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P38

  ..续本文上一页非得了,这我们讲得、非得的时候都讲得很清楚了。这个也是很简单的问题,既然失掉,就是非得。你说的暖的非得,就是没有得到暖,得到暖,这个非得就没有了。

  

  

  

  

  戊三 明善根胜利

  

  从此第二,明善根胜利。论云:得此善根,有何胜利?颂曰:

  

  暖必至涅槃  顶终不断善  忍不堕恶趣  第一入离生

  

  “从此第二,明善根胜利”,我们拼命的大加行,得了暖顶忍世第一,这四个善根,有什么好处啊?为什么拼命地去修它呢?

  

  “论云:得此善根,有何胜利?”得了这些善根,有什么殊胜的利益呢?

  

  “颂曰: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这四句话非常重要,你们要背的话,把它背下来。《俱舍论》里边,六百零七个颂,都是要紧的,修行必需的东西,但是我们末法时期的人,自己差,把六百多个颂背下来,够干了。那就是少,挑里面最重要的再背。这个就是重要里边的重要的东西。

  

  

  释曰:暖位虽退,又断善根,造无间业,堕三恶趣,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若得顶法,虽有退等,必不断善。若得忍法,虽命终舍,而无有退,不堕恶趣。若下忍位,于三恶趣,得非择灭。若至上忍,于卵湿生,及无想天、北俱卢、大梵王处,并扇搋、半择迦二形身,及第八有等,并见所断惑,于此生、处、身、有、惑中,得非择灭。以上忍位,必入见道,得成圣果,故于卵等,得非择灭。若见断惑,虽即未断,以必不起,故得非择灭也。世第一法,虽是异生,能起无间,入正性离生。正性离生者,见道名也。

  

  “释曰:暖位虽退,又断善根,造无间业,堕三恶趣,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那么这里就是说,暖位有什么好处呢?得了暖的人,即使他退了,这是从最退堕的讲,就是这个人得了暖了,退掉了,不但是退掉了,甚至于善根都断掉了,怎么断善根?起上品邪见,善根断了。不但断了善根,又造五无间罪,堕三恶趣,这样子的人,他不是在轮回里边流转了?但是因为得过暖的,而“无久流转”,他的流转不会太久的,很快就会得涅槃的。所以“暖必至涅槃”,得了暖的人,他得的涅槃性是必定的,而且不是很慢的。

  

  前面我们说,在佛的面前供养一支花,顶一个礼,这也是顺解脱分善根,种了顺解脱分的善根,也必定将来会得到涅槃解脱的。那么这个暖跟这个顺解脱分善根,有何差别呢?一个是慢透慢透的事情,一个是很快的事情,两个不一样。那么其它的注解里边,把它分别了很多不一样的18。最不一样的,我们自己也想得起来,一个是定中的善根,一个是散心的善根。你一礼拜,一供养,当然散心的了,那么你这个暖顶忍是定中来的。一个是以四谛十六行相观的,一个单是起一个善心,顶礼一次,供一朵花,礼拜一下,这些都不是修四谛十六行相观来了。那么其它的,这是四加行里边的,那个是在资粮道,在七贤位之前的事情。那是各式各样差别很多,那些自己去找也找得出来。

  

  那么总之一句话,得了暖的人,即使退,又断善根,又造无间业,又堕三恶趣,但是很快,不会太久地流转,必定会到涅槃上去的。

  

  假使顶法的人,“虽有退等,必不断善”,就是得了顶之后,即使你退了,善根不会断的,他不会断善根的。对佛法僧的信心,那是坚固了,再怎么上品邪见不会起了,不会把善根断掉,是不会了。所以说这个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是要竭力地要争取,能够得到。我们说这一辈子争取见道,万一见道力量不够,那么争取得个暖也好,顶嘛,更好了,忍嘛,恶道都不去了,更好了,如果是世第一得到的话,那么这辈子决定见道,没有话说了。

  

  “若得忍法,虽命终舍,而无有退”,假使得了忍法的人虽然是退了,命终的时候退,在生的时候不会退。因为这两个不是动善,没有命终之前,不会退,但是命终了,这要舍的。前面讲过的,命终舍,异生命终都要舍。但是,不会退,即使命终舍了,下一辈子不会退的,恶道也不去了。那么忍位,有下、中、上,假使下忍的时候 ,三恶道是再也不去了,于三恶道得非择灭。

  

