者,唯得先未得者,以暖等善,未曾熟修,要大加行,方修得故,故得未曾得者,不得先所舍也。若先暖等,经生故舍,遇了分位善说法师,便生顶等,若不遇者,还从暖修得。二舍性非得者,失退二舍,以舍得故,非得为体。

  

  “舍已得非先者”,这是舍了之后,这个四善根舍了之后,重新又得,假使又修起来了,这个修起来的,不是前面那一个。“舍暖等已,后重修得”,假使前面是舍掉、失去了,后来又再修,又得到了。“所得必非先所舍者”,那么你后来修起来的,必定不是前面舍掉的那个东西,是另外重新起来的。“唯得先未得者”,得到的,是以前没有得到过的那个。“以暖等善,未曾熟修,要大加行,方修得故”,因为这个暖等善根,“未曾熟修”,无始以来,没有好好修过,没有这个经常修过。如果经常修的话,早就见道了,成了圣者了。正因为没有熟修的,所以说还是老凡夫,老众生。所以既然没有熟修,要起大加行,才能修得。所以失去之后,没有加行是重新得不了。(133B)既然重新起了大加行,又得到了,那决定不是前面那个,是后来修得的。“故得未曾得者,不得先所舍也”,所以得到的,是以后自己重新修了大加行而得到的那个,不是前面所失掉的那个,重新又得到了。

  

  “若先暖等,经生故舍,遇了分位善说法师,便生顶等,若不遇者,还从暖修得”,假使这个凡夫,他“经生故舍”,经生就是命终,舍掉了,第二辈子,又投了人身了,这个时候,他要修行的话,如果遇到明师,了分位的,知道他修行在哪个部位,以前的他修在哪里,假使说以前他是暖已得到了,这辈子,就叫他修顶法,暖法不要教了。那么这样子的法师碰到,他马上修顶的方法一修,便得顶。假使遇不到这些明师,那么还得要从暖修起,重新开头,但是从暖修起,毕竟还是很快,因为以前总是经过一次修的话,要比没有修过,要好一点。

  

  “二舍性非得者”,那么这个舍,不管你是“失退二舍”,失去的,就是异地,或者命终,或者是退堕的舍,这两种舍,它的体性,都是“非得为体”。得的对立面,就是…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