  “若至上忍,于卵湿生,及无想天,北俱卢,大梵王处,并扇搋、半择迦二形身,及第八有等,并见所断惑,于此生、处、身、有、惑中,得非择灭”,得了上忍,利益更大了。他得了上忍位的时候,就是卵生、湿生是不会生了。卵生还是畜生了,反正是这是畜生道的了,卵生的、湿生的,这些虫虫,鶏鸭,飞禽之类的,蛇也是蛋生、卵生的。那么像这一类畜生道是不去了。为什么?畜生道是愚痴的,不利于修行的,修行要智慧。所以我们说,你“无分别智”,什么都不要知道,你做畜生好了。畜生不能得这个的,不能得这些善根的,修不起来的。所以说不要去追求那个糊里糊涂的“无分别智”。我们讲无分别智,见空性的无分别智,一切法自性空,一样的,每一个自性空,都是自性空,没有说这个空跟那个空不一样,不一样是什么不一样?它的观察方式不一样。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二十空不一样,不一样是你的观点不同。内空观内身,内空;观外边,外空。这个是你观的境不同,才有空的不同。如果你是总的来说,一切法自性空,一模一样的,一如无二如,都是这么空,所以这个才叫无分别。你说,真正缘起法,一个法有一个的缘起,没有没有分别的,都是有分别的。“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一点不错的,大彻大悟以后,不昧因果,这都是说,不是糊里糊涂的无分别。那么以糊里糊涂的那些畜生,卵生,湿生,都不去了。无想天,北俱卢洲,那是八难之一,八难里边的,不能修行的,不去了。大梵天,他就是这个,那是大梵天,是见不正的,他以为,一切世界是大梵天王所造的,这个地方也不去了。扇搋、半择迦二形身,这些人是人间的,但是他是二根、黄门,不能修行的,这个得了上忍的位,再也不会受这些身了。

  

  反过来说,没得上忍,哪一个辈子你投这个生,你知不知道?有这个可能性的。那你怎么办呢?赶快修行啊!如果你不得上忍的话,你哪辈子成了个二形、黄门,你怎么知道?你过去无始以来造的业,没有这个业啊?你哪一天,这个业成熟了,报了,你成个黄门,你怎么办呢?这个很可怕。所以说要想到这个世间的苦,你才能起修行了。而我们在没有得上忍之前,这些可能性都没有排除掉,那你不修行的话,哪一天来你都不知道。这个你是提心吊胆的,不要掉以轻心,好象悠哉悠哉的,那个僧人,做了出家人,受了戒,戒牒拿到了,拿一个钵,到处云游去了,那个这样子,你看这些东西你怎么办呢?一旦这些来了,你就没办法了。

  

  “第八有”,第八有什么呢?得了预流果的人,他在欲界,七返生死,来七次,第八次再也不会来了。那么得了上忍的人,在欲界最多投七次生,第八次投生不会了。那就是离开涅槃很近了。所以上忍跟见道,基本上挨近了,见道的第十六刹那就是预流果来了。所以它的地方,基本上接近了,所以虽然它是没有断掉那些烦恼,但是得非择灭,它不会生了,缘缺不生。不是根子断了的不生,是因缘缺了,要生起这些东西的缘不够了,生不起来了。所以说,湿生也好,卵生也好,无想天也好,北俱卢洲也好,大梵天的地方也好,这个二根,黄门,第八有,都不会有了。

  

  “并见所断惑”,见所断的惑,那是要见道所断了,但是在上忍的时候,现行不生起,它生不起来了,因为缘缺不生,要生起的缘不够了,它生不起来了。所以见道的烦恼,就在上忍位的时候,已经不起作用了,到见道十五刹那的时候,全部断完。为什么那一次断得那么利索呢?早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还是强有力的话,你见道这十五刹那,如何把八十八使全部断完呢?这个刹那是快得很的了。一个法的生灭,一个法众缘和合生,一刹那变一个,它用具体说,壮士弹指六十分之一。这个比这个还微细得多了,弹指的六十分之一,还是可以算得到的,这个一刹那的生灭,是算不出来的,极微细的事。那么这样子,见所断惑,也得到非择灭。于此生,湿生、卵生;处,北俱卢、大梵天王等等,这个处所;身,就是二形、黄门的身;有,第八有;惑,见道所断的惑,在这些当中,都得到非择灭,虽然不是真正断掉了,但是缘已经不够,不会再生了。

  

  “以上忍位,必入见道,得成圣果,故于卵等,得非择灭”,因为上忍,跟见道只差两刹那,上忍,一刹那,到世第一再一刹那,第三刹那就是见道了。它这一刹那快得不得了了。到了上忍几乎一下子,我们眼睛一眨,好了,他已经见了道了。所以说它离开见道非常近了。所以说,这些东西,见道以后断的东西,它虽然没有断掉,但是缘不够了,不会再生了。“故于卵等得非择灭”,这些卵生、湿生、无想天等等,非择灭,根子没有断,但是生不起了。

  

  “若见断惑,虽即未断,以必不起,故得非择灭也”,前面的它缘缺不生,不要断的,这是一些因缘所生法。那么见所断的烦恼,是要断的,要在见道的十五刹那当中,八忍八智,把它断掉的。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十五刹那,没有断。“虽即未断”,虽然那个时候,上忍的时候,并没有断掉,但是现行不起,“以必不起,故得非择灭”,因为它现行不起,缘不够,就得非择灭,等于说没有了。

  

  “世第一法,虽是异生,能起无间,入正性离生。正性离生者,见道名也”,世第一法,他虽然是还是异生,还是凡夫,我们说入了见道之后,才是圣者了,世第一虽然是跟见道是挨得很近了,等于两个人坐得很挤,挤在一起,但毕竟你还没有到那个位置,还是凡夫。虽然是凡夫,但是“能起无间,入正性离生”,无间,在这个世第一位的之后,无间,没有间隔,当下就是正性离生,见道。那么正性离生什么意思…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